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测试卷)- 2024届高三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测试卷)- 2024届高三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18 15:36:31

文档简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选择题(含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 联会后形成的一个四分体中含 2 个双链 DNA 分子
C.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D. 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为雌蕊或精巢
2. 图一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
时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一中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 A 和 a 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B. 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最多可形成 8 个染色体
C. 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 CD 段的有①④⑤
D. 若该动物产生一个 Aab 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 DF 段
3.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 联会后形成的一个四分体中含 4 个 DNA 分子
C.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
D. 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为雌蕊或精巢
4. 下列相关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1-三体个体的形成可能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异常有关
B. 有丝分裂产生的 2 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一定产生 4 个基因型不都相同的生殖细胞
C. 同一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D. 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5. 图甲为 XY 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 ,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
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的子细胞为精细胞
B. 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于图乙中的 EF 时期
C. 图乙中时期 DE 和时期 HI 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相同
D. 图甲中染色体 1 和 2 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 t 和 T 基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
6. 如图为某雌蜂(二倍体) 体内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及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乙细胞可以由甲细胞分裂产生,乙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B. 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其基因型一定是 Aabb
C. 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基因 A 、a 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D. 若该雌蜂产生的子代雄蜂体内出现了与乙细胞相同的细胞,其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7.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 联会后形成的一个四分体中含 2 个双链 DNA 分子
C.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D. 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为雌蕊或精巢
8. 1. 研究人员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将抗虫基因 X 和抗除草剂基因 Y 成功导入植株 M 的染色体 组中。让植株 M 自交, 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1/16。取植株 M 某部位的一 个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 基因 X 和基因 Y 均被荧光标记, 在无突变的情况下分裂产生了 4 个子细
胞。用荧光分子检测只被荧光标记的基因 X 和基因 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株 M 中基因 X 和基因 Y 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若 4 个子细胞都只含有 1 个荧光点,则这 4 个子细胞一定来自同一个母细胞
C. 若 4 个子细胞中有 2 个不含荧光点,则该细胞可能经历了 2 次有丝分裂
D. 若 4 个子细胞都含有 2 个荧光点,则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
9.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 X 染色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
C.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D. 应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因为卵细胞的体积较大,便于观察
10. 如图是某基因型为 TtRr 的动物睾丸内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 处于 AF 段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 FI 段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若该动物产生基因组成为 Ttr 的配子,则分裂异常发生在 FG 段
C. 同一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在 HI 段基因型不同,分别是 TR 和 tr
D. AF 段所对应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FG 段所对应的细胞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11. 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 AaBbDd)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①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
②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
结构变异
③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 8 条染色体
④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2.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了 3 个遗传物质相同的极体
B. 1 个含 AaBb 基因型的精原细胞可形成 2 种基因型的精子
C.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相同的
D. 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细胞质均匀与不均匀分配的情况
13. 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O 型:雌蟋蟀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X;雄蟋蟀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O ,O 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O。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雄蟋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15 个四分体
B. 在雌、雄蟋蟀体内均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 30 条的细胞
C. 蟋蟀的后代中,性别比例不可能是 1:1
D. 若显微镜下观察到蟋蟀的某细胞中有两条 X 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来自雌蟋蟀
14. 中国早在《诗经》中, 就有“ 田祖有神, 秉畀炎火” 的记载(《诗 小雅 大田》) ,意思是将田中害 虫捉去烧掉。宋代朱熹认为这就是指夜里以火诱捕蝗虫以消灭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雄蝗 虫只有 1 条 X 性染色体,没有 Y 染色体,可表示为 XO。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
位于 X 染色体上,且基因 b 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蝗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
B. 基因 b 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
C. 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 B 、b 基因,共 4 种基因型
D. 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
15.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 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 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二、非选择题(2 小题,共 40 分)。
16. (20 分)如图 1 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 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图 2 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3 表示 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4 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
分析并回答:
(1)图 4 中甲、乙、丙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 该动物是一个 (雌/雄) 性动物。乙图产生
的子细胞名称为 。
(2)图 1 中 a 、b 、c 表示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图 1 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
在同源染色体。
(3)图 2 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填数字序号)阶段;B 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
作用。
(4)图 3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 图 3 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5)图 4 中 细胞处于图 3 中的 DE 段。图 4 中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 2 中
(填数字序号)阶段。图 4 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 1 中的 。
