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观察草履虫——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教材实验突破
【实验梳理】
【实验探究】 观察草履虫
【目的要求】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材料用具】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方法步骤】
1.取材 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片 盖上盖玻片
3.观察 用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实验探究】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提出问题】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
【作出假设】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制定和实施计划】 实验步骤 在甲、乙两块清洁干燥的载玻片的两侧分别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将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再在两块载玻片的右侧放入一小粒食盐和滴加一滴牛肉汁(如下图),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1)在实验中取草履虫时应在表层培养液中吸取,因为草履虫呼吸需要氧气,培养液的表层氧气充足,草
履虫大多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
(2)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3)观察问题:视野应暗一些,草履虫身体表面的纤毛非常纤细,如果显微镜视野太亮,则不容易观察清楚
【实验现象】 甲载玻片中草履虫往右侧移动,乙载玻片中的草履虫往左侧移动
【实验结论】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对点训练】
1.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等
B.加入盐粒,草履虫会逃离,说明草履虫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在制作装片时放少量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D.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2.下列关于草履虫观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吸取底层的培养液进行观察
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在培养液一侧放盐粒,发现草履虫迅速逃离,说明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
D.给草履虫喂食染成红色的酵母菌,发现草履虫的伸缩泡变成红色
3.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⑥食物泡,是草履虫消化食物的结构
B.⑦是胞肛,食物残渣由此排出体外
C.⑧表膜,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此结构
D.⑤④分别是收集管和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4.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等
B.加入盐粒,草履虫会逃离,说明草履虫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在制作装片时放少量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
D.草履虫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5.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做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两组载玻片上各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在甲组载玻片一侧放一小粒食盐,在乙组载玻片一侧滴加一滴肉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B.乙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草履虫的应激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6.在采用食盐或肉汁作为刺激物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后,你得出的结论是( )
A.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一样,都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B.多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但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不能
C.多细胞生物和草履虫一样,都不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草履虫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但多细胞生物不能
7.为了“探究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大多数草履虫的运动情况是( )
A.向食盐方向运动 B.从左向右运动
C.从两边向中间运动 D.停止运动
8.某同学要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只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10只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9.探究与实验:同学们在生物课上学习了草履虫,他们成立了兴趣小组准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们一起来完善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否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作出假设:______。
(2)设计实验:
甲、乙两片载玻片的两端分别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吸取草履虫的培养液时,应从培养液的______(填“表层”或“底层”)吸取;
②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
③在甲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中放入少许盐,在乙载玻片右侧的培养液中滴加肉汁,同时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反应。(如图)
(3)预期实验现象:
图甲中载玻片上的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填“左”或“右”,下同)运动,而图乙中载玻片上的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运动。说明盐对草履虫是______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是______刺激。(填“有利”或“有害”)。
10.兴趣小组同学在池塘中采到草履虫后,查阅资料了解到光照对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宜在_______条件下培养4~5天。
(2)同学们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他们在300mL.纯净水中打入适量蛋黄搅匀,放在室温下培养一段时间,浑浊液有异味,检测发现含有较多细菌。将上述液体平均分装在A、B两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水稀释至300mL。向A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向B瓶加入等量的_______、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3)一周后,观察A、B两瓶的变化。
①A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B瓶_______,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
②用吸管吸取A瓶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如图2。草履虫靠[3]_______运动,观察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A正确。
B.草履虫是一种动物,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生物的应激性,B正确。
C.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C正确。
D.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没有神经系统,D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A.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吸取表层的培养液进行观察,因为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表层培养液中的氧气多,草履虫也多,A错误。
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可以在水滴中放少量棉花纤维,B错误。
C.在培养液一侧放盐粒,盐粒对于草履虫是有害刺激,发现草履虫迅速逃离,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逃避有害刺激,C正确。
D.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给草履虫喂食染成红色的酵母菌,酵母菌会通过口沟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食物泡中,因此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A错误;
B、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故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图乙中的②低倍物镜,B正确;
C、图丙所示的操作是染色,用的是稀碘液,C错误;
D、图丁的结构⑥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外,还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A正确。
B.草履虫是一种动物,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生物的应激性,B正确。
C.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时,不易看清。放少量棉花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减慢它的运动速度便于观察,C正确。
D.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没有神经系统,D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实验中在甲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食盐,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故A错误。
B.在乙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滴肉汁,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没有肉汁一侧的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的培养液滴中去,故B正确。
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有利于趋利避害,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故C正确。
D.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叫做应激性,草履虫能够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所以草履虫的应激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故D正确。
故选A。
6.答案:A
解析: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反应等生命活动。通过实验可以证明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如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可见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像多细胞生物一样,都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故选A。
7.答案:B
解析: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实验中在载玻片左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几粒食盐,高浓度的食盐溶液能使草履虫脱水死亡,故对于草履虫来说食盐是有害刺激,所以在有盐粒一侧的草履虫要逃离,游到没有盐粒的培养液滴中。因此,图中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从左向右运动,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变量是营养液种类,因此不能统一用稻草浸出液。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该实验设计中除营养液种头不同外,营养液温度也不同,因此应将实验设计中的温度统一为适宜培养草履虫的25℃。实验设计中每组草履虫数量为2只,样本太少,实验结果会有偶然性,因此可将草履虫数量改为10只。为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应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故选A。
9.答案:(1)草履虫能(不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2)表层
(3)左;右;有害;有利
解析:(1)假设是对问题的一个回答,因此,可以作出假设: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够做出反应。
(2)①草履虫靠表膜进行呼吸,故在吸取草履虫的培养液时,应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表层氧气较多。
(3)图甲中载玻片上的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向左移动,草履虫远离盐,说明盐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图乙中载玻片上的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向右肉汁方向移动,说明肉汁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
10.答案:(1)黑暗
(2)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或者“清水”)
(3)浑浊有异味(或者“无明显变化”);纤毛;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或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
解析:(1)由图1坐标曲线图可以看出,草履虫在黑暗条件下培养到4~5天时数量达到最多,因此为获得更多数量的草履虫,宜在黑暗条件下培养4~5天。
(2)进一步探究“草履虫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从该实验目的可知实验探究的唯一变量应该是草履虫,除了草履虫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处于最适宜状态,因此向A瓶加入15mL草履虫培养液,应该向B瓶加入等量的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或者“清水”),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形成对照。
(3)①A瓶加入草履虫,B瓶不加草履虫,AB形成对照,如果A瓶上半部基本清澈,无明显异味,B瓶浑浊有异味(或者“无明显变化"),说明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浑浊液。草履虫靠图2中的③纤毛的摆动来运动的。观察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加少许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或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