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厂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厂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08-02 20: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厂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SO2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器”.它能使CO和NOx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使烃类充分燃烧、SO2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 CO和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
  B. 上述方法的缺点是导致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大,从而大大提高空气的酸度
  C.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能从根本上控制城市的各种污染源
  D. 汽车改用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不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B.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C. 测氯水的pH,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室温下,在0.01mol L﹣1NaOH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
  A. 1.0×10﹣7mol/L B. 1.0×10﹣6mol/L
  C. 1.0×10﹣2mol/L D. 1.0×10﹣12mol/L
 
4.(3分)(2013 江苏学业考试)下列表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CO32﹣+2H2O H2CO3+2OH﹣ B. Fe3++3H2O Fe(OH)3↓+3H+
  C. CH3COO﹣+H2O CH3COOH+OH﹣ D. NH3+H2O NH3 H2O
 
5.(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25℃,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 0.01mol L﹣1HCl B. pH=2的H2SO4溶液
  C. c(OH﹣)=10﹣13mol L﹣1 D. pH=1溶液加水稀释1倍
 
6.(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
  A. 促进了水的电离 B. c(H+)减小
  C. 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D. c(OH﹣)减小
 
7.(3分)(2012 金山区一模)向0.1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水稀释时,都会引起(  )
  A. 溶液的pH增大 B. 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 D. 溶液的c(OH﹣)减小
 
8.(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I﹣
  B. 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 L﹣1的溶液中:K+、NH4+、AlO﹣、CO32﹣
  C. =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9.(3分)(2013春 大庆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kJ/mol
  D. 已知2C(s)+O2(g)═2CO(g)△H1;2C(g)+2O2(g)═2CO2(g)△H2,则△H1>△H2
 
10.(3分)(2009 通州区校级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右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21世纪教育网 B. NO转化为NO2
  C. RH和NO2转化为PAN和O3 D. O3转化为PAN
 
11.(3分)(2009 福建)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21世纪教育网 初始浓度c/mol L﹣1[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t/s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CH3COCH3 HCl Br2
① 0.80 0.20 0.0010 290
② 1.60 0.20 0.0010 145
③ 0.80 0.40 0.0010 145
④ 0.80 0.20 0.002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 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 增大c(HCl),v(Br2)增大 D. 增大c(Br2),v(Br2)增大
 
12.(3分)(2010 ( http: / / www.21cnjy.com )扬州四模)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B. 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 min)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 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13.(3分)(2012秋 应县校级期中)使18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已知:C(s)+O2(g)=CO(g);△H=﹣Q1kJ/mol,CO(g)+O2(g)=CO2(g);△H=﹣Q2kJ/mol,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
  A. Q2 kJ B. Q1kJ C. Q2kJ D. (Q1+Q2)kJ
 
14.(3分)(2013 洛阳一模)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2.5 μmol L﹣1 min﹣1和2.0 μmol L﹣1
  B. 2.5 μmol L﹣1 min﹣1和2.5 μmol L﹣1
  C. 3.0 μmol L﹣1 min﹣1和3.0 μmol L﹣1
  D. 5.0 μmol L﹣1 min﹣1和3.0 μmol L﹣1
 
15.(3分)(2011 江苏)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2表示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 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 图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16.(3分)(2012秋 孝南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级期中)向100mL pH=13的NaOH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2SO4溶液,当所得混合液的pH为12时,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约为(  )
  A. 25mL B. 36mL C. 43mL D. 82mL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版权所有:21教育】
17.(4分)(2012秋 故城县期末)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25℃、35℃时其离子积分别为K(25℃)=1.0×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时,纯水中c(H+)>c(OH﹣)
  C. 水的电离度α(25℃)>α(35℃) D.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18.(4分)(2012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海门市校级期中)相同温度下,100mL 0.01mol/L的NH3 H2O与10mL0.1mol/L的NH3 H2O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c(H+) B. c(OH﹣)
  C. 电离程度 D. 中和时所需HCl的量
 
19.(4分)(2008 ( http: / / www.21cnjy.com ) 潮州二模)25℃时,BaCl2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Kw不变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c(H+)增大,Kw不变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Kw不变
  D. 将溶液加热到90℃,K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不变
 