17. (20 分) 如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的曲线是 数量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 a= 。
(2)HI 表示发生了 作用,形成的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分裂。
(3)在分裂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段。
(4)分裂图③的细胞名称是 细胞, 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 段。分裂图①的细
胞名称是 细胞,分裂图④的细胞名称是 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选择题(含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 联会后形成的一个四分体中含 2 个双链 DNA 分子
C.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D. 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为雌蕊或精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
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A.减数分裂的实质是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受精作用使得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数目, A 错误;
B.联会后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四个 DNA 分子, B 错误;
C.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 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 也可能是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C 正确;
D.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的数量,而且雌性个体产生的
卵细胞的过程是不连续的,所以要观察减数分裂最好选择雄性生物的, D 错误。
2. 图一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
时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一中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 A 和 a 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B. 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最多可形成 8 个染色体
C. 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 CD 段的有①④⑤
D. 若该动物产生一个 Aab 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 DF 段
【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 能力、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
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分析图一: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特殊行为,所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不含 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特殊行为,处于有 丝分裂后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细胞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分析图二: AB 段染色体和核 DNA 数之比为 1:1;BC 段染色体和核 DNA 数之比由 1:1 变为 1:2 是 S 期; CD 段染色体和核 DNA 数之比为 1:2;DE 段着丝点断裂染色体和核 DNA 数之比为 1:1 。 A.根据图一所示细胞无法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所以②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②中 A 和 a 形
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导致的, A 错误;
B. 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一个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 B 错误;
C. 图二 CD 段表示染色体和核 DNA 数之比为 1:2,对应于图一中的①④⑤, C 正确;
D.该动物产生一个 Aab 的配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应为图二的 CD
段, D 错误。
3.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 联会后形成的一个四分体中含 4 个 DNA 分子
C.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
D. 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为雌蕊或精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
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A.减数分裂的实质是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受精作用使得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数目, A 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NA 复制一次,联会后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四个 DNA 分
子, B 正确;
C.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 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 也可能是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C 错误;
D.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的数量,而且雌性个体产生的
卵细胞的过程是不连续的,所以要观察减数分裂最好选择雄性生物的, D 错误。
4. 下列相关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1-三体个体的形成可能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异常有关
B. 有丝分裂产生的 2 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一定产生 4 个基因型不都相同的生殖细胞
C. 同一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
D. 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及受精作用过程分析,难度一般。考查学生的识记、 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一般。解答关键是记住和理解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及受精作用过程。
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开异常可能产生 21 三体个体, A 正确;
B.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 4 个子细胞,但只有 1 个生殖细胞, B 错误;
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数目不同, C 正确;
D. 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D 正确。
5. 图甲为 XY 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 ,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
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的子细胞为精细胞
B. 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于图乙中的 EF 时期
C. 图乙中时期 DE 和时期 HI 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相同
D. 图甲中染色体 1 和 2 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 t 和 T 基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
【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 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
线图中个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图中信息答题。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 色体 1 与 2 上的基因 T 与 t 的出现可能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图乙中, Ⅰ表示减数分裂、Ⅱ表示受精作
用、 Ⅲ表示有丝分裂,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40(20 对)。
A. 由分析可知, 甲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故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其子细胞为极体和卵细胞, A
错误;
B. 图甲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 EF 时期, B 正确;
C. 图乙中时期 DE 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时期 HI 表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导致
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不同, C 错误;
D. 图甲中染色体 1 和 2 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 t 和 T 基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D 错误。
6. 如图为某雌蜂(二倍体) 体内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及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乙细胞可以由甲细胞分裂产生,乙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B. 与乙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其基因型一定是 Aabb
C. 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含有基因 A 、a 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D. 若该雌蜂产生的子代雄蜂体内出现了与乙细胞相同的细胞,其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注意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交叉互换
是解题关键。
A.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细胞分裂不能产生乙细胞, A
错误;
B. 乙细胞中含有基因 A 、a 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故与乙细胞同时产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 或 AAbb 或 aabb ,B 错误;
C. 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 C 错误;D.雄蜂是由雌蜂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其产生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
