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新泰市协庄学校 李军 力和运动的关系如何呢?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在平地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会前进一段距离,但因为没有继续用力,它最终还是要停下来。生活中常会遇到这类现象。
例如:关闭的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
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
还有打出去的球也会停下来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 一、历史回顾: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理想实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两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最大最短较长较大最长较小二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问题: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
它将 。 长小小慢永一直沿直线运动下去远远远实验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运动的车减速并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三、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一切物体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3)总
4)保持
5)或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可见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是指“一直”的意思。 是指“不变”。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讨论2:静止的物体有这种性质,运动的物体有这种性质吗? 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还保持静止状态,于是落在下方。讨论1: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小实验来演示物体的这种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四、惯性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所处状态无关.2. 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甲图:静止的小车和木块突然受到拉力时,小车和木块的底部一起向前运动,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乙图:运动的小车和木块遇到障碍物,小车和木块底部突然停止,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运动,所以小木块会向前倾倒。五、惯性现象的分析六、惯性现象的利用与防止练习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C2、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的(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ACD1.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注意: 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②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③惯性不是力
小结 4、惯性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区别:
惯性: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定律:在不受力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再见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协庄学校 李军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难点:惯性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讨论出现下列情况的原因,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1.“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停止蹬地以后,为什么总要停下来?”
2.“推物体时你不推了它会一直运动吗?要想让物体运动,为什么一定要用力推着它才行?”
二. 自学(课本P16)---各抒己见
结合多媒体课件认识伽利略对于力和运动的观点是怎样的?
伽利略的观点: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_______的,而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
1.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小车到达斜面低端的速度如果不一样会不会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如何保证小车到达斜面低端的速度一样呢?
3.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观察什么现象?
4.实验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根据老师演示实验情况进行记录。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毛巾
棉布
木板
5.分析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大或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_________(远或近) 。继续推理: 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滑块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惯性(自学P18,写出惯性定义)
定义:
观察老师的惯性演示实验,进行思考:
弹片飞走时,小球为什么没有随金属片一起飞出?
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什么身体向前倾?
锤头松动时,为什么撞击锤柄下端就能套紧?
五.课堂检测
1.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3.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4.下面的实例不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5.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
7.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在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物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8.下列现象不存在的有:[ ]
A.物体的速度很大而惯性很小;
B.物体的质量很小而惯性很大;
C.物体体积小但惯性大;
D.物体所受外力大,但惯性小。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第二节 二力平衡
协庄学校 李军
学习目标: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
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P20页,完成课前预习)
1.小轿车在水平方向上沿直线匀速行驶,轿车同时受到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和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处于_______状态。
2.天花板上的吊灯静止不动,它同时受到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和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处于_______状态。
3.平衡状态:受到两个或几个力作用下,物体如果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它们________,且__________、 时,它们才能使该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平衡?什么叫二力平衡?
放在地上的水桶受 力和地面对它的 力作用,水桶处于静止状态,说明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力平衡。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 和 力作用,吊灯处于静止状态,说明______力和________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平衡;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而静止,说明_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改变,这表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我们也称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如果物体只收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就叫做_____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观察演示实验)
1、使两个托盘里面砝码质量不相等,小车运动状态改变;
2、使两个托盘里面砝码质量相等,小车保持静止,运动状态不变;
3、使两个托盘里面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不再静止,运动状态改变。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它们________,_________且 时,它们才能使该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问:下列情况下电梯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电梯停在20层 2.电梯从20层开始下降
3.电梯在匀速下降 4.电梯即将到达底层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大吊车匀速吊起的货物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 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当堂达标】
一、 选择题
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B.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4、用细绳将小球静止悬吊在天花板上。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绳的拉力
B.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球的拉力
C.绳对球的拉力和球所受的重力
D.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5、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对甲的支持力与甲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对乙的支持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对地的压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某同学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没有被推动
B.因为推动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7、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刚开始发射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 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
8、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好像静止在我们上空,由此推知 ( )
A.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B.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
C.同步卫星好像静止在我们上空,所以肯定不受重力作用
D.同步卫星环绕地球转动,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施加水平力F1、F2,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8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的合力为( )
A.8 N,方向水平向左 B.6 N,方向水平向右
C.2 N,方向水平向左 D.0
二、填空题
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汽车的牵引力.
2、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
3、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
4、一个物体受到的的重力是50牛顿,当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牛顿,若使它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50牛顿(“大于、小于、等于”)。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第三节 摩擦力
协庄学校 李军
学习目标: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重点、难点:摩擦力的产生及决定因素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实验引入:
⑴做一做: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你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⑵自行车轮和鞋底的花纹有何作用?当花纹磨去后又会怎样?
知识点链接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产生 的力,这个力就叫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有压力 ③接触面不光滑 ④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4)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它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 方法来研究,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下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____________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____________(相等/不等)。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上面放上砝码,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把木块放在铺上毛巾的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2
3
(1)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吗?如何验证?
