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省淄博市·模拟题)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 古埃及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古印度文化 D. 古希腊文化
2.(2023·四川省内江市·模拟题)7-8世纪,唐朝西部有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它迅速扩张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该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3.(2022·湖南省长沙市·历年真题)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次老师,即古代的中国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中国“拜师学艺”指的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农奴制改革 D. 明治维新
4.(2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年真题)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 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 B. 苏美尔人和古印度人
C. 古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D. 阿拉伯人和古埃及人
5.(2023·安徽省·历年真题)“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A.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力 D. 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
6.(2023·辽宁省盘锦市·历年真题)世界文明成果辉煌灿烂,各具特点。其中,完整的代数学、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的《医学集成》和《医典》,都属于()
A. 古希腊文明 B. 古罗马文明 C. 阿拉伯文明 D. 华夏文明
7.(2023·湖北省武汉市·历年真题)如图为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拉伯国家兴起于两河流域
B.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扼守红海交通要冲
C. 8世纪中期,地中海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内湖
D. 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便于沟通东西方文化
8.(2023·山东省淄博市·历年真题)下面是某同学研究性学习资料内容。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商鞅变法
大化改新
彼得一世改革
罗斯福新政
A. 古代欧亚国家的发展 B. 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展
C. 现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D. 世界各国的改革创新
9.(2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年真题)数学课上,小强和小明为“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谁创造的”争论了起来。请你帮忙指出正确答案是( )
A. 印度人 B. 希腊人 C. 埃及人 D. 阿拉伯人
10.(2022·黑龙江省大庆市·历年真题)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六百四十六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是指( )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废除农奴制改革 D. 明治维新
11.(2022·浙江省湖州市·历年真题)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影响搭配正确的有( )
序号 历史事件 历史影响
① 大化改新 日本确立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② 公车上书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③ 雅尔塔会议召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④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他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不能论证他的理由的是()
A. 创立伊斯兰教 B. 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
C. 在麦加城传教 D. 建立起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13.(2023·湖南省长沙市·历年真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 )
A. 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B.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C. 传播了欧洲文明的成果 D. 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14.(2023·全国·历年真题)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和统一 B. 大化改新 C. 幕府统治 D. 明治维新
15.(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
A. 都诞生于1世纪左右 B. 创始地点在亚洲
C. 宣扬众生平等 D. 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16.(2023·湖南省怀化市·历年真题)小明同学在归纳世界古代史上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时,罗列了四个国家(见表)。其中不属于地跨三洲大帝国的是( )
世界古代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西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 拜占庭帝国
A. 亚历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7.(2023·全国·历年真题)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 幕府统治 B. 倒幕运动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18.(2023·陕西省榆林市·历年真题)《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构思奇妙,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还有( )
①创立了“儒略历”
②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9.(2023·辽宁省阜新市·历年真题)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儒略历”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阿拉伯数字”
20.(2023·吉林省长春市·历年真题)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A. 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 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21.(2023·湖南省娄底市·历年真题)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贞观之治 D. 伯里克利改革
22.(2023·吉林省长春市·历年真题)因地处欧亚之间,他们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他们传入欧洲。“他们”是( )
A. 古埃及人 B. 苏美尔人 C. 古印度人 D. 阿拉伯人
23.(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世界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值得探究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亚历山大东征 ②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查理 马特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①③
24.(2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年真题)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25.(202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历年真题)“帝国版图内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逐步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统一的宗教信仰。”“统一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26.(2023·全国·历年真题)“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日本“对中国文化”“追求和模仿”而进行的改革是( )
A. 大化改新 B. 农奴制改革 C. 倒幕运动 D. 明治维新
27.(2023·山东省济宁市·历年真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 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 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 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 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28.(2023·湖南省长沙市·历年真题)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阿拉伯人发明,古印度人改造 B. 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改造
C. 古埃及人发明,古希腊人改造 D. 古希腊人发明,古埃及人改造
29.(2023·湖南省衡阳市·历年真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 发明与创新 B. 冒险与挑战 C. 贸易与交流 D. 统一与扩张
30.(2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年真题)穆罕默德完成的双重历史使命是()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出走麦地那
③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1.(2023·天津市·历年真题)历史上以下的改革,未涉及土地所有制变化的是()
A. 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
B. 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
C.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D. 20世纪后期中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问答题
32.(2022·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
(2)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
(3) 被称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______。
(4) 标志着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事件是______。
33.(2022·湖南省湘潭市·历年真题)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请回答:
(1) 公元前3500年开始,亚洲大陆诞生了古代文明。请列举一例文明成果。
(2) 欧洲文明发源于哪里?把地中海变为“内湖”是在哪个帝国时期?此时沟通欧洲与中国的陆上通道是什么?
(3) 8世纪。以伊斯兰教为旗帜进行征战并最终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是哪一帝国?请列举该帝国为亚欧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4) 15世纪,传统亚欧商路因哪一帝国的崛起而不再畅通?哪一位欧洲航海家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此事为何会与美洲的发现一起被誉为是“人类历史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个事件?
