(共25张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借助哪些方法来疏通文意呢?
1.多朗读
2.借助注释
3.利用插图
4.联系上下文
5.扩词法
讲演故事,品析人物
任务一:说大意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尽可能通顺、自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之
之
之
李子
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李子
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说一说!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
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①“折枝”是什么意思?
指树枝被压弯了。
②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
李子
多子折枝
想一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如今李子压弯了树枝,行人视而不见,如果不是苦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
善于动脑
聪明机智
任务二:讲、演故事比赛
借助图片,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加上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演一演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今天我们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你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本文描写了王戎小时候和朋友去游玩,看见道旁的李子( 多子折枝),朋友(跑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因为王戎认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
(1)诸儿竞走取之( ) A.争着跑过去 B.争着走过去 C.径赛项目之一
(2)唯戎不动( ) A.只是 B.表示答应 C.只有
2.尝:①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②经历,体验; ③曾经
尝与诸小儿游( ) 尝尝咸淡( )
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
3.走:①人或鸟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②跑; ③运行,移动,挪动
竞走取之( ) 行走( ) 钟不走了( )
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里面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动人。
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①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②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pì)易颠仆(pú)③,戎湛(zhàn)然④不动,了无惧色。
课后阅读题
注释:
①纵:允许,让 ②承间:趁机
③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
④湛然:安详沉静地
这个故事中的王戎,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平静、镇定,聪明大胆
借助提示,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按照“游玩——伙伴摘李——王戎说出理由”的顺序完整地背诵课文。
王戎______,尝与_______游。看道边李树______
_____,诸儿_________,唯戎______。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_______,此必_______。”取之,______。
七岁
诸小儿
多子
竞走取之
多子
苦李
信然
不动
折枝
1. 课后请同学们搜索《世说新语》的其他小故事,并在下节课前与大家分享。
2.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