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小毛虫
【教学总目标】
1.认识“昆、怜”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尽”,会写“整、抽”等8个生字。会写“毛虫、叶子”等10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完整地讲故事。
3.了解小毛虫变化过程,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含义,懂得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完整地讲故事。
2.了解小毛虫变化过程,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含义,懂得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教学难点】
了解小毛虫变化过程,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含义,懂得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PPT、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昆、怜、挪、仿、佛”五个生字,会写生字“整”。积累词语“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笨拙”等词语。
2.学习1-2自然段,走近小毛虫,了解小毛虫的特点。明白小毛虫可怜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语文课开始啦!让我们先去小树林看一看吧。
2.理解词语“生机勃勃”。
(1)(播放春景动图)灿烂的春光唤醒了沉睡一冬的世界。瞧!树林里可真热闹啊。
(2)看!出示句子: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① 指名读
② 学习生字“昆”。
A. 蜜蜂、蝴蝶、蜻蜓、小瓢虫、蟋蟀都出来活动啦!这些小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昆虫。
B.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生交流。
C. 师小结:加一加是一个记住生字的好办法。“昆”这个字是“日”加“比”,一起读好这个词:昆虫。
(3)树林里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生机,到处生机勃勃,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3.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是一条小毛虫观察到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笔下的小毛虫吧。指名读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了解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师: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呢?请你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边读边想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问题: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生:小毛虫先变成了茧,最后变成了蝴蝶。
2.这位同学读课文很仔细,知道小毛虫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但是茧是小毛虫吐出的丝结成的,我们称为“结茧”。小毛虫在茧屋里变成了什么呢?老师告诉大家,它变成了蛹。现在请你用一句话说清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变化吧。
(1)学生自由练习。
(2)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生:小毛虫先结茧,变成了蛹,最后变成了蝴蝶。
(3)同学们,小毛虫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小毛虫,茧,我们也可以称作结茧,最后变成了蝴蝶。
3. 尝试分段,理清文章结构。
(1)那么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小毛虫?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结茧的过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变成蝴蝶呢?请你看看课文,找一找吧。
(2)学生自读思考。
(3)学生交流。
(4)师小结:课文第1~2自然段是写小毛虫的阶段;第3~6自然段写的结茧的阶段;第7自然段是写变成蝴蝶的阶段。
(5)过渡:了解了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请你读一读这两段话,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1)学生自读思考。
(2)学生交流。
预设1:我觉得这是一条可怜的小毛虫,因为别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可是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几乎什么都不能做,太可怜了!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从其他昆虫的表现和小毛虫的表现中体会到了小毛虫的可怜。
预设2:我觉得这是一条又可怜又笨拙的小毛虫,因为它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那么挪动动一点点,太不方便了。
教师点评:是呀,小毛虫的行动这么笨拙,真可怜。
2.学习生字“怜”。
(1)两位同学都体会到了小毛虫的可怜。
(2)生交流学习“怜”好办法
(3)交流“可怜”的意思。
(4)读好这个词语。
(5)看到这样的小毛虫,我们都会觉得它可怜。(板贴:可怜)
3. 学习词语“打量”。
(1)那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瞧!一条小毛虫正趴在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2)指名读词语。正音:“量”字要读轻声。齐读。
(3)交流“打量”的意思。
4. 小毛虫观察到了什么呢?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昆虫们多快乐呀!再看看小毛虫自己。读一读划线的句子。
(1)学生自读句子。
(2)(屏幕圈出:既、也、更)这三个字告诉我们,小毛虫和其他昆虫比起来什么也不会,多么可怜呀!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同学们,第一自然段先写了小毛虫看到周围生机勃勃的样子,再写了小毛虫可怜的样子。中间用了“只有”这个词来连接。读的时候,前面部分可以读得轻松欢快些,后面部分可以读得低沉缓慢一些。请你读好这段话吧。
(2)学生自由练读。
(3)听听同学是怎么读的。指名读。
(4)男女生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毛虫的可怜还体现在它的动作上。看看小毛虫是怎么爬行的吧。自己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播放毛虫挪动动画)小毛虫就是这样通过伸缩身体前进的。
2. 学习第一句话。
(1)学习生字“挪”。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写出了小毛虫这样的动作。哪个词呢?对了——挪动。齐读词语。
(1)理解成语“九牛二虎之力”。对小毛虫来说,挪动一下可不轻松,它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办到。
①“九牛二虎之力”是什么意思?
