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习作指导课
“难忘的节日”
谈一谈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思路启发
说一说过节日
每一次过节都发生了不少难忘的事,每一个节日都有很多习俗,引导学生说一说最难忘的事或重要的过节习俗。
点拨要点
想一想过节日
写好难忘的情景,注意写节日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再记叙节日的过程。
点拨要点
写一写过节日
每一个节日都发生了不少难忘的事,每一次过节有很多习俗,我们到底该写哪一件事或重要的过节习俗呢?
点拨要点
春节:
祭灶 扫尘 守岁 年夜饭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点拨要点
元宵节:
张灯看灯 吃元宵 踩高跷 猜灯
赏花灯 舞龙舞狮
思路点拨
写一写过节日
过节除了写好难忘的情景外,还得写节日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再记叙节日的过程,并写清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习作引导
春节里发生的事其一:放鞭炮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和谁?
怎么放的?
害怕吗?
放鞭炮后的效果?
心情如何?
放鞭炮后的想法?
习作引导
春节里发生的事其二:包饺子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和谁?
怎么包的?
会包吗?
包后的效果?
心情如何?
吃后想法?
习作引导
春节里发生的事其三:贴春联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和谁?
怎么贴的?
贴后的效果?
心情如何?
贴后想法?
习作引导
清明节——扫墓
怎么扫墓?
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情景?
什么想法?
什么心情?
扫墓后想说什么?
指导选材
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注意把事情过程写清楚。
例文展示
放烟花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年。”烟花是我春节记忆里的色彩印记。大年初一零点的钟声响起,每家每户都点燃烟花和鞭炮,用这种方式喜迎新年,表达着大家对于新年的祝福和期盼。我家的烟花爆竹都是爸爸燃放的,我和弟弟站在窗前,使劲捂着耳朵望着窗外,我感觉爸爸点烟花的背影是最帅的。“砰”的一声过后,绚烂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那一刻,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EDIT CONTENT
布置作业,动笔成文
写一写节日
把那精彩的画面、难忘的瞬间记录下来,写后认真修改,然后同桌互改后再上交。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习作评改课
“难忘的节日”
小组交流,习作共赏
每一个节日都发生了不少难忘的事,每一次过节有很多习俗,你写了哪个节日?小组内分享一下吧。
小组交流,习作共赏
难忘的节日
1.寻找组内优秀文章或片段,说一说:好在哪?小组内互相阅读,找出同学习作的三个优点,给他提一个习作建议。小组内推选出两篇写得最好的作文,准备全班展示。
2.寻找组内不足作文:存在什么问题?如何修改?
好文标准
难忘的节日
好作文都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把意思写清楚,并且有些小曲折;
二是写事中写一些想法,有真情;
三是语言生动,用了一些好词好句。
范文赏析
范文1: 贴春联
“铠宁,快来!快来贴你的对联!”爸爸兴奋地在门外喊。
是啊!二十八,贴花花。今天是贴对联的日子,也是我盼望已久的时刻!
我猛地起身,放下手中的书,拿起胶带冲到门外。不知何时,外面下起了雪。淘气的小精灵们正在空中翩翩起舞。打开对联来看,几片晶莹剔透的雪花恰好落在那火红的对联上,显得格外喜庆。
范文赏析
范文1: 续《贴春联》
红纸黑字,上写“名题雁塔登金榜,猪拱华门报吉祥。”嗯?名题雁塔登金榜?这上联写的分明就是对我的期望——“金榜题名”。怪不得爸爸说是“我”的对联呢?望着火红的对联,我的内心涌起一阵温暖和感动。爸爸冲我一笑,说:“我选的对联好吧?喜欢吗?”我狠狠地点了点头。
范文赏析
范文1: 续《贴春联》
准备开始贴对联了,妈妈端出了刚打的浆糊,可我觉得用双面胶粘更好。爸爸妈妈就依我的意见来贴,毕竟是“我”的对联嘛!我美滋滋地截断胶带,撕开胶皮,先贴到对联上,再请爸爸帮忙将对联举起来,我小心地按压上去,抚平。我退后几步观察,平平整整,服服帖帖,不错!再默念一遍——名题雁塔登金榜。真希望新的一年里,我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范文赏析
范文1: 续《贴春联》
下联,我也如法炮制,很快贴好了。这时,爸爸递来了横批:万事顺意。横批横批,顾名思义,当然是要贴在门横着的正上方了。我站在折梯上比划着,寻找中间位置。“啪啪!”两下,就是这么利索!
一切完毕!我跳下梯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我的杰作。这时,几片可爱的雪花精灵飞了过来,拥抱、亲吻着对联的每一个文字——“名题雁塔登金榜,猪拱华门报吉祥”。爸爸妈妈拍手叫好,我也乐开了花。新的一年,希望我心想事成,也希望我们全家吉祥幸福、蒸蒸日上。
范文赏析
范文1: 续《贴春联》
贴完我家对联,感觉意犹未尽,信步走出家门,发现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有手写的,也有印制的;有朴实的,也有华丽的……银白色的玉屑映衬着火红的对联,让我不但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氛,还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腊月二十八,面对这一片火红,我感觉自己提前长大了一岁!
范文赏析
范文2: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日,在奶奶口中是“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一大早,奶奶就开始忙活着做好吃的,比如什么“馓子”,“煎饼”,“炒豆子”。这些东西平时难得一见,我站在奶奶身后馋得直流口水。奶奶一边炒着豆子,一边跟我念叨:“二月二要理发,老祖先说了‘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所以,吃完饭咱们去剪头发。今天理发店人肯定特别多,去晚了就等不着了。”
范文赏析
范文2: 续《二月二,龙抬头》
但在一边的我却是一连串的问题:“二月二才刚过完春节,为什么要吃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呢?‘龙抬头’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二月二要理发呀?”我问奶奶。可忙得热火朝天的奶奶根本顾不上听我在说什么。没办法,为了解开疑惑,求助网络吧。
范文赏析
范文2: 续《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呢?传说因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独自称帝的举动惹怒了玉皇大帝,他命令龙王三年不准下雨,可龙王不忍心生灵涂炭,偷偷为人间下了一场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出了天庭,压在大山之下受罪,并称“除非金豆开花,才能重返天庭。”后来,人们发现炒的玉米粒爆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 玉帝无奈,将龙王召回天庭,继续行云布雨,造福人间。因为这个传说,人们把二月二叫做“抬头节”,“青龙节”,“春龙节”。而在二月二吃的东西,也是有讲究的:吃馓子叫“啃龙骨”,吃煎饼叫“嚼龙皮”,而吃炒豆子,则是纪念“金豆开花”的。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都有祈求一年都风调雨顺,吉祥幸福的寓意。而剃头是为了贴合“龙抬头”,希望能像抬头的龙一样神采奕奕。
范文赏析
范文2: 续《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虽然它不及春节热闹,却在寒冬过去的春天里给人们一个祈求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希望你我都能记住这个特别的日子。
修改要点
难忘的节日
一、删除啰嗦的语言,做到不哆嗦。
二、把想说的意思学着刚才两篇作文的写法,写得再具体一些。
三、多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好词好句,尽量写生动、形象些。
四、认真修改用错的标点和错字。
畅谈收获
难忘的节日
通过本次作文课的学习,对于写事或写活动的文章你有哪些想法?请谈一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