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卖、烂、牌、坑、挺、舒、集、播、撒”等14个生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喝”。
3.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卖、搬、倒”等10个汉字。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能说出小动物给青蛙指出的问题。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的话。
6.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所做的事,以及不卖泥塘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卖、烂、牌、坑、挺、舒、集、播、撒”等14个生字,并读准多音字“喝”。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卖、搬、倒”等10个汉字。
【教学难点】
1.能说出小动物给青蛙指出的问题。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的话。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所做的事,以及不卖泥塘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学PPT、音频资源、板贴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卖、烂”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卖、泉、搬、倒”4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原因和结果。
3.分角色讲演1-5自然段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读课题:《21.青蛙卖泥塘》
2.学写生字“卖”:“卖”这个字,看老师写:(教师范写)先写一个十,再写一个买,最后一笔是个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哪些动物来过泥塘边?最后泥塘卖出去了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记得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读完了,想想老师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你可以圈出小动物的名字,开始吧!
2.屏幕出示问题:
①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
②哪些动物来过泥塘边?
③泥塘卖出去了吗?
学生自读课文。
3.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读了课文,你知道原因了吗?
①生:因为青蛙住在烂泥塘里,它觉得这里不怎么样,所以想把泥塘卖掉。
②生:我觉得是青蛙不想住在烂泥塘里,所以要把泥塘卖了换钱,搬到城里去。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同学们说的不错,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青蛙卖泥塘的原因。你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带拼音的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原因:
(1)学习生字“烂”:“烂”左边是火字旁,右边是兰。
(2)看看图,烂泥塘是什么样的?对了,泥塘里水很少,周围光秃秃的。难怪青蛙觉得这儿不怎么样。
(3)青蛙就是想把泥塘卖掉,换成钱搬到城里去住。
(4)自己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4.哪些动物来过泥塘旁边呢?自己说一说。
(1)自由练习。
(2)学生交流。
①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和小狐狸来过泥塘边。
②教师点评:这位同学不仅找出了小动物,还能按照小动物出现的顺序说清楚。你是这样说的吗?
(3)这么多小动物来过泥塘边。(板贴动物图片)
四、学习2~5自然段
1.最后青蛙卖掉泥塘了吗?是呀,没有卖掉。课文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读一读。
2.从青蛙想卖泥塘,到最后不再卖泥塘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板贴:不卖了,并画上箭头)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5自然段,了解一下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经过吧。
3.学生自读课文。
4.青蛙为了卖掉泥塘做了哪些准备呢?
(1)(屏幕强调短语:竖起一块牌子)对了,它先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各种牌子。比如宣传牌、马路上的路牌、商店的招牌。青蛙准备的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2)理解词语“吆喝”。
①青蛙在泥塘边竖好牌子,开始大声吆喝起来。
②(屏幕强调词语:吆喝)“喝”是个多音字,之前我们学过第一声:喝水、喝茶,它还有一个读音是第四声:喝彩、吆喝。在“吆喝”这个词中,“喝”要读轻声,跟老师读:吆喝。
③“吆喝”是大声喊叫的意思。生活中,你听到过谁吆喝?吆喝什么?
④学生思考。
⑤学生交流。
生1:我在超市里常常会听到销售员在吆喝:“快来看,新鲜的水果,好吃又便宜喽!”
生2:有一次我听到楼下有人在吆喝:“谁家晒的衣服掉啦,赶紧下来拿。”
⑥那么青蛙是怎么吆喝的?(播放范读)声音真响亮,周围的动物们一定能听到!如果在读的时候把这个“咯”字读得长一些,就更好啦,你们来试一试吧!(播放学生朗读)
教师点评:读得真好,同学们,你们是这样读的吗?
5.学习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经过。
(1)是呀,青蛙就是这么吆喝的。它的叫卖声引来了老牛,老牛买泥塘了吗?
(2)对,没有。来听听老牛是怎么说的。(录音播放:老牛的话)
(3)学习生字“坑”。
①老牛说了两句话:先说这个烂泥塘是个水坑坑。
②(屏幕强调词语:水坑坑)“坑”是后鼻音,提土旁,土坑、泥坑的坑。
(3)学习词语“挺舒服”。
①在里面打打滚倒是挺舒服。
②(屏幕强调词语“舒服”)“舒”是翘舌音,“服”读轻声,跟老师读:舒服。
③“挺”是后鼻音,读准了:挺舒服。
④“挺舒服”的意思是:很舒服。为什么老牛会觉得在泥塘里打滚挺舒服呢?