变, D 正确。
7.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 联会后形成的一个四分体中含 2 个双链 DNA 分子
C.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D. 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通常为雌蕊或精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
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和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A.减数分裂的实质是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得到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受精作用使得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数目, A 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NA 复制一次,联会后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四个 DNA 分
子, B 错误;
C.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 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 也可能是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C 正确;
D.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的数量,而且雌性个体产生的
卵细胞的过程是不连续的,所以要观察减数分裂最好选择雄性生物的精巢, D 错误。
8. 1. 研究人员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将抗虫基因 X 和抗除草剂基因 Y 成功导入植株 M 的染色体 组中。让植株 M 自交, 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1/16。取植株 M 某部位的一 个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 基因 X 和基因 Y 均被荧光标记, 在无突变的情况下分裂产生了 4 个子细
胞。用荧光分子检测只被荧光标记的基因 X 和基因 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株 M 中基因 X 和基因 Y 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若 4 个子细胞都只含有 1 个荧光点,则这 4 个子细胞一定来自同一个母细胞
C. 若 4 个子细胞中有 2 个不含荧光点,则该细胞可能经历了 2 次有丝分裂
D. 若 4 个子细胞都含有 2 个荧光点,则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知识,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细胞分裂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推断能力。
A.植株 W 自交, 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说明 A 和 B 分别被整合到两对同
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 错误;
B.若 4 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 说明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则这 4 个子细胞一定来自同一个母细
胞, B 正确;
C.若 4 个子细胞中有 2 个不含荧光点,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C 错误;
D.若 4 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说明该细胞进行了有丝分裂,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D 错误。
9.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 X 染色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
C.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D. 应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因为卵细胞的体积较大,便于观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A.人初级卵母细胞中有两条 X 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有两条 X 染色体,染色
体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A 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错误;
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一般情况下,雌配子数量少于雄配子,
C 错误;
D.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
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 D 错误。
10. 如图是某基因型为 TtRr 的动物睾丸内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假定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 处于 AF 段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 FI 段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若该动物产生基因组成为 Ttr 的配子,则分裂异常发生在 FG 段
C. 同一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在 HI 段基因型不同,分别是 TR 和 tr
D. AF 段所对应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 FG 段所对应的细胞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减数分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 胞数量,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一看染色体数目,如果是奇数,则是减 Ⅱ,如果是偶数,二看 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则是减Ⅱ, 有同源染色体,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 有同源染色体行为, 则
是减Ⅰ,无同源染色体行为,则是有丝分裂。
A.纵坐标是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在 AF 段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并出现对数增加,说明是有丝分裂,
GH 同源染色体对数为 0,说明减Ⅰ使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次级精母细胞, A 错误;
B.经过减数分裂,该动物应该产生 TR、Tr 、tR 和 tr 四种正常配子,现在产生 Ttr 的异常配子,说明等
位基因未分离,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说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则异常发生在减Ⅰ,即 FG 段, B 正确;
C.HI 段是减Ⅱ, 等位基因已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 但是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应该含两个相
同的基因,所以基因型应为 TTRR、ttrr 或 TTrr 、ttRR ,C 错误;
D.AF 段是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但是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的行为, D 错误。
11. 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 AaBbDd)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①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
②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
结构变异
③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 8 条染色体
④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①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 细胞或极体,①正确;②由于该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即基因重组, 由于细胞中 A 、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 因此发 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 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 A 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发生了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正确;
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内此时含有 6 条染色体,
因此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 4 条染色体,③错误;
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一 极导致的,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④错误。综上③④错误, C 符合题意, ABD 不符合题
意。
12.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了 3 个遗传物质相同的极体
B. 1 个含 AaBb 基因型的精原细胞可形成 2 种基因型的精子
C.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相同的
D. 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细胞质均匀与不均匀分配的情况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精子和卵细胞
形成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A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 1 个卵细胞和 3 个极体, 有 1 个极体的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 与另外 2 个极体
的遗传物质不同, A 错误;
B、正常情况下, 1 个含 AaBb 基因型的精原细胞可形成 2 种基因型的精子, B 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相同的,都经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 正确; D、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 存在细胞质均匀与不均匀分配的情况, 前者是第一极体, 后者是初级卵母细
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D 正确。
13. 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O 型:雌蟋蟀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X;雄蟋蟀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O ,O 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O。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雄蟋蟀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15 个四分体
