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天的雨》 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秋天的雨》 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6 21: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教学重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秋天的美好,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内容回顾,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具体的三方面。打开秋天的大门后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吗?2.揭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精读文段,品味文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4自然段,找出秋雨的特点,并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2.赏秋雨的色彩之美品读句子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①读第2自然段,找出秋雨的特点,并圈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②学生交流对“五彩缤纷”的理解,老师随机点拨方法;③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彩缤纷”。过渡:秋雨把黄色给了谁?品句子2: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①通过对比“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带走了夏天的炎热”在这个句子感受语言的生动和动态美;②指导学生带上动作有感情朗读,并师生齐读。品句子3: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①体会句子同样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写出了事物的动态美;②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仿写句子:①完成学习单:句式仿写②同桌交流分享,个别展示;品读句子4: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比喻修辞,朗读体会。品读句子5: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①引导学生通过配插图的方法理解“你挤我碰”;②小结:如果文章中有插图,我们也可以借助插图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品读句子6: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指名读句子,边听边感受菊花颜色丰富;①抓省略号拓展想象菊花的各种颜色,深入理解句意;②通过演示动作理解“频频点头”,体会其拟人手法的运用;③个别读,体会美景。3.品秋雨的香甜之美我们用眼发现了秋雨五彩缤纷的特点,你还发现了什么特点?(1)生答,课件出示: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①那好闻的气味是什么味?生答,课件出示句子: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②读到这些香香甜甜的水果,孩子们,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2)孩子们能用上刚刚学的方法理解“勾住”这个词语吗?①“勾住”巧妙体现了秋天的雨香香甜甜的特点。想象自己就身处这香甜的水果之中,读出欣喜之感。(学生齐读) ②相机指导“勾”字教学。4. 听秋雨的冬之讯息过渡:我们用眼发现了秋雨的五彩缤纷的香香甜甜,秋天的雨还有什么特点?生答,课件出示: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1)梳理文段内容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2)拓展想象燕子、蜜蜂、蚂蚁听见了,……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赞秋天的雨:齐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赞美秋天。 2.谈课堂收获3.拓展阅读与语言积累表达。(1)阅读“阅读链接”《太阳时钟》,思考:短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2)课后背诵第二自然段,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你身边的秋天美景。板书设计 6. 秋 天 的 雨方法:五彩缤纷 近义词理解香香甜甜 结合插图冬的讯息 联系上下文 调整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