原来呀,牛这类动物容易招蚊虫,它在泥坑里打滚,不仅能止痒,还能甩掉这些虫子。
(4)老牛的第一句话肯定了泥塘的用处。接着老牛说的第二句话。这句话告诉你什么呢?
①生:这句话告诉我,老牛不准备买泥塘,因为泥塘周围没有草。
②师小结:是呀!老牛先说了泥塘的优点:可以在里面打打滚。接着说了泥塘的缺点:觉得有些草就更好了。(板贴:有些草更好)
(5)指导朗读。
①(板贴:不过)“不过”这个词告诉我们老牛不想买泥塘。请你抓住“不过”这个词语,读出老牛不满意的语气吧。
②学生练读。
6.学习青蛙的做法。
(1)青蛙接受了老牛的建议,它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板贴:种了草)“于是”这个词告诉我们,青蛙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板贴:于是)请你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第5小节。
(3)学习词语“采集”:(屏幕强调词语:采集)“集”是集合,聚集的意思。“采集”就是收集。“采集草籽”就是用手把草籽一颗一颗收集起来。
(4)学习词语“播撒”:(屏幕强调词语:播撒)“播撒”两个字都是提手旁,用手抓一把草籽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5)和老师一起读好这两个词:采集、播撒。
(6)青蛙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这是在做什么?
(7)对了!它在泥塘周围种了草。
7.归纳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故事。
(1)让我们回顾一下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青蛙先是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接着老牛来了,说了不管泥塘的原因就走了。最后,青蛙接受了老牛的意见在泥塘边种了草。现在你能不能按照这样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呢?讲的时候记得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哟!
(2)学生练习。
(3)来听听同学讲故事吧。
①生:青蛙在泥塘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它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咯!卖泥塘!”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老牛没有买泥塘走了。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于是它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②教师点评:你借助提示,把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说清楚啦。而且在说的时候,能注意青蛙和老牛说话时的不同语气。真会讲故事!
8.尝试演绎故事。
(1)如果请你把这段故事演绎演,你会怎么演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
(2)学生思考。
(3)听听同学们有什么好建议。
①生:如果我来演的话,我会注意青蛙和老牛说话时的语气,说的时候还会根据提示语加上动作。比如青蛙吆喝的时候,把双手放在嘴边;采集草籽的时候,要弯下腰在地上采集。
②生:我在表演之前,会先记住人物说的话和要做的动作,然后再开始演。结果旁边有家长在的话,我会邀请他说旁白,他说,我演。
③教师小结:两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表演跟讲故事不同,除了要记住故事内容,说好人物的话,还要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你可以一人演多个人物,也可以邀请家长分角色表演。课后大家一定要练习一下哟!
9.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青蛙卖泥塘的原因,学习讲好了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书写指导,学写“搬”、“倒”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搬”、“倒”:我们来学两个字。
2.讲解书写要点。
①“搬”和“倒”都是左中右结构,写的时候每个部分之间要紧凑。
②写“搬”的时候,第二笔是竖钩,竖的部分写得长一些;中间的“舟”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横折钩的折断在竖中线上,“舟”字中间的笔顺是点、提、点;右上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③“倒”这个字,左边是单人旁。中间第一笔短横位置要比单人旁的撇低一些;撇折的折段在横中线上;土字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立刀,竖钩和左边的单人旁差不多长。
3.看清楚了吗?现在请你在语文书上练习书写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姿势要端正哟!
4.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青蛙 (不过)有些草更好 (于是)种了草
野鸭 )))))))))))))))))
小鸟))))))))))))))))))
小兔))))))))))))))))))
小猴))))))))))))))))))
小狐狸))))))))))))))))))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集、播、撒”等7个生字,会写“破”等生字,会写“青蛙、草籽”等词语。
2.学习6-10自然段,了解青蛙为了买泥塘所做的事情。
3.借助板书提示,能分角色讲演故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1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吧。
2.这里有两组练习,自己读读句子,想想应该怎么选择呢?
3.学生思考。
4.学生交流答案。
二、学习课文6~8小节
1.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换钱,搬到城里去住。青蛙的吆喝声引来了老牛。老牛没有买泥塘,因为它觉得泥塘周围没有草。为了把泥塘卖掉,青蛙就在泥塘周围种了草。泥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屏幕出示句子: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1)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2)学习词语“绿茵茵”
(屏幕强调词语:绿茵茵)
①“茵”是前鼻音,读好这个词:绿茵茵。
②瞧!这样一片碧绿的草地,就可以用绿茵茵来形容啦。
1.学习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经过。
(1)泥塘变美啦,小青蛙更自信了。它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青蛙是怎么样喝的呢?自己试试。
(2)这次吆喝把野鸭吸引来了!
