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
美 女 簪 花“艺术中国——我最喜爱的东晋艺术家”评选 王羲之 顾恺之入围选手王羲之及其书法简介
相关古迹
王羲之书法作品及赏析
王羲之小故事王羲之简介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原籍琅邪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后人尊称他为“书圣”。王 羲 之 故 居王羲之塑像晒书台在兰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手书。如何欣赏书法作品我们要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美妙情趣与飘逸神韵,必须了解以下三点: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精髓。
形神是书法艺术建构的要素。
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灵魂。王羲之书法作品赏析 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代表作为《兰亭序》。《兰亭序》(神龙本)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精美绝伦。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中,凡重复的字,各字写法都不相同。如全文有二十多个“之”字,竟变化多端,无一雷同。米芾(“宋四家”之一)赞曰:“之字最多无一似”,既无古怪离奇之嫌,又具出奇制胜之妙,真可谓出神入化。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许多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是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写完之后,对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但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黄庭经》 《黄庭经》,王羲之小楷书法代表作。此帖雍容和穆,为小楷上品。后人评曰:“(《黄庭经》)结构之稳适,撇捺之敛放,至黄庭已登绝境,任后世穷书能事者,皆未能过。”《丧乱帖》《孔侍中帖》后人评王羲之的书法我非常喜欢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几个传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条。只是为了一件琐事,提笔信手涂了几句,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珍藏和悬挂。今天看来,用这样美妙绝伦的字写便条是在太奢侈了,而在他们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在这里,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
——余秋雨《笔墨祭》
小故事书 成 换 白 鹅小故事王羲之七岁学习书法,坚持勤学苦练。相传他每天练习书法,即便在休息的时候,也在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一边手随心想,在衣襟上勾勾划划,时间一久,把衣襟都划破了。王羲之经常坐在自家门前的高岗上临池学书,练完就到台下池中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里的水都变黑了。人们称之为“墨池”。 “临池”也成为习字的一个代称。
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练字,天长日久竟练得腕力劲足,写出字来笔锋带力,真可以说是力透纸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朋友,碰巧友人不在,于是他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后来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净,用水洗也洗不清。他在木板上写的字,让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时发现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还渗透有墨迹。因此后来人们都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这虽然是一种夸张了的说法,却很能说明他深厚的功夫! 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名作赏析
顾恺之小故事
提起中国绘画,不能不提魏晋南北朝时期;提起这一时期的绘画,又不能不提“画祖”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
顾恺之(346年—407年),东晋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他的绘画及绘画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洛神赋图》《洛神赋图》赏析 ? 这幅画作的内容是根据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而创作的。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营造了原赋中的意境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整个画面构思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水起伏,林木掩映,逐一地展现出不同的意态、情节。画家行笔流畅劲利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质的衣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精密而圆熟。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缠绵悱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乐和惆、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怀念。虽然画中的人物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多次出现,但是于整个画面的组合随着情节的发展有首有尾,主要人物随着赋中寓意的铺陈重复出现,将时间和空间打成一片。再加上画面的和谐统一,因此丝毫也看不出有连环画那种分段描绘的迹象。 洛神的一双眼睛,含情脉脉,似来又去,有无限的思慕愁怨之情。而岸边的曹植,则不失为一位贵族诗人,他雍容华贵,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依恋和怅惘。 品味细节之美《女史箴图》《女史箴图》赏析《女史箴图》可以算作一篇文章的几段插图。
《女史箴》一文是西晋张华所作,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女子们如何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经验和道德箴条。顾恺之《女史箴图》画卷,展示了真实的宫廷生活。
画中人物线条联绵不断、悠缓自然、节奏匀和(古人称之为“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设色“傅染如浓色,微加点缀,不求晕饰”,形象端庄秀丽,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可以了解这些女子的身份和丰采。《斫琴图》《斫琴图》赏析 《斫琴图》是宋代摹本之一。此图虽不及《洛神赋图》有名,也不及《洛神赋图》更具代表性,但在风格特征上仍凸现出顾恺之的千古一绝。这幅图描绘的是古代文人学士制琴的场景。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故事背景,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说明,因此很可能是脱离文字的故事性而强调人物的各自特征。从画面上看,也确实难以找到故事发生的连贯性和时间的迁移性特点,只是呈现一个制作场面。各人制作的工艺虽有不同,但从画面的空间布局上看,工艺流程的先后次序不明显,而且人物之间的关系也缺乏确定性与连续性。在古代的长卷人物画中,通常都注重故事性,表达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此画恰在这一点上忽略不计,而在人物的神态表现上颇为传神。如右上角的一文士独坐于一长方席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丝线的中部轻轻拨动,其目光下注却又不驻于何物,整个脸部呈全神贯注倾听状,这正是调定音律时所特有的表情神态,此态可谓传神矣。小故事 画中人物眼睛的“传神”,是顾恺之绘画的最大特色。顾恺之非常重视点晴的技巧。下面两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
