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2、掌握我国河流内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3、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主要湖泊的名称及位置;
4、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5、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学习重点:河流内、外流区的划分及水文特征
学习任务:
一、我国的河流
●自主学习
1、阅读图2-28,找到下列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这些河流分别注入那个海洋?
2、阅读图2-28,找到塔里木河,它有没有注入海洋?
3、读课本42页,什么是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上述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
4、阅读图2-28,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那些山脉?与我们学过的哪条界线大体一致?
5、为什么内流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且河流稀少?
6、完成教材43页活动题4。
●合作探究
1、河流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水文特征受哪些因素影响?联系身边的河流的相关情况讨论影响河流水文特点的因素。
2、探讨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其成因
夏季风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
?
?
成因
?
?
冬季风盛行时
水文特征
?
?
?
成因
?
?
3、读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讨论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水量
(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
(大、小)
结冰期
(长、短)
东北
黑龙
江及
支流
松花
江
?
?
?
?
秦岭
—淮
河以
北
辽河
海河
黄河
?
?
?
?
秦岭
—淮
河以
南
长江
珠江
?
?
?
?
4、推导水文特征特殊的河流:
①汛期最长的河流—— ②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④水量最大的河流——
5、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分布、水源、水量变化、流程长短)
●拓展延伸
1、我国东部河流(东北河流除外)的汛期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大多数河流只有一个汛期(夏汛),为什么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夏汛)?
3、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多为季节性的河流?
二、我国的湖泊
●自主合作
1、我国的湖泊主要集中在那两大地区?
2、青藏高原的湖泊多咸水湖,东部平原多淡水湖,试分析原因。
3、在图中找出:青海湖 鄱阳湖 洞庭湖 太湖 洪泽湖 巢湖
●拓展延伸
阅读洞庭湖的范围变迁图:
1、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对长江的分洪、蓄洪有什么不利影响?
三、小试身手
1、下列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属于外流河的是 ( )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
2、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小
3、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
A.气温的高低 B.雨季的长短C.温差的大小D.降水量的大小
4、秦岭-淮河以南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太大,汛期较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冰期长
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
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
6、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盛 D.大陆性气候强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掌握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和位置;
4、理解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学习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2、通过广泛读图、识图和填图,掌握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河湖与人类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的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关于我国河流和湖泊的一组数据和我国一些大江大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我国的河流
(一)自主学习
1、阅读图2-28,找到下列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这些河流分别注入那个海洋?
2、阅读图2-28,找到塔里木河,它有没有注入海洋?
3、读课本42页,什么是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上述河流属于内流河的是 。
4、阅读图2-28,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那些山脉?与我们学过的哪条界线大体一致?
5、为什么内流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且河流稀少?
6、完成教材43页活动题4。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比一比谁完成得快!
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和引导。
(二)合作探究
1、河流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水文特征受哪些因素影响?联系身边的河流的相关情况讨论影响河流水文特点的因素。
2、探讨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其成因
夏季风盛行时
水文特征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
?
?
成因
?
?
冬季风盛行时
水文特征
?
?
?
成因
?
?
3、读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讨论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水量
(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
(大、小)
结冰期
(长、短)
东北
黑龙
江及
支流
松花
江
?
?
?
?
秦岭
—淮
河以
北
辽河
海河
黄河
?
?
?
?
秦岭
—淮
河以
南
长江
珠江
?
?
?
?
4、推导水文特征特殊的河流:
①汛期最长的河流—— ②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④水量最大的河流——
5、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分布、水源、水量变化、流程长短)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
(三)拓展延伸
1、我国东部河流(东北河流除外)的汛期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大多数河流只有一个汛期(夏汛),为什么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夏汛)?
3、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多为季节性的河流?
(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问,组间答疑,教师引导表扬)
过渡:前面对我国的河流做了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湖泊。
二、我国的湖泊
(一)自主合作
1、我国的湖泊主要集中在那两大地区?
