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生物中 考人教版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训练卷27
用药和急救
一、单选题
1.如有人触电、溺水,呼吸和心跳停止,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不能动,只等医生
B.只进行人工呼吸
C.进行口对口吹气的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D.只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
2.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B.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D.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
3.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安全用药是指( )
A.选择价格高的药物
B.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
C.减少药物的服用种类
D.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4.安全用药事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吃大量的抗生素能够预防新冠肺炎
B.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
C.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多,疗效越好
D.越贵的药,效果越好
5.关于OTC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OTC药物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
B.服用OTC药物前应认真阅读说明
C.长期服用OTC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D.OTC对人体毒副作用小,可加大剂量服用
6.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药物过期后继续使用 B.自行服用处方药治疗
C.用可乐送服感冒药片 D.服药前阅读使用说明
7.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和急救的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处方药的标识为“OTC”,可自行购买服用
B.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远心端
C.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D.急救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
8.遇到严重的急症病人,在急救的同时,还应立即拨打电话( )
A.“114” B.“112” C.“120” D.“119”
9.小明患感冒,去药店购买“阿司匹林”,该药品包装上印有哪种标志 ( )
A.“A级” B.“OTC” C.“QS” D.“AA级”
10.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俗话说“便宜无好药” B.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C.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 D.久病成医,用药不用看说明
11.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需要急救时,应拨打的电话是( )
A.120 B.119 C.122 D.12315
12.当发现有人在室内煤气中毒,但有微弱呼吸时,实施急救的首先措施是( )
A.迅速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打“120”等待医生救助
C.立刻进行人工呼吸
13.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 )
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
B.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抓住伤口处的近心端
C.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该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
D.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4.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医用急救方法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中拨打的电话号码是119
B.进行图②前应先对环境进行消毒
C.进行图③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
D.若大动脉出血,用止血带在图④中的b点进行止血
15.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情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加剧
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D.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16.生活中难免越到意外情况,学好生物学知识,可以帮我们科学地应对,以下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骨折时要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关节
B.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C.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
17.换季时,气温的骤升或骤降易导致感冒。如图是常用感冒药"板蓝根颗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有关此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蓝根颗粒是非处方药,购买时无需医生处方
B.中药无副作用,可每天喝板蓝根以预防感冒
C.为提前康复,可增加每次用药量或服用次数
D.只要未拆封,此药在 2021 年 3月可正常服用
18.如图是在抢救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救措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同时停止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
B.①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C.②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
D.某人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②图位置止血
19.目前,许多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需要,配备了家庭小药箱.下列关于家庭小药箱配备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必须放罝一些常用药物,如感冒冲剂、阿司匹林等
B.可放置碘伏、酒精、棉签、纱布、创可贴等
C.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
D.所有药品必须是非处方药,不能放罝处方药
20.下列关于“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要领,错误的一项是( )
A.挤压时,救护者要站在病人的左侧
B.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
C.应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
D.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做一次心脏挤压,反复地进行
二、综合题
21.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肺结核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年龄越小,对肺结核病的抵抗力越弱.请分析回答:
(1)抗生素已被列为处方药,以规范人们 用药的行为,避免滥用药物产生危害.
(2)肺结核病是细菌性传染病,具有 特点.从传染病的起因看,结核杆菌属于 ;而患者属于 应及时隔离治疗.
(3)请写出切断肺结核病传播途径的措施: (至少写出一条).
(4)按时接种卡介苗,是保护 人群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 注入体内的疫苗,会作为 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机体由此获得 性免疫.
