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亚非文明(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亚非文明(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7 21:1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亚非文明
一、单选题
1.(2023·浙江省台州市·历年真题)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
A. 阿拉伯数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掷铁饼者 D. 金字塔
2.(2023·青海省西宁市·历年真题)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每年定期泛滥,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这条长河哺育了(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中国文明 D. 古印度文明
3.(2023·辽宁省阜新市·历年真题)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象征是(  )
A. 金字塔 B. 青铜器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4.(2023·湖南省株洲市·历年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 金字塔 B. 楔形文字
C. 《汉谟拉比法典》 D. 司母戊鼎
5.(2023·江苏省扬州市·历年真题)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 初步实现统一 B. 遭到外族入侵 C. 文明未能延续 D. 等级制度森严
6.(2023·湖南省张家界市·历年真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7.(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
A. 都诞生于1世纪左右 B. 创始地点在亚洲
C. 宣扬众生平等 D. 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8.(2023·贵州省贵阳市·历年真题)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中国
9.(2023·山东省济南市·历年真题)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 文献史料 B. 实物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图像史料
10.(2023·湖南省常德市·历年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11.(2023·湖北省·历年真题)如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  )
《汉误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贷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 法律体系完善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民主政治发达 D. 社会等级森严
12.(2023·湖南省岳阳市·历年真题)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 基督教 B. 佛教 C. 天主教 D. 伊斯兰教
13.(2023·江苏省苏州市·历年真题)“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 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 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 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 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4.(2023·全国·历年真题)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 推行了种姓制度 B. 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 建立了幕府统治 D. 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15.(20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历年真题)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 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 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 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16.(2023·广东省广州市·历年真题)如图为古埃及的壁画。这些壁画反映了古埃及(  )

A. 种姓制度的建立 B. 农业生产的状况 C. 统治区域的变化 D. 民主政治的实行
17.(2023·黑龙江省鹤岗市·历年真题)人类最早的文明中,与“种姓制度”“佛教”有关的古代文明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中国文明 D. 古印度文明
18.(2023·黑龙江省大庆市·历年真题)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其南北,金字塔是它的象征。位于非洲东北角的这一古代文明是(  )
A. 古埃及文明 B. 中华文明 C. 克里特文明 D. 迈锡尼文明
19.(2023·山东省济宁市·历年真题)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20.(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 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B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斯巴达克起义 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落
D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进行改革 形成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A. A B. B C. C D. D
21.(2023·广东省·历年真题)如表是地理自然环境与对应区域文明发展的表现,据此分析,早期人类文明(  )
地理自然环境 区域文明发展的表现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需要精确计算泛滥日期,埃及进行天文学研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退水后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几何学诞生。埃及实现统一,建立较完善的系统。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但经常泛滥 在与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产量和人工。
A. 洪水泛滥对其产生起决定作用 B. 都是依赖农业经济而产生的
C. 多元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D. 需要靠近大河流域才能发展
22.(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地理环境不同,古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海岛
B. 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古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C. 政治体制不同,古埃及实行奴隶制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D. 社会性质不同,古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23.(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列古迹属于同一文明类型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24.(2023·河南省·历年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执掌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
材料二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 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
(2) 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说明它的价值。
25.(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荷马史诗》……其中的情节显然受到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影响,只是后者描写的是两河流域的传奇英雄吉尔伽美什的故事。……在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建筑的影响,……而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造型优美、数量众多的圆柱。……这种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古希腊文化中的东方渊源》
材料四: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两种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
(2)概况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3)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有何关系?
(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6.(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
请回答:
(1) 写出材料一文献的名称。
(2) 这部文献具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二:在农村,种姓制度则比较根深蒂固,人们依然可以根据衣着、举止、语言用词甚至头饰等来判断人们的种姓,而高种姓的人与低种姓之间来往不多。
请回答:
(3) 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古代印度哪一外族的入侵有关?
(4) 材料二中提到的种姓制度共有四个等级的划分,请写出前两个等级名称。
材料三:13世纪的庄园法庭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请回答:
(5) 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什么?
