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甲骨文、金文等字体。
2、以司戊母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制造情况及用途工艺的成就。
3、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之间的关系。
4、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探究:
(一)请同学们浏览全文,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同学们找出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并解决以下问题:
(1)、商朝时把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它主要记载的是商王的 和商朝的 因此,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2)、我们把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之为 ,也叫 。
(3)、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学生互学完成)
(4)、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什么作用?(学生互学完成)
2、阅读第二个标题“闻名于世的青铜器”下的三段大字,解决以下内容(3分钟)
(1)、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青铜器是由 、 、 、三种金属根据器物不同用途不同要求,调配铜和锡比例铸造而成的。(学生自学完成)
(2)、你认为青铜艺术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学生互学完成)
三、巩固练习: 1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 ) A夏朝 B商朝 C 西周 D春秋
2、商朝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 ( )
A 青铜制造业 B 陶瓷业 C 玉器制造业 D 纺织业
3、判断并改错;
中国文字起源很早,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人们把刻在青铜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司母戊鼎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甲骨文与青铜器》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学生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同时本课也本学期的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它。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甲骨文和金文,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
2.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
能力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现怎样体现了商朝的社会经济的繁荣?”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三星堆青铜文化,想象古蜀国的社会生活状况,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文化是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平等观念。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教学难点:甲骨文(设计意图: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较难讲述清楚;因为甲骨文与现代的文字有较大的差别,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将甲骨文作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法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设计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设计意图:在具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