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说一说
同学们,你知道下面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吗?
元日
[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传统节日
2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书中,请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
传统贴宵巷祭舟艾
chuán
ài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zhōu
táng
qǐ
qiǎo
bǐnɡ
shǎnɡ
jú
lánɡ
jì
堂乞巧郎饼赏菊
学认字
字理识字
祭
jì
左肉,右手,下面祭桌。
本义是杀牲以礼拜鬼神。
传 宵 饼
利用形声字
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chuán
xiāo
bǐnɡ
换一换
站-立+贝=贴
常-巾+贝=赏
减一减
察-宀=祭
吃-口=乞
加一加
亻+专=传
纟+充=统
利用熟字
南锣鼓巷
生活识字
xiànɡ
艾草
ài
菊花
jú
语境识字
统
统一 总统 统帅
乞
乞丐 乞讨 乞求
qǐ
tǒnɡ
堂
tánɡ
课堂 礼堂 澡堂
qi o
巧
灵巧 巧手 花言巧语
看花灯
月饼
元宵
牛郎
传统
乞巧
龙舟
赏菊
识字游戏
祭扫
艾香
满堂飘
检查朗读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读好句子停顿和重音。
品读课文
圈出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
七夕
本文按照 顺序讲述我国传统节日的。请同学们借助课文给传统节日排排序。
时间
品读课文
元宵节 重阳节 春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七夕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再读课文,边读边用方框标出文中提到的节日习俗。
品读课文
春节到了,人们都在做什么?
品读课文
元宵节人们喜欢做些什么呢?
品读课文
清明节到了,人们会做什么呢?
品读课文
端午节到了,人们会做什么呢?
品读课文
插艾草
吃粽子
七夕有哪些习俗和传说呢?
品读课文
乞巧习俗
起源于汉代。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品读课文
牛郎织女的故事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品读课文
中秋节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品读课文
重阳节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品读课文
按顺序说一说传统节日对应的习俗。
品读课文
⑦重阳节 敬老 踏秋 赏菊 登高
①春节—贴窗花 放鞭炮
②元宵节—看花灯
③清明节 祭扫
④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草
⑤七夕节 乞巧 会鹊桥
⑥中秋节 吃月饼
说一说你最感兴趣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重阳节 中秋节
品读课文
尝试背诵
( ),人欢笑,
贴窗花,( )。
元宵节,( ),
( )人如潮。
清明节,( ),
先人墓前去祭扫。
( ),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 ),
( )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 )当空照。
重阳节,( ),
( )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 )真热闹。
贴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街
舟
艾
敬
转
团
热
独体字
左中右结构
学写字
zhōu
jiē
tiē
zhuǎn
tuán
rè
ài
闹
jìnɡ
全包围结构
nào
半包围结构
结构:左右 部首:贝
书写指导: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
tiē
学写字
rè
结构:上下 部首:灬
书写指导:上下同宽。“丸”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宽而扁,第一点与另外三点方向不同。四点间距均匀,高度一致。
学写字
nào
结构:半包围 部首:门
书写指导:先外后内。“门”的点在左上格,“市”的点、竖均在竖中线上。
学写字
我国的传统节日精彩纷呈,春节tiē( )春联,端午节赛lóng zhōu( )挂ài cǎo( ),中秋节全家tuán yuán( )真rè nao( )。
随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字词。
贴
龙舟
艾草
团圆
热闹
二、把对应的节日习俗连一连。
清明节 贴窗花
端午节 吃月饼
中秋节 踏秋赏菊
春节 赛龙舟
重阳节 祭扫
随堂检测
随堂检测
①重阳节 ②清明节 ③元宵节
④端午节 春节 ⑥中秋节
我的排列: 。
我喜欢过 节,在这一天,我们
(怎么过节)。
三、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填序号),再根据要求写一写。
⑤③②④⑥①
元宵
吃元宵,看花灯
1、熟读背诵课文。
2、搜集资料,了解我国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