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试题(B)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试题(B)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8 20: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达标试题(B) 六年级下册语文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成绩_______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积累运用
一、写出下列节日及月份的农历时间。(3分)
除夕( ) 重阳( ) 腊月( )
正月( ) 元宵节( ) 中秋( )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tōng xiāo jiǎo zi tānɡ chí yuán xiāo chén cù
nóng chóu qīn qi fén shāo wǎnɡ luò qī pàn
三、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6分)
万像更新(   )   灯火通霄(   )
捷然不同(   ) 万不得己(   )
张灯结采(   ) 各行各色(   )
四、选字组词。(4分)
水(  ) (  )刑 (  )洁 (  )索
搅(  ) 陪(  ) 凉(  ) 牵(  )
元(  ) (  )售 云(  ) (  )夜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4分)
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句中的“元旦”指的是公历一月一日。 (  )
2、《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 (  )
3、《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最详细。(  )
4、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东杰布。 (  )
六、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7分)
(  ) 七八 (  ) 万 (  ) 更新 (  ) 然不同
(  ) 灯结 (  ) 哄 (  ) 大笑 能 (  )善 (  )
两 (  ) 三 (  ) 青面 (  ) 牙 优哉 (  ) 哉
1.这只小牛( )地在河边吃草,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2.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场上处处
( ),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3.人生就像一座山,站在山脚与山顶的感觉是( )的。你如果想要获得登上巅峰的快乐,就应当加倍努力。
七、精彩句子欣赏填空。(5分)
腊八粥:“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________粥,________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了老北京腊八这天_________这一民俗。“农业展览会”指的是腊八粥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一样。
八、古诗赏析。(9分)
1、走进《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2、“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2、走进《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我会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0分)
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欣赏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老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中的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腊八粥,吃到嘴里,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八儿的肚子撑成了一面____________。藏戏更具特色。它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面具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舞蹈动作、唱腔可以__________,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阅读理解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一)阅读训练,我最棒。(11分)
安塞腰鼓(节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安塞腰鼓!
1、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句中横线上。
A.骤雨一样 B.乱蛙一样 C.斗虎一样
D.旋风一样 E.火花一样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找)的特点。
3、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用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几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提升能力。(7分)
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铜钱的饺子谁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门,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人们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出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
在梆子声中人们才能往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桌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踏着芝麻秸儿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天麻麻亮 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 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 恭喜 恭喜 同喜 同喜 我平时串百家门 正月初一要给百家拜年 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
大小便(biàn pián)  打更(gēng gèng)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作者介绍的过年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统领下文。
B.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5、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的习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乐园
十二、小练笔(10分)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①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②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十三、习作百花园。(30分)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一、写出下列节日及月份的农历时间。(3分)
12月30日 九月九日 十二月 一月 正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日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通宵 饺子 汤匙 元宵 陈醋 浓稠 亲戚 焚烧 网络 期盼
三、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6分)
像 (象) 霄(宵) 捷(截 )己( 已) 采(彩) 行 (形)
四、选字组词。(4分)
饺 绞 皎 绞  拌 伴 拌 绊 宵 销 霄 宵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4分)
1.  2.  3.  4.
六、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7分)
零 碎 象 截 张 彩 堂 歌 舞 面 刀 獠 游
1.优哉游哉 2.张灯结彩 3.截然不同
七、精彩句子欣赏填空。(5分)
1、不是 而是
2、打比方 熬腊八粥 米豆 干果
八、古诗赏析。(9分)
1、(1)庭院 月光 树木 乌鸦 露水 桂花 秋
(2)冷 白 无声 作者王建
2、(1)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2)泣涕零如雨
(3)动作 情态九、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高兴得手舞足蹈。
3、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十、我会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0分)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甜 甜
腻腻 小鼓 唐东杰布 夸张 象征 随意发挥
阅读理解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一)阅读训练,我最棒。(11分)
1.A D B E C
2.排比、拟人 壮阔 豪放 火烈
3.感叹 好 喜爱、赞美
4.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也感受到了当地后生旺盛的生命力。
(二)课外阅读,提升能力。(7分)
1、biàn gēng
2、, 。 :“ , !”“ , !” , 。
3、包饺子 守岁 放鞭炮 贴对联 拜年
4、A
5、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
习作乐园
十二、小练笔(10分)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②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我赞同观点①,因为像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应该大力保护。
十三、习作百花园。(30分)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