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外国诗二首 教案+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外国诗二首 教案+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6 16:05:50

文档简介

外国诗二首
第1课时
【学习内容】
教材:《未选择的路》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2.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诗歌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诗歌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读名句,猜作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有对“路”的精彩描写。我们今天来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看看他想表达什么。
二、学习《未选择的路》
(一)朗诵诗歌
自由朗诵,读准字音和节奏。思考:这首诗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参考示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未选择的路》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
(二)形象探究
1.再读诗歌,边读边勾画出表现这两条路特点的句子,并填空。
“未选择的路”是一条 的路。
“选择的路”是一条 的路。
参考示例:
语句:“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未选择的路”是一条绵长、幽深、很多人走的路。
语句:“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选择的路”是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诱人、美丽、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
2.面对林中岔道,诗人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请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诗人做出选择前和做出选择后的心情如何?
参考示例:
做出选择前,诗人踌躇再三,犹豫徘徊。从第一节诗中的“可惜”“久久伫立”可以看出来。因为两条路虽然风格不同,但都美丽、平坦、覆满落叶,都吸引着“我”,等待着“我”,而“我”只能选择其一。
做出选择后,诗人惋惜,惆怅。从最后一节诗中的“轻声叹息”可以感受到。因为做出选择后,就“难以再回返”。
(三)感悟哲理
1.再读诗歌,思考哲理。
你认为作者只是在写自然界的路吗?这是什么手法?
参考示例:
其实他是在写人生之路,人生的选择。这是象征的写作手法。
象征: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2.作者链接,感悟哲理。
其实诗人在诗中所写正是他人生的写照。阅读下面的资料,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弗罗斯特的选择:
38岁的年龄 已近不惑
卖掉祖父遗留给他的庄园 放弃优渥
放弃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 放弃尊贵
带领全家移居英国 远渡他乡
成为一名职业诗人 选择理想
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迁居英国后,他专注于诗歌创作,并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在诗歌界崭露头角。他曾4次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由于他在诗歌方面的突出成就,在他75岁和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做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小结:其实这首诗正是诗人自己的人生写照。像他一样毅然做出选择的人很多:巾帼英雄花木兰面对国家战事,毅然决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展现出深明大义;科学家钱学森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家园。还有鲁迅先生、詹天佑、居里夫人等默默奉献着的人,他们如闪耀的星光缀满天空,用自己的抉择与坚守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三、比较阅读
诵读丛书中的《弗罗斯特诗二首》,思考:这两首诗的内容也与“选择”有关,诗中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什么样的选择,阐释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阅读篇目 意象 选择 哲理
《雪夜林边逗留》
《春潭》
参考示例:
阅读篇目 意象 选择 哲理
《雪夜林边逗留》 白雪、树林、冰封的湖、黑夜、微风 雪夜下的森林静谧可爱,幽静深远,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但诗人选择继续赶路。 人们在一生中承担的责任是必须履行的,他们必须走完自己应走的路程才能休息。
《春潭》 水潭、野花、树木 这泓小小的春潭是昨天融化的白雪所变,最后缘根而上,润泽树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
四、课堂小结
每个人都有一段风景优美的旅程,每个人都在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的路林荫匝道,有的路落英缤纷,有的路表面阴云密布却转角柳暗花明,有的路看去阳光明媚却埋伏重重。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五、布置作业
本单元的诗歌饱含人生哲理,反复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变得更达观、智慧。将好的诗句摘录下来并背诵,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说不定还能帮助别人走出困惑呢。请阅读“单元学习任务”的内容,完成后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绵长、幽深、很多人走
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诱人、美丽
象征:人生之路
第2课时
【学习内容】
教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2.在对比阅读中了解普希金诗歌的风格,感受诗人的豁达与温情。
【教学重难点】
在对比阅读中了解普希金诗歌的风格,感受诗人的豁达与温情。
【学习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
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他的一生创作了近八百首优秀的抒情诗篇和十几部叙事长诗。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他就是诗人普希金。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普希金的诗。
二、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特点
思考: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和语言有何特点?