2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奠定了健康生活的基础。
(1)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的功能。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2018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位科学家找到了提高T淋巴细胞攻击肿瘤细胞能力的方法。从免疫学角度来看,T淋巴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免疫类型属于 ,肿瘤细胞相当于 。
(2)人体的免疫系统还有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的功能。晓彤旅游归来后连续几天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发烧,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化验单如下:
医生依据她血液中 的数值,判断她体内有炎症。再结合中性细胞、淋巴细胞的数值,诊断为流感合并细菌感染。流感的病原体是 ,与细菌结构的差异是 。写出一条控制流感传播的具体措施: 。
(3)医生给晓彤开了奥斯他韦等药物,服用后很快痊愈了。但是一个月后,晓彤再一次发烧,想自己买这种药治疗,药店却不卖给她的原因是 。
23.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强震发生后.中国派出的救援人员及时赶赴日本,并送去了大量救援物资。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救援者,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发现某人受伤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喷射状流出,可以判断是 血管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2)如果遇到失血过多的人,应按照输 的原则,及时给予输血救治。
(3)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的 ,不能盲目用药。
(4)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5)为防止灾区的儿童得病,医生给他们注射疫苗,使其体内产生相应的 ,从而具有抵抗某些疾病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当遇到某人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心脏停止的病人也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肺的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某人心跳停止,血液循环就停止,只做人工呼吸是无效的,因为进入血液中的氧气无法运输至组织细胞,应该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使触电者恢复心跳,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长期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A错误;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某种抗生素的反复、长期、超剂量使用,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要注意不能滥用抗生素,B、D错误;抗生素属于非处方药,不能自行购买,要凭医生的处方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服用,C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解答】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 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 以充分发最佳效果, 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因此,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药物并不是越昂贵疗效才越好;如果需要联合用药, 要依据医嘱合理的联合用药;使用抗生素要严格遵医嘱,不能乱用。
故答案为:D。
【分析】安全用药就是根据患者个人的基因、病情、体质、家族遗传病史和药物的成分等做全面情况的检测,准确的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
4.【答案】B
【解析】【解答】 A .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错误。
B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正确。
C ,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多,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应该按时按量服用,错误。
D ,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并不是越贵的药,效果越好,错误。
故选 :B 。
【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5.【答案】D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OTC药物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A不符合题意。
B.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OTC),在使用之前,都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功能主治、成分、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等,B不符合题意。
C.长期服用OTC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C不符合题意。
D. 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不能随意增减药量和服药次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
6.【答案】D
【解析】【解答】A、药物过期后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不能继续使用,A错误;
B、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因此不能自行服用,B错误;
C、服药时要用温水送服,有助于药物的分解和起效,可乐送服感冒药片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C错误;
D、服药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根据说明书安全服用,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药物分为两大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就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而非处方药就不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消费者可以根据说明书自己诊断、自我治疗。
①处方药的缩写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
②非处方药的缩写是OTC,红色为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和使用;绿色为乙类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出售,也可以在超市、商场等地方销售。
(2)阅读说明书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包含【功能主治】【保质期】【生产日期】【注意事项】【禁忌】【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等。
7.【答案】D
【解析】【解答】A、非处方药的标识为OTC,可自行购买,A说法错误。
B、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B说法错误。
C、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C说法错误。
D、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急救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安全用药和急救的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需要熟记: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简称Rx,非处方药简称OTC;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
8.【答案】C
【解析】【解答】“114”是查询台;“112”原来是报修电话故障的电话号码,现全国各地通用的112专线,在手机打开后即使没有接收讯号,甚至电力极为微弱,任何厂牌的手机在任何地点皆可拨通,是遇险的最好求救电话;“120”是急救电话号码;“119”是火警电话号码。
故答案为:C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9.【答案】B
【解析】【解答】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标志为OTC。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药品的种类,非常简单,熟知非处方药标志为“OTC”,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10.【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据此答题.
【解答】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故不符合题意;
B、“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没病经常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符合题意;
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故应按照医嘱,对症用药,服药时详细阅读说明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11.【答案】A
【解析】【解答】110:匪警,112:电话障碍申告,114:电话查号台,117:报时台,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1:天气预报,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70:通信话费查询,189:通信业务咨询电话,180:通信服务质量投诉电话。因此,当遇到某人突然晕倒或溺水需要急救时,我们应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
故答案为:A。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煤气中毒实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后,应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果病人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故答案为:A
【分析】煤气中毒实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13.【答案】B
【解析】【解答】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煮熟后仍有污染,不能食用,A不符合题意;
B、但为防止伤口处的蛇毒由静脉流回心脏进行循环,应扎近心端.假设动脉被咬,为何也要阻止静脉血回流,原因很简单,其一,静脉是动脉内血液回流的必经路径;其二,一条动脉沿途有很多个小侧枝,每个侧枝都通向静脉,你阻断动脉远端,有毒的血液可以回流,通过侧枝进入一个较近的回路,从静脉回流到心脏.所以抢救时只能阻断近心端回流通道.因此,小明的前臂被被蛇咬伤,不论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近心端.才能防止血液流向心脏,B符合题意;
C、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C不符合题意;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14.【答案】C
【解析】【解答】A、119是火警电话,遇到有病人需要急救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救治,不符合题意;
B、如果患者突发心脏停止跳动,则需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即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不符合题意;
C、进行胸外按压时,我们按压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符合题意;
D、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出血是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所以,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应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静脉出血才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15.【答案】D
【解析】【解答】病情稍有好转不能自行停止用药,以免病情出现反复;“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乱吃、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的药物的一种排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一定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
故答案为:D
【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16.【答案】B
【解析】【解答】A、骨折时要进行固定,一般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以防错位.
