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记叙文
如何学习记叙文
1、什么是记叙文
2、记叙文的分类
3、记叙文的六要素
4、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5、记叙文的线索
6、记叙文的人称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8、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归纳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一、什么是记叙文
阅读记叙文的重点在于:
1、理解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线索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6、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记叙文的分类
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如:《猎人海力布》:塑造了一个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善自的猎人海力布形象,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已救人的高贵品质。
1、写人
二、记叙文的分类
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了“诺曼底”号遇难的事,通过事情的描述表现了船长临危不惧的品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记事
二、记叙文的分类
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表达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如《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3、写景
二、记叙文的分类
状物:就是描述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表达思想感情。
如《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4、状物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1、顺叙
四、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2、倒叙
四、记叙文的叙述顺序
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相关部分叫插叙。
作用:对主要情节或者中心起到补充、衬托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3、插叙
五、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文章线索主要呈现出下列形式:
五、记叙文的线索
以作者本身或者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经历或者相关事迹为线索。
如:《小英雄雨来》,讲述了雨来的英雄事迹。
1.人物
2.时间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如:《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四、记叙文的线索
以场景或者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如《草原》一课,按地点变换写了几个内容。
3.地点
4.事件
以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为线索。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即以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为线索。
五、记叙文的线索
以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如:《母鸡》即以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为线索。
5.情感
6.物品
以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为线索。
如《落花生》以“落花生”为线索,通过写“种花生一收花生一尝花生一谈花生”,借花生的生长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六、记叙文的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便于直抒胸。
如《落花生》由第一人称的“我”来记叙,富有儿童情趣。
1、第一人称
类似叙述者与人物直接对话交流的方式,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通过与雷锋叔叔的“对话”,赞颂了雷锋叔叔的高尚品质。
2、第二人称
六、记叙文的人称
以第三者的身份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如《穷人》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叙述了一个穷渔妇收养两个孤儿的故事。
3、第三人称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事物等基本情况不加修饰地交代清楚,使读者有个大致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1、叙述
2、说明
在叙述过程中,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解说清楚。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3、描写
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
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神态描写等。
从表现手法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4、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抒情
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强烈的感情。
八、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归纳
1、写人记叙文
①分析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
②分析典型事例。
如:《桥》“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体现了老汉沉着冷静的性格。
八、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归纳
2、记事记叙文
①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②分析具体事件。
③分析表达感情。
如:《梅花魂》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八、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归纳
3、写景记叙文
①抓住景物特征。
③体会表达的感情。
②明确描写顺序。
如:《四季之美》,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方面,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八、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归纳
4、状物记叙文
①抓住事物的特点。
②体会作者的感情。
如:《白鹭》通过描写白鹭的颜色美,形体精巧,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练一练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患有智力障碍的小孩。在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洗刷。原先最脏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里最醒目的净土。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老师没有笑,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脑袋说:“是的,你最贵!”阿瓜的
练一练
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位踽踽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那位同学回家。可惜因摩托车后座装了个铁篮子,无法再多载一个人而作罢。
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阿瓜正在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拆掉铁篮子……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1)净土:
(2)踽踽独行:
2.短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泛指没有受污染的干净地方
孤零零地独自走着
(1)清理脏臭的角落;
(2)课堂上阿瓜承认自己是笨蛋;
(3)放学回家拆铁篮子。
练一练
3.联系上下文,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 )
A.阿瓜啊,你是一个多么笨的小孩子啊
B.或曰与人为善者,至善而似愚,此言得之
C.多么笨的孩子啊,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
4.为什么最贵的蛋是笨蛋 写几句话表达你的看法。
C
答:因为阿瓜凭着他那善良却笨的品质帮助班级,帮助集体。虽然笨蛋是很笨,但是笨蛋也拥有常人的爱心。
练一练
一块 625 欧元的树皮
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为了避让一辆迎面而来的运货卡车,克雷斯蒂紧急转舵,结果撞到了公路边的一棵械树上。
这是一棵有20年树龄的大树,很粗壮,所以,克雷斯蒂的小汽车当场就撞报废了,而克雷斯蒂本人也撞成了严重脑震荡,幸亏被巡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克雷斯蒂还没有痊愈出院,一张由当地林业部门开出的付费信函已经邮寄到了他的家里。付费账单上写着:克雷斯蒂先生,由于您肇事撞破了路边械树的树皮,所以请您到银行支付625欧元费用下面,还附了一份应付款项明细:
第一项,树皮伤害费。被撞械树树围长度为89厘米,虽然事后依然郁郁葱葱,挺拔如初,但树皮受损部分长33厘米。按照规定,学事者应赔偿械树价值980欧元的
练一练
55%,539欧元。
第二项,受损树皮清理费。事故发生后,护树人员花了三小时清理受损树皮,应付劳务费79.5欧元。
第三项,见习费。一名实习生在清理现场帮忙0.2小时,按规定付费 1.5欧元。
第四项,医药费。树干伤口处被涂上了5欧元的药膏,应由肇事者支付。
“不就是擦伤一块树皮吗 何必这样兴师动众 ”相信很多人看了这张罚单后都会这样认为。而在大家的印象里,林业部门也不应该多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真遇上了,我们一定会说:“没事做了,无聊。”
但德国的林业部门却郑重其事,他们有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树也是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到的任何生命负责,所以,那粿被撞伤的槭树也不能例外。
练一练
1.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2.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3.付费账单一共有哪几项 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答:小汽车当场报废;自己严重脑震荡;擦破树皮赔偿625欧元。
答:因为树也有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到
的任何生命负责。
答:树皮伤害费、受损树皮清理费、见习费、医药费;看出他们严肃、认真、细致、及时的特点。
练一练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②“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③“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5.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②
答:德国法律对树木的爱护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感谢大家的聆听
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