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案 岳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案 岳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31 21: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课标内容:郑和下西洋及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南洋的开发;倭寇的掠夺和骚扰;戚继光抗倭。
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 点:郑和下西洋
难 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⑴ 条件:明朝前期,国力 ;
⑵ 目的:① 扩大明朝的 ;
② 加强与 的联系。
2、概况
⑴ 时间:1405—1433年;
⑵ 次数:先后 次;
⑶ 航海规模(第一次):人 多,船 艘;
⑷ 到达范围:到过亚非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 沿岸。
3、意义和影响
⑴ 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 和 ;
⑵ 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
⑶ 是世界 史上的空前壮举;
⑷为 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⑴ 倭寇:明朝初年, 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⑵、危害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 遭到巨大损失。
2、戚继光抗倭
⑴ 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① 16世纪中叶,戚继光受命组织抗 ;
② 戚继光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 开赴台州抗倭;
③ 荡平 境内的倭寇;
④ 赴福建、广东和 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⑵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 这是一场反侵略的 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 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 ;
④ 戚继光具有卓越的 才能。
⑶ 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 英雄。
二、合作探究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三、巩固提升
1、下列人物能称得上民族英雄的是( )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祥 D、郑和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哪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
A、亚非 B、拉美 C、东南亚 D、欧美
3、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筹备组,隆重纪念中国这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现在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为其( )
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明朝的实力
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
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4、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贵重物品
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5、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A、非洲的西海岸 B、非洲的东海岸好地中海一带
C、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各国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的对联主要称颂( )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作答: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城,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⑴ 奉命出使的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⑵ 他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⑶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这七次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⑷ 郑和下西洋一般都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你认为郑和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⑸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⑹ 国家把郑和下西洋首次出发的时间“7月11日”作为中国“航海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