B、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因此,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近心端,而不是远心端.
C、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最好用自身的皮肤,这样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移植的皮肤易于成活.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同时采取人工呼吸进行自救.
所以,处理措施错误的是“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故选:B
【分析】当遇到某人出现意外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
17.【答案】A
【解析】【解答】A.板蓝根颗粒说明书上有OTC标志,说明其是非处方药,而购买非处方药时是无需医生处方的,A正确。
BC.“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故必须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BC错误。
D.根据说明书,有效期至2021年2月,意为该药品可使用到2021年2月28日,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则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上有OTC字样!处方药上有Rx字样!
合理使用非处方药:(1)正确自我判断、正确选用药品。消费者对自己的症状应作正确的自我判断。(2)查看外包装药品包装盒上应有药名、适应症、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生产厂家等。不要买“三无”产品,不要买包装破损或封口已被开过的药品,要到合法药店或商店购买。(3)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4)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5)防止滥用。(6)应妥善保管好药品。
1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心脏停止跳动的病人同时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的肺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的情况,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和恢复心跳,如图①.不符合题意.
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不符合题意.
C、图②是对血管出血进行止血处理,一般用指压止血法、绷带压迫止血等.图中用的是指压止血法.不符合题意.
D、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或溅出,血色鲜红,因此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如图②中,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应该是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即伤口的上方止血.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了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以及止血等常用的急救措施.识图、分析解答.
19.【答案】D
【解析】【解答】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准备家庭小药箱时要注意安全,要准备常用药,如感冒药、清凉油等一些非处方药,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但不是所有药品必须是非处方药,不能放罝处方药.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日常生活中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即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救护者站在患者的左侧,正常人的心脏在胸部中央稍偏左,有利于用右手做胸外心脏挤压,故不符合题意;
B、救护者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带有冲击力地用力向下按,符合“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有利于引起患者的心脏跳动,故不符合题意;
C、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病人的胸骨下端,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故不符合题意;
D、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75次左右.故每做1次人工呼吸,应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反复进行.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 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当人即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 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挤压.
21.【答案】(1)安全
(2)传染;流行;抗原;传染源
(3)对环境消毒
(4)易感;抗原;特异
【解析】【解答】解:(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抗生素被列为处方药,以规范人们安全 用药的行为,避免滥用药物产生危害.(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结核杆菌属于病原体,是抗原;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属于传染源,应及时隔离治疗.(3)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切断该病传播途径的措施就是对环境消毒或开窗通风等.(4)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保护这些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就是按时接种卡介苗,其原理是:注入体内的疫苗,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机体由此获得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就是人们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故答案为:(1)安全(2)传染;流行;抗原; 传染源;(3)对环境消毒;(4)易感; 抗原;特异.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据此解答.
22.【答案】(1)特异性免疫;抗原
(2)白细胞;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带口罩、打疫苗、隔离休养答对其一即可
(3)奥司他韦是处方药,不能自行服用
【解析】【解答】解:(1)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肿瘤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选择性。肿瘤细胞相当于抗原,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白细胞体积最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功能,此人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则此人身体还患有炎症。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见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病毒与细菌相比没有细胞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所以控制流感传播的具体措施是带口罩、打疫苗、隔离休养。(3)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因此,奥斯他韦属于处方药,不能自行购买。所以晓形再一次发烧,想自己买这种药治疗,药店却不卖给她。
【分析】1、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等。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可能是病原体,也可能是自身细胞或其他异物。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RBC)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x×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低于正常值,贫血
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超过正常值,发炎
血小板(PLT)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3、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23.【答案】(1)动脉
(2)同型血
(3)说明书(使用说明)
(4)切断传播途径
(5)抗体;特异性
【解析】【解答】解:(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血管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射状流出,这时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近心端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2)及时输血是抢救大量失血患者的最好措施,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造成红细胞凝集而阻碍血液循环,反而加重了失血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给病人服用前,都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4)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5)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协助吞噬细胞来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