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7 20: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4.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懂得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5.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懂得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准备】
教学PPT、音频资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了解青蛙要卖泥塘的原因。
3. 初步学会复述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爱看童话故事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动物童话,题目是——21《青蛙卖泥塘》(出示课题)。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青蛙”是捉虫能手,所以“蛙”是——“虫字旁”,右边是——两个土。卖上面有个十,十表示数量多,东西多了才要——卖,卖的最后一笔是——点。泥塘里不只有水,还有土。
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它是怎样卖泥塘的呢?谁来买泥塘?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别字。
(2)想一想: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3)圈一圈:哪些动物来过泥塘?
2.正音(读词语)
第一行 灌水 播撒 挺舒服
第二行 绿茵茵 愣住 水坑
第三行 缺点儿树 缺点儿花 缺点儿路
3.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读了课文你知道原因了吗?
3.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青蛙卖泥塘的原因,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小老师学“烂”。
这个泥塘里全都是烂糊糊的——泥巴。谁能读好这个词?(出示词语卡片“烂泥塘”)指生读。齐读。
看看图,烂泥塘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5.看图理解烂泥塘。
你看到了什么?(生:泥塘里水很少,周围光秃秃的……)
师:难怪青蛙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所以青蛙想把泥塘卖掉,换成钱搬到城里去住,自己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哪些动物来过泥塘?(板书: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狐狸)
评价:这位同学不仅找出了小动物,还能按照小动物出现的顺序说清楚,你们都找对了吗?
三、了解第一次卖泥塘的经过。
1.来过泥塘的小动物课真不少,那青蛙一共卖了几次泥塘呢?四次。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5自然段,了解一下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经过吧。
2.想一想他为了卖掉泥塘做了哪些准备呢?出示第二自然段。对了,他先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
3.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各种牌子,比如宣传牌,马路上的路牌,商店的招牌。
4.认识理解“吆喝”
(1)过渡:青蛙不仅竖招牌,还做了什么招揽生意哈?
(出示“吆喝”词语卡片)领读。
师:喝,是个多音字,(出示:喝水、喝彩)在这两个词里,“喝”怎么读?指一生领大家读。
在吆喝这个词中,喝要读轻声,跟老师读——吆喝。开火车读。吆喝就是大声喊叫的意思,理解:吆喝 生活中你听到过谁吆喝、吆喝什么?
朗读句子。师:那么青蛙是怎么吆喝的?卖泥塘喽,卖泥塘哦
评价:声音真响亮,周围的动物们一定能听到。
读的时候如果把这个喽字读得长一些;关注感叹号,后面的卖泥塘读的短促些就更好了,你们来试一试吧。指名读
3.青蛙就是这么吆喝的,他的叫声引来了老牛,老牛买泥塘了吗?
师:对,没有。来听听老牛是怎么说的。引读——这个水坑坑吧,在里边打滚儿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4.老牛一共说了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老牛说了两句话,先说这个烂泥塘是个水坑坑,在里面打滚倒是挺舒服。)
追问:为什么老牛会觉得在泥塘里打滚挺舒服呢?
师讲解:原来呀,牛这类动物容易招蚊虫,她在泥坑里打滚不仅能止痒,还能甩掉这些虫子,
5.老牛的第一句话肯定了泥塘的用处,接着老牛说了第二句话。这句话告诉你什么呢?
生:这句话告诉我老牛不准备买泥塘,因为泥塘周围没有草。
师:是呀,老牛先说了泥塘的优点,可以在里面打打滚,接着说了泥塘的缺点,有些草就更好了。(板书:有些草更好)
5.朗读句子。不过,这个词告诉我们,老牛不想买泥塘,请你抓住不过这个词语,读出老牛不满意的语气吧。(板书:不过)
6.出示第五自然段。青蛙接受了老牛的建议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生:他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7.于是这个词告诉我们,青蛙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请你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8.学习:采集 播撒 (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师:采集就是收集,采集草籽,就是用手把草籽一颗一颗收集起来。播撒两个字,都是提手旁,用手抓一把草籽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和老师一起读好这两个词,青蛙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这是在做什么?对了,她在泥塘周围种了草。(板书:种了草)
师:到了第二年春天,泥塘周围长出来绿茵茵的小草。、
四、尝试复述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课文先给介绍了青蛙卖泥塘的原因。再写了青蛙怎么卖泥塘,如何招揽生意的?接着第一位顾客是谁?他对烂泥塘的看法是怎样的?最后青蛙是如何做的?现在你能不能按照这样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呢,讲的时候记得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哟。
2、自由练习。
3、指名说
生:来听听同学讲故事吧,青蛙在泥塘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他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老牛没有买泥塘就走了,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啦,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4.师指导复述。师:这位同学借助提示把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说清楚啦,而且在说的时候能注意青蛙和老牛说话时的不同语气,真会讲故事。如果请你把这段故事演一演,你会怎么演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
5.小组演
6.指名上台演
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青蛙卖泥塘的原因,学习讲好了青蛙第一次卖泥塘的过程,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指导写字
1.写“竖”
2.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自主记忆。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在书上田字格里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为什么? 不怎么样
怎么卖? 竖招牌 吆喝
谁来过?
老牛 挺舒服(不过)有些草更好 (于是)种了草
野鸭
小鸟
……
(动物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仿照前文,合理想象小动物们说的话并有感情地演一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懂得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1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吧,这里有两组练习,自己读读句子,想想应该怎么选择呢?