20.(4分)(2013 芜湖模拟)T℃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其能量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NH3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cnjy.com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H2(g)=NH3(g);△H=(a+b)kJ mol﹣1
  B.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1);△H=2(a﹣b﹣c)kJ mol﹣1
  C.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H2的转化率增大
  D. Tl>T2,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1.(4分)(2006 深圳一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a、b、c三点溶液的pH:c<a<b
  B.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C. 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 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22.(4分)(2014 河北区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 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 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 N2的转化率:②>①>③
 
 
三、非选择题(共48分)
23.(12分)(2012秋 海门市校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期中)(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滴定时:用左手      ,右手      ,眼睛应紧盯      ,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      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
F.配制溶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一次读数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
 
24.(12分)(2012秋 孝南区校级期中)常温下,有四种溶液:
① ② ③ ④ ⑤
0.0001mol L﹣1CH3COOH溶液 pH=10NaOH溶液 0.0001mol L﹣1NaOH溶液 pH=4CH3COOH溶液 pH=4NH4Cl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则溶液pH      7(填“>”或“=”或“<”等,下同).
(2)①稀释到原来的10倍后的溶液pH      ④溶液的pH.
(3)④和⑤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④      ⑤.
(4)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两溶液体积关系为V(NaOH)      V(CH3COOH).
(5)②与④等体积混合,则溶液pH      7,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可能为:      .
 
25.(15分)(2013秋 秦安县期末)已知可逆反应CO+H2O(g)CO2+H2,达到平衡时,
(1)830K时,若起始时:c (CO) ( http: / / www.21cnjy.com )=2mol/L,c (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K值为      .
(2)830K,若只将起始时c (H2O)改为6mol/L,则水蒸气的为      .
(3)若830K时,起始浓度c (C ( http: / / www.21cnjy.com )O)=a mol/L,c (H2O)=b mol/L,H2的平衡浓度c (H2)=c mol/L,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      ;②当a=b时,a=      c.
 
26.(9分)(2011 淮阴区校级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 ( http: / / www.21cnjy.com )Ox: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 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 mol﹣1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 CH3OH(g)+H2O(g)△H3
①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 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见图1),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H3      0(填“>”、“<”或“=”).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 ( http: / / www.21cnjy.com )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1.5mol/L
B.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0.75
C.0~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mol/(L min)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3/16
E.升高温度将使n(CH3OH)/n(CO2)增大
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图3所示.其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
(3)脱硫.某种脱硫工艺中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废气经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设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厂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SO2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器”.它能使CO和NOx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使烃类充分燃烧、SO2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和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
  B. 上述方法的缺点是导致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大,从而大大提高空气的酸度
  C.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能从根本上控制城市的各种污染源
  D. 汽车改用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不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版权所有
专题: 热点问题.
分析: A、依据元素守恒,结合催化转化装置器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CO和NOx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判断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配平;B、CO2不能产生碳酸酸雾;C、从植树造林的作用考虑,只能减轻污染不能控制污染源;D、汽车改用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空气,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解答: 解:A、催化转化装置器能使CO和NOx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判断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故A正确;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溶于水生成碳酸不稳定分解,二氧化碳量增多不会增加空气的酸度,故B错误;C、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只能减轻污染不能控制污染源;故C错误;D、汽车改用天然气或氢气作为燃料,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空气,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D错误;故选A.
点评: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环境有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型也成为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汽车尾气处理这一生活常识为背景材料编写的信息题,却能用很简单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因此,我们要多关心与化学知识相关系的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B.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C. 测氯水的pH,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考点: 中和滴定;焓变和熵变;测定溶液pH的方法.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A、根据△G=△H﹣T △S<0来判断;B、在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C、根据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而HClO具有漂白性; D、根据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对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解答: 解:A、反应的△H>0、△S>0,在高温下△G=△H﹣T △S<0,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加入少量CaCl2固体,生成CaCO3沉淀,平衡向左移,溶液水解程度减小,溶液pH减小,红色变浅至褪去,故B正确;C、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能使pH试纸便红,HClO具有漂白性,红色褪去,不能利用pH试纸测到氯水的pH,故C错误; D、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注意对应知识的积累.
 
