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拓展专题学案
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东方智慧
(诗歌,中国古代技艺酿酒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近年的高考试题多次出现以传统文化为情境的试题,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同时也通过试题厚植爱国情怀,让考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与生产实践有关的传统文化
例1 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总结出的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谚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玉米大豆,间行丰收”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光等环境资源
B.“蜜蜂来访,枝头挂果”体现了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具有重要作用
C.“无虫预防,有虫早治”说明治虫可降低农作物的K值,避免害虫出现较高增长速率
D.“有收无收,主要看水”是因为水可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参与组成细胞结构等
例2 [2023·广东梅州三模] 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着很多生物学原理。下列关于农谚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说明适当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增加作物产量
B.“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说明施用有机肥可为农作物提供CO2和能量,增加作物产量
C.“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说明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同
D.“无水肥无力”,施肥的同时要适当浇水是因为矿质元素溶解在水中容易被植物吸收
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传统文化
例3 [2023·江苏南京二模] 我国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过程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蝉是第一营养级
D.“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农作物主要通过吸收粪肥中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粮食产量
例4 [2023·重庆育才中学模拟]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描述了水乡人民因地制宜,既发展了生产又美化了环境。下列有关其生态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深不同的溪水中种植不同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该农村发展模式遵循了整体原理
C.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非生物因素
D.水乡农产品和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与传统发酵技术有关的传统文化
例5 [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模拟] 我国制作泡菜历史悠久。《中馈录》中记载:“泡盐菜法,定要覆水坛。此坛有一外沿如暖帽式,四周内可盛水;坛口覆一盖, 浸于水中,……则所泡之菜不得坏矣。泡菜之水, 用花椒和盐煮沸,加烧酒少许。……如有霉花, 加烧酒少许。坛沿外水须隔日一换,勿令其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泡菜之水,用花椒和盐煮沸”的目的是彻底灭菌
B.“霉花”主要由酵母菌繁殖形成,酵母菌往往来自蔬菜
C.“坛沿外水须隔日一换,勿令其干”以保证坛内适宜湿度
D.对泡菜汁中的乳酸菌计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例6 [2023·湖南岳阳期末] 《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清洁煮沸)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酿酒工艺流程,对于酿酒时节、原料选择等都有严格规定,更对我国酿酒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秫稻必齐”可为酿酒提供丰富的糖,随着发酵的进行糖含量会升高
B.为防止二次污染,应在“湛炽”后立即接种酿酒的酒曲
C.“陶器必良”可以防止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同时有醋酸的产生
D.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发酵液的温度并不会随发酵的进行而改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拓展专题学案
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东方智慧 (诗歌,中国古代技艺酿酒等)
例1 C [解析] “玉米大豆,间行丰收”说明可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来提高产量,A正确;消费者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B正确;“无虫预防,有虫早治”可以降低害虫的K值,避免害虫出现较高的增长速率,C错误;水既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又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D正确。
例2 B [解析] “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可看出白天升高温度,夜间降低温度,有利于有机物积累,从而增加作物产量,A正确;“田里无粪难增产”,说明粪(有机肥)可增产,原因是有机肥被分解者分解后可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和CO2,但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B错误;“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强调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说明不同的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同,C正确;矿质元素大多数是以离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的,所以施肥的同时要适当浇水是因为矿质元素溶解在水中容易被植物吸收,D正确。
例3 B [解析]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群落演替的起点保留了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因此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由于山中地势高,温度一般比平原低,所以山中的桃花开得比外面晚,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B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但是蝉是第二营养级,C错误;“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变为无机盐和CO2后被农作物吸收,提高粮食产量,因此粪肥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D错误。
例4 A [解析] 水深不同的溪水中种植不同植物,是指群落中不同地段的植被等分布不同,故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人们的经济收入,合理设计一些增产、增收的物种,实现了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遵循了整体原理,B正确;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水资源等非生物因素,C正确;水乡农产品(食用价值)和旅游观赏(观赏价值)等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例5 B [解析] “泡菜之水,用花椒和盐煮沸”的目的包括提升泡菜味道、减少水中的溶氧量和消毒杀菌防止杂菌污染,A错误; “霉花”指的是泡菜坛内表面的白膜,主要由酵母菌繁殖形成,而酵母菌往往来自蔬菜,B正确; “坛沿外水须隔日一换,勿令其干”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C错误;对泡菜汁中的乳酸菌计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可用平板划线法,D错误。
例6 C [解析] 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糖含量下降,A错误;在“湛炽”后立即接种酿酒的酒曲,会杀死酵母菌,应在冷却后加入酒曲,B错误;“陶器必良”是为了有良好的容器从而控制好发酵过程中的气体条件(无氧条件),可以确保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同时避免醋酸的产生,C正确;在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会使发酵液的温度升高,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