(见图)
生:他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青蛙都照着小动物们的话去做了,可结果谁都没有买青蛙的泥塘。
生2::老牛觉得在青蛙的泥塘里打滚倒挺舒服的。
后来,青蛙的泥塘里有了一条通到城里的道路。
同学们,你们选对了吗?
(二)学习青蛙第二次改造泥塘的内容
1. 第二位光顾青蛙泥塘的小动物是谁呢?他是怎么说的?青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泥塘卖出去了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6~9自然段,想一想。
2. 说一说:第二位光顾青蛙泥塘的小动物是_________,他没有买青蛙的泥塘,是因为他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的,野鸭是这样说的——
出示句子:“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1)齐读。
(2)(出示两句句子)比较野鸭和老牛说话的共同点。
①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②中间都用上了“就是”、“不过”这样的词语来连接,表示前后意思的转折。
③齐读两句句子。
1.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怎么想?怎么做的?(指名回答)
随机出示句子: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板书:引水
(1)青蛙要给泥塘引水容易吗?作者就是抓住青蛙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青蛙引水的不易。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句话,给这些动词加上小圆点。
(据交流出示:跑、找、砍、破、接、引)
(2)除了这些动作,还有一个词组、一个词语也说明了引水的不易。
(据交流泛红:周围的山里、一根一根)
(3)关注这些词,自由读,齐读。
(点评: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青蛙为了泥塘更美好的环境,付出了很多的辛劳。)
2.过渡:在青蛙的努力下,泥塘里的水终于灌足了。
(1)学生字:灌(读准三拼音、“灌”是指注入液体,所以部首是“三点水”)
(2)师:池塘周围有了草,池塘里有有了水,这下青蛙就更自信了。听!青蛙的吆喝声更大了。(播放声音)我们学着青蛙的样子一起来吆喝一下吧!(齐读:“卖泥塘喽,卖泥塘!”)
(3)泥塘卖出去了吗?一个“可是”看出青蛙此时的心情——(生:难过、低落、失望......)
出示句子: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9自然段。先读出青蛙的自信,再读出青蛙心情的低落。
一、学习第10自然段,继续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
过渡:你们看,还有很多小动物来光顾青蛙的泥塘呢!
1.引读。随机学习生字:缺(近义词:少)
2.当时小动物们具体是怎样说的呢?模仿前面老牛和野鸭的说话,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泥塘的缺点,中间用上“不过、就是、但是、可是......”等词语来连接。
说话练习:
小鸟飞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飞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兔跑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猴跑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狐狸跑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由说。(2)指名2-3名。
(点评:看来你们也学会委婉地跟别人提出建议了,真棒!)
3.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怎么想?怎么做?
据交流出示句子: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青蛙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1)“准”是什么意思?
(2)板书:栽树 种花 修路 盖房子
(3)齐读句子。
二、学习11、12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知道事情的结果
师:就这样,经过青蛙的精心改造,泥塘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听!他又吆喝起来了——(播放声音)泥塘有没有卖掉呢?为什么呢?自己读读11自然段。
1.读词语、词组:花丛 道路 愣住 尽情 游泳 尽情游泳
随机理解词语:尽情(由着自己的情感,不加拘束地做某事)生活中,你尽情地做过什么事?
2.回答问题(预设:青蛙觉得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随机板书:好地方(不卖)
3.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呢?
据交流出示句子:“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1)引读。
(2)泥塘变得如此美好!小朋友,青蛙这时的心情怎么样呀?关注感叹号和红色的字(泛红:! 4个“有” 2个“可以” 1个“还有”),先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齐读。
(4)(分成两个色块)青蛙先发自肺腑地感叹这是多好的地方!再具体说了这个地方好在哪里?这就是先概括后具体。来,我们男女生合作着读一读。
(5)让我们学着青蛙的样子也来向同学推荐一样物、一个人或一个地方。
仿说练习:
多好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好的文具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好的体育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好的校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择其中的一句,四人一组说一说。②指名2-3名。)
(6)配乐,师生合作读青蛙最后一次的吆喝。
4.青蛙说到这里,突然——(生:愣住了)愣住了就是——?(生:呆住了)他想——(生: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生: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五、总结提升
师总结,引导感悟道理:泥塘里,水灌满了,荷叶绽开了圆圆的笑脸。泥塘边,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蝴蝶正在花丛中飞舞......是什么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环境?(据交流板书:劳动创造美好环境)同学们,让我们相信,不断努力,不断改变,就可以变得越来越美好!
六、复习词语,指导写字
1. 复习词语。
师:青蛙咧开了嘴,似乎在欢快地歌唱。
2. 指导书写“卖”。
师:“卖”的笔顺,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个字的结构以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老师提醒:“卖”字上小、下大;“十”的竖落在竖中线;最后一点要比上面两点略长。
【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 不卖
为什么? 不怎么样
怎么卖? 竖招牌 吆喝
谁来过?
老牛 挺舒服(不过)有些草更好 (于是)种了草
野鸭 (就是)水太少 (于是)引了水
小鸟 缺点儿树 载了树
蝴蝶 缺点儿花 种了花
兔子 (还)缺条路 修了路
猴子 (应该)盖房子 盖了房子
(动物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