2、青藏高原的湖泊多咸水湖,东部平原多淡水湖,试分析原因。
3、在图中找出:青海湖 鄱阳湖 洞庭湖 太湖 洪泽湖 巢湖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比一比谁完成得快!
教师活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和引导。
(二)拓展延伸
阅读洞庭湖的范围变迁图:
1、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对长江的分洪、蓄洪有什么不利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问,组间答疑,教师引导表扬)
三、小试身手
1、下列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属于外流河的是 ( )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
2、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小
3、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
A.气温的高低 B.雨季的长短C.温差的大小D.降水量的大小
4、秦岭-淮河以南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太大,汛期较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冰期长
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
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
6、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盛 D.大陆性气候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外流河与内流河。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文、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此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板书设计:
中国的河流
河湖概况
河流众多
内流河与外流河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划分
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京杭运河——世界最早、最长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课件29张PPT。小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长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0多条。
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00多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
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约2300个。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我国河流的基本特征(1)我国河流众多
(2)水量丰富:年径流总量266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3)水能蕴藏量极大: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九曲黄河黄河塔里木河松花江漓江丽江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珠 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太平洋塔里木河澜沧江外流河和内流河●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区——外流河的分布区域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区——内流河的分布区域内流区外流区贺兰山外流河和内流河小资料:国际性河流黑龙江(阿穆尔河——俄罗斯)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俄罗斯)怒江(萨尔温江——缅甸)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澜沧江(湄公河——缅、泰、老、柬、越)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长、短、春汛、夏汛、冬汛 水量(流量):大、小、含沙量 大、小有无结冰期(凌汛):有、无、长、短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大水位上涨
形成汛期无结冰期气温高降水量大水量小水位下降
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
的河流有结冰期降水量小1月气温在
0℃以下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其成因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水量丰富
(流经湿润
地区、半湿
润地区) 水量较小
(流经半湿润
地区、半干旱
地区) 水量丰富
(降水量大,
流经湿润地
区)
汛期较短
(有春汛、
夏汛) 汛期短
(雨季短) 汛期长
(雨季长) 小
(森林茂密) 大
(植被少,
水土流失
严重) 小
(流域内
植被覆盖
多) 长
(纬度高,
位于中温带、
寒温带) 短
(位于暖温带) 无
(流经亚
热带,冬温
在0℃以上)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水量最大——长江
汛期最长——珠江
含沙量最大——黄河
汛期最短——黑龙江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1、分布地区:
2、主要特征:西北内陆(3)流程: (1)水源补给:(2)水量变化: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夏季温度高冰雪大量融化,成为丰水期,其它季节为枯水期,水量少,冬季有的河流出现断流,因此多为季节性河流。 不长思考!!1、我国东部河流(东北河流除外)的汛期
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大多数河流只有一个汛期(夏汛),
为什么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
夏汛)?
我国大部份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高温多雨
造成的,东北地区的河流因冬末春初积雪融化,
还会形成一次春汛我国东部河流(除东北河流)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 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多为季节性的河流? 因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广布,河流的水量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水量大,而夏季过后,气温降低,融水量减小,在冬季甚至会断流,所以多为水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河流。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10月以后中下游断流
水源补给:天山、昆仑山上的冰雪融水特征:我国的湖泊湖泊的分类⑴按性质分咸水湖:内流湖多咸水湖.如青海湖.