(6) 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
1.【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发源地,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故D项正确;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排除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排除B;《掷铁饼者》是古代希腊雕塑的杰作,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注意图片的正确识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
2.【答案】A
【解析】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A项正确;古巴比伦文明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是黄河与长江,排除BC两项;古印度文明位于南亚,尼罗河位于非洲,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文明,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排除A项;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就,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4.【答案】A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符合题意;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BC;司母戊鼎是中国的古代文明成就,排除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古代埃及文明以及影响。
5.【答案】A
【解析】根据“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可知,上埃及国王纳美尔的统治上下埃及,说明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古代埃及实现了初步统一,没有涉及也无法反映古埃及是否遭到外族入侵、古埃及文明是否延续和等级制度是否森严,排除BC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埃及的初步统一,注意题干材料的识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埃及的初步统一。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根据题干“公元前6世纪创立”和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均来自于佛教,B项正确。
A.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排除A项。
C.道教产生于东汉,排除C项。
D.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相同点,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相同之处在于创始地点都在亚洲。故B正确。
ACD.这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下游,排除A。
B.根据材料“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故B正确。
C.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排除C。
D.中国文明产生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答案】B
【解析】A.文献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排除。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是前人活动的场所和人们使用过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正确。
C.口述史料是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有录音为依据的文字形式,排除。
D.图像史料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解答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文化常识的掌握。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历史基本常识的积累。
1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畔,A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金字塔。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文明成就。
11.【答案】B
【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古巴比伦法律体系完善的结论,不符合主旨,排除A。
B.据材料“租贷、雇佣、购买、交换、借贷”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涉及商业贸易的法律内容较多,说明当时古巴比伦王国的商品经济较为活跃,法律内容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正确。
C.《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当时的古巴比伦不存在民主政治,排除C。
D.材料未涉及古巴比伦社会等级森严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识记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佛教,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依据“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由此判断与之有关的宗教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B符合题意。
A.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排除A。
C.天主教创立者人称圣母玛利亚,排除C。
D.伊斯兰教创立者是穆罕默德,排除D。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题干“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可知,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都是农耕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多共同点;根据材料“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可知,文明的起源地域不同,因而又具有鲜明的区域文明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可见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D项正确。
A.题干未提到人类最初的文明,排除A项。
B.题干未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排除B项。
C.题干不能说明文明成长具有世界性,排除C项。
14.【答案】D
【解析】A.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排除A。
B.材料未涉及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哲学的关系,排除B。
C.古代日本建立了幕府统治,排除C。
D.据材料“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可知,古埃及最高法老自称其是神之子,体现了借助神权维护其统治的特征,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古埃及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古埃及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5.【答案】D
【解析】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
D.根据材料“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和结合所学知识,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埃及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金字塔和埃及文明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6.【答案】B
【解析】由图片“劳动者在耕地、播种、收割、打谷”“劳动者在扬场,在监工监督下称粮食”可知,这描述的都是古埃及的农业劳动场景,反映了古埃及农业生产的状况,B项符合题意;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排除A项;图片内容没有涉及统治区域的变化,排除C项;古埃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古埃及的统治状况。
17.【答案】D
【解析】A.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排除A。
B.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B。
C.中国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甲骨文和青铜器,排除C。
D.据题干“种姓制度”“佛教”及所学可知,两者都属于古印度的文明内容,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其南北,金字塔是它的象征”可知,这是对古埃及文明的描述。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馈赠”。A项符合题意;中华文明位于东亚,排除B项;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都属于欧洲文明,排除CD两项。
故选:A。
本题考查金字塔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及文明成果。
19.【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据题干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这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C项正确;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希腊均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
20.【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史实与推论,要求具备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
C.公元前73年的斯巴达克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而非罗马帝国,故C说法错误。
ABD.联系所学可知,这三项的表述符合史实,故ABD说法正确。
故选C。
21.【答案】C
【解析】据“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需要精确计算泛滥日期,埃及进行天文学研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退水后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几何学诞生。埃及实现统一,建立较完善的系统。”可知,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埃及出现了太阳历、几何学;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但经常泛滥”“在与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产量和人工”可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经常泛滥,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这说明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早期人类文明的多元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C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在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早期人类文明的多元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早期人类文明的多元特征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和古代雅典文明的对比。结合所学, 古代埃及和古代雅典都是奴隶社会, 古代埃及是亚非奴隶制文明代表, 古代雅典是欧洲奴隶制文明代表, 选D。
2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要求具备知识的识记和分析比较能力。
【解答】
①②④.金字塔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代巴比伦文明,长城属于古代中国文明,都属于大河文明,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帕特农神庙属于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①②④)。
24.【答案】【小题1】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小题2】筒车,古代灌溉工具,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将埃及文明和中国文明结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解答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理解。
本题将埃及文明和中国文明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同时,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25.【答案】(1)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地理自然环境因素。
(2)古希腊文明受到了两河文化和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3)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影响了古代西亚建筑。
(4)特征:多元化、多样性、多姿多彩;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1)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类型,要求具备读图识图与知识运用的能力。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材料二古代雅典的舰船和爱琴文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地理环境的不同。
(2)本题考查文明的交流,要求具备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荷马史诗》……其中的情节显然受到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影响”、“种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可知古希腊文明受到了两河文化和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3)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要求具备读图识图与知识运用的能力。读图可知,图一和图二的联系在于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影响了古代西亚建筑。
(4)本题考查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以及应有的态度,要求具备综合分析归纳与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一问,综合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主要体现了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多姿多彩;第二问,联系所学分析,对待不同文明,应以 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6.【答案】【小题1】《汉谟拉比法典》。
【小题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小题3】雅利安人。
【小题4】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
【小题5】处以罚金。
【小题6】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庄园法庭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庄园法庭等相关史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