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教案+学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教案+学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02 17:44:11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了解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3.了解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和划分地区,明确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4.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知道我国气候的特点。
6.了解我国的特殊天气和旱涝灾害及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7.掌握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及其其他气候图表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8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知道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9通过学习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学会防范气象等自然灾害的方法,加强灾害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学习重点:
1.我国气温和降水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学习难点:
学会阅读、分析地图信息的技能。
第一课时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
一、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
☆自主学习
读2-14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和2-15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
1、在图2-14上,找出1月0℃等温线。
2、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多少?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
4、在图2-15上、找出7月0℃等温线。
5、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以上?七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约为多少?夏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
6、我国夏季最热和最冷的地方分别是哪里?
☆合作探究
1、读课本29页阅读材料,讨论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2、讨论为什么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3、为什么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二、我国的温度带
☆自主学习
1、什么是≥10℃积温。
2、读图2-16和课本30页阅读材料,找出五大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说出各温度带的分布范围和作物熟制、主要作物。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大致和1月那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的学校属于那个温度带?调查一下家乡的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
☆智能提升:
2003年以前,我国高考时间是每年的7月7日至9日,从2003年开始,高考提前到6月7日至9日三天进行,试运用所学气候知识解释高考提前的理由。
三、自我巩固:
1.你能在空白图上大致画出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吗?试着用不同颜色表示,着重标记秦岭-淮河,它是 带和 带的东段分界线;又是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2.在图上标记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处“吐鲁番盆地”和冬季气温最低处“漠河”的位置,
3.你能和同桌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吗?
四、你最棒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 ( )对气温的影响。
A. 纬度变化 B.海陆变化 C.海拔高度 D.季节
2、冬季我国南北温差接近( )
A.30℃ B.40℃ C. 50℃ D.60℃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
A.青藏高原 B.漠河 C.吐鲁番 D.北京
4、我国1月气温0o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 大兴安岭—黑龙江 B 祁连山—黄河
C 秦岭—淮河 D 巫山—长江
5、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练习:根据温度带的划分及积温情况,用线条将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寒温带 新疆北部
热带 大麦
暖温带 两年三熟
亚热带 三季稻
中温带 青稞
高原气候区 龙眼、荔枝
第二课时 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降水分布
☆自主学习
读课本P31页中国年降水分布图,思考:
1、画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看它们经过哪些地方?
2、说一说中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
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各城市降水较多的分别是哪几个月?
2.说说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合作探究
找出我国的“雨极”—火烧寮,试说说其降水多的主要原因。
二、干湿地区
☆自主学习
阅读资料:P33我国的干湿地区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全国划分了哪些干湿地区?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3、无棣县属于哪类干湿地区?青藏高原属于哪几类干湿地区?
4、各类干湿地区的主要植被有哪些?
☆智能提升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 。
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原因是 __________ 。
三、气候复杂多样
读课本34页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小组讨论)
1、我国有那些主要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是什么?
2、根据你的学习考虑一下,我国气候为什么会复杂多样?
3、复杂多样的气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第三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一、课前知识复习准备:
1.结合教材和地图册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读右图,写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
A、
B、
C、
D、
E、
②、东部地区属于 气候,因此我国 气候显著。
2.阅读教材P36-37材料,并思考“活动”问题。(同学们比比阅读能力!)
二、互动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季风
1、自主学习
读图2-22回答:
⑴什么是季风并完成下表
季风
风向
发源地
性质
影响范围
影响时间
冬季风
夏季风
想一想:无棣县冬季和夏季分别刮什么方向的风?降水主要是那种季风带来的?
⑵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学习任务二:季风的影响
1、自主学习
读图2-22回答: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学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观察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推移动画演示,
④夏季风是怎样带来降水并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呢?
⑤夏季风要是不稳定的时候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2、小组交流:
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
◆思考:季风气候对我国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三、智能提升
课堂活动一:
七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徐艳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记带雨衣。九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徐艳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徐艳爸、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为什么?
