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03 14: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作者简介: 邓颖超 (1904-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周恩来的妻子。河南光山人。1904年2月4日生。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1924年带病参加长征。1939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1949年起,先后全国妇联、全国人大等担任要职。
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 看花思人深情追忆第二部分(2-6) 回忆共度美好时光第三部分(7-9) 爱情道路患难与共第四部分(10-11)遥想过去深情一片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共同革命理想
坚定革命信念
忠贞不渝爱情理解主题 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章,作者通过追忆与丈夫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表现了作者和周恩来共同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了对周恩来的深情怀念。理解欣赏本文的语言清新、淡雅、朴实,节奏舒缓、平和但又能表达深厚情感。一、“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这句话表达了两位热血青年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二、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漂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这句话抒情性极强,可以说是邓颖超与相依相伴数十载的周总理的在天之灵的心灵对话,饱含着对”看花主人“的思念。三、仔细阅读第八段,
思考:1、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
2、表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怎样的精神? 文章第八段主要写了周、邓二人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现了这对革命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的共同理想。他们的爱情之花和革命之花并蒂开放,体现了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他们与祖国休戚与共,他们的爱情生活也始终与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忠贞不渝的爱情。拓展延伸周恩来如何称呼邓颖超周恩来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眼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但他从不用”太太“或当年盛行的”爱人“,更不袭用旧社会读书人谦称”拙荆“、”贱内“、”糟糠“一类的称谓。那么,在外宾面前,周恩来又怎样称呼邓颖超呢?1956年9月间,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求见周恩来,代表政府正式邀请周恩来总理和夫人访南。周恩来在这次接见中,称南斯拉夫驻华大使的妻子为”夫人“,而三次称邓颖超为”我的妻子“。因为洋人分不清”爱人“与”情人“的区别,只有”妻子“的含义最清楚,不会引起误解。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