资料链接:
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作者不借助别的事物抒情,而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情感,就是直接抒情,具体的写作手法往往表现为直抒胸臆。作者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是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任由读者去体会,就是间接抒情,具体的写作手法往往表现为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
参考示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方式。
诗人以平等的姿态、劝告的口吻,表达了亲近自然、真诚坦率的情感。
(二)想象情境,理解诗歌内涵
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直接抒情的诗歌,但是否也隐含着形象呢?你能通过朗读设计表现出来吗?
参考示例1:
这首诗是诗人在流放期间的艰苦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因此诗中隐含着一个促膝交谈的对话场面,对话双方就是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失落者的形象,另一个是劝慰者的形象。
朗读设计:
甲(劝慰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乙(失落者):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甲(劝慰者):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参考示例2:
诗中隐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形象,代表了一个人面对三种生活境遇的不同态度——对过去的“怀恋”,对现在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普希金一生屡遭坎坷,虽被流放和幽禁,甚至最后死于决斗,但他始终不渝地坚守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由此联想,普希金的经历不就是这三个时间形象的最美注脚吗?
朗读设计:
甲(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乙(现在):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丙(未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乙(现在):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丙(未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小结:直接抒情的诗歌中也隐含着形象,它们不是出现在文字的表面,而是浮现在读者的内心。形象性是诗歌的重要特性,阅读诗歌要特别关注并挖掘诗歌中的形象。
(三)结合现实,抒发感受
1.再读诗歌。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双肩已经扛不了生活的重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握紧拳头鼓励自己。请同学们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再读诗歌,鼓励自己。
2.抒发感受。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思想的花朵,蕴含着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请同学们把你读这首诗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参考示例:
这首诗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幸或磨难时,要把它们当作“财富”,勇敢地面对现在,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才能跨过生活中的沟沟坎坎。
三、比较阅读
诵读丛书中的《普希金诗二首》,将普希金的三首诗进行比较,自由畅谈其异同点。
阅读篇目 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 意象 语言风格 哲理 (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冬天的早晨》
参考示例:
阅读篇目 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 意象 语言风格 哲理 (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直抒胸臆 无 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 要乐观坚强。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托物言志 迟开的花朵, 初绽的蓓蕾 语言明白如话 要善待生活,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冬天的早晨》 托物言志 月亮、白雪、红日、蓝天、绿树、森林、河水 语言优美 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四、课堂小结
生活是一首诗,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而少年,你,本色是诗人,你一开口,生活便有了诗,有了生命。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下列任何一句作为开头,抒写你的生活,你的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直抒胸臆
形象再现:劝慰者——失落者
过去——现在——未来
2(共31张PPT)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组文阅读课
外国诗两首之
《未选择的路》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2.在对比阅读中体会诗歌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提起道路的选择,我们不禁会想到以前学过的《散步》一文,在面对眼前一大一小两条路的时候,作者内心做了一番激烈的斗争后,最终一家人没有选择那条平坦开阔的大路,而是选择了那条曲径通幽的小路前行。无独有偶,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也在他的小诗《未选择的路》中也面临着道路的选择问题。那么就请跟随着诗人一起,看看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吧!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时期。
活动一:朗诵诗歌,感受特点
自由朗诵,读准字音和节奏。思考:这首诗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未选择的路》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活动二:形象探究,感悟哲理
1.再读诗歌,边读边勾画出表现这两条路特点的句子,并填空。
诗句 特点
未选择的路
选择的路
诗句 特点
未选择的路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绵长、幽深、很多人走
选择的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诱人、美丽、很少留下旅人足迹
2.面对一条平坦开阔的大路和一条充满未知的小路。究竟该如何选择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诗中的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选择的艰难?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3.你认为作者只是在写自然界的路吗?这是什么手法?