②师小结:是一个成语,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那是多大的力量呀!
(2)这个词在这里指的是小毛虫花了全身的力气,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自读,指名读。
②教师点评:放慢语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这个词语,就能读出小毛虫的笨拙啦,自己再来试一试吧。
③学生挑战读。
3.学习第二句话。
出示句子:小毛虫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学习生字“拙”。
①指名读词语:正音。“拙”是翘舌音,再读词语:笨拙。
②“笨拙”是什么意思呢?对!就是不灵巧的意思。
(2)学习词语“仿佛”
①小毛虫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它真的周游了整个世界吗?
②当然不是,文中用了一个词语——仿佛。这个词语中的两个字都是单人旁,在句子中是好像的意思。对小毛虫来说,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是一段很长的距离,要花费很多时间,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走遍了整个世界。
(3)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
②出示停顿符号,指名读。
③分小组读。
2.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小毛虫努力着,坚持着,笨拙地向前挪动着。现在我们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体会小毛虫的可怜吧。
(2)齐读。
四、总结归纳,练说故事
1.同学们,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了小毛虫笨拙地在叶片上挪动的情景。现在你能不能说一说这部分的内容呢?说的时候可以用上“可怜”,还可以用上我们刚刚学过的“生机勃勃”、“九牛二虎之力”等词语,自己练一练吧。
2.学生练习。
3.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① 预设1:一条小毛虫,它在叶子上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可怜的它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当它想挪动时,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
② 预设2: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它看到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可自己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它挪动的时候很笨拙,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③ 教师点评:两位同学都说清了小毛虫在叶片上挪动的情景。第二位同学还能加入其他昆虫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小毛虫的可怜。
4.同桌互说。
5.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从小毛虫吐丝结茧,最后变成了蝴蝶。我们还学习的课文第1~2自然段,体会到了小毛虫的可怜。那么小毛虫是怎样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蝴蝶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书写指导,学写“整”
1.现在我们来写字吧。出示汉字:整。
2.屏幕出示田字格中“整”字:“整”上面的“束”和反文旁要写在竖中线的两侧;“束”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下面的“正”居中;“正”字的第二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看清楚了吗?请你在语文书上描一个,写两个。写字的时候做到姿势正确哟!
4.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22. 小毛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尽、任、何”等11个生字,会写“纺、织、编、怎、步、消”六个字,读准多音字“尽”,理解“规律、尽心竭力”等词语,并且会写“编织、怎样”等五个词语。
2.学习3-7自然段,紧扣词语,了解小毛虫变化过程,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的含义。懂得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3.借助提示,完整地讲讲小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字词
(1)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种昆虫(生齐说:小毛虫)
(2)开火车读词语。强调“打量”轻声。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生:可怜)谁能用第一、二自然段中的句子说一说为什么这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呢?
出示:这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因为___________。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是呀,别的昆虫在轻歌曼舞,而可怜的小毛虫只能在叶子上慢慢地爬。那它自己是什么态度呢?请你们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交流小毛虫的态度。
3.学习第一句话
(1)指名读
(2)学习多音字“尽”
① 正音,齐拼。
② 它还有一个读音那就是jìn,组词。出示词语,齐读。
(3)学习词语:任何
① 指名拼读。注意“任”是前鼻音,齐拼。
② 这里的任何人是指谁呢?(生:那些大大小小的昆虫们)齐读。
(4)联系上文,说说小毛虫对什么不悲观,又对什么不羡慕呢?
出示:小毛虫对_______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__________。
(5)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4.学习第二句话
(1)师:为什么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呢?生:因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板贴: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2)看图,说说这些昆虫该做的是什么呢?