(屏幕强调句子:野鸭说的两句话)读读野鸭说的话,再看看老牛说的话,你能发现什么呢?
(3)学生思考。
(4)学生交流:我发现野鸭和老牛一样,都是先说泥塘不错,再说泥塘的问题,最后也没买。
(5)教师小结:是的,野鸭先说这个地方好是好。
(屏幕强调词语:好是好)好在哪里呢?对呀!周围有绿茵茵的小草,这是泥塘的优点。但是对野鸭来说,缺点是什么呢?
(屏幕强调词语:水太少)水太少了。野鸭喜欢在水里游,水少了怎么行呢?
(6)指导朗读
①就是这个词把野鸭眼中的泥塘的优点与不足连起来,用一句话说清楚了。我们一起来读读野鸭说的话。
②教师范读句子。
4.学习青蛙如何引水。
①野鸭也没有买泥塘。青蛙听了野鸭的话,心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啦。它这么想也这么做啦。
②(屏幕强调第8小节第2句话)请你读读划线的句子,想一想青蛙为了引水,做了什么呢?
③学生思考。
④你们看!
青蛙跑到山上,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最后把水引到泥塘里来。青蛙就是这样引的水,真不容易呀!把竹子破开,就是用刀把竹子劈开,一分为二。
⑤请你读好这句话,体会一下青蛙引水的辛苦吧。
5.归纳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故事。
(1)现在请你读读青蛙两次卖泥塘的经过。你会有什么发现呢?自己找一找,说一说吧。
(2)听听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个部分都是先写青蛙站在牌子边吆喝,再写动物来了,怎么说,怎么做,最后写青蛙怎么想,怎么做。
(3)师小结:这位同学发现了青蛙两次卖泥塘的相似之处。
①野鸭也是先说泥塘的优点,然后用“就是”提出了泥塘的不足。(板贴:就是、水太少)
②一个“于是”告诉我们,青蛙的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板贴:于是、引了水)现在你能不能说说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经过呢?说的时候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语。自己练练吧!
(4)学生练习。
三、学习课文9~10小节
1.学习泥塘的变化。
(1)青蛙引了水,泥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对了!泥塘灌足了水。
(2)学习生字“灌”:“灌”的偏旁是三点水。灌足了水在这里表示倒足了水。
2.学习青蛙第三次卖泥塘的经过。
(1)这回青蛙会怎么卖泥塘呢?请你读读第9~10自然段,看看和前面两次卖泥塘的经过一样吗?
(2)学生自读思考。
(3)读完了吗?有什么发现呢?听听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①生:我发现这一次青蛙卖泥塘时,也是先写青蛙站在牌子下吆喝。最后写青蛙怎么想,怎么做,但是中间部分不一样。小动物来了,没有说泥塘的优点,而是说缺了什么。
②生:我发现前面两次卖泥塘时都是只有一个小动物过来。现在把很多小动物放在一起写了。
③师点评:同学们真会读课文,既发现了相同的地方,又发现了不同的地方。
(4)那么小动物们提出了泥塘的哪些不足的?自己说一说吧。
(5)学生练习。
(6)学习生字“缺”:小动物们提出不足的时候有个字反复出现。就是这个“缺”字。“缺”在这里的意思是缺乏,缺少。
(7)(屏幕强调三个“缺”字)小动物说这里缺点儿数,就是说少了点儿树;说缺点儿花,就是说少了点儿花;那缺条路呢,就是少了条路。小鸟,蝴蝶,小兔都用“缺”告诉青蛙泥塘的不足。
可小猴说应该盖所房子。(屏幕强调词语:应该)小猴说,应该盖所房子,其实就是想告诉青蛙泥塘旁边缺了房子,你们看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3.完成配套练习册第5题。
(1)课文中没有写小动物们说的话。他们会怎么说呢?我们来听听老牛和野鸭是怎么说的吧。
(2)学生读题。
(3)教师指导:是呀!它们先说了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优点和缺点之间用上“就是”或者“不过”联系了起来。那么其他小动物是怎么说的呢?请你扮演一种动物,学着老牛或野鸭那样说一说,演一演。表演时注意要说好动物的话,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哟。
(4)学生思考.