3.(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室温下,在0.01mol L﹣1NaOH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
  A. 1.0×10﹣7mol/L B. 1.0×10﹣6mol/L
  C. 1.0×10﹣2mol/L D. 1.0×10﹣12mol/L
考点: pH的简单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室温时,Kw=1×10﹣14,根据c(H+)×c(OH﹣)=1×10﹣14,以及H2O H++OH﹣计算.
解答: 解:室温时,Kw=1×10﹣14,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0.01mol L﹣1NaOH某溶液中c(OH﹣)=1×10﹣2mol/L,根据c(H+)×c(OH﹣)=1×10﹣14,则c(H+)=1×10﹣12mol/L,又H2O H++OH﹣,则由水电离的c(OH﹣)=c(H+)=1×10﹣12mol/L,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水的电离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溶液中水的电离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
 
4.(3分)(2013 江苏学业考试)下列表示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CO32﹣+2H2O H2CO3+2OH﹣ B. Fe3++3H2O Fe(OH)3↓+3H+
  C. CH3COO﹣+H2O CH3COOH+OH﹣ D. NH3+H2O NH3 H2O
考点: 盐类水解的原理.版权所有
专题: 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若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弱,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会出现气体和沉淀(除双水解之外)根据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来书写即可.
解答: 解:A、碳酸根离子是多元弱酸的阴离子,分两步水解,故A错误;B、铁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弱,不会出现沉淀,故B错误;C、醋酸根水解生成醋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示碱性,故C正确;D、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是气体的溶解平衡过程,不是水解方程式,故D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面的知识,属于教材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梳理和理解是关键,难度不大.
 
5.(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25℃,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 0.01mol L﹣1HCl B. pH=2的H2SO4溶液
  C. c(OH﹣)=10﹣13mol L﹣1 D. pH=1溶液加水稀释1倍
考点: 溶液pH的定义.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相同温度下,溶液的酸性是氢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解答: 解:A.该溶液中c(H+)=0.01mol/L;B.该溶液中c(H+)=10﹣2 mol/L=0.01mol/L;C.C(OH﹣)=10﹣13mol L﹣1时,c(H+)==0.1mol/L;D.pH=1溶液加水稀释1倍,溶液的pH大于1,所以c(H+)<0.1mol/L;所以氢离子浓度最大的是C,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6.(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
  A. 促进了水的电离 B. c(H+)减小
  C. 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D. c(OH﹣)减小
考点: 水的电离.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水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当加入酸碱溶液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温度一定,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乘积是常数,溶液中Kw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Kw不变;
解答: 解:A、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抑制了水的电离,故A错误;B、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温度不变,水中c(H+)与c(OH﹣)的乘积不变,故C错误;D、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依据溶液中离子积常数判断,氢氧根离子减小,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常数应用,注意溶液中的离子积是随温度变化,题目较简单.
 
7.(3分)(2012 金山区一模)向0.1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水稀释时,都会引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溶液的pH增大 B. 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 D. 溶液的c(OH﹣)减小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c(H+)减小,c(OH﹣)增大,溶液的PH增大,导电能力减弱;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c(OH﹣)增大,溶液的PH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解答: 解: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也减小,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A正确;B、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CH3COOH溶液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B错误;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离子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C错误;D、CH3COOH溶液加水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根据KW=c(H+) c(OH﹣),c(OH﹣)增大,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根据KW=c(H+) c(OH﹣),c(OH﹣)增大,故D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重点考查离子浓度以及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注意总结影响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的判断.
 
8.(3分)(2012秋 海门市校级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I﹣
  B. 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 L﹣1的溶液中:K+、NH4+、AlO﹣、CO32﹣
  C. =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碘离子具有还原性,铁离子具有氧化性;B、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 L﹣1的溶液显示酸性或是碱性;C、根据离子之间的关系结合水的离子积可以计算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进而确定酸碱性;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或是碱性溶液.
解答: 解:A、碘离子具有还原性,Fe3+、NO3﹣具有氧化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A错误;B、由水电离的c(H+)= ( http: / / www.21cnjy.com )1.0×10﹣13mol L﹣1的溶液显示酸性或是碱性,在酸性环境下,碳酸根、偏铝酸根离子不能共存,在碱性环境下,铵根离子不能共存,故B错误;C、根据离子之间的关系结合水的离子积可以计算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10﹣13mol/L,溶液显示碱性,铵根离子和铝离子均不能共存,故C错误;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或是碱性溶液,碱性环境下,Na+、K+、CO32﹣、NO3﹣能共存,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教材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是解题的关键.
 
