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4.1《促织》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4.1《促织》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6 20: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促 织
蒲松龄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积累文言知识。
概括情节,整体感知跌宕起伏的行文特点。
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相关文化常识。
体会本文“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的特点,感受抒情与叙事间相互映衬的关系。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
——节选自《聊斋志异·自序》
《聊斋志异》创作原因:
对神鬼怪异之事的喜好;
借鬼神之事诉说内心的忧愤之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
蒲松龄天资聪明,学问深厚,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71岁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饱尝世情,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作者简介】
艺术成就很高,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代表着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全书共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数故事通过描写花妖狐媚和畸人异行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据说他曾在书房外摆摊招待路人以搜集民间故事。“志”即是“记”,记述。“异”指奇闻异事。
清代王士祯: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鲁迅:……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前人评《聊斋志异》
猾黠 迂讷 迄今
诣问 爇香 翕辟
遽扑 掭草 不啻
抢呼 藁葬 惙然
觇视 猪鬣 龁敌
俾入 厚赉 蹄躈
xiá nè qì
yì ruò xī
jù tiàn chì
qiāng gǎo chuò
chān liè hé
bǐ lài qiào
【读文正音】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通“值”,价值
官府的小官吏
使…抬高
凭借
摊派
【疏通文意】·第一段
通“固”,本来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卖出
迂拙而又不善言辞
担任
积累
补益
希望
认为正确
残破的墙垣

最终
成功
【疏通文意】·第二段
规格
十日为一旬
并且,连
勒索
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跳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凭借

【疏通文意】·第三段
合;开
过一会儿
差错
反复体会
像寺院一样
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好似
高高隆起
追逐
全然
追随
【疏通文意】·第四段

轻轻拨动
充抵
比不上
拨开
即使
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
祸种
【疏通文意】·第五段
打开

父亲
追究
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覆盖
搜寻
无影无踪
气息微弱的样子
指望
日光
探看
【疏通文意】·第六段
不久
看到
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同“才”
细察
追逐
认为……劣

心意
适合
神情
【疏通文意】·第六段
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
每天
惭愧
畜养
坚持
强迫

【疏通文意】·第七段
留着居为奇货
“值”
直接
于是
放进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翘起翅膀
脖子
敏捷
用脚使劲往下踩
突然

拾取
分开
得意
正在
欣赏
【疏通文意】·第七段
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散乱

同“翌”
奇特的本领
【疏通文意】·第八段
由来
不久
使
赠送
县令
县学
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唯独这个
意料
抵押
得意的样子
恭谨朴实的人
【疏通文意】·第九段
赏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描写委曲,叙次经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明确本文线索,为每一段以“促织”(虫)为核心撰写小标题。
1.征促织
—— 2.觅促织—— 3.卜促织—— 4.得促织——5.失促织—— 6.化促织—— 7.斗促织—— 8.献促织——9.论促织
任务一:
序幕:1 ——开端:2 ——发展:3-4 ——高潮:5-7
——结局:8 ——尾声:9
2.为本文划分层次:
请找出情节上三次大的转折,体会“描写委曲,叙次经然”。
(情感变化看描写、叙述)
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发展)
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高潮)
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高潮)
赏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征促织
寻促织
得促织
失促织
化促织
斗促织
献促织
评促织
卜促织
“忧闷欲死”
“惟思自尽”
“大喜”
“化怒为悲, 抢呼欲绝”
“心稍慰”
“喜”
“大喜”
“惊喜”
皆大欢喜
“如被冰雪 ”
“怒”
探究与思考
任务二:
请根据情节和人物情感心理变化(心理描写),绘制一幅情感变化曲线图,体会曲折的情节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探究与思考
就成名一家的遭遇来看,“败也促织,成也促织”。看似小小的促织却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觅虫不得几欲自尽,儿误毙虫,竟然以命相抵,幻化为虫,用非现实的方式改变命运,得以因祸得福。
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感人的心理活动使小说悲剧性的主题表达得更鲜明、更深刻。
五、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1.整理本文中的重点词及特殊用法;
2.再次阅读文本,体会本文在环境、人物、主题等方面的特色,并作读书笔记。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