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悟、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些都为学习本篇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他们没有切身的经历和情感的储备,难以通过语言文字表面来悟出背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究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远大志向。
2.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究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感受远大志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事件要素表,把三件事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事件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做什么)
事件一 新学年开始了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 周恩来(答)
事件二 十二岁那年 奉天 伯父(告诉) 周恩来(疑惑不解)
事件三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中国妇女(受欺侮) 周恩来(看见、体会)
2.指名概括
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概括
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概括
3.齐读课题
这志向多么远大呀,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揭示课题,重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学生抓借助事件要素表,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为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二、批注阅读,体会“中华不振”之困
1.是什么原因促使周恩来小小年纪就树立起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呢?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
学生汇报交流,师相机梳理关键信息。
(1)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预设:这些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本是我们中国的土地,但是中国人却不能随便去,怕不小心惹了外国人,这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师小结: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我们的国土才会被侵占。你们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呢?
板书:国土被占
(2)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预设:正像上文伯父说的那样,中国人受了欺负没处说理,如果轧死人的是中国人,中国巡警还会这样做吗?肯定不会。说到底,就是因为外国强,中国弱,连警察也不敢惹外国人,这个可怜的女人才会无处说理。
师:这位同学能够结合上文伯父说的话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可真会学习。
①发挥想象:中国巡警会怎么训斥这个可怜的女人呢?
这个可恶的巡警不但不帮中国人,反而在自己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看到这一幕,你有怎样的感受?
②指导朗读,读出愤怒
(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底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师:关于事件三,你们还有其他的感受或想法吗?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看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国人欺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可见他们内心的愤怒,然而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只能”这个词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无奈。
师:面对这不公平的一幕,周围的中国人只能敢怒不敢言。
①指导朗读,读出感受
②小结:我们的国人在租界受了欺负,竟然没处说理。这就是——“中华不振!”
板书:国人被欺
(4)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①理解:大不相同。
预设:我从“大不相同”感受到了外国人的地盘是很繁华的,而中国人的地盘却很冷清。
②出示图片,对比理解中国的贫穷落后。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当时外国人的地盘高楼林立,他们衣着华丽,而中国人却住在低矮的茅房里,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③师小结:外国人占据的土地热闹非凡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其他地方是这样的贫穷落后,这就是“中华不振”啊。
板书:贫穷落后
④指导朗读,感受小周恩来内心的震动。
5.总结:我们通过勾画相关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的社会现状后内心的触动。
三、补充资料,探寻“中华不振”之因
1.过渡: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承受的屈辱和苦难远不止于此。让我们跟着视频一起走进那段岁月中。
2.结合资料,交流观后感受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正是因为清政府懦弱无能,国家才会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百姓才会被外国人压迫。
3.小结学法:是啊,落后就要挨打。借助资料,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明白了“中华不振”背后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缩短时空的距离,学生走进中国那段多灾多难的历史,探究“中华不振”的社会状况及背景原因,深入体会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揣摩内心,体会“振兴中华”之思
1.引导:目睹这一切,周恩来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又萌生了怎样的想法?带着这个问题,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交流周恩来的想法。
预设:怎样才能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
怎样让中国人觉醒,进行反抗?
从现在起我要做些什么?