三、课堂练习:
1、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B、静止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
C、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D、两个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泥鳅身上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斑马身上的条纹 D蛇身上的粗糙鳞片
3、体重500N的某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向上攀,他受到的摩擦力( ),若匀速向下滑他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等于500N,方向向下 B、等于500N,方向向上
C、大于500N,方向向上 D、大于500N,方向向下
E、小于500N,方向向上 F、小于500N,方向向下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C、摩擦力总是促使物体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
C、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6、假若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的是( )
A、无法用筷子菜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下滑
C、我们将无法系紧鞋带 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很容易开动
7、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没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8、举重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 )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D、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9、用6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增大为12N时,此时水平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将变为( )
A.6N B.12N C.18N D.无法确定
10、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黑板擦,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但它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11、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1)采用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的摩擦力时,实验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也很难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2)采用图乙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原因是:
①
②
拓展延伸: 如果没有磨擦,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请你写出两个相关的情景。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运动和力复习课
协庄学校 李军
一、知识点梳理:
1、牛顿第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 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或 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 的原因。
(3)斜面实验:
a、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 相同。
B、实验得出结论:在同样的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的 ,小车前进得越远。
C、伽利略的推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二力平衡: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简称二力平衡。
(2)条件: 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或
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2)增大压力。
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
(1)减小接触面的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如右图:轴承)
(3)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磁悬浮列车、气垫船)。
二、重点、难点突破:
(一):填空题:
1、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 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和车厢底面的????????? ,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_____,可是人的上半身由于_____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出现上述现象。2、桌上放一个所受重力为3牛顿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也是3牛顿,茶杯受的合力大小是___ 。3、北方冬天,人们常用狗拉雪橇。一条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2000N的雪橇在雪面上匀速向东前进,雪橇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方向是??????? 。此时,雪橇受到的重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这个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 。4、沿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小,若F1=8N,F2=12N,且方向相反,那么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 。
5、用一个弹簧秤拉一个物体,使物体沿水平方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是10N,则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方向是 ,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为 ;如果把拉力的大小增加到20N,则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方向 ;如果把拉力撤掉,在车没有停下来以前,合力为 .6、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重为50N的物体以0.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__ N;水平拉力是______N;若该物体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则受到的合力为____ N,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
7、一起重机以3m/s的速度匀速将重2000N的物体吊起,钢丝绳上的拉力是 ,在空中又是以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在此过程中钢丝绳上拉力是 ,最后以5m/s速度匀速下降,钢丝绳上拉力是 。
8、伞兵从飞机舱跳出,未开伞时,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受到 作用的缘故;开伞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如图8-1所示,是因为受到 力作用的缘故。
9、如图8-2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00N,此时物体刚好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 。(g取10N/kg)
10、2008年南方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冰雪道路上,车辆应减速行驶,其原因是:当路面有冰雪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会变 (大/小),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 (长/短).
11、如图所示,重为20N的物块在10N的压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为 ;若压力大小为30N,此时摩擦力大小为 。
(二):选择题:
1、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 )
A、此乘客的座位前面?B、此乘客的座位后面?C、此乘客的头上?D、此乘客的左侧肩膀上
2、推动重100N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以0.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桌面阻力是20N,则水平推力的大小为(???? )
A 、10N????? B、 20N?????? C、 80N??????? D、 120N
3、下列哪种情况下汽车是受平衡力的作用(?? )
A、 汽车快慢不变的绕过市民广场的绿岛??B、汽车启动时,速度由1m/s增大到4m/s
C、汽车以40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D、汽车进站时,速度慢慢减小到停站
?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detail/a2922efb-005c-46a7-9a90-85430c554d6d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减小为4牛,则物体将( )
A.仍然向右运动,但速度越来越慢 B.仍然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先向右运动,后向左运动 D.可能是马上向左运动
?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detail/f13c5756-2727-4b7f-9add-5595aaf1243e5.某学生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6、一个重800N的物体,受到80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该物体( )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上升状态
C.一定处于匀速下降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7.如图所示,小胡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
如果绳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小胡拉绳子的力与绳子拉小胡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小胡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胡一定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小胡的运动状态是不变的
?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detail/92594784-63f8-4ad5-ad5e-2398d63669408.重为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
v-t图象分别为如图①②,则(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小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
?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detail/9e528383-b0c9-4c0f-9bf7-7f1f95e4512a10.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1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A.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不变,运动快慢可以改变
B.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快慢一定不变,运动方向可以改变
C.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他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2、一人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N,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100N B. 200N C. 300N D. 600N
13、分析以下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C.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14、起重机钢丝绳上系着一块重为G的物体,绳子拉力为F,则( )
A. 物体静止时F1=G B. 物体以0.1m/s匀速上升时F2>G
C. 物体以0.2m/s匀速上升时F3>G D. 物体水平匀速移动时F4>G
(三)、实验题: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课题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
李军
讲学
目标
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难点:惯性的认识
教具
斜面、长木板、小车、毛巾、棉布、木直尺、惯性定律演示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利用多媒体情景再现,讨论出现下列情况的原因,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结合幻灯片思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停止蹬地以后,为什么总要停下来?”
