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0 09: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定义: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的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肥力,这也是土壤区别于风化物和沉积物的特征。
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准:有机质含量多少。
CONT
ENTS
2
1
3
认识土壤
目 录
成土因素
土壤保育
小组探究活动一:观察土壤标本,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土壤的性质,如何描述。
①土壤颜色
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
②土壤质地
指土壤颗粒的大小、粗细及其匹配状况。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黏土。
③土壤的物质组成
观察和用手捏握土壤标本,思考:
用手掌紧握土壤,土壤的体积会缩小,说明土壤中有______。
用手掌紧握土壤,有时候会感到手掌潮湿,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
根据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百分比,思考:
土壤中,由动植物遗体演变而来的是_________。
土壤中,最初是由坚硬岩石转化而来的是________。
空气

有机质
矿物质
④土壤剖面
小组探究活动二:观察土壤样本,从上到下排序并思考原因。
名称 颜色 质地
枯枝落叶层 动植物残体
腐殖质层 较深, 灰黑色、黑色 疏松
淋溶层 较浅 颗粒较粗
淀积层 棕色、红棕色 颗粒较细,质地黏重
成土母质层 岩石风化而成,
疏松破碎,颗粒大
基岩
1
3
1 枯枝落叶层
3 腐殖质层
小组探究活动二:观察土壤样本,从上到下排序并思考原因。
名称 颜色 质地
枯枝落叶层 动植物残体
腐殖质层 较深, 灰黑色、黑色 疏松
淋溶层 较浅 颗粒较粗
淀积层 棕色、红棕色 颗粒较细,质地黏重
成土母质层 岩石风化而成,
疏松破碎,颗粒大
基岩
2
4
1
3
4 淋溶层样本
2 淀积层样本
小组探究活动二:观察土壤样本,从上到下排序并思考原因。
名称 颜色 质地
枯枝落叶层 动植物残体
腐殖质层 较深, 灰黑色、黑色
淋溶层 较浅 颗粒较粗
淀积层 棕色、红棕色 颗粒较细,质地黏重
成土母质层 岩石风化而成,
疏松破碎,颗粒大
基岩
1
5
2
4
3
小组探究活动二:观察土壤样本,从上到下排序并思考原因。
④土壤剖面
一方面,土壤剖面反映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____,层次___或分层____,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
另一方面,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明显
大气圈:大气运动
水圈:水循环
生物圈:生物活动
岩石圈:风化过程
土壤是四大圈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为生物提供水和养分
有机质等
水体交换
地质作用
保护作用
影响水热状况
物质迁移
下垫面性质
影响水热状况
物质迁移
CONT
ENTS
2
1
3
认识土壤
目 录
成土因素
土壤保育
土壤考察
研学旅行活动
黑土:探究路线四川盆地黄土高原A组B组成土母质
黄土高原土壤呈黄色,是在黄色沉积物基础上发育的土壤;四川盆地有些地方土壤呈紫色,是在紫色砂页岩基础上发育的土壤,两地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黄土
紫色土
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提供土壤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
影响土壤的颜色和质地
材料:东北平原夏季气温高,植被茂盛,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云南东川地区地处亚热带,全年气温较高,植被茂盛,微生物活动性强。材料:枯枝落叶—————腐殖质(属于有机质)—————无机质微生物初步分解微生物彻底分解探究活动三:根据材料,黑土和红壤肥力有明显差异,主导因素是?
气候
微生物活动性
枯枝落叶的分解程度
土壤有机质含量
气候
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
影响岩石风化的速度和强度—影响成土速度(动力因素)
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拓展及小结
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物质为风化壳,也是成土母质
①风化壳厚度:湿热环境大于干冷环境
②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
③干旱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
从三江平原来到科尔沁沙地,植被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的肥力也出现了明显变化,思考肥力差异的直接因素是?为什么?
生物
土壤的有机质来源
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有机质是肥力的核心衡量指标)
影响土壤发育的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肥力
有机质含量
生物
气候
微生物活动
进而影响分解速度
产生的
枯枝落叶的数量
影响
决定
思维提升
重要
指标
有机物质
淋溶流失的速度
气温
降水
影响
地形
影响
有机物质
的位置迁移
察哈尔火山群最近喷发大约在1万年前,(大约500年形成1cm厚土壤)火山口附近的土壤厚度比较?分层比较?为什么?
在大别山区的一个斜坡上,考察队员发现坡上坡下的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均存在差异,请你思考具体的差异是?为什么?
时间
地形
小组探究活动四:根据两组材料,分别思考下列问题
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
时间长,土层厚,分化明显
影响物质迁移—土层厚薄
影响气温降水—气候植被不同
黄淮海平原的部分农田,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气候原因,导致土壤出现盐碱化加重的情况。
在长江三角洲,当地农民长期耕作下,土壤被改良成水肥条件良好的水稻土。
人类活动
不合理
合理
小结
成土因素 作用 具体表现
成土母质 物质基础 提供矿物质和无机养分,影响土壤颜色和质地。
气候 动力因素 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岩石风化速度,进而影响成土速度;影响土壤水热状况。
生物 决定因素 提供有机质—决定土壤肥力
时间 决定发育进程—土层厚薄、分层程度
地形 通过高度、坡度、坡向,影响水热、植被、物质迁移,进而影响土壤
人类活动 合理/不合理
CONT
ENTS
2
1
3
认识土壤
目 录
成土因素
土壤保育
大水漫灌
喷灌、滴灌
施撒化肥
施农家肥
观看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治理视频,思考盐碱地治理除了改变灌溉方式之外,还有哪些方式?
南方地区的农民长期耕作将自然土壤改良成了水肥条件良好的水稻土。土层分为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犁底层(土层紧实、保水保肥);
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猜一猜这三层的排列顺序?
排序后看视频验证
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