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教案+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教案+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6 18:54:49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教读引领课
《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深入《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文中出现的反复以及特别之处,多角度熟读精思,感受文章的意蕴。
2.自主阅读《老哥哥》一文,分析老哥哥的人物形象。
3.理解两位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注入的丰富情感和人文情怀。
一、熟读静思感意蕴
1.阿长是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妇女,她绝少能和书沾上关系,也许一辈子就只买过这一次书。买书的千辛万苦只字未提,却把喜悦传达给了作者。哪位同学愿意用朗读的方式把阿长的喜悦传达给我们?
示例朗读: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熟读静思感意蕴
2.朗读下面的话,在比较中体会原句的妙处。
(1)“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参考示例:
不识字的阿长连书名都不知道,这正符合没有文化的劳动妇女的语言特点。
一、熟读静思感意蕴
2.朗读下面的话,在比较中体会原句的妙处。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哥儿,‘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参考示例:
“我”念念不忘的就是书中的画,不识字的阿长牢牢记住了“我”的牵挂。这一句话,就把长妈妈的形象光辉夺目地立起来了,成为全文的一大亮点。
3.“我”念念不忘的书,竟然是“我”一直不以为意的阿长买的,结合加点字分析“我”的反应。
品读: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参考示例:
“霹雳”“震悚”大词小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极为震惊的状态。
一、熟读静思感意蕴
4.齐读:“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思考:长妈妈真的具有“伟大的神力”吗?“新的敬意”怎么理解?
一、熟读静思感意蕴
参考示例:
一个小孩子的愿望有多少人在意呢?远房叔祖尽管自己有《山海经》,却疏懒为“我”去寻,知书达理的母亲、慈爱的祖母,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在绝望中,阿长却挺身而出,她默默地、不讲条件地为“我”买来“我”朝思暮想的书,这是一个完全意外的惊喜!她的善良和爱心,掩盖了她的卑微、粗俗和愚昧。
参考示例:
在叙述阿长讲“长毛的故事”时,就有“空前的敬”“伟大的神力”的说法,但在那段叙述中是语含调侃的,因为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和功效,是童年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因“深不可测”而感到“神力”,从而产生“敬意”,就同时不免有滑稽之感。
而这一段里,“神力”“敬意”的再度出现,就不再有任何调侃的意味,而是一种纯粹的敬辞,是一种抒情。
二、深情朗读悟情怀
在文章最后,鲁迅先生发出了最真挚的呼告和最深情的祈祷。让我们来朗读最后两段。
朗读提示: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感情:既满含思念与感激,
又深怀同情和愧疚。
三、自主品读《老哥哥》
1.文章围绕老哥哥写了哪几件事?找出作者着墨最多的事件。
2.勾画出描写老哥哥的语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老哥哥。
3.深情朗读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参考句式:
(1)老哥哥是一个_______的人,从(事件或语句)可以看出。
(2)从(句子)中,我读出了作者________ 的情感。
参考示例:
老哥哥是一个慈爱仁厚的人,从老哥哥前年见“我”时的语言、给“我”讲故事和讲母亲的事可以看出。
老哥哥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从他伺候“我”曾祖父一直到“我”,还要赶集、喂牲口、送饭、晒场、扬场等事件可以看出。
参考示例:
从“我知道这点礼物不比鸿毛有分量,然而一想老哥哥用残破的牙齿咀嚼着饼干时的微笑,自己的心又是酸又是甜的”这句话中,我读出了作者对老哥哥热爱、心疼、惦记的复杂情感。
从结尾句“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等得及接受吗”中,我读出了作者对年事已高的老哥哥的担忧和同情,以及想要帮助老哥哥的心愿。
阿长、老哥哥虽渺小如蜉蝣,但他们身上散发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即使在绝境中生存也依旧保持心灵的美好。阅读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审视人性、净化心灵的过程。他们在两位作家饱蘸浓情的回忆中熠熠生辉!
【课后作业】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人们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老哥哥》的写法,从“童年时的感受”“写作时的回忆”两种视角,讲述自己童年时印象深刻的人与事,与同学们分享。《阿长与〈山海经〉》
【学习目标】
1.深入《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反复以及特别之处,多角度熟读精思,感受文章的意蕴。
2.自主阅读《老哥哥》一文,分析老哥哥的人物形象。
3.理解两位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注入的丰富情感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注入的丰富情感和人文情怀。
【学习过程】
一、熟读静思感意蕴
1.阿长是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妇女,她绝少能和书沾上关系,也许一辈子就只买过这一次书。买书的千辛万苦只字未提,却把喜悦传达给了作者。哪位同学愿意用朗读的方式把阿长的喜悦传达给我们?
