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近代化的探索技术层面 洋务运动制度层面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层面 新文化运动近代化探索的特点: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进步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代表(地主阶级)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一、创办军事工业;二、创办民用工业;
三、筹划海防;四、培养人才;性质,作用,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前期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2)后期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性质:评价:洋务运动的评价(P27)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性:
1、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公车上书(1895年)揭开变法维新的序幕1898年6月到9月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性质、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 开学堂养人才,翻译书传思想,创报刊开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戊戌变法的影响1、在社会上起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考点解析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这个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典型例题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昌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CC前期:四反对四提倡,宣传资本主义
后期: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积极性: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制了条件。
不足:新文化运动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美:1861年南北战争
时间:19世纪60 —— 90年代 俄:1861年农奴制改革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日:1868年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
时间:1898年6月——9月
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时间:1911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进步的知识分子) 俄:1917年十月革命
时间:1915年——1919年 世界正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14·福州)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独立、自主 D.和平、发展
2.(14·莆田)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B 3.(14·漳州)下列活动与孙中山无关的是( )
A.成立兴中会 B.创立同盟会
C.创办黄埔军校 D.开国大典
4.(14?三明)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有自己的选择,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张謇选择了实业救国。他们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翻清政府 D.实现民主共和
5.(14?广东揭阳)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6.(14?广东揭阳)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小明应该参考哪一旧报刊(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D A D C 二、辨析题
7.(14·莆田)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富强起来。
错误:
理由: 洋务运动使中国富强起来。 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三、材料题
8.(14?广东揭阳)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它有没有成功?理由是什么?
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2)依据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3)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戊戌变法;公车上书。
(4)“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