2.“推物体时你不推了它会一直运动吗?要想让物体运动,为什么一定要用力推着它才行?”
二. 让学生自学课本P16并各抒己见
结合多媒体课件认识伽利略对于力和运动的观点。
伽利略的观点: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是_______的,而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
1.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伽利略的观点是否正确。
2.让学生思考: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何保证小车到达斜面低端的速度一样呢?
3.提醒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观察现象 :阻力大小、小车运动距离
4. 根据演示实验情况进行记录。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毛巾
棉布
木板
5.分析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大或小),滑块前进的距离就_________(远或近) 。继续推理: 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阻力),滑块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6.补充: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笛卡儿: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1596—1650)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论点,他认为: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特别强调: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静止的物体在推力作用下动起来,是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去掉推力后物体会停下来,是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惯性
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演示实验,进行思考:
弹片飞走时,小球为什么没有随金属片一起飞出?(教师解释)
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什么身体向前倾?(学生解释,教师补充)
锤头松动时,为什么撞击锤柄下端就能套紧?(学生解释,教师补充)
特别强调: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五.课堂检测
1.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3.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4.下面的实例不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5.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
7.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在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物静止状态;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8.下列现象不存在的有:[ ]
A.物体的速度很大而惯性很小;
B.物体的质量很小而惯性很大;
C.物体体积小但惯性大;
D.物体所受外力大,但惯性小。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二节 二力平衡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
李军
讲学
目标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
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具
二力平衡条件演示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课前预习】
(学生阅读课本P20页,完成课前预习)
1.小轿车在水平方向上沿直线匀速行驶,轿车同时受到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和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处于_______状态。
2.天花板上的吊灯静止不动,它同时受到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和方向为______的_____力,处于_______状态。
3.平衡状态:受到两个或几个力作用下,物体如果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学习过程】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按照课本要求完成探究实验
1、使两个托盘里面砝码质量不相等,小车运动状态改变;
2、使两个托盘里面砝码质量相等,小车保持静止,运动状态不变;
3、使两个托盘里面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不再静止,运动状态改变。
4.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它们________、_________且 时,它们才能使该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举例说明:
放在地上的水桶受 力和地面对它的 力作用,水桶处于静止状态,说明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力平衡。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 和 力作用,吊灯处于静止状态,说明______力和________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平衡;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而静止,说明_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改变,这表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我们也称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______。如果物体只收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就叫做_____力平衡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大吊车匀速吊起的货物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 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当堂达标】
一、 选择题
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
B.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4、用细绳将小球静止悬吊在天花板上。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绳的拉力
B.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球的拉力
C.绳对球的拉力和球所受的重力
D.球对绳的拉力和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5、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对甲的支持力与甲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对乙的支持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对地的压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某同学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没有被推动
B.因为推动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7、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刚开始发射的火箭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 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
8、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好像静止在我们上空,由此推知 ( )
A.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B.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
C.同步卫星好像静止在我们上空,所以肯定不受重力作用
D.同步卫星环绕地球转动,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一定受非平衡力作用
9、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施加水平力F1、F2,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8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的合力为( )
A.8 N,方向水平向左 B.6 N,方向水平向右
C.2 N,方向水平向左 D.0
二、填空题
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汽车的牵引力.
2、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
3、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
4、一个物体受到的的重力是50牛顿,当把它吊在空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_牛顿,若使它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是_____50牛顿(“大于、小于、等于”)。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课题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3节 摩擦力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
李军
讲学
目标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难点:摩擦力的产生及决定因素
教具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实验引入:
⑴做一做:让学生把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慢慢移动,感受一下桌面对手的摩擦力,并感受摩擦力方向与手运动方向之间关系.
⑵让学生思考:自行车轮和鞋底的花纹有何作用?当花纹磨去后又会怎样?
知识点链接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产生 的力,这个力就叫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有压力 ③接触面不光滑 ④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 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4)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它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 方法来研究,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下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____________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____________(相等/不等)。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上面放上砝码,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示数;
第三次:把木块放在铺上毛巾的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2
3
(1)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吗?如何验证?
三、课堂练习:
1、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B、静止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
C、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D、两个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泥鳅身上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斑马身上的条纹 D蛇身上的粗糙鳞片
3、体重500N的某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向上攀,他受到的摩擦力( ),若匀速向下滑他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等于500N,方向向下 B、等于500N,方向向上
C、大于500N,方向向上 D、大于500N,方向向下
E、小于500N,方向向上 F、小于500N,方向向下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C、摩擦力总是促使物体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 )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
C、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6、假若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的是( )
A、无法用筷子菜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下滑
C、我们将无法系紧鞋带 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很容易开动
7、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没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8、举重运动员和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 )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D、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9、用6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增大为12N时,此时水平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将变为( )
A.6N B.12N C.18N D.无法确定
10、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黑板擦,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但它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11、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1)采用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的摩擦力时,实验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也很难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2)采用图乙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原因是:
①
②
拓展延伸: 如果没有磨擦,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请你写出两个相关的情景。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