淡水湖:外流湖多淡水湖.如鄱阳湖.⑵按成因分构造湖:地壳运动形成.如世界最深的湖贝
尔湖.最咸的湖死海等. 冰川湖:冰川作用形成.如北美五大湖群.火山口湖:火山口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堰塞湖:火山熔岩堵塞河道而成.如五大莲池.河迹湖:河流改道.淤积而形成的.小知识湖泊我国湖泊众多,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
内流湖外流湖咸水湖淡水湖湖水输出方式蒸发外流河流出中国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
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青)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属咸水湖)纳木错(藏)为海拔最高的大湖
察尔汗盐湖(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盐湖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湖泊阅读洞庭湖的范围变迁图,1、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对长江的分洪、蓄洪有什么不利影响?由于人们滥砍乱伐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和
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分洪、蓄洪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 1、下列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属于外流河的是 ( )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黑龙江 D.黄河
2、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小
3、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
A.气温的高低 B.雨季的长短C.温差的大小D.降水量的大小
4、秦岭-淮河以南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太大,汛期较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冰期长
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
考一考BABD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
6、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盛 D.大陆性气候强DC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
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3.了解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长江的源流概况及开发利用情况。
学法指导:如何学习一条河流?
长江五部曲之远观长江
1、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在课本46页“长江水系图”中完成以下问题
①用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②对照课本23页的“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③在图中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城市:宜昌、湖口,并说出它们所属的省区。
④用笔描出长江的支流和湖泊及沿江城市: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鄱阳湖和洞庭湖,宜宾、重庆、宜昌、武汉、湖口、上海。
2、合作交流
河流
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长江
6300
1807199
31060
黑龙江
3420
1620170
8600
黄河
5464
752443
1820
淮河
1000
185700
1110
珠江
2197
452616
11070
讨论:长江为什么可以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
思考:长江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
长江五部曲之近看长江
考察探究: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有一位地理爱好者对长江进行了全程考察,在考察资料中概括记载了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但不小心打乱了顺序,无次序呈现为
“水流平稳 落差大 多曲流 多湖泊 多水能 多支流 多急流 江阔水深 多峡谷”
你能帮他梳理好:哪些是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哪些是中游的?下游的?
提示:同学们根据课本46—47页中有关长江各河段的图文内容,分析特征,再小组内交流并总结。
长江五部曲之感受长江
合作探究1:为什么称长江是“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
合作探究2:结合长江干流剖面图讨论:
长江上、中、下游水能最丰富的是哪一河段?为什么?
合作探究3:在图中找到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从地形的角度,谈一谈在三峡建大坝的好处及意义。
长江五部曲之总结长江
长江
长江源头沱沱河,
流自各拉丹冬山。
青藏川滇鄂湘赣,
皖苏沪渝东海边。
宜昌湖囗上中下,
黄金水道六千三。
上游水能真丰富,
水能宝库不虚传。
合理开发和保护,
永续利用千万年。
长江五部曲之挑战长江
小试身手:快速找出文中错误
小明说:长江发源于 喜马拉雅山,自上而下依次为沱沱河、金沙江、通天河,当来到宜宾时,你会看到长江的支流嘉陵江在这里汇入长江。在长江的中游有三峡和葛洲坝两个水利枢纽。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南的湖口,在这里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
请在长江图上适当位置标注长江主要的支流、湖泊、沿河的主要港口以及三峡、葛洲坝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的名称。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能力目标:
1、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
2、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2、通过讲述长江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教育;
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各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
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
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时教具
一课时
●教学过程n
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 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边放CAI封面课题)
学法指导:(老师边放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
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
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
河流概况 长度、流域面积、流量
支流、分段、名称
上游
河流特征 中游
下游
开发利用
人河关系
治理保护
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通过课本及地图册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进入长江五部曲之远观长江
长江五部曲之远观长江
1、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在课本46页“长江水系图”中完成以下问题
①用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②对照课本23页的“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③在图中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城市:宜昌、湖口,并说出它们所属的省区。
④用笔描出长江的支流和湖泊及沿江城市: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鄱阳湖和洞庭湖,宜宾、重庆、宜昌、武汉、湖口、上海。
(老师根据课件活动内容程序提问:学生抢答、纠错。)
过渡:你知道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
2、合作交流
河流
长度(千米)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长江
6300
1807199
31060
黑龙江
3420
1620170
8600
黄河
5464
752443
1820
淮河
1000
185700
1110
珠江
2197
452616
11070
讨论:长江为什么可以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
思考:长江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
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很好,一般比较河流大小主要是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进行,而长江均占全国第一位!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边讲边点按出CAI课件的表格数据)
过渡:通过读图我们对长江的源流概况有了了解,下面我们就进入长江,沿长江对其上中下游进行考察。
长江五部曲之近看长江
考察探究: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有一位地理爱好者对长江进行了全程考察,在考察资料中概括记载了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但不小心打乱了顺序,无次序呈现为
“水流平稳 落差大 多曲流 多湖泊 多水能 多支流 多急流 江阔水深 多峡谷”
你能帮他梳理好:哪些是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哪些是中游的?下游的?
