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考生注意:全卷共两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48分,请将唯一的答案填在对应的表格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1987 年 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原因在于北京人的发现可以用于研究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变化的规律。据此判断北京人属于如图中的 ( )
A. A B. B C. C D. D
2.六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以半地穴式房屋为居,已学会养猪。“他们”是 (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3.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的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雨,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
A.浙江余姚 B.西安半坡 C.北京 D.涿鹿
4.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
A.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B.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C.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D.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5.如图的字是甲骨文中的“人”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 ( )
A.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D.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6.在春秋争霸过程中,中原的华夏族同周边的戎、狄、蛮、夷长期交往,出现了 ( )
A.春秋五霸 B.战国七雄 C.分封建国 D.民族交融
7.如果你穿越到 2000 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湖南一带,你的国籍应是 ( )
A.赵国人 B.燕国人 C.齐国人 D.楚国人
8.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的思想流派是 (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儒家学派
9.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下列官职中起“监督”作用的是 ( )
A.西域都护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10.下列成语故事,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是 ( )
A.纸上谈兵 B.完璧归赵 C. 闻鸡起舞 D.破釜沉舟
11.《汉书》描述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一情形,汉初统治者实行 ( )
A.严刑峻法、横征暴敛 B.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C.分封诸侯、郡国并行 D.修筑长城、开拓交通
12.他一改王朝初年“无为而治”的政策,积极“有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对经济的控制和对思想的引领。为此,他采取措施包括 ( )
①推行郡县制 ②施行“推恩令” ③统一度量衡 ④盐铁官营专卖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 ②④⑤
13.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除旧的钱币,改铸 (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形币 D.人民币
14.东汉外戚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先后立了三个皇帝。 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这说明当时 ( )
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15.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中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16.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两次遣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 此举
( )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往来 B.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C.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 D.建立了对新疆的有效管辖
17.下面是汉代某项工艺的流程图,该工艺是 (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制药术 D.制瓷工艺
18.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
A.孔子 B.司马迁 C.班固 D.司马炎
19.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 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0.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
A.灭蜀 B. 灭魏 C.灭吴 D.定都洛阳
21.《晋书·食货志》中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息,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铁器牛耕的出现改变了生产方式
C.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和城市繁荣 D.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22.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交战双方是前秦与东晋的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3.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南朝贾思勰撰写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D.东晋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4.如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取得的成就有 ( )
①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②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③著有《缀术》,唐代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④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图1为原始人类曾使用过的骨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生产工具出现的遗址及当时主要的农作物。 (4分)
(2)图2为江西新干县一座商朝后期墓葬出土成套青铜农具中的犁头。 请写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重的青铜器的名称,并说明我国青铜时代主要包括哪些王朝统治时期(4分)。
(3)图 3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青铜牛尊;图 4 是春秋墓葬中发掘出的铁制农具。这两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新变化 (2分)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分)
26.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很多改革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并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分)
材料一 秦国是战国时期改革最彻底、发展最快的国家。 “他”在秦孝公的主持下,秦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就了之后的统一大业。
材料二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四 在他统治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贵族说汉话,改为汉族姓氏,穿汉服,与汉族能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等。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次改革(改革名称) (1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1分)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分)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分别通过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 (3分)
(3)汉武帝为了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实施了什么措施 (1分)在思想上、军事上汉武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3分)
(4)材料四叙述的是哪次改革 (2分)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秦始皇和汉武帝比较表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名称。 (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评价秦始皇或者汉武帝的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8分)
28.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根本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16分)材料一 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易中天
材料二 (汉代)发明创造不计其数,从天文数学到农田水利,从烧砖制瓦到驾车造船,到处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更无须提出丝织、造纸、冶金、制瓷等世人普受其惠的诸多贡献了,这些成就均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摘编自《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
材料三
材料四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习近平
(1)材料一中“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什么事件 (1分)在众多的学派中,你最欣赏哪一学派的哪位思想家 (1分)并说明欣赏他的理由。 (2分)
(2)请列举一项汉代的发明成就并指出其是如何有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 (2分)
(3)材料三中图三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请写出其名称。 图二的名画《女史箴图》的作者是谁 图一云冈石窟反映了这一时期哪一宗教的流行 (6分)
(4)结合材料四,围绕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说说你的建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