课堂活动二: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只来自于太平洋。 ( )
季风区是指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 )
只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就能形成降水。( )
课堂活动三:
我国与一月份0℃等温线相一致的等降水量线是 ( )
A、16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 )
A、南部沿海 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第四课时 多特殊天气
一、课前知识复习准备:
收集我国主要特殊天气和旱涝灾害的有关资料信息,小组制作课件做好课堂交流的准备。
二、互动学习:
1、多特殊天气:
*我国有哪些特殊的天气
*你亲身经历过哪些特殊的天气
*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你最想深入了解哪种特殊的天气 为什么
你对这种特殊天气有什么认识
2、各种特殊天气的形成:(小组合作,课件展示)
(以台风为例)
*什么是台风?
台风分为几级?
台风来自哪里?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台风会对哪些地区产生影响?
台风会带来哪些危害?哪些好处?
如何防范台风的危害?
3、利用课本资料和你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其他特殊天气的形成与影响:
4、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防范特殊天气的危害:
(与同学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并总结好经验,未雨绸缪。)
5、多旱涝灾害:
*洪涝发生在什么季节?
*洪涝多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
我国发生过哪些特大的洪涝灾害
*为什么会发生洪涝灾害?
防范洪涝灾害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干旱是怎么产生的?哪些地区常发生干旱?有何特点?如何应对?

中国的气候
●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内容较多,分4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和温度带的划分,第2课时讲我国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第3课时讲我国的第二个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第4课时讲季风气候带来的一些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我国的2个气候特征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学可从教材安排的地图入手,通过读图、析图,学生讨论探究,来掌握学习内容。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点,认识我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以及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地区图等,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划分。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及其成因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4.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教学难点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
2.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
●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探究法。
● 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自制课件、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国年降水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图等等。
● 课时安排
4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欣赏图片“黑龙江的冰雕”和“广州的花市”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间黑龙江和广州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引入对中国冬夏气温的学习。
讲授新课:气温是构成气候的要素之一,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图来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一、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
☆自主学习(学案设计)
读2-14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和2-15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
1、在图2-14上,找出1月0℃等温线。
2、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多少?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
4、在图2-15上、找出7月0℃等温线。
5、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以上?七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约为多少?夏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
6、我国夏季最热和最冷的地方分别是哪里?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完成,比一比谁完成得快!
教师活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和引导。
小结: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过渡: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呢?
☆合作探究(学案设计)
1、读课本29页阅读材料,讨论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2、讨论为什么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3、为什么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
过渡:前面,我们搞清楚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二、我国的温度带
☆自主学习
1、什么是≥10℃积温。
2、读图2-16和课本30页阅读材料,找出五大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说出各温度带的分布范围和作物熟制、主要作物。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大致和1月那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的学校属于那个温度带?调查一下家乡的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读图完成,同位交流。
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和引导。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接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自我巩固:
学生活动:
1.在空白图上大致画出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试着用不同颜色表示,着重标记秦岭-淮河,它是 带和 带的东段分界线;又是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2.在图上标记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处“吐鲁番盆地”和冬季气温最低处“漠河”的位置。
3.与同桌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生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完成情况,同学和老师提出意见和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回顾进行板书。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检测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四、你最棒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 ( )对气温的影响。
A. 纬度变化 B.海陆变化 C.海拔高度 D.季节
2、冬季我国南北温差接近( )
A.30℃ B.40℃ C. 50℃ D.60℃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
A.青藏高原 B.漠河 C.吐鲁番 D.北京
4、我国1月气温0o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 大兴安岭—黑龙江 B 祁连山—黄河
C 秦岭—淮河 D 巫山—长江
5、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练习:根据温度带的划分及积温情况,用线条将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寒温带 新疆北部
热带 大麦
暖温带 两年三熟
亚热带 三季稻
中温带 青稞
高原气候区 龙眼、荔枝
板书设计:
一、我国的气温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大。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二、我国的温度带
第二课时 降水和干湿地区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并提出问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引入对中国降水分布的学习。
一、降水分布
☆自主学习
读课本P31页中国年降水分布图,思考:
1、画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看它们经过哪些地方?
2、说一说中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
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1.各城市降水较多的分别是哪几个月?
2.说说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完成,比一比谁完成得快!