提示:同学们根据课本46—47页中有关长江各河段的图文内容,分析特征,再小组内交流并总结。
过渡:通过考察,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江上、中、下游的特点。那么,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呢?
长江五部曲之感受长江
合作探究1:为什么称长江是“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
合作探究2:结合长江干流剖面图讨论:
长江上、中、下游水能最丰富的是哪一河段?为什么?
合作探究3:在图中找到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从地形的角度,谈一谈在三峡建大坝的好处及意义。
过渡:前面学习了长江的概况以及对它的开发利用,下面让我们对所学总结一下
: 长江五部曲之总结长江
长江
长江源头沱沱河,
流自各拉丹冬山。
青藏川滇鄂湘赣,
皖苏沪渝东海边。
宜昌湖囗上中下,
黄金水道六千三。
上游水能真丰富,
水能宝库不虚传。
合理开发和保护,
永续利用千万年。
过渡:对长江的考察即将结束,让我们挑战一下自我。
长江五部曲之挑战长江
小试身手:快速找出文中错误
小明说:长江发源于 喜马拉雅山,自上而下依次为沱沱河、金沙江、通天河,当来到宜宾时,你会看到长江的支流嘉陵江在这里汇入长江。在长江的中游有三峡和葛洲坝两个水利枢纽。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南的湖口,在这里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
请在长江图上适当位置标注长江主要的支流、湖泊、沿河的主要港口以及三峡、葛洲坝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的名称。
板书设计: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一、概况
1源地、注入海洋
2、干流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3、上中下游分界 4、支流、湖泊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课件26张PPT。长 江学法指导:如何学习一条河流?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分界点名称河流特征人河关系上游中游下游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一般思路:请同学们在课本46页“长江水系图”中完成以下问题
1、用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2、对照课本23页的“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3、在图中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城市:宜昌、湖口,并说出它们所属的省区。
4、用笔描出长江的支流和湖泊及沿江城市: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鄱阳湖和洞庭湖,宜宾、重庆、宜昌、武汉、湖口、上海。远观长江长江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安 徽江 苏江 西湖 南湖 北 重庆云 南四 川西藏自治区青 海上海东 海唐古拉山远观长江青 藏 高 原四川盆地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云 贵 高 原远观长江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城市及所在的省份宜昌湖口中游下游长江水系图
远观长江请说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沿江城市名称岷 江乌 江嘉 陵 江洞庭湖汉 江鄱阳湖赣 江湘 江雅砻 江长江水系图远观长江重庆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滚滚长江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滚滚长江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滚滚长江全国主要河流比较表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的河流,所以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考察探究: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 有一位地理爱好者对长江进行了全程考察,在考察资料中概括记载了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但不小心打乱了顺序,无次序呈现为
“水流平稳 落差大 多曲流 多湖泊 多水能 多支流 多急流 江阔水深 多峡谷”
你能帮他梳理好:哪些是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哪些是中游的?下游的?
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46—47页中有关长江各河段的图文内容,分析特征,再小组内交流并总结。近看长江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和景色●●近看长江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落差大、多峡谷、
多急流、多水能水流平稳、江阔水深干流
水文
特征中游:下游:上游:无穷的源泉黄金水道巨大的水能丰富的水资源… …母亲的情怀无穷的源泉感受长江为什么称长江是“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
合作探究(1)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运输的60%。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黄金水道”。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占全国的1/3,被誉为“水能宝库”。
合作探究(2)结合长江干流剖面图讨论:
长江上、中、下游水能最丰富的是哪一河段?为什么?