(5)看看三位同学是怎么表演的吧。
①生:一只小兔子跑了过来,看了看泥塘,说:“哇,泥塘周围好多草呀!在上面跳一定很舒服。不过要是有条路就更好啦。”
②生:小鸟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里的小草绿茵茵的,看上去很美,就是少了一棵树,我要到哪里去搭窝呀?”
③生:小猴跑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里好是好,白天我可以在这里翻跟头,但是到了晚上,我应该睡在哪里呢?要是能盖所房子就好啦。”
(6)这三位同学演得怎么样呢?听听大家的评价吧。
①生点评:我觉得他们表演的时候都能加上动作,小兔子是蹦蹦跳跳地过来的,小鸟是扇着翅膀的,小猴是跑过来的。虽然没有戴头饰,但是我从他们的动作中就能知道他演的是什么动物。
②生点评:我觉得演小鸟的同学演得特别好,他在说话前还飞了一圈,好像是绕着泥塘在看。
(7)教师小结:你们同意他们的评价吗?三位同学演得好,两位同学评价得也好。课后大家可以再练习练习,注意要说好人物的话,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哟!
四、借助板书,尝试归纳
1.指导朗读: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屏幕强调两个感叹号和词语:准能)从这两个感叹号和“准能”这个词可以看出,青蛙对卖掉泥塘越来越有信心了。来懂好这句话,读出青蛙的信心吧!
2.说干就干,小动物说缺点儿树,青蛙就栽了树。
(板贴:缺点儿树、栽了树)
小动物说缺点儿花,青蛙就种了花。(板贴:缺点儿花、种了花)
小动物说还缺条路,青蛙就修了路。(板贴:还、缺条路、修了路)
小动物说应该盖房子,青蛙就盖了房子。(板贴:应该、盖房子、盖了房子)
青蛙还做了其他事,我们用省略号来表示。(板贴省略号)
2.现在你能不能看着板书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呢?
3.学生自由练习。
4.是呀!青蛙为卖泥塘做了不少的事。可最后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书写指导,学写“破”
1.最后我们来写字吧。(屏幕出示田字格中的“破”字)“破”是左右结构的字。
2.看看它的笔顺。(屏幕演示笔顺)
3.出示两幅学生书写作品。
这是两位同学写的字,第一位同学写得很漂亮,每个笔画都写在了正确的位置上。
第二位同学在写的时候,左右两边分得太开了。建议他写横钩的时候能从竖中线起笔,这样就能做到紧凑了。现在请你们在书上练习书写,做到书写姿势端正哟!
4.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青蛙 (不过)有些草更好 (于是)种了草
野鸭 (就是)水太少 (于是)引了水
)))))))))))))))))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10-11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局及青蛙不再买泥塘的原因。
2.借助板书提示,将故事复述清楚。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前两节课我们了解了青蛙卖泥塘的原因和经过。你读懂了些什么呢?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吗?你可以选一个内容来说,也可以两个内容都说一说。
3.学生思考填空。
4.听听同学的交流。
①生:青蛙为了把泥塘卖出去,它种了草、引了水、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子。
②生:在老牛眼中,泥塘的优点是在里面打滚很舒服;泥塘的缺点是周围没有草。在野鸭的眼中,泥塘的优点是周围有了绿茵茵的草;泥塘的缺点是水太少。所以老牛和野鸭都不想买泥塘。
③教师点评:你们是这样说的吗?两位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清楚了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以及老牛和野鸭不买泥塘的原因。你们是不是也说清楚了呢?
二、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
师:青蛙为了卖泥塘做了好多事情,泥塘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了。
1.(屏幕出示第11自然段)读读这段话,想想青蛙是怎么吆喝的?和前几次吆喝有什么不一样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生:我发现青蛙这一次吆喝除了说卖泥塘喽,卖泥塘这句话。它还说了好多泥塘的优点。
4.说对了,泥塘好在哪儿呢?
(1)瞧!(屏幕依次强调课文原句)这里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原来水太少的泥塘现在可以游泳啦。
(2)学习“泳”字:“泳”偏旁是三点水,表示有水。
(3)除了这些,这里还有道路通到城里。小青蛙说了那么多优点,其实都在说一个意思。那就是——多好的地方!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怎么吆喝呢?请你试着读好青蛙的吆喝吧。
(4)学生练读。
(5)学生朗读。
教师点评: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青蛙的自豪。
5.体会青蛙想法的变化。
(1)(屏幕强调句子: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不过青蛙说到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时,为什么不说下去了呢?
