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伐无道 诛暴秦 》导学案 岳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伐无道 诛暴秦 》导学案 岳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31 21: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伐无道 诛暴秦》
【学习目标】
目标要求:
1、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2、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况。
目标达成:
1、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认识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1秦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秦朝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4列举秦朝疆域?
【创境激趣】
利用课前导入框导入新课
【自学导航】
1、( )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在( ),( )领导下在( )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公元前( )年,( )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叫西汉。刘邦就是( )。
3、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与( )宴有关,“破釜沉舟”出自( )。
4、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军 B项羽领导农民军
C 刘邦领导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农民军
4、在( )战役中,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A 巨鹿之战 B 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5、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戍守长城的农民因雨误期
B 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
C 戍守农民的极力鼓励
D 秦朝的暴政
6、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
A 项羽和刘邦 B陈胜和吴广 
C韩信和张良 D刘秀和朱元璋
7、最后推翻秦朝,然后打败项羽的刘邦,建立汉朝是在(  )
A公元前209年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02年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1)这是哪次起义提出的口号?领导者是谁?起义地点、时间?
(2)这次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秦朝暴政的表现,秦朝灭亡的原因)?
【展示提升】
【强化训练】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归纳总结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板书设计】 同上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