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考复习第6章信息系统的概述课件(共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学考复习第6章信息系统的概述课件(共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02-16 19:23:39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第6章
课时18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要点导引·定锚点
课标梳理·微知著
教材重点 课标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信息技术 体会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 1-1
信息系统 理解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分类,能够列举常见的信息系统,并描述其功能 2-1
教材研析·固基础
1
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定义
(广义定义)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信息技术自古有之。
(狭义定义)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包括了电视、电话等相关通信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
(2)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前机械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1450年)
(3)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机械时期:1450年—1840年,中国隋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
(4)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电子机械时期:1840年—1940年)
(5)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电子化时期:以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典例1 我国的四大发明中,不属于信息技术的技术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活字印刷术
解析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造纸术、印刷术都与文字有关系,而文字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指南针可以指出准确的方向,这也是信息获取的工具。而火药不是信息技术。
C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速度大容量;集成化和平台化;智能化;虚拟计算;通信技
术;遥感和传感=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等几个方面。
典例2 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数字签名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B.5G技术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C.信息自古便存在,随时间的迁移其价值越来越低
D.用支付宝、微信进行电子支付前需要环境安全
解析 信息自古便存在,信息价值的时间性有短期和长期的区别,信息价值的短期性表现为信息出现后,必须在一到两天或者更短时间内作出决策,而有效期一过信息价值骤降;长期性表现为信息价值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存在,其价值或随时间递减或保持不变。
C
2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是由硬件软件设施、通信网络、数据和用户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主要有六个基本功能,即对信息的收集和输入、存储、传输、加工处理、输出和查询。具体的实例有业务处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等。
典例3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系统是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检索、操控和显示而实现的工作系统
B.信息系统是由硬件软件设施、通信网络、数据和用户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
C.被广泛使用的“钉钉”办公自动化系统不属于信息系统
D.业务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都属于信息系统
解析 由于办公自动化系统“钉钉”是由硬件软件设施、通信网络、数据和用户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因此属于信息系统。故选项C错误。
C(共19张PPT)
第6章
课时19 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信息技术
课标梳理·微知著
教材重点 课标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信息系统的组成 理解信息系统的定义和五大组成要素:硬件、软件、数据、通信网络和用户 1-1
信息系统功能 通过分析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认识信息系统的功能 1-1
教材研析·固基础
信息系统由五大关键要素组成:硬件、软件、数据、通信网络和用户。
典例1 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系统中的硬件是信息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B.信息系统不包括软件
C.无线和有线都属于通信网络
D.系统分析员也是用户的一种
解析 信息系统由五个关键要素组成,分别是硬件、软件、数据、通信网络和用户。其中,硬件是信息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通信网络是指用于通信的信息发送、接收、转换和传输的设施,如无线、有线、光纤、卫星数据通信设施以及电话、电报、传真、电视等设备;用户范围很广,如使用者、操作和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管理人员及人工收集、加工、传输信息的有关人员等。
B
1
硬件
1.信息系统中的硬件是信息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包含计算机硬件、移动终端硬件和通信网络设备等。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3.硬件是计算机硬件的简称,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计算机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计算机基本部件
输入
设备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数码绘
图板 触摸
板 轨迹
球 麦克
风 摄像

输出
设备 显示器 音箱 打印机 耳机 扬声
器 投影
仪 — —
存储
设备 固态
硬盘 移动
硬盘 CD DVD 软盘 闪存 磁带机 —
机箱内
的设备 中央处
理器 随机存
取存储器 显示
卡 声卡 主板 电源供
应器 硬盘 —
接口 串行
端口 并行端口 USB Firewire PS/2 RJ-45 VGA DVI
TRS S/PDIF HDMI — — — — —
2
软件
1.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2.常用的系统软件分为:各种服务性程序,如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练习程序等;语言程序,如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3.常用的应用软件可以细分的种类更多,如文字处理软件,如WPS、Word等;信息管理软件;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实时控制软件,如极域电子教室等;教育与娱乐软件。
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等都属于应用软件类。
典例2 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
A.Word     
B.Windows
C.Winrar
D.WPS
解析 Word是一款文字处理软件,属于应用软件;Windows属于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Winrar是一款解压缩软件,属于应用软件;WPS是一款文字处理软件,属于应用软件。故选B。
