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篇
世说新语(精选篇)
姓名:
班级:
(一)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戏:游戏,玩耍。
若令:假使;如果。
邪: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
1.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
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
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
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很,非常。
乃:就;于是。
闻:听说。
1.给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 )
①恩惠。 ②给人好处。 ③聪慧。
(2)孔君平诣其父( )
①拜访。 ②到某个地方去。
(3)孔指以示儿曰( )
①表示。 ②给……看。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①古时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指孔君平。 ②特指孔子。
2.文中概括了主人公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的一句话是: 。
3.为什么杨氏之子不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而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有点生硬,第二句比较幽默风趣。
B.第二句用“未闻……”既不失幽默,又委婉地反驳了对方。
C.杨氏之子委婉地称赞了孔君平的博学多才。
D.第二句更显得尊重客人,从中能感受到杨氏之子果真“甚聪惠”。
(三)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及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
魏武:曹操。
役:打仗。
汲:水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及令曰( )
(2)口皆出水( )
(3)乘此得及前(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3.“三军皆渴”的原因是“ ”;(用文中话回答)“望梅止渴”在这里指因为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现在指 。
(四)肝肠寸断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注释]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现在这里建成了三峡大坝。
部伍:本来指部队的编制,后来指军队。另外,行伍也指军队,如出身行伍。
去:离开。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其母缘岸哀号( )
(2)命黜其人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3.“肝肠寸断”原指母猿失去小猿,肝脏和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开了。后用来形容 。
4.公闻之,怒,命黜其人。有人认为桓公的处理太严重了,你觉得呢?
何晏画地为屋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注释]
惠:通“慧”,聪明。
魏武:即曹操。奇:非常。
晏在宫内:曹操娶了何晏的寡母,因此何晏也随母在曹府中长大。
庐:房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欲以为子( )
(2)晏乃画地令方( )
(3)人问其故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
(2)魏武知之,即遣还。
3. 何晏“乃画地令有,自处其中“。人问其故,他答曰:“何氏之庐也。”何晏表达了 的意思。
4.读完此文,你认为何晏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道旁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尝:曾经。
诸:众。
游:玩。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争着。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儿竞走取之(跑)
B.唯戎不动(只有)
C.人问之(它,指“道边的李子”)
D.取之信然(确实这样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3.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4.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假如你当时要是在场,听了王戎说李子是苦的,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七)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
同席:同一张席子。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同席之说。
捉:捡起。
轩冕:古时卿大夫的车乘和冕服。此偏指轩车。
1.下列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没有异议)
B.有乘轩冕过门者(古时卿大夫的车乘和冕服)
C.宁读书如故(原来)
D.子非吾友也(你)
2.翻译句子。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3.《管宁割席》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割席断交”,意思是割开席子分别坐,多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出管宁是个怎样的人呢?
(八)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辄:就。
难之:对此事感到为难。
本所以疑:原本感到为难的。
耳:罢了。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2)幸尚宽( )
(3)王欲舍所携人( )
(4)既已纳其自托( )
2.翻译句子。
(1)幸尚宽,何为不可?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觉得华歆之“优”在于 ,王朗之“劣”在于 。
4.读完古文,你认为华歆是个 的人,王朗是个 的人。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九)支公好鹤
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注释]
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人,年二十五而出家为僧。他既是名僧,又是名士。
剡(shàn)东,剡县之东。
岇(áng)山,山名,在今绍兴东二百里。
铩,摧残,伤残。
翮(hé),禽鸟类羽毛中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羽毛。
轩翥(zhù),振翅高飞的样子。
姿,通“资”,资质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人遗其双鹤 ( )
(2)乃反顾翅 ( )
(3)支意惜之 ( )
(4)少时翅长欲飞 ( )
2.对“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有直冲云霄的资质,又怎么愿意在人身边当玩物呢!
B.既然有直冲云霄的资质,又怎么肯替人作耳目效劳呢!
C.即使有直冲云霄的资质,为人作一回耳目又有何不可呢!
