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的一般方法——分离、提纯(共7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的一般方法——分离、提纯(共7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19 13: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屠呦呦
吗啡
1806年法国化学家F?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人和动物服用后会长眠不醒。据此他用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的名字将这些物质命名为“吗啡”。
罂粟中含有二十多种生物碱,吗啡是其中的一种。
如何从天然资源或实验室中制得的产物中,获得纯净的有机物?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孙先辉 PPT
人们对有机物的研究经历
01
03
02
04
分离出一些纯净物
根据需要对有机物分子进行设计和合成
从天然的动植物中提取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
01
03
学习目标
萃取
原理
萃取剂选择
02
蒸馏
原理
装置
重结晶
原理
分液
操作(趁热过滤)
生活中的化学
酒浸人参
水浸茶叶
水浸枸杞
萃取
物质在不同溶剂的溶解度不同
在视频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屠呦呦竟然从一本医学古书《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得到灵感。用低沸点、弱极性的乙醚对青蒿进行冷浸,经过多次提纯得到一种晶体,即青蒿素。
1
2
“以水二升渍,绞取汁”使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什么?
屠呦呦为什么选用乙醚作为溶剂提取青蒿素?
萃取
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大,乙醚沸点低
问题探究
1.1 固-液萃取
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萃取
1
适当溶剂
1滴纯的玫瑰精油相当于1克黄金
1.1 固-液萃取
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萃取
1
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
资料在线
密度1.595 g/cm?(20℃)
与水互不相溶
请设计实验,验证四氯化碳不溶于水。
1 mL CCl4
3 mL 水
碘在不同溶剂的溶解度
实验探究
3 mL 水
1 mL CCl4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质
溶解度/25℃
H2O
0.034 g
CCl4
2.9 g
相差85倍
紫红色
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副奇怪的景象,一个奇怪的仪器里装了奇怪的液体,是什么呢?
问题解决
1 mL CCl4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萃取
概念
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碘水的碘,能否用酒精萃取?
问题探究
2 mL 酒精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萃取
概念
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萃取剂选择
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剂____________。
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_______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远大于
碘水的碘,能否用汽油萃取?
问题探究
直馏汽油
裂化汽油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萃取
概念
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萃取剂选择
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剂__________。
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_______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远大于
③萃取剂与溶质_______,
不反应
且溶质与萃取剂易分离。
常用萃取剂
乙醚(C2H5OC2H5) 、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
1 mL CCl4
问题探究
碘水萃取后,上层有何现象?
若用一桶水漂洗,如何洗效率高?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萃取
概念
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萃取剂选择
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剂__________。
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_______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远大于
③萃取剂与溶质_______,
不反应
且溶质与萃取剂易分离。
常用萃取剂
乙醚(C2H5OC2H5) 、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
少量多次
萃取剂使用
A.石油醚 B.二氯甲烷 C.甘油 D.乙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物质
石油醚
二氯甲烷
甘油(丙三醇)
乙醚
水溶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思考﹒ 运用
天然色素的提取往往采用萃取操作,下列溶剂不能用来萃取水溶液中的天然色素的是
漏斗
安全漏斗
圆形
分液漏斗
梨形分液漏斗
知识回顾
长颈漏斗
如何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
问题探究
1 mL CCl4
碘溶解在四氯化碳形成溶液,如何将该溶液与上层液体分开?
倾倒?
用吸管吸?
下层液体如何处理?
活塞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分液
概念
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操作
仪器
分液漏斗
操作
分液漏斗使用前,第一步操作是什么?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分液
概念
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操作
仪器
分液漏斗
操作
①检漏
如何将水层与I2—CCl4分开?
交流讨论
直接将下面的旋塞打开
液体流不下来?
应如何操作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分液
概念
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操作
仪器
分液漏斗
操作
①检漏
②须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
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保持漏斗内外大气压一致
③漏斗颈的下端要贴紧烧杯的内壁
玻璃塞凹槽
小孔
交流讨论
取下塞子
打开旋塞
下层液体流尽时,立即关闭旋塞
上层液体如何操作
直接放出?
1.2 液-液萃取
萃取
1
分液
概念
将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操作
仪器
分液漏斗
操作
①检漏
②须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
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③漏斗颈的下端要贴紧烧杯的内壁
④放液
下层液体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上口倒出
上吐下泻
自动液液萃取仪
振荡
静置
分液
装液
振荡时,须不断放气,以减小分液漏斗内压强
充分振荡 充分静置
将溶质I2从溶解度小的溶剂H2O转移到溶解度在的溶剂CCl4中
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
考考你自己
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量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考考你的智慧
,屠呦呦从一本医学古书《肘后备急方》得到灵感。用低沸点、弱极性的乙醚对青蒿进行冷浸,如何从青蒿素的乙醚溶液中得到青蒿素?
