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0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0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17 21:5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01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与下列关键词“天竺取经”“《大唐西域记》”有关的人物是(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崔志远
2.《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开封城中,商铺林立,邸店、酒楼、食店客流旺盛,酒肆、茶楼热火朝天。这说明宋代开封( )
A.文化生活丰富 B.商品经济繁荣
C.水陆交通发达 D.城市规划有序
3.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制度,接受汉文化 朝代:唐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事件:唐蕃和亲 朝代:清朝 人物:乾隆 事件:“金瓶掣签”制度
A.民族交流与交融 B.国家统一与发展
C.对外交流与进步 D.经济繁荣与昌盛
4.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进行了一场自救运动,创办了大量企业,下面四家企业中有一家和其他三家的性质明显不同,这一家企业是( )
A.湖北织布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江南制造总局
5.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树木丛生……同志们!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壮举始于(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九一八事变爆发
C.七七事变爆发 D.一二·九运动爆发
6.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唱道:“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歌曲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解放西藏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8.小明在笔记本上列出了学习提纲(下表)。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主题:? 1.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科学发展观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9.“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对于香港、澳门回归来说,“改变”的是( )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 D.国家主权的行使
10.1971年10月25日,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据此可以看出,中国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之一是(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获得美苏等大国的帮助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得到了多数国家的支持
11.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宗教、历法、文字
古埃及 法老集权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阿育王塔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
A.一致性 B.互信性 C.多样性 D.交融性
1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方文化传到西方
13.下图是某班同学绘制历史板报时拟定的各板块题目。由此判断板报的主题是( )
A.封建时代亚洲文明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4.一战结束后,战胜国通过缔结一系列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丘吉尔却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称为“胜利者做的蠢事”。他这样评价是因为该体系( )
A.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发展 B.有效地限制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结盟
C.有利于形成战后和平稳定的局面 D.未能妥善解决各方之间利益与矛盾争端
15.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C.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德国分裂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6.中华文化如同岁月珍酿,凝聚大国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9分)
【汉字起源】
图一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二 统一文字
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2分)
【思想精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阅读材料,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科技光芒】
① ②
西汉时期的纸本地图 我国的造纸术于12世纪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从材料三中选出可用于研究造纸术的两则一手史料(填写序号)。(1分)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造纸术发明的意义。(2分)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17.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红色节日”为主题进行宣讲活动。以下是他门为宣讲准备的资料。(11分)
【宣讲思路】
请依次填写时间轴中“ ”“ ”内容。(2分)
【宣讲资料】
材料一: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二: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三 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携程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数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摘编自部编历史
(2)请写出以上三则材料依次在宣讲的第几章展示更为确切。(3分)写出材料一文件发表的意义。(2分,一点即可)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2分)
【宣讲意义】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此次宣讲的意义。(2分)
18.创新,是破局开路的利器;创新,是点亮未来的希望。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古代】
材料一 赢政在灭掉东方六国的基础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为巩固统一和统治,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基本格局。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中“全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1分)它在地方上表现为什么制度?(1分)
【近代】
材料二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2分)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国共和国宪法》(1954)
(3)写出这部宪法的性质。(1分)这部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谈谈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2分)
19.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12分)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意义。(2分,两点即可)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材料二 网络平台评选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之星活动
发明之星 哈格里夫斯 瓦特 斯蒂芬森
发明机器 珍妮机 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车
评选理由 ① ② ③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你填写选票中的内容(写出其标志或重大意义即可)。(6分)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得生产力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轻工业占主导不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有了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
(3)依据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2分,一点即可)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分,一点即可)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D B D D A D D
11 12 13 14 15
C B B D 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6.(9分)
【答案】
(1)商周时期。(1分,答商朝不准确不得分)小篆。(1分)
(2)“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察民意,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意思相近即可,2分)
(3)一手史料:①(1分)。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分,意思相近即可)
(4)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使其内容和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价值观正确即可,2分)
17.(11分)
【答案】
(1)中共一大。(1分)建军。(1分)
(2)第四章、第一章、第五章。(3分,顺序不能颠倒)
标志着以各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2分,一点即可)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实现当家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建设国家。(体现推翻三座大山、独立自主、当家做主,任意两点即可,2分)
(3)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革命精神(开放性问题,符合题意、正确的价值观即可,2分)
18.(8分)
【答案】
(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郡县制。(1分)
(2)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2分,意思相近即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分)
19.(12分)
【答案】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文明地位迅速上升;人种地理分布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2分,两点即可)
(2)①工业革命的开始(2分) ②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分) ③铁路时代的开始(2分)
(3)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重工业为主。(2分,一点即可)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一点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