教师活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和引导。
小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过渡: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那儿?
☆合作探究
找出我国的“雨极”—火烧寮,试说说其降水多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
过渡:我们了解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以及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进行了干湿地区的划分。
二、干湿地区
☆自主学习
阅读资料:P33我国的干湿地区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全国划分了哪些干湿地区?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3、无棣县属于哪类干湿地区?青藏高原属于哪几类干湿地区?
4、各类干湿地区的主要植被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比一比谁完成得快!
教师活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有学生解答,教师及时评价和引导。
☆智能提升
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 。
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原因是 ________ 。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
过渡: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三、气候复杂多样
读课本34页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小组讨论)
1、我国有那些主要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是什么?
2、根据你的学习考虑一下,我国气候为什么会复杂多样?
3、复杂多样的气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老师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
小结: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第三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
在图中指出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什么气候?这说明我国什么气候显著?
讲授新课: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学习任务一:认识季风
1、自主学习
读图2-22回答:
⑴什么是季风并完成下表
季风
风向
发源地
性质
影响范围
影响时间
冬季风
夏季风
想一想:无棣县冬季和夏季分别刮什么方向的风?降水主要是那种季风带来的?
⑵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师生互动:学生解疑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认识了季风,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季风对我国的影响。
学习任务二:季风的影响
1、自主学习
读图2-22回答: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学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观察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推移动画演示,
④夏季风是怎样带来降水并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呢?
⑤夏季风要是不稳定的时候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2、小组交流:
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
◆思考:季风气候对我国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质疑,老师指导。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补充,师引导肯定表扬。
过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气候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下面我们进行以下挑战!
三、智能提升
课堂活动一:
七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徐艳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记带雨衣。九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徐艳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徐艳爸、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为什么?
课堂活动二: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只来自于太平洋。 ( )
季风区是指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 )
只要受夏季风的影响 ,就能形成降水。( )
课堂活动三:
我国与一月份0℃等温线相一致的等降水量线是 ( )
A、16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 )
A、南部沿海 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第四课时 多特殊天气
一、课前知识复习准备:
收集我国主要特殊天气和旱涝灾害的有关资料信息,小组制作课件做好课堂交流的准备。
二、互动学习:
1、多特殊天气:
*我国有哪些特殊的天气
*你亲身经历过哪些特殊的天气
*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你最想深入了解哪种特殊的天气 为什么
你对这种特殊天气有什么认识
2、各种特殊天气的形成:(小组合作,课件展示)
(以台风为例)
*什么是台风?
台风分为几级?
台风来自哪里?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台风会对哪些地区产生影响?
台风会带来哪些危害?哪些好处?
如何防范台风的危害?
3、利用课本资料和你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其他特殊天气的形成与影响:
4、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防范特殊天气的危害:
(与同学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并总结好经验,未雨绸缪。)
5、多旱涝灾害:
*洪涝发生在什么季节?
*洪涝多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
我国发生过哪些特大的洪涝灾害
*为什么会发生洪涝灾害?
防范洪涝灾害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干旱是怎么产生的?哪些地区常发生干旱?有何特点?如何应对?

课件62张PPT。中国的气候美丽的冰雪世界冰雕广州的“迎春花市”花市气温分布和温度带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2、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多少?一、我国的气温分布1、找出0℃等温线相差约50℃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漠河 -52.3℃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2、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在多少℃以上?
七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约为多少?1、找出0℃等温线一、我国的气温分布相差约8℃▲吐鲁番 49.7℃3、我国夏季最热和最冷的地方分别是哪里?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纬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主要因素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主要因素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冬季风加剧了南北温差西 伯 利 亚蒙古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影响我国夏季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二、我国的温度带 温度带——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我国的温度带我国的温度带和农业水稻,热带作物水稻,油菜、冬小麦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春小麦、大麦、马铃薯一年三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本课要点小结1、冬季南北温差大。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二、我国的温度带一、我国的气温分布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 ( )对气温的影响。
A. 纬度变化 B.海陆变化 C.海拔高度 D.季节 练 习CC2、冬季我国南北温差接近( )
A.30℃ B.40℃ C. 50℃ D.60℃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
A.青藏高原 B.漠河 C.吐鲁番 D.北京C.海拔高度C.50℃B.漠河B你最棒4、我国1月气温0o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 )
A 大兴安岭—黑龙江 B 祁连山—黄河
C 秦岭—淮河 D 巫山—长江 5、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CAC 秦岭—淮河A 青藏高原 练 习练习:根据温度带的划分及积温情况,用线条将相关内容连接起来。寒温带
热带
暖温带
亚热带
中温带
高原气候区新疆北部
大麦
两年三熟
三季稻
青稞
荔枝、龙眼降水和干湿地区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复习: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影响因素?