9.(3分)(2013春 大庆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kJ/mol
  D. 已知2C(s)+O2(g)═2CO(g)△H1;2C(g)+2O2(g)═2CO2(g)△H2,则△H1>△H2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根据燃烧热的概念:1mol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来回答;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的过程所放出的能量;D、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焓变是带有符号的.
解答: 解:A、因燃烧热在某一温度和压强下lmol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所以H2的燃烧热为285.8kJ mol﹣1,故A错误;B、根据C(石墨,s)═C(金刚石,s)△H ( http: / / www.21cnjy.com )>0,则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热,则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kJ/mol,故C错误;D、物质C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但是反应是放热的,焓变是带有负号的,所以△H1>△H2,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燃烧热的含义以及中和热的概念、反应的热效应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10.(3分)(2009 通州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级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光化学烟雾消长规律,在一烟雾实验箱中,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RH(烃)、NO、NO2、O3、PAN(CH3COOONO2),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消失,记录于右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NO的消失的速率比RH快 B. NO转化为NO2
  C. RH和NO2转化为PAN和O3 D. O3转化为PAN
考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版权所有
专题: 信息给予题;氮族元素.
分析: (1)看清纵坐标代表的是相对浓度;(2)理清图象变化的趋势,RH、NO的浓度一直在减少,O3、PAN的浓度一直在增加,NO2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少;(3)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化与总体变化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也是本题的易错点,如NO消失的速率在0﹣1时间段内比PH的快,在0﹣1时间段内NO可能生成NO2等;(4)O3的浓度一直在减少不可能是反应物;
解答: A、由曲线斜率可知在某一时间段内NO消失的速率比RH快,故A正确;B、NO的浓度一直在减少,NO2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在0﹣1时间段内NO可能生成NO2,故B正确;C、图中O3和PAN的浓度增加,RH的浓度减少,RH及NO2在某一时间段内可能反应生成PAN和O3,故C正确D、O3的浓度一直在增加,不可能作为反应物,故D错误.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依氮氧化物等烟雾的主要成分为载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考查了化学上的识图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和审题能力,看不清各量的意义容易判断出错.B项容易分析错误.
 
11.(3分)(2009 福建)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 L﹣1 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① 0.80 0.20 0.0010 290
② 1.60 0.20 0.0010 145
③ 0.80 0.40 0.0010 145
④ 0.80 0.20 0.002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 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 增大c(HCl),v(Br2)增大 D. 增大c(Br2),v(Br2)增大
考点: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版权所有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溴作为反应物,其浓度越大,物质的量越多,其颜色消失的时间会越长,另外可从表中数据判断出,①④两组实验中CH3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
解答: 解:A、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故A正确;B、比较实验②和③数据,Br2的浓度相等,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也相等,溴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B正确;C、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HCl),v(Br2)增大,故C正确;D、对比①④两组实验中CH3CO ( http: / / www.21cnjy.com )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但不能说明溴的反应速率大小问题,故D不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做题时注意加强对表中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
 
12.(3分)(2010 扬州四模)T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B. 反应进行的前3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 min)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 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由图可知,X、Y的物质的量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X、Y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Z为生成物,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确定化学计量数,反应最后X、Y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为可以反应,据此确定反应方程式;B.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C.由图2中曲线可知,温度为T2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2>T1,温度越高Y的含量越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D.图3与图1比较,判断平衡是否发生移动,根据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
解答: 解:A.由图1知,X的物质的量减少量为(2.0﹣1.4)mol=0.6mol,Y的物质的量减少量为(1.6﹣1.4)mol=0.2mol,X、Y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加量为(0.8﹣0.4)mol=0.4mol,Z为生成物,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反应物减少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物增加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X、Y、Z的计量数之比=0.6mol:0.2mol:0.4mol=3:1:2,所以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故A正确;B.v===0.1mol/(L.min),故B错误;C.由图2知,“先拐平数值大”,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T2>T1,升高温度Y的含量减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所以平衡常数增大,故C正确;D.图3与图1比较,图3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较短,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应是加入催化剂所致,故D正确;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平衡图象题,做题时注意分析图象中曲线的变化规律,结合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13.(3分)(2012秋 应县校级期中)使18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已知:C(s)+O2(g)=CO(g);△H=﹣Q1kJ/mol,CO(g)+O2(g)=CO2(g);△H=﹣Q2kJ/mol,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
  A. Q2 kJ B. Q1kJ C. Q2kJ D. (Q1+Q2)kJ
考点: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碳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出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答: 解:18g碳的物质的量为=1.5mol,故生成CO、CO2总的物质的量为1.5mol,所以CO的物质的量为1.5mol×=0.5mol,由于CO(g)+O2(g)=CO2(g)△H=﹣Q2kJ/mol,所以0.5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2kJkJ/mol×0.5mol=0.5Q2kJ,即18碳不完全燃烧生成损失的热量为0.5Q2kJ,故选A.
点评: 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难度中等,关键在于清楚碳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
 
