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课 安塞腰鼓【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3课 安塞腰鼓【2024春统编八下语文完全备课(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7 18:42: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3课 《安塞腰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的内容以及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文章的诗意美。
2.理解文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句式及用词上的特点。
3.感受黄土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以及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
1.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句式、用词上的特点,感受文章的诗意美。
2.感受黄土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以及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过程】
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2.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 ”。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瞳仁( ) 恬静( ) 亢奋( ) 大彻大悟( )
晦暗( ) 束缚( ) 羁绊( ) 叹为观止( )
闭塞( ) 冗杂( ) 严峻( ) 戛然而止( )
震撼( ) 磅礴( ) 辐射( ) 惊心动魄( )
渺远( ) 颤栗( ) 蓦然( ) 元气淋漓( )
理解词义:
亢奋:
羁绊:
冗杂:
蓦然:
大彻大悟:
惊心动魄: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活动一:听腰鼓之声
1.听读课文
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的听读感受:“_____的安塞腰鼓”
2.理清结构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安塞腰鼓的?请根据这个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
(2)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直接赞美安塞腰鼓,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文章四次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作用?
活动二:品腰鼓之好
1.品鼓之好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______,你看(听/想)__________。”。
2.品文之好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______,你看_________”,(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
好在修辞:
比较改句与原句,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原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改句: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好在用词:
②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改成下面的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震耳欲聋的豪壮的抒情,震耳欲聋的严峻的思索,震耳欲聋的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震耳欲聋的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在句式:
好在写法:
活动三:感腰鼓之劲
1.文章中哪一段重点写了安塞腰鼓这一股劲?
2.作者难道仅仅是赞颂“安塞腰鼓”吗
3.束缚、羁绊、闭塞黄土高原人的是什么,他们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结合【知识链接】说一说:黄土高原人身上有着一股什么劲?
【知识链接】 关于《安塞腰鼓》(刘成章)
我在陕北生活多年。陕北以她的山河五谷养育了我,我在陕北发现了无数闪闪发光夺人魂魄的人类美质,因此当我决定此生以写作为业的时候,我就立誓,要长时间地写陕北,要把陕北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统统挖掘在世人面前。而在写《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
活动四:悟腰鼓之魂
1.探究主旨
这篇文章仅仅是在歌颂赞美安塞腰鼓和黄土高原上的人吗?作者还在歌颂什么?
请用“好一个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
【写作背景】
《安塞腰鼓》写于1986年。当时的刘成章面对祖国改革开放后蒸蒸日上的情况,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感悟到“安塞腰鼓”不仅是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文化,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蓬勃向上的精神象征。于是,他用“安塞腰鼓”来传达对生命的热烈讴歌,对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2.感悟鼓魂
合作朗诵:
(23)(女领)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4)(合)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力的安塞腰鼓!
(25)(男领)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26)(男领)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27)(合)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28)(男领、女领)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29)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30)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3课 《安塞腰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的内容以及安塞腰鼓的特点,感受文章的诗意美。
2.理解文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句式及用词上的特点。
3.感受黄土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以及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
1.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句式、用词上的特点,感受文章的诗意美。
2.感受黄土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以及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过程】
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2.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瞳仁(tóng) 恬静(tián) 亢奋(kàng) 大彻大悟(chè)
晦暗(huì) 束缚(fù) 羁绊(jī) 叹为观止(tàn)
闭塞(sè) 冗杂(rǒng) 严峻(jùn) 戛然而止(jiá)
震撼(hàn) 磅礴(bó) 辐射(fú) 惊心动魄(pò)
渺远(miǎo) 颤栗(zhàn) 蓦然(mò) 元气淋漓(lí)
理解词义:
亢奋:极度兴奋。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冗杂:繁杂。
蓦然:突然、猛然。
大彻大悟:彻底领悟。
惊心动魄:形容感染力极强,动人心弦。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活动一:听腰鼓之声
1.听读课文
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的听读感受:“_____的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壮阔、豪放、火烈。
2.理清结构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安塞腰鼓的?请根据这个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
按照时间顺序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打鼓前(1-4)、打鼓中(5-27)、打鼓后(28-30)。
(2)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直接赞美安塞腰鼓,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13节:——好一个安塞腰鼓!