*●●长江水系图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滚滚长江●玉树四川盆地宜昌湖口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巫山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滚滚长江瞿塘峡最短、最险峻的峡谷滚滚长江西陵峡滩多水急滚滚长江巫峡曲折、幽深、秀丽滚滚长江 三 峡 简 介 宽 谷 地 带 峡 谷 地 带瞿 塘 峡巫 峡西 陵 峡 随着三峡工程竣工,三峡水电站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总 结总结一下收获!长江
长江源头沱沱河,
流自各拉丹冬山。
青藏川滇鄂湘赣,
皖苏沪渝东海边。
宜昌湖囗上中下,
黄金水道六千三。
上游水能真丰富,
水能宝库不虚传。
合理开发和保护,
永续利用千万年。小明说:长江发源于 喜马拉雅山,自上而下依次为沱沱河、金沙江、通天河,当来到宜宾时,你会看到长江的支流嘉陵江在这里汇入长江。在长江的中游有三峡和葛洲坝两个水利枢纽。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南的湖口,在这里有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小试身手——快速找出下文的错误——————————--————————————挑战长江请在长江图上适当位置标注长江主要的支流、湖泊、沿河的主要港口以及三峡、葛洲坝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的名称。再见!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学习目标:
1、在地图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知道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其自然特征。
2、运用地图材料分析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
3、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及如何综合治理和开发。
4、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和水利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重点:黄河的概况及综合治理。
学习难点:读图分析黄河的“地上河”成因及黄河的治理措施。
学法指导:如何学习一条河流?
第一篇 识黄河
1、自主学习,同位交流
读图2—39 黄河水系图,结合课本P5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找出黄河发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及注入的海洋
■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孟津,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
■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2、合作探究
★为什么黄河到了中游含沙量大增?(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
3、填图巩固
★把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主要支流、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填注在下图中。
第二篇 颂黄河
1、大家谈
▲根据你的见闻,说一下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奉献?
2、自主学习
■读地图册P24-25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塑造的平原。
■找出水电站:龙羊峡 三门峡 小浪底
学以致用
★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第三篇 忧黄河
1.大家谈
▲收集资料,讨论黄河的忧患
流经地区
忧患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2.合作探究
★什么是凌汛?凌汛发生在黄河的那些河段,为什么?长江会发生凌汛吗?
★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第四篇 救黄河
合作探究
结合忧患的成因, 讨论:
地区
忧患
治理策略
上游
荒漠化、凌汛
?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
下游
地上河、决口泛滥、凌汛、断流
?
拓展延伸:
请你为保护母亲河设计一则标语。
课后反思:
你对学习地理感兴趣吗?你认为课堂上如何学习地理更好些?对老师有什么好建议?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地、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及形状等);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黄河开发利用的状况;懂得分析黄河“地上河”成因及治理黄河的关键;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办法;学会初步评价黄河“利”与“害”。
过程与方法:课前给予学生“导读提纲”,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图片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教师就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讲解、答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欣赏等直观化教学,引导学生解释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学会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读图、绘图的训练,增强学生空间方位感和读图能力;通过当堂作业训练,及时落实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黄河“利”与“害”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科学辩证的观念;通过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的学习,培育学生民族自豪感、时代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通过对黄河灾害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忧患意识、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就;黄河下游 “地上河”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滚滚黄河图片,猜一猜:下面这句话和图片反映的是哪条河流?一碗水,半碗泥。引入黄河教学。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走进黄河,领略黄河文明,反思黄河忧患,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首先让我们随着同学的脚步走进黄河。
第一篇 识黄河
1、自主学习,同位交流
读图2—39 黄河水系图,结合课本P5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找出黄河发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及注入的海洋
■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孟津,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
■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学生抢答)
2、合作探究
★为什么黄河到了中游含沙量大增?(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交流,提出疑难,总结归纳)
3、填图巩固
★把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主要支流、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和省区填注在下图中。
过渡: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雄浑跌宕,悠悠历史中,她以其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下面就让我们欣赏图片一起来感悟黄河无私的奉献吧。
第二篇 颂黄河
1、大家谈
▲根据你的见闻,说一下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奉献?