朗读:“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生读——生评价——生再读——再评价——齐读,读出高亢与喜悦。
2.朗读下面的话,在比较中体会原句的妙处。
(1)“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哥儿,‘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参考示例:
(1)不识字的阿长连书名都不知道,这正符合没有文化的劳动妇女的语言特点。
(2)“我”念念不忘的就是书中的画,不识字的阿长牢牢记住了“我”的牵挂。
这一句话,就把长妈妈的形象光辉夺目地立起来了,成为全文的一大亮点。
3.“我”念念不忘的书,竟然是“我”一直不以为意的阿长买的,结合加点字分析“我”的反应。
品读: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参考示例:
“霹雳”“震悚”大词小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极为震惊的状态。
4.齐读:“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思考:长妈妈真的具有“伟大的神力”吗?“新的敬意”怎么理解?
参考示例:
一个小孩子的愿望有多少人在意呢?远房叔祖尽管自己有《山海经》,却疏懒为“我”去寻,知书达理的母亲、慈爱的祖母,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在绝望中,阿长却挺身而出,她默默地、不讲条件地为“我”买来“我”朝思暮想的书,这是一个完全意外的惊喜!她的善良和爱心,掩盖了她的卑微、粗俗和愚昧。
在叙述阿长讲“长毛的故事”时,就有“空前的敬意”“伟大的神力”的说法,但在那段叙述中是语含调侃的,因为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和功效,是童年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因“深不可测”而感到“神力”,从而产生“敬意”,就同时不免有滑稽之感。而这一段里,“神力”“敬意”的再度出现,就不再有任何调侃的意味,而是一种纯粹的敬辞,是一种抒情。
二、深情朗读悟情怀
1.在文章最后,鲁迅先生发出了最真挚的呼告和最深情的祈祷。我们来朗读最后两段。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感情:既满含思念与感激,又深怀同情和愧疚。)
2.鲁迅曾说过,旧中国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她们“连羊还不如”。没有亲人,没有地位,甚至没有名字,默默地活着,无声地死去,长妈妈正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我们终于懂得,鲁迅要为长妈妈祈祷,是深含着他所爱的——对母亲或母亲般的保姆、生命的养育者的爱,对社会底层不幸者的爱。让我们在深情的齐读中感悟作者的人文情怀!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读人亦是读书,读书亦是读人。《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生命中一个永恒的亮点,而长妈妈则永远是他心灵中最闪光的回忆!在杰出诗人臧克家的珍贵记忆中,也有这样一位令他心疼让他惦念的人——老哥哥,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老哥哥》!
三、自主阅读品“老哥哥”
默读丛书中的《老哥哥》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老哥哥写了哪几件事?找出作者着墨最多的事件。
2.勾画出描写老哥哥的语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老哥哥。
3.深情朗读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阅读感受,再全班展示。)
参考句式:老哥哥是一个 的人,从 (事件或语句)可以看出。
从 (句子)中,我读出了作者 的情感。
参考示例:
老哥哥是一个慈爱仁厚的人,从老哥哥前年见“我”时的语言、给“我”讲故事和讲母亲的事可以看出。
老哥哥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从他伺候“我”曾祖父一直到“我”,还要赶集、喂牲口、送饭、晒场、扬场等事件可以看出。
老哥哥是一个宽厚、可怜的人,从祖父、曾祖父对他的训斥和冷脸、冷话,祖父把他赶走,使他无家可归可以看出。
从“我知道这点礼物不比鸿毛有分量,然而一想老哥哥用残破的牙齿咀嚼着饼干时的微笑,自己的心又是酸又是甜的”这句话中,我读出了作者对老哥哥热爱、心疼、惦记的复杂情感。
从结尾句“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等得及接受吗”中,我读出了作者对年事已高的老哥哥的担忧和同情,以及想要帮助老哥哥的心愿。
四、课堂小结
阿长、老哥哥虽渺小如蜉蝣,但他们身上散发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即使在绝境中生存也依旧保持心灵的美好。阅读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审视人性、净化心灵的过程。他们在两位作家饱蘸浓情的回忆中熠熠生辉!
五、布置作业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人们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老哥哥》的写法,从“童年时的感受”“写作时的回忆”两种视角,讲述自己童年时印象深刻的人与事,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老哥哥》
长妈妈 青年守寡 悲苦的保姆 淳朴善良
老哥哥 终身未娶 穷苦的长工 慈爱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