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大诗人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顾恺之曾在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做过参军(掌管文书的官),他很想给殷画像,但殷因为自己的眼睛有毛病,怕画出来不好看,就坚决推辞。顾恺之看透了他的心思,就坦率地对他说:“眼睛有毛病是没有关系的。我在画的时候,可以一样把瞳仁画清楚,画后只要用干笔在上面轻轻扫过,就可以画出你眼睛的特征,就像遮在薄云后面的月亮,将会更美。”这番话把殷仲堪说得很高兴,但同时也表明了顾恺之在画人点睛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技巧。小故事 二十岁那年,顾恺之正在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任职。有一个叫慧力的和尚,发起建造一座瓦棺寺大庙,向各方面人士募捐。一般的官僚学士认捐没有超过十万钱的,年轻的顾恺之却在化缘簿上写上了一百万钱。慧力不相信这个年轻的书生会有这么多钱,顾恺之对他说:“请你在庙里准备好一堵墙壁,供我画壁画,画完成了,这一百万钱也就有了。”慧力将信将疑地按照他的话做了准备。顾恺之在瓦棺寺里住了一个多月,断绝和外面的一切交往,终于专心致志画出一幅杰作《维摩诘像》(维摩诘,佛教经典里一位有道行的居士)。待最后快要完工的时候,他对和尚说:“从明天起可以请人来看壁画,我当场给画上的维摩诘点上眼珠。第一天来看的人请他们每人捐十万,第二天可以捐五万,到第三天就可以随意捐钱。”消息传出后,来看画的人拥挤非常。顾恺之当着大家的面给维摩诘点上眼睛,顿时光照一室,维摩诘清瘦的面容,沉思的神态,炯炯有神的眼睛,如同活了一般。观画的人踊跃捐款,很快就超过了一百万钱。小故事 顾恺之的“才绝”
才绝,是指顾恺之多才多艺。他不仅画艺出色,他的书法、诗词歌赋、甚至口才,也都是一般人比不了的。他的书法留下来的不多,据明朝书法鉴赏家董其昌考订,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上的《女史箴》全文,就是顾恺之自己写的。他的书法颇近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有相当的功力。文学方面,顾恺之写过不少优美的赋,而且能出口成章。有一次,顾恺之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回来,有人问他风景如何,他脱口而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其上,若云兴霞蔚。”这几句诗一样的语言已经成为千古绝唱。还有一次,重用过他的大臣桓温死了。顾恺之去拜谒桓温墓,哭得很伤心。谒墓归来,有人问他究竟伤心到什么程度,顾恺之立刻答道:“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他善于运用形象妙喻的文学才能,对他的绘画自然是有影响的。
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将我国传统雕刻与绘画艺术相结合,依山势开凿而成的一种大型石雕艺术。
北朝时期,为了宣传佛教,统治者令人大规模开凿石窟。无数工匠精心创作,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和外来的佛教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辉煌的石窟艺术,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的最高体现。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石窟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瑰宝,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推荐音像资料《探索发现 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第七集 云冈石窟》
该片资料丰富详实,解说生动,并配有专家答疑。不仅很好地展示了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也让观众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风貌及悬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于该片长45分钟,建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片断。跟我游石窟游览地点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郦道元云冈石窟简介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武周山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达51000多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佛像 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龙门石窟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名称:贵族男俑年代:北魏 简介:???这是一个英俊的贵族青年男子塑像,此塑像应为当时供养人的真实塑像。由于中国人注重心灵的表达,这件雕塑的面部有意省略了眼珠而使得表情得到充分洋溢,内心深处一种幸福感的自然流露,即使真人再现也不可能使这人生中特别的幸福成为永恒。而这件雕塑却成就了这种永恒,成为人类雕塑史上的神品。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形端庄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龙门二十品一弗氏造像记拓片 龙门二十品之尉迟造像记拓片帝后礼佛图图中的北魏帝后及大臣所传的长袍,全都是汉族的服装,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左边是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帝后礼佛图》,它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想一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 《兰亭序》
绘画艺术: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板书设计
资料:
①今天我们见到的《女史箴图》是唐人的摹本,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这些图被英军抢走,现藏于大不列颠博物馆。
②山西是产煤大省,随着煤炭外运工程的发展,公路修到了石窟边上,煤灰使得佛像们成天灰头土脸。
以上两则都是关于文物遭到破坏的资料,读后令人痛心疾首。你还知道文物遭到破坏的其他原因吗?我们该如何去保护文物,才能让这些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永葆艺术魅力?出谋划策
你知道汉字的演变历程吗?请收集不同字体的汉字进行比较。
你最喜欢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作品,你能临摹一篇吗?选取你最得意的作品,参加班级的书法墙报展。
小小书法家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北朝佛教兴盛的表现,南朝佛教发展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出相关的历史资料吗?
探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