17节:——好一个安塞腰鼓!
22节:——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24节:——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文章四次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作为文章的情感线索,贯穿全文;将第二部分(第5—27段)很自然地分为五层,使文章清晰地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
内容上:从场面、声响、击鼓的后生、舞姿、鼓点等五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好”,使安塞腰鼓的内涵不断加深,突出了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美。
情感上: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不断深化,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由赞叹到称颂到热烈讴歌的情感发展。
活动二:品腰鼓之好
1.品鼓之好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______,你看(听/想)__________。”。
①好在宏伟的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好在雄壮的响声。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③好在击鼓的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④好在绮丽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⑤好在激昂的鼓点。你听,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2.品文之好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______,你看_________”,(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
好在修辞: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反复,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舞蹈场面的壮美,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比较改句与原句,你觉得哪个好?为什么?
原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改句: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明确:原句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加深了对喻体的理解,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
②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A:运用对比和排比,“冰冷”与“燥热”,“恬静”与“飞溅”,“困倦”与“亢奋”,对比强烈,形成排比,表现了安塞腰鼓极强的感染力,突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的特点。
好在用词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发狠”“忘情”“没命”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②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改成下面的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震耳欲聋的豪壮的抒情,震耳欲聋的严峻的思索,震耳欲聋的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震耳欲聋的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明确:运用拟声词(叠词),加以反复和排比,更能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好在句式:
①“但是”与“看——”
独立成段,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②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这些短句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好在写法:
①开头的静态描写,为文章后面写动做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全文“静——动——静”的写作结构,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一唱三叹。
②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运用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③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鸡啼”,是新的一天的开始,预示着新生活的期望。在黄土地上贫穷地生活着的安塞人,为什么还能将自我的腰鼓敲得这么响因为他们躯体里涌动着旺盛的生命力量,更因为他们骨子里充满着新生活的强烈渴望!所以,当安塞腰鼓表演“戛然而止”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人们不由得用新的眼光认识这个世界,看待眼前的生活:落后是暂时的,贫穷也并不可怕,只要生命在有力地搏击,就必须会迎来新生活的曙光!
活动三:感腰鼓之劲
1.文章中哪一段重点写了安塞腰鼓这一股劲?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2.作者难道仅仅是赞颂“安塞腰鼓”吗
作者歌颂和赞美的不只是安塞腰鼓,重在歌颂黄土高原上的人。
3.束缚、羁绊、闭塞黄土高原人的是什么,他们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结合【知识链接】说一说:黄土高原人身上有着一股什么劲?
【知识链接】 关于《安塞腰鼓》(刘成章)
我在陕北生活多年。陕北以她的山河五谷养育了我,我在陕北发现了无数闪闪发光夺人魂魄的人类美质,因此当我决定此生以写作为业的时候,我就立誓,要长时间地写陕北,要把陕北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统统挖掘在世人面前。而在写《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
黄土高原人有着一股打破身上层层坚硬外壳的劲;
黄土高原人有着一股冲破束缚、阻碍的劲;
黄土高原人有着一股与贫瘠的土地、封闭的生活、落后的思想搏击的劲;
黄土高原人有着一股不服穷、制服穷的劲;
黄土高原人有着一股挣脱、冲破、撞开一切束缚的劲。
活动四:悟腰鼓之魂
1.探究主旨
这篇文章仅仅是在歌颂赞美安塞腰鼓和黄土高原上的人吗?作者还在歌颂什么?
请用“好一个__________”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
【写作背景】
《安塞腰鼓》写于1986年。当时的刘成章面对祖国改革开放后蒸蒸日上的情况,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感悟到“安塞腰鼓”不仅是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文化,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蓬勃向上的精神象征。于是,他用“安塞腰鼓”来传达对生命的热烈讴歌,对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好一个坚实的黄土地!好一个厚重的黄土文化!好一个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好一个蓬勃的生命力量!
2.感悟鼓魂
合作朗诵:
(23)(女领)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4)(合)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力的安塞腰鼓!
(25)(男领)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26)(男领)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27)(合)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28)(男领、女领)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29)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30)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