路——→人生之路、人生的选择——→象征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4.其实诗人在诗中所写正是他人生的写照。阅读下面的资料,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1912年
38岁的弗罗斯特
卖掉祖父遗留下来的农场
放弃在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
举家迁居英国
成为一名职业诗人
已近不惑
放弃优渥
放弃尊贵
远渡他乡
选择理想

大路

小路
弗罗斯特选择的结果
美国农民诗人,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
迁居英国后,他专注于诗歌创作,并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在诗歌界崭露头角。他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诗集,曾4次赢得普利策奖,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 桂冠诗人”。由于他在诗歌方面的突出 成就,在他75岁和85岁诞辰时,美国参 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活动三:比较阅读,探索哲理
诵读丛书中的《弗罗斯特诗二首》,思考:这两首诗的内容也与“选择”有关,诗中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什么样的选择,阐释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题目 意象 选择 哲理
《雪夜林边逗留》
《春潭》
题目 意象 选择 哲理
《雪夜林边逗留》 白雪、树林、冰封的湖、黑夜、微风 雪夜下的森林静谧可爱,幽静深远,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但诗人选择继续赶路。 人们在一生中承担的责任是必须履行的,他们必须走完自己应走的路程才能休息。
《春潭》 水潭、野花、树木 这泓小小的春潭是昨天融化的白雪所变,最后缘根而上,润泽树木。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
【课后作业】
生活中,你或者你熟悉的身边人、名人等有没有面临过或正在面临着某种选择?你或者他们是怎么做的,又有着怎样的思考?请以“选择”为话题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组文阅读课
外国诗两首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2.在对比阅读中了解普希金诗歌的风格,感受诗人的豁达与温情。
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时,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中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从高尔基谈读普希金的诗的感受看,普希金的诗具有阳光、乐观、让人感到亲切、充满希望的特点。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他的一生创作了近八百首优秀的抒情诗篇和十几部叙事长诗。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 19 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的哲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活动一: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特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思考: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和语言有何特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方式。
诗人以平等的姿态、劝告的口吻,表达了亲近自然、真诚坦率的情感。
活动二:想象情境,理解诗歌内涵
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直接抒情的诗歌,但是否也隐含着形象呢?你能通过朗读设计表现出来吗?
设计1:不同的角色
甲(劝慰者)/ 乙(失落者)
设计2:不同的时间
甲(过去)/ 乙(现在)/ 丙(未来)
参考示例1:
甲(劝慰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乙(失落者):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甲(劝慰者):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参考示例2:
甲(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乙(现在):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丙(未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乙(现在):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丙(未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小结:直接抒情的诗歌中也隐含着形象,它们不是出现在文字的表面,而是浮现在读者的内心。形象性是诗歌的重要特性,阅读诗歌要特别关注并挖掘诗歌中的形象。
本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政府流放期间。
被流放的日子里有痛苦,可是,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人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激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热情,丰富了他的诗歌题材和形象。1826年诗人回到莫斯科,1830 年后,完成诗
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小
说《上尉的女儿》等作品。
这样看来,被流放的日子,也成为
普希金人生“亲切的怀恋”。
活动三:比较阅读,抒发感受
诵读丛书中的《普希金诗二首》,将普希金的三首诗进行比较,自由畅谈其异同点。
题目 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 意象 语言风格 哲思(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冬天的早晨》
题目 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 意象 语言风格 哲思(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直抒胸臆 无 劝说的口吻, 和缓的语气 要乐观坚强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托物言志 迟开的花朵, 初绽的蓓蕾 语言明白如话 要善待生活,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冬天的早晨》 托物言志 月亮、白雪、红日、蓝天、绿树、森林、河水 语言优美 表现了诗人愉悦的
心情。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冰心《谈生命》
【课后作业】
1.必做:自主阅读丛书“人生哲思”单元的其他诗歌,任选一首尝试背诵。
2.选做:尝试选择下列任何一句作为开头,抒写你的生活,你的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