2、自主学习
■读地图册P24-25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塑造的平原。
■找出水电站:龙羊峡 三门峡 小浪底
学以致用
★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过渡: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黄河的信息,黄河,伟大的母亲河,
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令人震撼,发人沉思,养育着华夏儿女的母亲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湖泊干涸,草原沙化,鼠害猖獗;黄河母亲她在流血,在呻吟,在呼唤。让我们去探访一下母亲河。
第三篇 忧黄河
1.大家谈
▲收集资料,讨论黄河的忧患
流经地区
忧患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2.合作探究
★什么是凌汛?凌汛发生在黄河的那些河段,为什么?长江会发生凌汛吗?
★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过渡:黄河现状令人堪忧,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第四篇 救黄河
合作探究
结合忧患的成因, 讨论:
地区
忧患
治理策略
上游
荒漠化、凌汛
?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
下游
地上河、决口泛滥、凌汛、断流
?
拓展延伸:
请你为保护母亲河设计一则标语。
课后反思:
你对学习地理感兴趣吗?你认为课堂上如何学习地理更好些?对老师有什么好建议?
。
课件34张PPT。一碗水,半碗泥。猜一猜:下面这句话和图片反映的是哪条河流?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一.识黄河 黄河的概况二.颂黄河 黄河的贡献三.忧黄河 黄河的危害四.治黄河 黄河的治理第一篇识黄河 4、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1、找出黄河发源地、长度、流经的省区及注入的海洋 2、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
孟津,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 3、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读图2—39 黄河水系图,结合课本P5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5、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渤海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长度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和旧
孟津,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内 蒙 古 自 治 区河 南河口旧孟津渤海卡日曲内 蒙 古 自 治 区河 南河口旧孟津3、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渭河汾河渤海读地图册P4-5:黄河流经哪些省区?黄河流经地形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各河段特征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落差大,水能丰富,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上游中游下 游黄河上游黄河中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源段河水清澈孝以养德 敏而好学专家会诊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2)夏季多暴雨且集中 专家会诊黄河下游孝以养德 敏而好学地 面“地上河”形成下游进入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水从中游携带来的泥沙沉积下来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第二篇颂黄河 1、根据你的见闻,说一下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奉献? 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之下,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塞上江南龙羊峡河口旧孟津三门峡小浪底黄河主要的水电站上游水电站:龙羊峡
中游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世界
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 谓为壮观 。“壶口瀑布”旅游风光母亲河的奉献(功)1、塑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2、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3、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4、提供了灌溉水。
5、旅游资源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 北 平 原BAC塑造平原读地图册P24-25黄河流域图,
找出黄河塑造的平原孝以养德 敏而好学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阶梯交界处孝以养德 敏而好学上游水能资源最为丰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黄的一个关键性工程,它在控制洪水、发电、拦沙、灌溉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小浪底水利枢纽AD主要的水电站C孝以养德 敏而好学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第三篇忧黄河1、收集资料,讨论黄河的忧患 合作学习: 上游中游下游[大家谈]黄河的忧患思考黃河凌汛的形成河段刘
家
峡
三
门
峡 。包头。开封长江位于较低纬度地区,无结冰期。探究 :长江有没有凌汛现象?温馨小提示: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第四篇救黄河治理篇(合作学习)
结合忧患的成因, 讨论:植树种草,合理放牧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综合治理(治黄关键)兴修水库,节约用水。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加固黄河大堤 请你为保护母亲河设计一则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