(2)对了,因为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
(3)学习生字“愣”:(屏幕出示词语:愣住)“愣”后鼻音,偏旁是竖心旁,形容失神发呆的样子。和老师一起读词语:愣住。
(4)为什么说到这儿,青蛙会愣住了呢?你还记得它为什么要卖泥塘吗?对呀,不就是想搬到城里住嘛!现在呢?来看看青蛙是怎么想的。(屏幕强调青蛙的心理活动)请你读读青蛙的想法。
(5)学生自由读句。
(6)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挺好的,不想卖掉了,不舍得卖掉了。
(7)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完整地读一读第11自然段,读好青蛙的吆喝以及想法吧。
6.青蛙是这么想的,于是它怎么做呢?(出示第12小节)和老师一起读句。
7.总结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
(1)课文学到这里,你知道青蛙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请你想一想,说一说。
(2)学生思考答案。
(3)学生交流。
①生:我觉得青蛙之前想卖泥塘,是因为它觉得那个时候的泥塘很烂,住着不舒服。现在泥塘变得这样美丽,青蛙当然不会再卖掉了。
②生:因为青蛙觉得泥塘已经变得十分美丽了,有花,有草,有树,有房子,还有一条小路通到城里。它不用搬到城里去住啦,住在这里又舒服又方便。所以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4)教师小结:是呀!以前的烂泥塘在青蛙的努力下已经大变样了。(板贴:烂泥塘)这里有绿茵茵的草,又有满池塘的水,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五颜六色,还有小鸟、蝴蝶在这里飞舞,已经变成了一个好地方。(板贴:好地方)青蛙怎么还舍得卖掉泥塘呢?
三、尝试归纳,学说故事
1.课文学完了,我们来讲讲青蛙卖泥塘的故事吧。你可以选择第一次或第二次卖泥塘的部分,也可以从第10自然段中选一个小动物,学着前面的样子说一说,开始吧。
2.学生自由练习。
3.故事说完了吗?我们来听一位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1)预设1:
①生:“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一只野鸭飞来,它看了看泥塘说:“这里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不能让我玩水了。”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一定能卖出去了。于是青蛙跑到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地贴起来,终于把水引到了泥塘里。
②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讲的是青蛙第二次卖泥塘的故事,说清了青蛙怎么吆喝,野鸭怎么说,青蛙怎么想,怎么做这些内容?尤其是把青蛙引水的经过一步一步讲清楚了。说的真棒!再来听一位同学讲故事吧。
(2)预设2:
①生:“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蝴蝶飞来了,照着泥塘飞了一圈说:“这里缺点儿花,我饿的时候就不能吸食花蜜了。”蝴蝶没有买泥塘,飞走了。青蛙想:对!对!要是我在这里种点花,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它就在泥塘边种了好多花。
②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能学着课文的样子,讲清楚蝴蝶和青蛙之间的故事。如果要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的话,有两个地方可以改进一下:一是蝴蝶在评价泥塘的时候,不能只说泥塘的缺点,应该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这样才显得有礼貌。二是可以展开想象,说说青蛙是怎么种花的。
4.同学们,你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呢?请你再练习一下吧。如果你觉得已经讲得很好了,也可以换一个小动物来说说。
5.学生自由练习。
6.现在我们请刚才的那位同学再来讲一讲吧。
①生:“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蝴蝶飞来了,绕着泥塘飞了一圈说:“这里的草地绿茵茵的,真美呀!就是缺点儿花,我饿的时候就不能吸食花蜜了。”蝴蝶没有买泥塘,飞走了。青蛙想:对!对!要是我在这里种点花,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青蛙从网上订了好多花籽,等花籽一到,青蛙就把花籽播撒在了泥塘边。过了些日子,泥塘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这下泥塘变得更美啦!
②教师点评:泥塘变得更美了,这位同学讲的故事也更精彩了。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学会怎么讲这个故事了吧。
四、书写指导,学写“竖”
师:课文学完了,下面我们练习写字吧。
1.出示田字格中的“竖”。
2.教师范写:看老师写这个字,“竖”的第一笔竖和第二笔竖写过横中线;下面的“立”点从竖中线开始写起;最后一笔横要长。
3.现在请你在语文书上练习写这个字吧。记得写字姿势要正确哟!
4.学生练写。
五、布置作业
看看课后的作业吧:
1.分角色演一演《青蛙卖泥塘》的故事。
2.选做: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青蛙 (不过)有些草更好 (于是)种了草
野鸭 (就是)水太少 (于是)引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