14.(3分)(2013 洛阳一模)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2.5 μmol L﹣1 min﹣1和2.0 μmol L﹣1
  B. 2.5 μmol L﹣1 min﹣1和2.5 μmol L﹣1
  C. 3.0 μmol L﹣1 min﹣1和3.0 μmol L﹣1
  D. 5.0 μmol L﹣1 min﹣1和3.0 μmol L﹣1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根据v=计算反应4~8 ( http: / / www.21cnjy.com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0~4 min期间,反应物浓度变化为(40﹣20)μmol/L=20μmol/L,4~8 min期间,反应物浓度变化为(20﹣10)μ mol/L=10μmol/L,可知,每隔4分钟,速率降为原来的一半,据此计算.
解答: 解:由图可知,4~8 min期间,反应物浓度变化为(20﹣10)μ mol/L=10μmol/L,所以4~8 min期间,反应速率为=2.5μ mol/(L min);由图可知,0~4 min期间,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浓度变化为(40﹣20)μmol/L=20μmol/L,4~8 min期间,反应物浓度变化为(20﹣10)μ mol/L=10μmol/L,可知,每隔4分钟,浓度变化量降为原来的一半,所以8~12min浓度变化为5μ mol/L,12~16min浓度变化为2.5μ mol/L,所以16min时浓度为10μ mol/L﹣5μ mol/L﹣2.5μ mol/L=2.5μ mol/L.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根据图中浓度变化判断相同时间内的浓度变化量是解题关键.
 
15.(3分)(2011 江苏)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2表示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 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 图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和滴定.版权所有
专题: 图示题.
分析: A、当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B、强碱滴定醋酸溶液时,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
解答: 解:A、催化剂是通过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会降低,但是图中信息得出: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强碱强氧化钠滴定醋酸溶液时,开始20.00mL0.1000mol L﹣1CH3COOH溶液pH大于1,故B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不饱和溶液的点,故C正确;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由图知反应物转化率最大在t时刻以后,故D错误.故选C.
点评: 注意识图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查学生对质的梳理和归纳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6.(3分)(2012秋 孝南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级期中)向100mL pH=13的NaOH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2SO4溶液,当所得混合液的pH为12时,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约为(  )
  A. 25mL B. 36mL C. 43mL D. 82mL
考点: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所得混合液的pH为12时,则溶液显碱性,混合液中c(OH﹣)=0.01mol/L,即酸碱混合时,硫酸不足,以此来计算.
解答: 解:所得混合液的pH为12时,则溶液显碱性,混合液中c(OH﹣)=0.01mol/L,设加入H2SO4溶液的体积约为xmL,则=0.01mol/L,解得x≈43,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量计算,明确pH与浓度的换算及混合后碱过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21·世纪*教育网
17.(4分)(2012秋 故城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末)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25℃、35℃时其离子积分别为K(25℃)=1.0×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时,纯水中c(H+)>c(OH﹣)
  C. 水的电离度α(25℃)>α(35℃) D.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水中氢离子浓度始终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水是中性;
解答: 解:A、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故A错误;B、在35℃时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比25°C大,但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是相同的,水仍是中性,故B错误;C、升温促进水的电离程度,水的电离度α(25℃)<α(35℃),故C错误;D、分析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K(25℃)=1.0×l0﹣14,K(35℃)=2.1×l0﹣14.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则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分析判断,主要考查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题目较简单.
 