蒸馏
物质的沸点差异
问题探究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质
熔点/℃
沸点/℃
乙醚
-166.2
34.5
青蒿素
156
389.9
如何从青蒿素提取物中分离乙醚和青蒿素?
将混合液在蒸发皿加热?
蒸馏
2
1
装置
2
原理
利用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差异(相差30℃)
冷凝水
逆流
温度计水银球
处于支管口
蒸馏
2
1
装置
2
原理
注意点
3
利用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差异(相差30℃)
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所测温度是出口蒸气的温度)
②冷却水的方向与馏分蒸气的方向相反
③加入几片碎瓷片:
防止液体暴沸
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蒸馏烧瓶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
看谁做得既准又快
蒸馏
2
1
装置
2
原理
注意点
3
利用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差异(相差30℃)
应用
4
①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②除去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所测温度是出口蒸气的温度)
②冷却水的方向与馏分蒸气的方向相反
③加入几片碎瓷片:
防止液体暴沸
冷凝管
多用于蒸馏操作
用于冷凝回流沸点高
的液体
用于冷凝回流沸点低
的液体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方法可用于分离
A. 硝酸钾和氯化钾
B. 四氯化碳和水
C. 甲醇和正丁醇
D. 碘水
学以致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甲苯水溶液中甲苯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然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对于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D.对于热稳定性较强、沸点较高的液态有机物和沸点较低的杂质可用蒸馏法除杂
考考你自己
怎样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单质I2?
问题探究
四氯化碳沸点76.8℃
碘熔点113.5°C,沸点184.35C,碘在加热时可直接升华成气体。
下图分离碘与四氯化碳混合溶液的操作中有几处错误?
找一找
×
×
×
牛刀小试
如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得碘?
如何加热?
看我七十二变
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重结晶
物质的溶解度差异
问题解决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氯化钠溶解度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晶体
蒸发结晶
问题解决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硝酸钾溶解度
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晶体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氯化钠溶液(少量硝酸钾)
氯化钠晶体
思考﹒ 运用
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
晶体
洗涤
干燥
硝酸钾溶液(少量氯化钠)
硝酸钾晶体
KNO3晶体中可能含有少量的NaCl,如何进一步处理?
思考﹒ 运用
蒸发浓缩
浓溶液
冷却结晶
过滤
晶体
洗涤
干燥
重结晶
思考﹒ 讨论
如何除去KNO3晶体中沙子和少量NaCl?
步骤一: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步骤二:固体混合物加水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
产品留在滤纸上,NaCl留在母液中
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彼此分离。
重结晶
重结晶
3
1
2
3
4
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
概念
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将杂质除去
原理
①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者很大,易于除去
溶剂选择
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适用对象
②被提纯的有机化合物在所选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能够进行冷却结晶
若重结晶所得晶体纯度不能达到要求,可以再次进行重结晶。
生活中的化学
资料在线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纯净的苯甲酸为无色结晶,熔点122 ℃,沸点249 ℃。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温度/℃
25
50
75
溶解度/g
0.34
0.85
2.2
选择该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温度/℃
25
50
75
水中溶解度/g
0.34
0.85
2.2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温度/℃
25
50
75
水中溶解度/g
36.1
37.0
38.1
某粗苯甲酸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应如何提纯?
问题探究
苯甲酸溶解度
氯化钠溶解度
苯甲酸
溶解度/g
0
温度/℃
氯化钠
1.溶解粗苯甲酸时加热的作用是什么?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 讨论
加热的作用:是加快溶解,使粗苯甲酸充分溶解。
趁热过滤:防止冷却后,苯甲酸提前结晶析出。
2.实验操作中多次使用了玻璃棒,分别起到了哪些作用?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干燥:用于转移晶体
思考﹒ 讨论
3 .如何检验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被除净?
少许烧杯n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氯化钠被除尽。
4 .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的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
不是。若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而析出杂质;另外温度低于0℃,水结冰,给实验带来麻烦。
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从而分离得到了三种色素。茨维特将这种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命名为色谱法。
25年后德国化学家库恩再分离、提纯胡萝卜素异构体和维生素结构中,应用色谱法,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
此后,色谱法成为分离、提纯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方法。并发展出了纸上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
化学趣史
色谱法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用一句话表示)
还有什么疑问?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混合物提纯
混合物
液体+难溶固体
过滤
液体+可溶固体
蒸发
同一溶剂
溶解度相差很大
萃取
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一大一小
重结晶
沸点不同
蒸馏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看谁做得既准又快
下图所示是提纯混合物常用的仪器,从左到右,可以进行提纯混合物的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分液、过滤
B.蒸馏、过滤、分液、蒸发
C.分液、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分液、蒸馏
考考你自己
  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所示,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mol-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与水、乙醇互溶
A.萃取法 B.蒸馏法 C.分液法 D.重结晶法
成功体验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按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考考你的智慧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期中)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已知:乙醚沸点为35℃。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I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II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III的主要过程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考考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