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8 09: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八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叁:文化大革命1966-1976
肆:建设成就与模范人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复习课件
目录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特点),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执行时间 1953—1957年(结果: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主要成就 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四厂”)
交通 新建    、鹰厦等铁路30余条(“二铁”);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三公”);1957年,     大桥建成(“一桥”)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        迈进。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一五计划”
长春
宝成
武汉长江
社会主义工业化
重工业
特别提示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绝不能说我国建立了或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时间 1953 - 1956年底
内容 农业 (1)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参加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采取自愿互利原则。
(2)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商业 (1)从1954年起,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2)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在改造过程中实行 政策,该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 的转变
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赎买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三大改造
重点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部分)
(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其中确立土地公有制的是( )
B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变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三大改造将农民土地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趋势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 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意义 以国家根本法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奠定了基础。
重点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1954年9月,张爷爷作为农业战线的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会上,他为我 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一部宪法的诞生投上了庄严的一票。这部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时间 1949年 1954年
相关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性质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共八大 1956年召开,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 ________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背景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开始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特点 (1)“大跃进" :片面追求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2)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即人民公社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结果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 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调整 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认识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挫折
农业国
鼓足干劲
重点解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失误的原因及启示
(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
A.一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要尊重客观规律
C.一切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D.要健全民主和法制
B
原因: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②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启示: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⑤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
(文革)
文化大革命 时间 1966—1976年
概况 (1)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 全面发动起来。
(2)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3)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危害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损失
主要教训 ①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走依法治国道路;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建设成就 社会主探索时期 工业领域 (1)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成。
(2)到1965年,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工业布局明显改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3)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交通方面 修建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生物科技 1965年,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文革时期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模范人物 王进喜 被誉为“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雷锋 解放军的战士。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邓稼先 主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焦裕禄 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他被人民称颂为“ ”
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铁人
党的好干部
四、建设成就与模范人物
建设成就、模范人物
(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950-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是
A.快速上升 B.曲折发展
C.缓降缓起 D.持续下滑
重点解析
中国现代史发展曲线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1.下列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以下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
B.②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③段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④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2.(2023·黑龙江牡丹江)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3.“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回顾历史,下面对联反映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4.(2023·内蒙古赤峰)《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文:“中央、华北和北京各机关选民投票的队伍中,充溢着格外热烈的气氛。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这则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系完备
C.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
D.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5.“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制定的
B.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6.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7.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洗刷才能看得更清楚。下图是中国经济在五六十年代发展曲线图, 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当堂测评
8.“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9.下列历史史实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D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