18.(4分)(2012秋 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市校级期中)相同温度下,100mL 0.01mol/L的NH3 H2O与10mL0.1mol/L的NH3 H2O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c(H+) B. c(OH﹣)
  C. 电离程度 D. 中和时所需HCl的量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根据氨水的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但浓度小,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小,则溶液中c(H+)=增大,并结合n=cV来解答.
解答: 解:A.相同温度下,0.01mol/L的NH3 H2O小于0.1mol/L的NH3 H2O的浓度,则前者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后者,根据c(H+)=知,前者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后者,故A正确;B.相同温度下,0.01mol/L的NH3 ( http: / / www.21cnjy.com )H2O小于0.1mol/L的NH3 H2O的浓度,则前者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后者,故B错误;C.溶液越稀,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故C正确;D.由n=cV可知,100mL 0. ( http: / / www.21cnjy.com )01mol/L的NH3 H2O与10mL0.1mol/L的NH3 H2O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都是0.001mol,则中和时所需HCl的量相等,故D错误.故选AC.
点评: 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浓度与电离程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9.(4分)(2008 ( http: / / www.21cnjy.com ) 潮州二模)25℃时,BaCl2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
  A. 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Kw不变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c(H+)增大,Kw不变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Kw不变
  D. 将溶液加热到90℃,K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不变
考点: 水的电离.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稀氨水是弱碱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增多,温度不变Kw不变;B、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水解显酸性,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温度不变,Kw不变;C、醋酸钠溶液中的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Kw不变;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溶液加热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溶液呈中性,溶液pH减小.
解答: 解:A、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不变,故A错误;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铜离子水解显酸性,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Kw不变,故B正确;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Kw不变,故C错误;D、将溶液加热到90℃,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但pH变小,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的判断,盐类水解的应用,溶液中离子积常数是随温度变化是分析解题关键.
 
20.(4分)(2013 芜湖模拟)T℃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其能量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NH3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cnjy*com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H2(g)=NH3(g);△H=(a+b)kJ mol﹣1
  B.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1);△H=2(a﹣b﹣c)kJ mol﹣1
  C.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H2的转化率增大
  D. Tl>T2,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据此结合图象判断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B、反应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据此结合图象判断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C、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D、温度为Tl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l>T2,温度越高,氨气的体积分数越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解答: 解:A、由图Ⅰ可知,生成氨气(g)的反应热为﹣(b﹣a)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N2(g)+H2(g)=NH3(g);△H=﹣(b﹣a)kJ mol﹣1,故A错误;B、由图Ⅰ可知,生成氨气(l)的反应热为﹣(b+c﹣a)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N2(g)+H2(g)=NH3(l);△H=﹣(b+c﹣a)kJ mol﹣1,即为N2(g)+3H2(g)=2NH3(1);△H=2(a﹣b﹣c)kJ mol﹣1,故B正确;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H2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温度为Tl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l>T2,温度越高,氨气的体积分数越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BD.
点评: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能量与反应热关系、化学平衡图象及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注意能量与反应过程关系图象的理解.
 
21.(4分)(2006 深圳一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a、b、c三点溶液的pH:c<a<b
  B.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C. 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 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A.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B.随水的增多,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增大;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性的pH,溶液稀释;D.a、b、c三点溶液浓度不同,但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答: 解:A.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pH越小,则a、b、c三点溶液的pH为b<a<c,故A错误;B.随水的增多,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增大,所以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故B正确;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性的pH,溶液稀释,pH增大,故C错误;D.a、b、c三点溶液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不同,但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a=b=c,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分析图象,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征,易错点为C,注意氢离子浓度越大,其溶液的pH越小.
 
22.(4分)(2014 河北区一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来源:21cnj*y.co*m】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 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 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 N2的转化率:②>①>③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焓变是对应化学方程式的物质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B、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改变;C、恒温恒容容器内的反应平衡,依据起始量增大一倍,相当于增大体系压强,根据平衡移动方向判断;D、恒温恒容容器内的反应平衡,依据起始量增大一倍,相当于增大体系压强,根据平衡移动方向判断.
解答: 解:A、N2(g)+3H2(g) 2N ( http: / / www.21cnjy.com )H3(g)△H=﹣92.4kJ/mol.焓变是指1mol氮气和3mol氢气全部反应放出的热量;①起始量反应不能全部转化所以a<92.4KJ,②起始量相当于在①中加入了1mol氮气,所以平衡正向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b>a,但是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所以b<92.4KJ,故放出热量关系:a<b<92.4,故A正确;B、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改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为①=②=③,故B错误;C、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条件分数,依据A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可知②>①,③可以看做在②中 加入了3mol氢气,平衡继续正向进行,所以氨气的含量增大,即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②<③,故C错误;D、依据C的分析可知,氮气的转化率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②<①,③可以看做是在①中加入了相同的平衡体系,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氮气转化率③>①>②,故D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应用(判断平衡状态、图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平衡移动原理、平衡计算);考题主要有两类形式:第一类考查平衡的一般问题,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计算)、化学平衡图象的分析、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计算.回答化学反应速率时重点留意是否为浓度的改变量.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关键两者的温度高低.第二类为等效平衡的相关判断.
 