B
3
数据
数据是信息系统中的重要资源,信息系统中一般需要将数据转化为二进制代码才能进行存储和传输,数据一般存储在数据库中。
典例3 (2023浙江6月选考)某智慧课堂系统的部分功能是:教师进教室后刷校园一卡通实现身份认证并启动系统,学生进教室时通过摄像头刷脸签到,签到结果保存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系统可自动生成考勤报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学资源发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学生可将作业文档上传到系统。可以现场录制教学视频并保存到服务器,系统每天定时备份数据。下列关于该系统功能和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系统设计合理,不存在局限性
B.教学视频保存到服务器,有利于师生跨时空学习
C.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功能
D.数据库可以用于存放该系统中的教师身份数据
A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知识。选项A错误,信息系统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合理的设计也无法完全避免;选项B正确,服务器中的内容可以远程访问,实现师生跨时空学习;选项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智慧课堂系统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功能;选项D正确,数据库存储教师(也包含学生等)身份数据,是合理的选择。故选A。
典例4 (2023浙江1月选考)某水果连锁店“智能收银系统”中,AI收银秤具备自动识别水果品种、称重、应付金额计算、扫码支付等功能,同时还具备和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购水果的重量数据可由秤体内置传感器采集得到
B.选购水果的品种数据可由AI摄像头自动识别得到
C.顾客付款码数据无需事先存放于该系统数据库
D.应付金额的计算只能在服务器端完成
D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相关知识。水果重量由内置传感器采集得到,选项A正确;AI摄像头能识别水果品种,选项B正确;出于安全原因,付款码一般临时生成,而不是事先存放于数据库,选项C正确;应付的金额计算可以通过服务端计算完成,也可以在客户端完成,故选项D错误。
4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指用于通信的信息发送、接收、转换和传输的设施,如无线、有线、光纤、卫星数据通信设施以及电话、电报、传真、电视等设备。
典例5 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在绝大多数信息系统都是借助公共或者专用的网络,实现远程协作
B.信息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是应用软件
C.无线和有线都属于通信网络
D.数据库管理员是用户的一种
解析 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B
5
信息系统的用户
信息系统中的用户范围很广,如信息系统的使用者、计算机和非计算机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及人工收集、加工、传输信息的相关人员等。
典例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系统用户的是(  )
A.软件销售人员
B.程序设计员
C.计算机操作与维护人员
D.系统分析员
解析 销售人员一般不是信息系统用户。
A
6
信息系统的功能
①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把数据收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信息系统要求的格式和形式。
②数据存储功能:当数据达到一定数量后,形成数据集合,实际上形成了“数据仓库”。
③数据传输功能:为了收集和使用信息,需要把信息从一个子系统传送到另一个子系统,或者从一个部门传送到另一个部门,即数据通信。
④数据加工处理功能:包括从简单的查询、排序、合并、计算一直到复杂的经济模型的仿真、优化计算、统计分析、预测决策等。
⑤数据输出功能:对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和格式向不同的通信端口输出。
⑥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以进行单项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查询功能既可以实现本地信息的查询,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实现远程信息的查询。
典例7 12306网上售票系统中,根据历年的数据,分析车次安排的合理性,并对特殊时期(如春运)进行预测,帮助管理部门针对是否增加班次的问题做出决策,这体现了信息系统的(  )
A.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
B.数据存储功能
C.数据查询功能
D.数据加工处理功能
解析 根据历年的数据,分析车次安排的合理性,并对特殊时期(如春运)进行预测,帮助管理部门针对是否增加班次的问题做出决策,这充分体现了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处理功能。
D(共11张PPT)
第6章
课时20 信息系统的应用
信息技术
课标梳理·微知著
教材重点 课标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信息系统应用分类 能够从不同维度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类,多角度认识信息系统的作用 1-1
信息系统的优势 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 1-1
信息系统的局限性
教材研析·固基础
1
信息系统应用的分类
1.按照系统的规模可以分为简单系统、复杂系统。简单系统是功能单一的若干模块的集合,可以是一个大系统的子系统。复杂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的单元和子系统(简单系统)的复杂组合,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如大医院的智慧医疗系统,往往由门诊系统、药房管理系统等组成。
2.按照技术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系统等。数据处理系统也称事务处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主要用于处理日常交易数据,产生各种报表。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信息高度集中,供各类用户共享。决策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以交互的方式,支持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3.按照不同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通用信息系统、制造业信息系统、医疗保健信息系统、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银行信息系统、地方政府信息系
统等。
典例1 如果要进行网上转账交易,你会选择的信息系统是(  )
A.网络通信系统
B.网络购物平台系统
C.网上银行
D.在线图书馆
解析 要进行网上转账交易需要通过网上银行信息系统。故选C。
C
典例2 某医院的智慧医疗系统,由门诊系统、药房管理系统等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医院的智慧医疗系统按照规模可以分成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B.门诊系统是功能单一的若干模块的集合,是智慧医疗系统的子系统
C.智慧医疗系统由门诊系统、药房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D.该医院的智慧医疗系统属于数据处理系统,没有数据库系统
解析 数据处理系统一般信息高度集中,因此都需要数据库技术作为支撑。
D
2
信息系统的优势
1.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跨越时空限制,服务随时随处。
3.基于数据分析,支持科学决策。
4.便捷保存数据,利于共享追踪。
典例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的是(  )
A.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B.有助于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C.增加了人们见面的机会
