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as two then.》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外研社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 5Unit 1 I was two then .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为学生创设直观,有趣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已达到快乐学习,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课我采用以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对比,运用一般过去时对不同时期的特征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对自我的描述,以及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描述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英语有了一定基础,经过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积累了一些句型,对一般现在时有一定的学习,对is 和are 有一定的了解。那在接触一般过去时态,学生也更易接受。
在学情分析这里,我选择了信息技术2.0里面的A1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目的:分析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态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和区分英语语句的时态.
学情分析对象:是以四年级学生为对象分析的,随着年级的提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学习方法改变了,所以出现了一部分同学的求知欲增强,对知识十分渴求,而有一部分同学因为知识的难而自信心丧失。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自我学习能力大大提升。
学情分析内容:将这里分成两个部分:
教学重点:能够听说读写四会短语,并能替换句子中的动词和时间状语。对过去的活动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四会单词的听说读写以及对一般过去时态的理解和操练,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学情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学情分析方法:
课前完成一些练习题,工具采用问卷星问卷
上课之前利用腾讯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对学生之前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及喜好等进行调查,利用休息时间发给学生进行调查。
对调查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合理调整教学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和重点,选准课堂切入点,善于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从学生喜欢,熟悉的事物入手,从而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了学习自信心。
同时根据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生人,两两对话在同桌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分角色朗读。(通过问卷星的调查结果,可以清楚看到学生哪些部分不太清楚,以此来更好的备课)
教学内容分析:
Amy到Lingling 家玩对她家的老照片感兴趣,让我们学习课文,看看照片上有那些人。他们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was,were,then,young,old, so,short,long,hair,grandparent(2)能用“They were young then . I was two then.谈论过去的状态。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was和were,来描述自己或他人过去与现在状态的变化。能听懂、会读、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亲人老师和朋友。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be动词和它对应的过去式,正确使用人称和be动词,使用搭配正确。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I/He/She was …then. They were…then
教学难点:能够区别运用am,is,are和was,were, 来对比描述自己或他人过去与现在状态的变化。
课前准备
课文录音、单词卡片、一些照片。
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模仿能力强、表现欲旺盛等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小组活动学法
课堂学习活动均已小组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性活动为辅,学生相互讨论、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其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形成共同学习的环境。
(2)情境教学法
根据同学的照片不断创设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说英语。
(3)课堂评价主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八、教学过程
(一)Warm- up(2分钟)
1.Greetings:Walking Walking
Ts: Now, Let’s meet some words friends.
Ppt出示:big—small fat—thin cute—naughty tall—short Ts: Before our class,let's play a game. I say “big,big”and you say“small,small”.OK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兴趣是新课导入放入关键,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的兴奋起来,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自我的需要,自然的进入学习新知的情景。
在这里我选择了信息技术2.0里面的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我通过对形容词的字体大小,变色,放大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课的内容,并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形容词导入,也有助于学生找到与本课要学的重点的关联性
(二)Presentation(10分钟)
1.(ppt出示一张老师自己小时候照片,让学生猜一猜)
Ts: Who is that little girl Can you guess Ss: It's …. Ss: It's you. Ts: Yes. You are so clever!
2.Let's chant.播放活动1的动画。(全班拍拍手一起chant)
3.(继续出示一对年轻夫妻的相片, 让学生猜一猜)this is grandma.This is grandpa.They are grandparents.They were young then. Now they are old.学习was were
我选择了信息技术2.0里面的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利用微课对一般过去时态中的Be动词变成过去时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呈现出关键的知识点,从而更易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并且通过微课的形式,也更加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支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Learn the text.(10分钟)
Ts: Now let’s enjoy the album! Watch the cartoon and tell me “Who are they
I w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T: You know Lingling’s families members. Listen carefully, pay attention to this question.“Who are they ”
Ts: OK,Let’s listen carefully and repeat it.
Act out. Look and say!
3.小记者采访 四人小组,说一说小时候与现在的变化
(五) Summary.(3分钟)
1.Ts:“What did you learn this class ”…
2.介绍现在与过去状态的变化,引出本模块主题词“changes”。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Step 6: Homework1. Read the text for three time
2.write some changes about yourself. Please use the words: was/ were /then ; am/ is/ are/ now 写一写自己的变化(此环节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增进了孩子和家人的感情也增加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欲望,真切体会学习英语的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