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4* 花之歌
课时建议:1-2课时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略读实践课
学习目标:
1.读文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2.交流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任务情境
我们将要写一篇关于“变形记”的作文,就是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想象自己“变形”后的经历。《花之歌》就是作者的“变形”,这篇课文对你的写作有一定的启发。
任务一:
结合预习单,理解词语意思,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请对照预习单,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苍穹 绿茵 孕育 冠冕 祭献
摇曳 旖旎 馥郁 琼浆 鸣啭
硕大无朋 婆娑起舞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把这些词语放回句中,你还会读吗?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
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
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
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我们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或联系上下文推测标红词语的意思。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柔和美好。
香气浓厚。
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任务二: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结合预习单,小组内互相交流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结合预习单,小组内互相交流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 黎巴嫩文坛骄子”,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其作品主要以“爱”和“美”为主题。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
1883年1月6日,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奧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到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进入首都贝鲁特的希克玛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其间,曾创办《真理》杂志。1908年,他因发表态度激进的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而遭到驱逐。与故土的被迫别离,生活的困顿潦倒,并没有冷却他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淡化他对理想的追求。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对理想寄寓深切的依恋之情。
结合预习单,默读课文,想想从哪些地方看出“我”是花。找出相关的句子,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从课文( )、( )、( )、( )、( )、( )可以看出“我”是花。
大自然的话语
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
诸元素之女
亲友间交往的礼品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梳理文章脉络。
第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了“我”是什么。
第5~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我”每天都在做什么。
任务三: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在相应的句子旁写下从文字中想到的画面。
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 的句式交流想到的画面,理解花的各种形象。
片段1: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
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花开花落,来年又开花的画面。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 的句式交流想到的画面,理解花的各种形象。
片段2: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花儿在绿茵中闪闪发光的画面。突出花的高洁夺目。
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 的句式交流想到的画面,理解花的各种形象。
片段3: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花儿在冬天孕育,春天开放,夏天成长,秋天凋零的
画面。写出花儿芬芳而短暂的一生。
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 的句式交流想到的画面,理解花的各种形象。
片段4: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花儿在人们的微笑中传递,在幸福的婚礼上散发芬芳,在死者的葬礼上默哀的画面。写出花儿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 的句式交流想到的画面,理解花的各种形象。
片段5: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花儿在美丽的原野上摆动身姿,在风儿的吹动下散发清香,花儿与万物和谐共处的画面。
用“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花儿( )。” 的句式交流想到的画面,理解花的各种形象。
片段6: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花儿抬头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的画面。
结合生活实际和阅读经验想开去:如果请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我”在做什么?
我是蜜蜂、蝴蝶的朋友,我是辽阔大地的装饰。
我在黑夜与萤火虫嬉戏,使黑夜不再漫长。
小结
我们将读到的内容加以想象,从想象的画面中读懂了花的各种形象。
任务四: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将文中的“我”改为“花”行不行?为什么?
将文中的“我”改为“花”行不行?为什么?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不行。这是作者想象奇特之处: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从花的角度写出了花的习性以及对人的重要。
作者仅仅是在赞颂花吗?
不是,从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资料中,我们了解到,作者想象花的各种形象其实是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自己追求光明的积极人生态度。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默读“阅读链接”宗白华的《杨柳与水莲》。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想象奇特?从杨柳与水莲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
想象奇特一: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杨柳与水莲的对话,写出了它们对刚刚逝去的夜的不同感受。
想象奇特二:杨柳眼里,夜是奇特而美好的——有繁星织就了的花园,有在园中徘徊的月神,有牛童织女在恋爱,还有夜莺啼鸣、花香萦绕……
要积极向上,用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
任务五:拓展阅读丛书中的相关文章,找出想象奇特的句子交流读后的感受
阅读丛书中的《雨之歌》《金色花》,按表格要求找出想象奇特的句子进行交流。
阅读丛书中的《雨之歌》,按表格要求找出想象奇特的句子进行交流。
文章题目 主要内容 想象奇特的句子 读后的感受
《雨之歌》 通过写雨对天地万物的滋润和爱护,歌颂了雨的无私奉献和博大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无私奉献者的歌颂。 我们是从阿斯塔特女神王冠上落下来的美丽的珍珠,早晨的女儿抢走了我们,将我们撒遍大地。 我在哭,一个个小山丘却在笑;我往下掉,花儿们却高高地昂起了头。 乌云和大地是一对恋人,我同情他们, 并为他们传递书信。我倾注着冲淡了他俩中间的这一个强烈欲念,抚慰了另一个受创的心灵。 雷声和闪电预报着我的到来,天空的彩虹宣布了我旅程的终结。生活就是这样, 它从愤怒的雷电脚下开始,然后在安谧的死亡的怀抱里结束。 作者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对雨进行了描述。语言优美,大气磅礴。
阅读丛书中的《金色花》,按表格要求找出想象奇特的句子进行交流。
文章题目 主要内容 想象奇特的句子 读后的感受
《金色花》 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与妈妈“捉迷藏”,让妈妈嗅到花香,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上等,表达了对妈妈的爱。 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 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视角独特,语言优美、活泼,想象丰富。
《花之歌》《杨柳与水莲》《雨之歌》《金色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奇特的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耐人寻味。
课堂总结
花儿向往光明,杨柳能看到生活的美好,雨的无私奉献,金色花对母亲的依恋。通过学习,你的想象力更丰富了吧。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一篇精彩的“变形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