D.降低了企业的人力和信息成本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信息系统的优势。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有: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以及降低了企业的人力和信息成本。
C
3
信息系统的局限性
1.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借助各类硬件,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2.本身有安全隐患
若用户的误操作、软件的故障、病毒的感染、黑客的入侵、个人信息泄露之类的情况出现,都可能给信息系统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3.技术门槛可能加剧数字鸿沟
受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机会及能力总是存在着差异。
典例4 下列关于信息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客入侵不会影响信息安全
B.个人信息不存在安全问题
C.保证信息安全的唯一办法是杜绝上网
D.信息安全对人、部门及国家都很重要
解析 黑客入侵会盗取你计算机上的个人信息及数据,影响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的情况,故有安全问题,杜绝上网也不能保证信息不被泄露,选项D说法正确。
D
典例5 铁路部门的12306购票系统开通后,年轻人大都会选择网络购票,而老年人群体则更难买到车票。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系统局限性中的(  )
A.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B.本身有安全隐患
C.技术门槛可能加剧数字鸿沟
D.以上选项均不是
解析 老年人群体一般不能熟练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购票等操作,因此符合选项C。
C(共12张PPT)
第6章
课时21 信息社会及其发展
信息技术
课标梳理·微知著
教材重点 课标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
信息社会的
基本内涵 理解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1-1
信息社会的
主要特征 能够描述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1
信息社会的
发展过程 能够描述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关注身边的信息活动并能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评价 1-1
教材研析·固基础
1
信息社会的基本内涵
①信息社会是以人为本的
②信息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
③信息社会是以信息和知识作为重要资源的
典例1 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会,以下关于信息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
B.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在信息社会决定其发展力
C.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全面发展的社会
D.在信息社会,个人、社会和各国人民均能发挥各自的潜力
解析 在信息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个人、社会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信息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决定了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
B
2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①信息经济
②网络社会
③在线政府
④数字生活
典例2 以下不属于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的是(  )
A.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
B.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
C.文化模式日趋虚拟化、单一化
D.工具数字化、方式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的社会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
C
解析 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以知识和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选项A说法正确;在线政府的特征:政府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采集者、处理者和拥有者,故选项B说法正确;信息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加强调信息服务的可获得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故选项C说法错误;信息社会具有的数字化特征:工具数字化、方式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的社会生活,塑造一种全新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故选项D说法正确。
3
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等领域应用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和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必然结果。依据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信息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可以用“信息社会指数”(ISI)来度量,信息社会指数由信息经济指数、网络社会指数、在线政府指数和数字生活指数分别以不同的权重计算得出。以信息社会指数为标准,可将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信息社会的准备阶段(0中国信息社会的划分阶段
阶段
划分 准备阶段 发展阶段
起步期 转型期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信息社会指数(ISI) 0.3以下 0.3—0.6 0.6—0.8 0.8—0.9 0.9以上
基本
特征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 信息技术扩散加速,实效显现 信息技术的影响逐步深化 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发生深刻变化 基本实现包容的社会
面临
问题 基础设施跟不上需求 发展不平衡 互联互通与实用性问题 包容性问题 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
主要
任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提高认识) 加快调整与改革,逐步消除发展不利因素。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信息素质 改进体制机制 关注弱势群体、实施普遍服务 鼓励创新
典例3 (2022浙江7月学考)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对社会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系统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信息系统可以加快信息与知识的传播
C.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有利于科学决策
D.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隐患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对社会的影响。信息系统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隐患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D
典例4 当信息社会指数(ISI)的值为0.5时,说明社会信息发展水平处于哪个阶段(  )
A.准备阶段
B.初级阶段
C.中级阶段
D.高级阶段
解析 ISI指数的范围是:准备阶段(0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