1.【答案】B
【解析】《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民族《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史实。
2.【答案】D
【解析】根据“7-8世纪”“政教合一”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任者继续扩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他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在7-8世纪之前已经灭亡,排除A项;罗马帝国没有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没有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帝国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帝国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日本古代向唐王朝学习实行了大化改新,B项正确;
伯里克利改革是古代雅典城邦的改革,排除A项;
农奴制改革是近代俄国的改革,排除C项;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的改革,主要学的西方,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大化改新等知识,重点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以及意义。
重点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以及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根据教材知识:阿拉伯数字最初是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至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后对它加以改造,并传到了欧洲。由此可见,古代印度人是创造者;阿拉伯人是传播者。故选C。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的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明确大化改新学习的对象,同时注意准确识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
6.【答案】C
【解析】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我们常说的“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选:C。
本题考查阿拉伯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阿拉伯文明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A;巴格达距离航海较远,排除B;地中海北岸不属于阿拉伯帝国,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解析】商鞅变法是我国古代地主阶级改革;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地主阶级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地主阶级改革;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改革。故某同学探究的主题是世界各国的改革创新。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罗斯福新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彼得一世改革、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A
【解析】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印度人创造的,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选A。
10.【答案】A
【解析】从材料“从六百四十六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知,这个改革是大化改新。故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都是俄国进行的,排除BC。明治维新是日本于1868年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进行的改革,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故②④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重要事件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1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穆罕默德的成就,要求具备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创立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故排除A。
B.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故排除B。
C.在麦加传教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故排除C。
D.建立起统一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不是穆罕默德的成就。7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民族矛盾丛生,人民民不聊生,渴望统一。穆罕默德顺应历史的发展需求而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他从麦加出走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创立对阿拉伯国家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建立起统一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是在穆罕默德逝世之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据题干“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可知,这表明阿拉伯人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充当了使者的角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
A.材题干涉及的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沟通上的角色,与建立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无关,排除A项。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
C.题干展示的传播是中国和印度文明,属于亚洲文明,排除C项。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日本大化改新,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大和统一是指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与唐朝无关,排除A。
B.根据题干“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可以得出,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的主要原因是大化改新,故B正确。
C.幕府统治开始于12世纪晚期,排除C。
D.明治维新是指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的改革,与唐朝无关,排除D。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相同点,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相同之处在于创始地点都在亚洲。故B正确。
ACD.这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内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图文信息。
【解答】
A.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至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A。
B.西罗马帝国并不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故B符合题意。
C.阿拉伯帝国(632年至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接壤;西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
D.拜占庭帝国(395年至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A.12世纪晚期,天皇大权旁落,源赖朝设幕府于镰仓,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选项错误。
B.19世纪60年代,为推翻幕府统治,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发动了倒幕运动,天皇掌握实权,选项错误。
C.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选项正确。
D.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向西方学习,史称“明治维新”,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日本大化改新的知识,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识记。要知道,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本题考查了日本大化改新的知识。重点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以及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8.【答案】B
【解析】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①创立了“儒略历”是古代罗马的贡献。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是古代东罗马的贡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的相关知识,掌握阿拉伯人的主要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的独特贡献的相关史实。
19.【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根据题文描述可知,“阿拉伯数字”符合这一观点。
故选:D。
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识记阿拉伯人的成就。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0.【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A项只与阿拉伯帝国相符,B项只与拜占庭帝国相符,C项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不相符。
故选:D。
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
21.【答案】A
【解析】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大化改新。掌握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
本题以大化改新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阿拉伯人奔波于亚非欧大陆,不仅密切了亚非欧人民的关系,还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中国的造纸术等传到欧洲;他们将古希腊古罗马典籍译成自己的文字,当西方古典文明泯灭多年后,欧洲人在他们那里寻找到西方文明的光辉。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要求依据题干史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阿拉伯人的贡献。
23.【答案】B
【解析】①亚历山大东征开始于公元前334年;②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③日本大化改新开始于646年;④查理 马特改革是在8世纪上半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②①③④.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世界古代史重大事件时间的掌握.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历史时间的掌握.
2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基督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一世纪,②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③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宗教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
2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人创立的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到亚洲其它地方和北非等地,对这些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形成。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掌握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教义和影响。
26.【答案】A
【解析】6世纪一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7世纪)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据“7世纪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将日本推入一个经济和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对中国文化”“追求和模仿”而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
27.【答案】D
【解析】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可知,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沟通了东西方文化。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的相关史实。
28.【答案】B
【解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选项B对题干图片解读正确,符合题意;ACD项对题干图片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改造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
29.【答案】C
【解析】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可知,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贸易与交流,选项C符合题意;发明与创新、冒险与挑战、统一与扩张无关,排除选项AB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致力于贸易与交流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阿拉伯人致力于贸易与交流的相关史实。
3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穆罕默德的相关史实。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外部势力入侵,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在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半岛各部落代表到麦加朝觐,承认穆罕默德的独尊地位。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了,并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叶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由上分析,穆罕默德一生完成的两大历史使命是创立伊斯兰教和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故选B。
3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具备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土地公有制,故D符合题意。
ABC.联系所学,这三项均涉及到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确立的是封建的土地私有制;班田收授法将豪族土地收归为国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均涉及到土地所有制。故排除ABC。
故选D。
32.【答案】【小题1】西域都护
【小题2】洋务运动
【小题3】南昌起义
【小题4】大化改新
【解析】(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4)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故答案为:
(1)西域都护。
(2)洋务运动。
(3)南昌起义。
(4)大化改新。
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洋务运动、南昌起义、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域都护、洋务运动、南昌起义、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
33.【答案】【小题1】《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小题2】古希腊;罗马帝国时期;丝绸之路。
【小题3】阿拉伯帝国;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小题4】奥斯曼帝国;达 伽马;这两个事件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罗马帝国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新航路的开辟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罗马帝国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新航路的开辟等相关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