2、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征?
3、我国的温度带有哪些?熟制和作物? 比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1、画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看它们经过哪些地方?2、说一说中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读图课本 P31 中国年降水分布图,思考:
活动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3、找出我国的“雨极”—火烧寮,试说说其降水多的主要原因。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__。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一、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读图回答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岭、 __河附近至_____高原东南边 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秦淮青藏0℃江苏江苏江苏读图回答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___岭、张家口市、____ 市、___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大兴安兰州拉萨。。。。。。读图回答 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__。西北内陆地区注意观察注意观察160080040020050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动动脑筋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动动脑筋1.各城市降水较多的分别是哪几个月?2.说说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活动二:降水的时间变化
活动三:干湿地区阅读资料:P33我国的干湿地区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全国划分了哪些干湿地区?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4)各类干湿地区的主要植被有哪些?3)无棣县属于哪类干湿地区?青藏高原属于哪几类干湿地区?三、干湿地区:⑴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⑵四类干湿地区: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800㎜等降水量线400㎜等降水量线200㎜等降水量线①湿润地区(>800mm)②半湿润区(>400mm)③半干旱区<400mm④干旱地区<200mm练习: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
原因是____________黑龙江西北也有湿润区
原因是 __________受来自大西洋气流影响纬度高. 蒸发小800㎜200㎜400㎜湿润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地区活动四:气候复杂多样读课本34页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
1、我国有那些主要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是什么?
2、根据你的学习考虑一下,我国气候为什么会复杂多样?
3、复杂多样的气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大 豆棉 花江 南 好油 菜 花 开桂 林 地 区 水 田西北地区的畜牧业荒 漠大 兴 安 岭鼎 湖 山 林 区山 区 森 林丰收的喜悦藏 袍多 样 的 气 候 和 我 们 的 生 活多 样 的 气 候 和 动 植 物多 样 的 气 候 和 丰 富 的 旅 游 资 源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小结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第三课时)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域:范围辽阔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二冬季陆地海洋(偏北风)(冷、干)夏季(偏南风)海洋陆地(温、湿)一、认识季风想一想无棣县冬季和夏季分别刮什么方向的风?读图回答一、认识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 远离海洋和山脉阻挡二﹑季风的影响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学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合作探究:夏季风是怎样带来降水并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呢?二、锋面雨锋面雨的形成过程北方南方季风与锋面降水暖空气冷空气暖空气暖空气冷空气冷空气注意观察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五月南部沿海地区五月注意观察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注意观察伏 旱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七·八月注意观察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九月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夏季风的进退东部地区雨带推移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思考:夏季风是不稳定的时候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涝灾旱灾(黄河断流)夏季风进退异常,降水年际变化大,使我国 水旱灾害频繁夏季风来得早或强 —— 北涝南旱夏季风来得晚或弱 —— 南涝北旱多旱灾多洪涝灾害 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初夏干旱出现在北方;伏旱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南;秋旱主要出现在湘、鄂、赣、皖等省;冬旱主要出现在华南地区。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1998年,一场世纪末的大洪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洪波汹涌,水位陡涨。800万军民与洪水进行了殊死搏斗,日夜守卫着大堤,保护着身后的家园。
据统计,当年全国共有29个省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多旱涝灾害思考:季风气候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课堂活动一课堂活动二×√×课堂活动三BAB多特殊天气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请以我国的一种特殊天气为例,搜集资料,谈谈它们的起因,表现和分别范围。并思考如何防御灾害性天气以及在生活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