句式训练:_______该做的事情是_________。
(3)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们该做的事情是?(生:学习)是呀,每种昆虫、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所以该做的事情也不一样。
(4)齐读第二句话。
5.学习第三句话
(1)那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生: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重要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2)指名读。
(3)理解:纺织、编织
①这里有两个词语,部首都是绞丝旁,齐读。
②解释并出示图片。再次齐读。
(4)小毛虫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师:看着其他昆虫快乐地飞舞,小毛虫坚持着——生: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师:其他昆虫在高兴地歌唱,小毛虫坚持着——生: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师:昆虫们在尽情地向前奔跑,小毛虫坚持着——生: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坚固的茧屋。
(5)是呀,小毛虫内心是多么的坚定啊。
6.齐读第三自然段。将小毛虫内心所想,坚定地告诉大家。
三、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过渡:它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1)指名读。
(2)播放视频。
2.理解词语“尽心竭力”
(1)小毛虫吐丝编织茧屋怎么样?(生:辛勤、一刻不停、认真、忙碌)是呀,它一刻不停努力地织啊织啊,就算累得满头大汗也不停,这就是书中那个词语告诉我们(生:尽心竭力)。齐读词语。刚刚我们知道了“尽”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再读一遍。(板贴:尽心竭力)
(2)学习生字:竭
①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喝、渴换部首)
②出示词典意思进行选择。(竭:尽)
(3)那你现在知道尽心竭力的意思是?(生:费尽了心思,用尽了力气)是呀,当其他小虫子又是唱,又是跳,开心地玩耍时,小毛虫一直在在——引读。
3.指导朗读,强调“织啊,织啊”。指名读,分小组读。
4. 师:你们知道吗?小毛虫在茧屋里要住上几天甚至十几天,它不吃也不喝,完全与这个世界隔离了。这就叫——与世隔绝。齐读。(板贴:与世隔绝)
5. 结合三、四自然段,说说小毛虫结茧的过程。指名交流。
(二)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 那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小毛虫在做什么呢?
(1)出示对话,自读。
(2)指名分段读。
(3)提问:这是谁在问?谁在答?(结合“与世隔绝”,体会小毛虫在自言自语)小毛虫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产生了困惑——以后会怎么样呢?它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2. 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1)理解“规律”
① 出示图片。师: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些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你还知道哪些规律呢?
(2)是呀,事物的成长与变化都有自己的规律,而这些变化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小毛虫正是知道这些,所以它肯定地对自己说——(生接读)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板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4. 师生合作读5-6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 师:经过了漫长而耐心的等待,小毛虫终于变成了蝴蝶。可是课文中并没有提到蝴蝶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赶紧读读第七自然段吧。
2. 指名分句读。
3. 交流。关键词语:一对轻盈的翅膀、色彩斑斓的花纹、舞动了一下双翅、飘然而起、飞啊飞等。齐读。
4. 师:真是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啊。真是太神奇了。(板贴:灵巧轻盈)赶紧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5. 学习词语:挣脱、愉快、绒毛
(1)师:这里有三个词语,齐读。
(2)和你的同桌一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一学这些生字。
(3)学习“挣”
① 交流识记好方法。
② 播放视频。
③ 现在你知道挣脱是什么意思了吗?(生:就是奋力摆脱)
(4)指导朗读第二句话。强调“挣脱”。
① 指名读。
② 进一步指导:灵巧、轻盈。师范读。指名读。
③ 齐读
(5)学习“愉”
① 交流识记好方法。
② 我们知道竖心旁的字大多与——心情有关。愉快是怎么样的心情?(生:非常高兴)
③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高兴的词语呢?出示词语,朗读积累。
(6)学习“绒”。齐读词语。
7. 学习最后两句话。
(1)师:是呀,小毛虫终于变成了色彩斑斓的蝴蝶,如绒毛一般轻盈,你们一定很为它感到高兴吧?小毛虫也很愉快呢!指名读最后两句话。
(2)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要读得慢一些,表现蝴蝶越飞越远。
(3)指名读。齐读。
8. 前后对比,体会小毛虫的神奇变化。
(1)还记得小毛虫原来的样子吗?齐读1-2自然段。
(3)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它发生了惊奇的变化,不再是笨手笨脚的小毛虫了。配乐朗读第7自然段。
9. 现在你能看着板书,完整地说说这个过程吗?注意句子连贯。
(1)指名交流
(2)同桌互讲、互评
10. 总结:笨手笨脚的小毛虫经过吐丝结茧,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在这个过程中,小毛虫一直坚信这两句话。生齐读。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够像小毛虫一样坚信这两句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五、书写指导
1. 下面我们来写字啦!今天我们要写这三个字。出示:纺、织、编
(1)他们在字形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2)不仅要关注结构,关键笔画也要找准了。(标红)
2. 师范写:编
3. 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22. 小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