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反比例
一、选择题
1.下面成正比例的量是( )。
A.淘气从家到学校,已行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
C.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转动的圈数 D.圆的周长与半径
2.下面各组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B.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C.小敏做口算题的总数一定,做对的题数与做错的题数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a∶b=c∶d,那么a∶c=b∶d
B.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面积的比还是2∶1
C.4,5,24,30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D.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4.=ɑ-b,则ɑ和b(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5.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下列哪组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
A.长方形面积一定,长与宽
B.合唱队总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C.路程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
D.某杂志单价一定,订此杂志的总价与数量
7.下面各选项中的两个量不成反比例的是( )。
A.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B.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C.小东从家步行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D.小东从家步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与所花的时间。
8.a与b成反比例的条件是( )。
A.c(一定) B.a×c=b(一定)
C.a×b=c(一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9.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和它的直径( )。(在括号里填“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0.x,y的取值如下表。
x 4 3
y 6
当x,y成正比例时,y的值为( );当x,y成反比例时,y的值为( )。
11.如果(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 )比例。
12.一箱荔枝,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
每人分的颗数 1 2 3 4 ( ) 10
可分的人数 120 60 ( ) ( ) 24 ( )
(1)完成表格。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不变。
(3)每人分的颗数与可分的人数成( )比例关系。
13.装配一批电脑如下表(把表格填完整)。
每天装配数量/台 40 160 200
需要时间/天 40 20
(1)从变化的两个量中可知,( )是一定的。
(2)表中两个变化的量成( )比例。
三、判断题
1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正比例。( )
15.一根电线,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 )
16.一根木料,用去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
17.报纸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的份数成反比例。 ( )
18.成活率一定,成活的棵数和栽种的总棵数成反比例。( )
四、解答题
19.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运的吨数/吨 300 150 100 75 60 50
需要的天数/天 1 2 3 4 5 6
(1)表中有哪两个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写出每组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
(3)这个积表示什么?
(4)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0.有48个糖果,阿姨要把它们平均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请把表格填充完整。
每人分得的块数 6 4 3 ( ) ( )
分给的人数 8 12 ( ) ( ) ( )
(1)写出几组相对应的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分给的人数的乘积,并且比较这些成绩的大小。
(2).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分给的人数成反比例关系吗?说明理由。
21.从甲地到乙地,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4.8小时可以到达。汽车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行10千米。这辆汽车实际几小时到达?(用比例解)
22.李叔叔摘了一些苹果,每箱装的个数和装的箱数如下表。
每箱装的个数 12 20 30 40 50
装的箱数 200 120 80
(1)完成上表。
(2)每箱装的个数和装的箱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如果装了75箱,平均每箱装了多少个?
23.打一篇稿子,每分打字个数与所需的时间如表。
每分打字个数(个 120 100 75 60
所需时间(分 25 30 40 50
(1)每分打字个数和所需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2)如果每分打150个字,打完这篇稿子需要多少分?
24.下面的图象表示小强从甲地到乙地不同的速度和所对应的时间。
(1)在这个过程中,哪种量没有变?
(2)速度和所对应的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3)不计算,观察图象,如果每小时行40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B
6.D
7.C
8.C
9.不成比例
10. 4.5 8
11.正
12. 5 40 30 12 荔枝总颗数 反
13. 80 10 8 这批电脑的总台数 反
14.×
15.×
16.×
17.╳
18.×
19.300;300;300;300;300;300;每组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相等;
积表示这批货物的总吨数。
反比例
20.
每人分得的块数 6 4 3 2 1
分给的人数 8 12 16 24 48
(1)6×8=48;4×12=48;相等
(2)是;理由:总块数(一定)=每人分得的块数×分给的人数
21.4小时
22.成反比例,因为每箱装的个数乘装的箱数的积是一个定值
(3)32个
23.20分
24.(1)路程;
(2)反比例;
(3)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