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04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C.文成公主入藏 D.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2.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二者在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共同著有《大唐西域记》 B.促进了文化传播和交流
C.付出了巨大时间和精力 D.历经了磨难却矢志不渝
3.墨菲在《亚洲史》一书中写到:(宋)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
A.宋代选拔官吏的办法发生变化 B.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难度降低
C.宋代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D.全国范围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其中空格内依次填入的朝代应该是( )
东汉、元、南宋 B.东汉、元、唐
C.东汉、唐、元 D.东汉、元、宋
5.张时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示意图,据此判断空缺处应该填写( )
A.重文轻武 B.丞相制度 C.厂卫制度 D.八股取士
6.18世纪,“山西票号”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号,后来还在新加坡、日本和俄罗斯设立了办公机构。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
A.商帮实力雄厚 B.手工工场出现 C.人口增长过快 D.市民生活丰富
7.面对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局,孙中山第一个响亮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发动一次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彻底地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8.兜底档案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封家书:“昨日接到你亲笔写的家信……家中人口都很平安……已分到一旦七斗田,田也很好……见(鉴)于你在外面打美国鬼子,我们在家中受到农会和政府的优待和照顾。”从这份家书我们能感受到( )
A.人民幸福及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 B.人民解放战争中群众的力量
C.人民会社化运动劳动人民干劲十足 D.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精神
9.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最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 D.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提高
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由此可见法典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 )
A.奴隶阶级 B.奴隶主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11.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中国自古有句谚语“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A.经济自给自足 B.都是自由农民 C.都具有司法权 D.实行土地公有
12.《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 ”材料表明《查士丁尼法典》( )
A.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13.“我们取消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从此完全断绝……同时以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来支援这一宣言。”材料中的“宣言”是指(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4.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
1949年 苏联等国建立“经互会”
20世纪5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政局剧烈动荡
1991年年底 苏联解体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5.小李同学在复习某一主题时制作了如下知识表格。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5年 万隆会议
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
1999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A.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6.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11分)
【文化】
(1)汉字是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请根据提示信息分别写出下列文字的名称。(3分)
文字:① 时期:商周 书写材料龟甲、兽骨 相关人物:王懿荣 地位: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文字:② 时期:秦朝 书写材料竹简、帛 相关人物:李斯 意义: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 文字:③ 时期:东晋 书写材料纸 相关人物:王羲之 代表作品:《兰亭集序》 地位: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科技】
(2)一组同学搜集了我国古代的一些科技方面的名人及其成就。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归类整理,并在每个时期的成就中任选一例进行简介。(8分)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祖冲之圆周率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④贾思勰《齐民要术》
属于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______(只写序号) 简介一: 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______(只写序号) 简介二:
1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例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一轮红日照东方、辉映神州广宇碴,中共宣言泛波起,南湖画舫启氛场。提纲领明方向,辟地开天有主张。革命重来新面貌,风雷激荡遍城乡。
——《七律》中共“一大”会议
(1)材料一中“革命重来新面貌”,你认为它“新”在哪里?(一点即可,2分)
材料二 1927年是党史、国史、军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这一年风云变幻,从年初到年尾,从南方到北方,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未来的大事件。
——《学习时报》
(2)根据材料二,运用相关史实说明1927年“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2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大会议(部分)
①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③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④1935年,该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中的提示信息,补全①和③处空白处内容的填写。(2分)概括④会议的作用。(2分,一点即可)
18.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2分)
【思想旗帜领航向】
(1)下面两段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分别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2分)分别简述它们与图一、图二会议的关系。(4分)
① 1978年5月,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篇文章又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自此,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②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35天里行程6000多公里,边走边讲,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谈话。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路。
【理论成果显特色】
(2)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请根据下面示意图,列举思想理论指导下①②③④处会议提出的“特色社会主义”成果。(4分)
【不忘初心担使命】
(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2分)
19.在各国的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1)材料一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2分)
材料二 美国内战初期,北方失利,华盛顿几乎失守。1862年,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林肯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措施。……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的革命积极性。在北方军队的每1000个士兵中,有421个工人,487个农民。南方有50万黑人逃离种植园,在敌人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奴隶主的10万军队,使南方在经济上濒于崩溃。不久,北方扭转了战争形势,并最终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第二版)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画线部分的观点。(1分)分析美国内战中人民群众对美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2分,两点即可)
材料三 日本于1868年开始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封建割据让位于中央集权;社会秩序得以重构;工厂得以开设,贸易得到奖励;西式教育经过国立学校系统的建立而得以推广。这一连串改革,其重要性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国革命之于法国,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英)威廉·比斯利《明治维新》
(3)依据材料三,写出“一系列重大改革”的两点具体措施(2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这一连串改革“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2分,两点即可)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D A A A C B
11 12 13 14 15
A B A D 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6.(11分)
【答案】
(1)①甲骨文;②小篆;③行书。(3分);
(2)秦汉成就:①③;(2分)
简介一:东汉宦官蔡伦改进前人造纸工艺,扩大了造纸原料,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且原料易得,价格便宜。(2分)
魏晋南北朝成就:②④;(2分)
简介二:南朝科学家祖冲之运用三国时期刘徽的“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一成就领先世界近千年。(2分)
17.(8分)
【答案】
(1)“新”在哪里: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分,一点即可)
(2)分水岭:1927年,国民党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关系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国革命从国民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 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2分,一点即可)
(3)①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分)
③原则:思想建党、政治建军。(1分)
④作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为难的时候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一点即可)
18.(12分)
【答案】
(1)“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2)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中共二十大再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9.(9分)
【答案】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分)
(2)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推动了奴隶制的废除;加速了南北战争中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分,两点即可)
(3)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分,两点即可)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分,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