D.即使有直冲云霄的资质,让人就近赏玩也没什么关系呀!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3.“支公好鹤”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
陈太丘: 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
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信:诚信,讲信用。
时年:今年。
已去:已经离开。
则:就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
(3)相委而去( )
(4)元方入门不顾 (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4.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回答)?
(1)
(2)
5.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答案解析:
(一)
1.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
2.C
3.徐孺子是一个善于用脑思考、观察、实践的人。
翻译: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 ”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仁,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二)
1.③①②①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3.C
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
1.(1)于是(2) 都 (3)到,到达
2.前面有一大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梅可以解渴。
3.失汲道 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翻译:魏武帝曹操行军时失去水源,全军都很渴,于是下令说:“前面有一大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梅可以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用这个办法(让部队)到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四)
1.缘:沿着,顺着。黜:罢免。
2.(它的母亲)一直跟着船走了一百多里也不肯离开,最后就跳上了船,一上来就马上气绝身亡了。
3.悲痛之极,痛苦到极点。
4.略
翻译:桓公进军蜀地,到达三峡时,部队里有个人捕到一只小猿猴。它的母亲沿着江岸悲哀地号叫,一直跟着船走了一百多里也不肯离开,最后就跳上了船,一上来就马上气绝身亡了。剖开母猿的肚子看,肠子都一寸一寸地断开了。桓公听说这件事,大怒,下令罢免了那个人。
(五)
1.想要 原因 于是,就
2.(1)因为何晏从小在武帝家长大,(魏武帝)就想要收他做义子。(2)魏武帝知道了这件事,马上让人把他送回了何家。
3.表达了他不愿跟随曹操,思念自家生活的心情。
4.何晏是一个非常聪明而且有主见的孩子。
翻译: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六)
C
(1)曾经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2)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3.这树长在大路边,果子竟然还有这么多,一定是苦的。
4.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等词语。我要是当时在,我也会怀疑,即使相信他的话,也会去证实一下,到底是不是苦的。
翻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很多小朋友一道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有李树,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七)
1.A
2.管宁依旧挥锄劳动,视金片同瓦片碎石没什么两样,华歆把它捡起来又扔掉了。
3.爱憎分明 不慕荣华 淡泊名利(写出一个词语或意思对即可)
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劳动,视金片同瓦片碎石没什么两样,华歆把它捡起来又扔掉了。两人还曾坐在一张席具上读书,有官员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依然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坐席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八)
1.(1)一起(2)幸而,恰巧(3)想要(4)已经,……之后
2.(1)(船上)恰巧还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呢?
(2)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3.华歆之“优”在于他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王朗之“劣”在于他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出尔反尔,“欲舍所携人”。
4.华歆是个谨言慎行/重情重义/信守承诺的人,王朗是个机巧善变/有始无终的人。
5.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
翻译: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敌人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九)
(1)送给;(2)看;(3)舍不得;(4)不久
2.A
3.于是,支公等鹤的翅膀长好,便将它们放飞了。
4.有时,爱并不只是占有,而放飞或不给精神意志的自由套上枷锁才是真爱。
翻译:支公非常喜爱鹤,他住在剡东峁山下,一次,有人送给他两只鹤。不多时日,鹤的翅膀长硬了,跃跃待飞。支公心想鹤飞走了太可惜,于是,把鹤的翅膀搞残了。鹤本来是飞举之鸟,这一下飞不成了,它们低头看着自己的翅膀,一脸懊丧的神情。这一下,触动了支公的恻隐之心,他想:鹤这样直上云霄的有志之鸟,怎么肯做人身边的玩物呢 于是,支公等鹤的翅膀长好,便将它们放飞了。
(十)
1.(1)约定 (2)离开 (3)丢下,放弃 (4)回头看
2.(1)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2)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朋友是一个不守信用人。
4.(1)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不过分。元方用机智和果敢的行动维护了父亲的尊严。(对父亲的朋友失信、无礼应当教训)。
过分。不给人改过的机会。(既然朋友道歉了,承认错误,就应原谅他,有宽容的心)(言之有理即可)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