B. 在雌、雄蟋蟀体内均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 30 条的细胞
C. 蟋蟀的后代中,性别比例不可能是 1:1
D. 若显微镜下观察到蟋蟀的某细胞中有两条 X 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来自雌蟋蟀
【答案】B
【解析】紧扣题干信息“蟋蟀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O 型:雌蟋蟀具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体细
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X ,”答题。
A、雄蟋蟀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O,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可形成 14 个四分体,A 错误; B、雌蟋蟀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X,所以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 30 条的细胞;雄蟋蟀的体细胞
中染色体组成为 28+XO,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能找到染色体数目为 30 条的细胞, B 正确;
C、雄蟋蟀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O 型,产生的配子中,含有一条 X 染色体:不含性染色体=1:1,所以
蟋蟀的后代中,性别比例可能是 1:1 ,C 错误;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观察到雄蟋蟀的某细胞中有两条 X 染色体, D 错误。
14. 中国早在《诗经》中, 就有“ 田祖有神, 秉畀炎火” 的记载(《诗 小雅 大田》) ,意思是将田中害 虫捉去烧掉。宋代朱熹认为这就是指夜里以火诱捕蝗虫以消灭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雄蝗 虫只有 1 条 X 性染色体,没有 Y 染色体,可表示为 XO。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
位于 X 染色体上,且基因 b 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蝗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
B. 基因 b 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
C. 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 B 、b 基因,共 4 种基因型
D. 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
【答案】A
【解析】A、雄蝗虫缺少一条染色体,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一个的染
色体数目有一个与其体细胞相同,另一个比正常体细胞少两条染色体, A 错误;
B、基因 b 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 B 正确;
C、蝗虫的群体中, 仅考虑 B ,b 基因, 雌蝗虫有 XBXB 、XBXb 两种基因型, 雄性个体有 XBO 、XbO
两种基因型,共有 4 种基因型, C 错误;
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 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 XbO,由于基因 b 使精子致死, 因此两
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 ,D 正确。
15.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 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 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考查对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因此称为四分体, A 正确;
B 、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才能称为四分体, B 错误;
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C 错误;
D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D 错误。
二、非选择题(2 小题,共 40 分)。
16. (20 分)如图 1 表示某一动物(2N=4)个体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 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图 2 表示该动物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3 表示 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4 表示该生物体内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请
分析并回答:
(1)图 4 中甲、乙、丙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 该动物是一个 (雌/雄) 性动物。乙图产生
的子细胞名称为 。
(2)图 1 中 a 、b 、c 表示染色体的是 (填字母),图 1 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
在同源染色体。
(3)图 2 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填数字序号)阶段;B 过程表示生物体内发生了
作用。
(4)图 3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 图 3 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5)图 4 中 细胞处于图 3 中的 DE 段。图 4 中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 2 中
(填数字序号)阶段。图 4 中乙图所示的细胞中相应的数量关系对应图 1 中的 。
【答案】(1)甲;雌;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2)a ;Ⅲ和Ⅳ
(3)③⑥;受精 (4)DNA 复制;着丝点分裂 (5)甲;②; Ⅱ
【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学生对两者的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变
化及 DNA 数量变化的掌握与理解对细胞分裂图形的判断能力。
(1)图 4 中, 甲图和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但甲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和同源 染色体分离等特殊行为,属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的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属于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没有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 乙图细胞质的分裂不均等,所以乙图的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该动物是一个雌性动物,分裂后产生
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2)图 1 中 a 的数量变化是 4→4→2→2,减少 1 次, 表示的是减数分裂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b 的数量 变化是 0→8→4→0,表示的是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c 的数量变化是 4→8→4→2,连续减少两次,表 示的是减数分裂 DNA 数量的变化。因为Ⅲ和Ⅳ对应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 所以
在Ⅲ和Ⅳ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通过着丝点分裂来实现的, 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 期,所以对应图 2 曲线中的③和⑥。B 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后染色体又增加一倍进行有丝分裂,
说明配子结合形成了受精卵,即 B 阶段发生了受精作用。
(4)图 3 中 AB 段是一个染色体的 DNA 数量增加一倍,是通过 DNA 分子复制实现的, CD 段一个染
色体中 DNA 分子数量减少一半,是通过着丝点分裂实现的。
(5)图 3 的 DE 段是着丝点分裂之后染色体中没有染色单体的阶段,所以图 4 中的甲图与其对应。丙 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应属于图 2 中的②阶段。图 4 中的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
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应对应图 1 中的Ⅱ。
17. (20 分) 如图是某个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坐标图中的曲线是 数量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 a= 。
(2)HI 表示发生了 作用,形成的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 分裂。
(3)在分裂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在坐标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段。
(4)分裂图③的细胞名称是 细胞, 它位于坐标图中的区段是 段。分裂图①的细
胞名称是 细胞,分裂图④的细胞名称是 细胞。
【答案】(1)DNA;2 (2)受精;有丝 (3)①、④; A→D 、I→J (4)次级卵母;E→F;初
级卵母;体
【解析】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 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 能准确
判断图中曲线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分析曲线图:图中 BC 段表示 DNA 含量加倍,说明该图为 DNA 变化曲线;AD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EH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HI 表示受精作用。
分析细胞分裂图: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中 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中不含同 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
有丝分裂后期。
(1)图中 BC 段,该物质的含量逐渐加倍,因此该图表示的是 DNA 含量变化曲线;由分裂图可知,
动物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 4 个核 DNA,所以 a=2。
(2)HI 段表示 DNA 数目减半后又恢复到体细胞水平, 说明发生了受精作用。以后细胞将进入个体发
育的第一个阶段,即胚胎发育阶段,此阶段进行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3)由上述分析可知, 在分裂图中,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④。在坐标图中,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区
段是 A→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I→J (受精卵后)。
(4)分裂图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它位于坐标 图中的 E→F 段, 由③图可知该生物为雌性, 故分裂图①的细胞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分裂图④为有丝
分裂后期,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体细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