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夭阏( è) 抢榆枋而止(qiǎnɡ) 穷发之北(fà)
B.蓬蒿(ɡāo) 藐姑射之山(shè) 而征一国 (néng)
C.形骸(ɡāi) 以盛水浆(shènɡ) 坳堂之上(ào )
D.舂粮 (chōnɡ) 无用而掊之(pǒu) 越有难(nàn)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刀而藏之 善:揩拭
依乎天理 天理:天然的道理
B.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乃中《经首》之会 会:音节、节奏
C.刑于寡妻 刑:同“型”,做榜样
合于《桑林》之舞 《桑林》:祭祀活动
D.因其固然 固然:本来的结构 族庖月更刀 族:高明
3.下列选项中,词语活用类型与其它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此其志不在小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以无厚入有间 D.君安与项伯有故?
4.下列各句中的“焉”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闻庖丁言,得养生焉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刀刃若新发于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汒然异之
A.穷众口之辩 B.将忘子之故
C.秋水时至 D.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7.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弟子厌观之
B.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C.至于曲辕
D.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经典《老子》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
B.“亚圣”即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保民而王,我们熟悉的“明察秋毫”“揠苗助长”等成语均出自《孟子》。
C.《庄子》又称《南华经》,其书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其中《庖丁解牛》一文出自《庄子》外篇。
D.《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仅存五十三篇。
二、名篇名句默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庖丁解牛》中,庖丁解牛三年之后达到的境界是: 。
(2)庖丁解牛遵循“ ”“ ”的规律,由此可知,庖丁解牛遵循事物的规律。
(3)庖丁解牛采取谨慎的态度,遇见难以下刀的地方,就“怵然为戒, , , ”。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肩之所倚 倚:靠着
B.乃中《经首》之会 会:节奏
C.庖丁释刀对曰 释:解脱
D.臣之所好者道也 好:喜爱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B.视为止,行为迟
C.为之四顾 D.为之踌躇满志
12.下列对文言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B.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C.文中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普通厨工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庖丁的超凡技艺。
D.本文以庖丁解牛比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3.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小猪),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乙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丙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君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节选自《庄子·秋水》)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C.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成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谥号是在皇帝、贵族、大臣等死后,对其一生做的概括性的评价,如惠王、宣王。
C.“子”是中国古代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离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
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为官的立场。
C.“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困的言行的不满。
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想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宁愿拖着尾巴生活在烂泥里,也不愿意做死去后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A项,“抢”读qiānɡ;B项,“蒿”读hāo,“射”读yè;C项,“骸”读hái;“盛”读chénɡ。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天理:牛体的自然结构。句意为: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C.《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句意为: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
D.族:众,这里指一般的。句意为: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
A.“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B.“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C.“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D.“故”,形容词作名词,旧交情。
故选B。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能力。虚词的数量同实词比较起来要少得多,但用法非常灵活,因而复习要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确实不易。在虚词的辨析使用中要注意多分析比较其差异,重点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表示的关系。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虚词的辨析运用能力。题型以几个容易出错的虚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搭配运用为主,干扰点为其中虽常见但不易辨识的虚词或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问题、位置问题等,考查重点为介词、连词的搭配使用,助词、副词的一些变化及关联词中同一关系的不同关联词语的使用环境及搭配习惯。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焉,句末助词,不译或者译为“啊”。
A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 焉,哪里,怎么,代词。
B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焉, 哪里,怎么,代词。
C项,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焉,疑问代词,“哪里”
D项,闻庖丁言,得养生焉: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焉,句末助词,不译或者译为“啊”。
故选D。
5.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
A项,第一句中,介词,因为,“为”后省略了介词“之”,即“视为(之)止”;译文: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聚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第二句中,介词,替、给;译文:谁是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人。
B项,第一句中,连词,表并列,又;译文: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第二句中,连词,才;译文:(你们赵国)一定要用长安君来作为人质,(我们齐国)援兵才会派出。
C项,第一句中,动词,依照;译文: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第二句中,动词,凭靠;译文: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损害人家,这是不仁义的。
D项,均为介词,从。第一句译文: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第二句译文: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起蓝色来却更悦目。
故选D。
6.D
【详解】例句,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A项,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尽。B项,故,形容词作名词,原来的技能。C项,时,名词作状语,按时。D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可译为“看不起”“轻视”。
7.B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B项,古今义相同。A项,古义:满足。今义:厌恶。C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连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D项,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在表转折关系的句子的前半句。故选B。
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庖丁解牛》一文出自《庄子》外篇”错误,《庖丁解牛》一文出自《庄子》内篇。
故选C。
9. 未尝见全牛也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视为止 行为迟 动刀甚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
解析略。
10.C 11.A 12.C 13.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释:放下。句意:庖丁放下刀回答说。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替。句意:庖丁替文惠君宰牛。
B.介词,因为。句意:视力因为它停止,行为因为它放慢。
C.介词,因为。句意:因为这一成功举目四望。
D.介词,因为。句意:因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手法的能力。
C.“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普通厨工用刀的情况对比”错误。文中有两种对比: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以”,用;“间”,空隙,指有空隙的骨节;“恢恢乎”,宽宽绰绰的样子;“游”,运转。
参考译文:
庖丁解牛
《庄子》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不曾拿刀碰到过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因为它停止,行为因为它放慢,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因为这一成功举目四望,因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14.B 15.D 16.A 17.(1)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畅快!
(2)(现在)我只要一点儿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问它:“鲋鱼,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鲋鱼回答:“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吗?”
“鲋鱼来/子何为者邪”是“问之曰”的内容,“曰”后面应该停顿,排除AD;
“波臣”是一个名词,指水族,中间不应该断开,且“也”作为虚词,其后要断开。“君”为后句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比他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错误。比“侯”高一等的是“公”,低一等的是“伯”。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都是空话”错误,结合“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分析可知,只有《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是空泛的言论,没有事实依据。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污渎”,浅而小的水沟;“自快”,自寻快乐;“为……所”,表被动;“羁”,束缚;“快”,使……愉快,使动用法。
(2)“斗升之水”,一斗或者一升的水(一点儿水);“乃”,却、竟然;“索我于枯鱼之肆”,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枯鱼之肆索我”;“肆”,店铺。
参考译文:
甲
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他曾经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学说涉猎广泛、无所不包,然而其核心思想却归宗于老子的学说,因此他撰写的十多万字的著作,大多类似于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虚构的话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著书分析词句,阐述事理,譬喻情状,用来指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话言恣肆纵横,以满足自己,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重视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有才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他让他出任卿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实是厚礼;卿相,确实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愉快。”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乙
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到年终可以得到百姓交来的税粮。到时候借给你价值三百金的粮食,好吗?”
庄周听了脸色骤变,愤愤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有条鲫鱼。我问它:‘鲫鱼,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吗?’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引西江之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我所依赖的水,没有安身的地方。(现在,)我只要一点儿水就能活下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选自《庄子·外物》)
丙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先去(想请庄子出仕):“希望把楚国的政务托付给先生!”
庄子拿着渔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巾布把它包起来装进竹器里,然后放在庙堂里供奉。这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让人尊重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呢?”
两个大夫回答说:“它更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
庄子说:“请回吧!我将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节选自《庄子·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