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学科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学科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6 22: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哈九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学科试题
据,并对其分析后发现:冬天,对于身处湿冷地区的南方人,只要他们感觉上的温度在10℃左右,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5页
就不会觉得特别冷,相比之下,北方人则需要到20C左右,才能有“不太冷”的感觉。
在冬季人们可以接受的温度范固上,南方人依然要强于北方人。由于室内供暖,尽管东北、华
北、西北地区室外都非常寒冷,气温很低,但是人们觉得“温度还可以接受,再低就冷了”的温度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依然比较高,要到7℃左右或者以上。其中东北、西北地区尤其高,甚至要到10℃以上,而湿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湿热的南方地区凳得“还可以接受,再低就冷了”的温度在各气候区中是最低,为63℃,南方人
冬天到来,当被冻得想跳踢踏舞的北方小伙伴问南方的朋友,“你们南方冬天是不是特别暖和”
的耐寒能力明显要比北方高出一些。
时,都会收到南方小伙伴一连申愤怒地吐槽:“我们是湿冷,根本不暖和,衣服洗了一星期都不干
虽然北方人不如南方人抗冻,但在耐热方面,南方人可就比不过北方人了。
啊”“屋里屋外一个温度,年年都长冻疮”…
夏季,西北地区居民感觉“不过冷也不过热”的温度最高,大致能达到31.5C,南方大致在25C
综粽合冬夏季的温度和湿度,大体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温和湿热”“全年温和”“湿冷湿
左右。同样的,在夏季人们身体感觉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上,北方人也要斑于南方人。出现这样的差
热”“寒冷湿热”“寒冷温和”“干冷干热”“高原气候”七种气侯区。在“南北方谁更抗冻”问异,很大程度上是国为夏季人们本就容易出汗,南方空气里湿度还比较大,导致汗液不容易蒸发,
题上经常互相潮讽的人基本上都出自“寒冷湿热”和“温冷湿热”两大阵营。
整个人身上的毛孔就像是被塑料膜糊住了,非常不舒服,对高温的耐受力也随之大大下「降。
间海燕在《基于地城气候的适应性热舒造研究》中收集了从1971年到2000年这30年间吐鲁番、
总的来说,北方人造宜的温度,冬季不能低于7.7℃,夏季不能高于28.9C,而南方人则是冬
包头、银川、渭南、焦作、汉中、昆明、拉萨等地室外温度和湿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比调研期
季不能低于6.3C,夏季不能高于26.3℃,南方人在抗寒上碾压了北方人,不过北方也在耐热上小
间室内湿度,可以看出,冬天里,“湿冷湿热”地区的室内温度与室外确实非常接近,而其他地区
小的板回一局,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了。
室内温度都比室外要高。特别是有暖气的“寒冷湿热”“寒冷湿和”“干冷干热”地区,室内温度
(摘编自杨雅萍《在抗冻这件事上,南方人真的完胜北方人吗?》)
远远高于室外温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当温度造宜的时候,人们并不会感受到湿度带来的国扰,可在南方的冬天里,衣服因为空气中A.寒冬到来,南方人和北方人会互相吐槽,说明彼此虽然都有各自的受冻体验,但不一定能相互理
厚重的水汽变得总是潮乎乎的。不光没有保暖的效果,还要把我们身上那,点微薄的热量全都抢走,
解。
不是“衣服暖人”,而是“人暖衣服”,如果再有点小风一吹,绝对是透心凉,心飞扬。
B.在南方的冬天里,人们即使穿着保暖的衣服,也常会因为湿度大而感觉不够暖和,风一吹更感冰
我国的供暖体系是连国初期照搬苏联的模式,当时苏联专家认为,只有当多年平均气温低于5℃
凉。
的天数达到90天或者更长时才可以提供集中供暖,甚至还主张将我国华北各地、东北南部、新疆南C.气象学家竺可桢经过科学论证后认定,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都归属亚热带,因此需要集中供
部都刻归亚热带,而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不得不说,如果真以这个为标准,大概现在被坑死的就
暖。
不仅仅是湿冷的南方地区了,多亏气象学家竺可桢经过科学论证后认定,秦岭淮河线才是我国暖温D.南方人没有北方人耐热,很重要的原因是南方的潮湿空气阻碍汗液的蒸发,使南方人耐热能力下
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分界线,最终也以此作为集中供暖的标准,现在我国实行集休供暖的区拔主要包
降。
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余娟、欧阳沁等人在《供暖地区与非供暖地区居民对室内偏冷环境热适应性研究》的实验中迭A.本文用北方人与南方人的对话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引出话题,
择了北京和上海两地作为样本进行调研后发现,在同样的冬季温度下,北方受试者会觉得更冷、更普及知识的目的。
不舒服,随着气温降低的越来越多,北方受试者在耐寒方面的能力明显要低于南方受试者。也就是B.为了说明南方人和北方人在体感温度上的差异,作者引用了闫海燕、余娟等人调研结论,使观点
说,如果长时间生活在有暖气的环境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使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那么对
表达更有说服力。
于“寒冷”的适应能力就会出现明显下降,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用进废退”吧。
C.人们普遍认为北方人抗冻,本文颠覆了这种认知,让人们认识到北方冬季供暖也有让人适应温度
闫海燕在《基于地城气侯的适应性热舒造研究》中汇总了目前所有关于“热舒造”研究中的数
能力下降的弊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