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02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的王朝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 )
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 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下面四幅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时期 秦朝 汉朝 宋朝 元朝
典型事例 郡县制 推恩令 设通判、转运使 行省制
A.中央集权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选官制度的变迁 D.血缘意识的淡薄
5.朗索瓦·德勃雷在《海外华人》中写道:“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由此可知( )
A.郑和意识到海防与海权的重要性 B.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
C.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军是最强大的 D.明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材料所述史事发生在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7.毛泽东在大会开幕式中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
A.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了民生 D.调整了工业布局
9.1980年,深圳第一个改革工资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分配领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4年,深圳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票证制度。1987年,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材料反映了深圳人( )
A.艰苦创业的精神 B.敢为人先的精神 C.对外开放的精神 D.融入世界的精神
10.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谈到:“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印度总理欣然赞同,最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这表明新中国(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C.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D.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1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中西方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下列各组思想家都属于“轴心时代”的是( )
A.孔子、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 B.孟子、亚里士多德、但丁
C.老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 D.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
12.“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据此可知,波隆那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
A.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 B.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 D.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13.威廉·麦克尼尔在《世界史》中写道:“从1870年开始,同科学理论系统紧密联系的最新发明扩大了工业革命的新范畴。”这里的“最新发明”包括( )
A.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爱迪生发明电影摄像机
14.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19年,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 实现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B 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 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C 1949年,德国分裂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D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不利于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15.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和机同生并存。……维护国际安全,进行减贫脱贫,应对核扩散,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国际流行疾病等国际问题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致力于( )
A.推行霸权主义,建立单极世界
B.倡导互信合作,推动建立国际新秋序
C.成立军事同盟,维护自身利益
D.积极调整国家政策,发挥领导者作用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6.七年级一班同学参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文化长廊主题展,并围绕该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相关学习任务。(12分)
篇章 内容
文物篇
制度篇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 郡县制
科技篇 《齐民要术》书影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 泥活字版
建筑篇 都江堰长城 云冈石窟
(1)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文物篇”中任选一个,描述该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2分)
(2)“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别创立于哪个朝代?(2分)
(3)依次写出科技篇成果的相关人物,并写出理由。(6分)
(4)丰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分)
17.反侵略和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2分)
【侵华战争】
(1)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遭受百年耻辱的体现。概括下列三次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的共同性质及共同影响。(4分)
【英雄人物】
(2)英雄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推动者。简述上面图片所示英雄人物的斗争事迹。(4分)
【背景探寻】
(3)探寻历史事件的背景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请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将下图中A、B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8.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8分)
(1)请你在下述词语中为图四、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选择最适当的主题词,填入空格。(2分)
“开天辟地”“革命风暴”“力挽狂澜”“历史新纪元”“艰难探索”“伟大转折”“民族复兴”“治国创业”
图一:“开天辟地”
图四:“ ”
图五:“ ”
(2)请根据以上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将其填入对应的历史时期。(4分)
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图 和图六;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是图二和图 ;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图 和图 。
(3)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概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历程,并谈谈你的感悟。(2分)
19.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对梦想的追求,在逐梦的过程中,人们孜孜以求,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追求思想解放梦】
材料一 “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封建制度、基督教神学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巨人,他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破教会的神权统治,冲击腐朽的封建文化……”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1)列举一例该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分)
【探求地理奥秘梦】
材料二 只有到1500年左下……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连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重大历史事件间的联系?(2分)
【探索制度变革梦】
材料三 “这两者(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3)根据材料分析该制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2分,一分即可)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A A D D D B A
11 12 13 14 15
C A D B 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6.(12分)
【答案】
(1)【示例一】选择的文物:刻有文字的甲骨。描述: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2分)
【示例二】选择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描述: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2分)
【示例三】选择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描述:春秋战国的铁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这种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分)
【示例四】选择秦“半两”。描述: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统一货币,是为“半两”。它的流通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2分)
(2)西周、秦朝。(2分)
(3)贾思勰,北朝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2分)蔡伦,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2分)毕昇,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2分)
(4)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价值观正确即可,2分)
17.(12分)
【答案】
共同性质:都属于不平等条约。(2分)
共同影响:都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一点即可)
陈化成:1842年鸦片战争时期,陈化成保卫吴淞要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2分)
邓世昌:1894年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全舰中弹起火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但在冲锋过程不幸中弹,邓世昌与全舰官兵一同壮烈殉国。(2分)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2分) B: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2分)
18.(8分)
【答案】
(1)伟大转折 (1分) 历史新纪元(1分)
(2)一 五 三 四(4分)
(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言之有理、符合题意、语言表述准确即可,2分)
19.(8分)
【答案】
(1)但丁,《神曲》。(2分)
(2)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意思相近即可,2分)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意思相近即可,2分)
(4)思想解放、制度的创新等。(2分,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