3.小结:千思万绪凝聚成了一个深沉的思考——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一直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4.引读
看到这一幕,周恩来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魏校长又一次追问时,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时的周恩来只有12岁,这9个字已经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为这个目标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意图】“润物细无声”,通过反复品读周恩来的誓言,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周恩来的胸怀和抱负。
五、理解诗意,体会“振兴中华”之志
1.过渡: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东去日本留学前,他在给同学的赠言中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可见,让中华崛起、中华腾飞是他一贯的志向。他还写下了这样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
2.学生朗读诗歌,听教师讲解诗歌大意
师:这首诗很难,你们理解吗
第一句: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壮志豪迈地掉头去了日本。
第二句:面壁十年,形容刻苦钻研。破壁,引用的是画龙点睛的典故,意思是我去日本要刻苦学习,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第三句:他钻研社会科学的目的是三个字——“济世穷”。拯救、挽救社会的危亡。
第四句:即使理想无法实现,像陈天华一样用投海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3.再读诗歌,小结
《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表达了他励志学习本领,促进中华崛起的决心,让我们带着感受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4.说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教师小结: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仅是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还因为他意识到,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中国的道路。“振兴中华”这个伟大的志向,陪伴了周恩来整个求学生涯。
【设计意图】在体会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的基础上,朗读周恩来去日本留学之前写下的这首诗,引导学生感受周恩来不但有报国之志,更有实现志向的计划和行动。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爱国。
六、感受崛起,书写个人读书志向
1.引导: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周恩来这样的中华儿女,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奋斗,如今的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告,今日之中国已然崛起。
2.看视频,感受国之崛起
3.写一写读书的目的和理由
都说少年强则国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为何而读书?请你在共学单上写一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及理由,注意结合具体事例把理由写清楚。
4.展示交流
5.小结:我想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读书志向,但是老师想要告诉大家,更高远的读书观能给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能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希望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志向。
【设计意图】通过小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从课本延伸到生活,学伟人以关照自身。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树立为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让爱国这种情怀不再虚无缥缈,从而落实爱国教育。
七、课堂总结,课外延学
1.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布置课外研学任务
①同学们,学校大队委要举办一次“革命伟人故事会”。课后请你查阅资料,了解更多革命伟人的事迹,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②推荐阅读:课后读一读《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了解我们的好总理奋斗的、光辉的一生。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国土被占 联系上下文
中华不振 振兴中华 借助资料
国人被欺
【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第一篇现代文。全文结构严谨、事件层次清晰,采用倒叙手法,先出示了少年立志的结果,体现出其与众不同引起读者追问,再顺应读者的疑惑对立志的原因进行追述,揭示人物身份,阐明立志的理由。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篇作为进行训练的第一篇文章,其清晰的事件、鲜明的人物十分有助于学生进行梳理理解。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是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进阶。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故事脉络,还要体会人物性格;同时故事中的事件从“一件事”扩展为“多件事”,学生需要了解每件事的脉络,也要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本课中,后两件事是第一件事的原因,而整个过程都体现着周恩来忧国忧民充满责任感的性格。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在了解了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后,还应拓展了解周恩来在此志向之下,一生的丰功伟绩,这就更令人感到“中华崛起”志向的强大力量,也能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爱国不是止于立志,而是始于立志,能够进一步为实现志向而努力,才是情怀的意义。
根据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课设计如下:
1.引导学生回顾运用不同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是对第四单元学习的巩固运用,二是熟练运用概括内容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但这属于第一课时的内容可不必花费过多时间,指明学生作简要回顾即可。
2.批注阅读感受,用朗读表达心情,用资料知晓原因,层层深入理解“中华不振”的社会状况及背景原因。虽然此前已经安排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查阅资料,但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了解还是零碎的,因此教师出示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政府腐败,列强猖獗,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更好地走进课文情境,为体会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时的感受奠定基础。
3.感悟“振兴中华”之志,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给人物“贴标签”,要把具体事例与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执教时出示周恩来决心赴日留学的资料,结合周恩来的代表作《大江歌罢掉头东》,感受他振兴中华的志向,并简要交代周恩来为国所做的贡献,深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爱国不是止于立志,而是始于立志,能够进一步为实现志向而努力,才是情怀的意义。
4.书写读书理由,设置学习单对课后练笔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把读书的理由写具体,大部分同学能简要写出自己读书的理由。教师能立足于学生的经验、认知水平的差异,读书志向亦会多元化这一学情,给予恰当的价值观引导、表述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进行真切表达,但课后应引导学生对学习单进行修改补充
本次开课,我认识到自身还存在诸多不足,今后我将继续研读统编教材,贯彻统编教材理念,不断提高课堂效率,致力于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