三、非选择题(共48分)
23.(12分)(2012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门市校级期中)(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滴定时:用左手 控制活塞, ,右手 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 ,眼睛应紧盯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 半分钟 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www.21-cn-jy.com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出处:21教育名师】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
F.配制溶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一次读数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
考点: 中和滴定.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根据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方法;(2)A.根据滴定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B.根据容量瓶的规格;C.根据c(待)=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D.根据c(待)=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E.根据酸滴定碱,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的变化;F.配制溶液根据c=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是否有影响判断;中和滴定实验中根据c(待)=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
解答: 解:(1)滴定时:用左手控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塞,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应注意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控制活塞;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半分钟;(2)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否则会造成误差,故A正确;B.容量瓶的规格没有60mL,实验中需用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故B正确;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对V(标)无影响,根据c(待)=可知c(待)不变,故C错误;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标准液浓度降低,造成V(标)偏大,根据c(待)=可知c(待)偏大,故D正确;E.酸滴定碱,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颜色从黄色变为橙色,故E错误;F.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中和滴定实验中在最后一次读数均俯视读数,读数偏小,造成V(标)偏小,根据c(待)=可知c(待)偏小,故F错误;故选:A、B、D
点评: 本题考查滴定实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24.(12分)(2012秋 孝南区校级期中)常温下,有四种溶液:
① ② ③ ④ ⑤
0.0001mol L﹣1CH3COOH溶液 pH=10NaOH溶液 0.0001mol L﹣1NaOH溶液 pH=4CH3COOH溶液 pH=4NH4Cl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则溶液pH > 7(填“>”或“=”或“<”等,下同).
(2)①稀释到原来的10倍后的溶液pH > ④溶液的pH.
(3)④和⑤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④ < ⑤.
(4)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两溶液体积关系为V(NaOH) < V(CH3COOH).
(5)②与④等体积混合,则溶液pH < 7,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可能为: CH3COONa和CH3COOH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考点: pH的简单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1)①与③等体积混合,恰好生成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2)①的浓度为0.0001mol/L,pH ( http: / / www.21cnjy.com )=4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于0.0001mol/L,稀释到原来的10倍,④的氢离子浓度大;(3)④为酸,溶液中c(H+)=0.000 ( http: / / www.21cnjy.com )1mol/L,则由水电离的c(H+)=10﹣10mol/L,⑤为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出的c(H+)=0.0001mol/L;(4)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结合(1)可知,醋酸应过量;(5)②与④等体积混合,得到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
解答: 解:(1)①与③等体积混合,恰好生成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pH>7,故答案为:>;(2)①的浓度为0.0001mol/L,pH ( http: / / www.21cnjy.com )=4的CH3COOH溶液的浓度大于0.0001mol/L,稀释到原来的10倍,④的氢离子浓度大,浓度越大,pH越小,所以稀释后的pH为①>④,故答案为:>;(3)④为酸,溶液中c(H+)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01mol/L,则由水电离的c(H+)=10﹣10mol/L,⑤为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出的c(H+)=0.0001mol/L,所以由水电离的c(H+)为④<⑤,故答案为:<;(4)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结合(1)可知,醋酸应过量,即醋酸的体积大于碱的体积,故答案为:<;(5)②与④等体积混合,得到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醋酸的电离大于盐的水解,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CH3COONa和CH3COOH.
点评: 本题考查pH的计算及酸碱混合的pH计算,明确浓度与pH的换算、酸碱的强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结合电离与水解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25.(15分)(2013秋 秦安县期末)已知可逆反应CO+H2O(g)CO2+H2,达到平衡时,21*cnjy*com
(1)830K时,若起始时:c (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mol/L,c (H2O)=3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40% ;K值为 1 .
(2)830K,若只将起始时c (H2O)改为6mol/L,则水蒸气的为 25% .
(3)若830K时,起始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c (CO)=a mol/L,c (H2O)=b mol/L,H2的平衡浓度c (H2)=c mol/L,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 ab=ac+bc ;②当a=b时,a= 2 c.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1)根据三段式解题法,求出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的变化量、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转化率=,K=.(2)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化学平衡常数求出反应掉的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转化率公式计算水蒸气的转化率.(3)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利用三段式法结合平衡常数计算a、b、c之间的关系式;再根据a=b及ab=ac+bc确定a、c的关系.
解答: 解:(1)设水蒸气反应的浓度为xmol/L CO+H2O(g)CO2+H2, 1 11.2mol/L xmol/Lx=1.2所以水蒸气的转化率==40%; CO+H2O(g)CO2+H2,起始 2mol/L 3mol/L 0 0反应1.2mol/L 1.2mol/L 1.2mol/L 1.2mol/L 平衡0.8mol/L 1.8mol/L 1.2mol/L 1.2mol/L平衡常数K==1故答案为:40%; 1.(2)设反应的水蒸气的浓度为y. CO+H2O(g)CO2+H2,起始 2mol/L 6mol/L 0 0反应 y y y y平衡 (2﹣y)mol/L (6﹣y)mol/L y yK=y=1.5mol/L,所以水蒸气的转化率为=25%.故答案为:25%.(3)CO+H2O(g)CO2+H2,起始amol/L b mol/L 0 0反应c mol/L c mol/L c mol/L c mol/L 平衡(a﹣c)mol/L (b﹣c)mol/L c mol/L c mol/LK==1所以ab=ac+bc;ab=ac+bc,将a=b代入得,a=2c.故答案为:ab=ac+bc; 2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用三段式法对化学反应进行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其他物理量无关.
 
26.(9分)(20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淮阴区校级模拟)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 http: / / www.21cnjy.com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 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 mol﹣1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 mol﹣1 .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 CH3OH(g)+H2O(g)△H3
①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 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见图1),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H3 < 0(填“>”、“<”或“=”).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 ( http: / / www.21cnjy.com )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填字母代号).
A.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1.5mol/L
B.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0.75
C.0~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mol/(L min)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3/16
E.升高温度将使n(CH3OH)/n(CO2)增大
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图3所示.其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2CH3OH+2H2O﹣12e﹣═12H++2CO2 .
(3)脱硫.某种脱硫工艺中将废气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设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 .
考点: "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 (1)(1)根据盖斯定律,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乘以某个系数相加或相减,构造出目标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焓变乘以某个系数相加或相减得到.(2)①由图可知,到达平衡后,温度越高,φ(CH3OH)越小,平衡向逆反应进行;②利用三段式求出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变化量、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A、再充入1mol CO2和3m ( http: / / www.21cnjy.com )ol H2,可等效为开始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加入2mol CO2和6mol H2,平衡后,再将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B、根据转化率的定义计算判断;C、利用v=计算v(H2)判断;D、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代入数据计算;E、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n(CH3OH)减小,n(CO2)增大.③本质为 2 CH3OH+3O2=2CO2+4H2O,CH3OH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所以CH3OH 在负极上发生反应,氧气在正极上发生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负极上CH3OH 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离子和二氧化碳.(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答: 解:(1)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 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 mol﹣1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两式相加,可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 kJ/mol 即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 mol﹣1故答案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 mol﹣1(2)①由图可知最高点反应到达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平衡后,温度越高,φ(CH3OH)越小,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吸热方向进行,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3<0.故答案为:<②由图2可知,开始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0mol/L,开始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所以开始氢气的浓度为3.0mol/L,容器体积为=1L.平衡时,甲醇的浓度为0.75mol/L CO2(g)+3H2(g) CH3OH(g)+H2O(g)开始(mol/L):1 3 0 0变化(mol/L):0.75 2.25 0.75 0.75平衡(mol/L):0.25 0.75 0.75 0.75 A、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100%=75%,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可等效为开始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加入2mol CO2和6mol H2,平衡后,再将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1.5mol/L,故A错误;B、通过上述计算可知氢气的转化率为×100%=75%,故B正确;C、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0.225mol/(L min),故C错误;D、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故D错误;E、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逆反应进行,n(CH3OH)减小,n(CO2)增大,所以n(CH3OH)/n(CO2)值减小,故E错误.故选:B③总反应式为2 CH3OH+3O2=2CO2+4H2O,正极反应式:3O2+12H++12e﹣═6H2O;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为负极反应式,所以负极反应式为:2CH3OH+2H2O﹣12e﹣═12H++2CO2;故答案为:2CH3OH+2H2O﹣12e﹣═12H++2CO2(3)反应方程式为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故答案为: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
点评: 本题从多个角度对化石燃料进行了全面的考查,难度中等,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