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9 09: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赵州桥》用了短短的几百个字,既交代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又介绍了赵州桥的外形特点,凸显出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课上引导学生研读“雄伟、坚固”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从桥的长度、宽度、结构等方面体会其雄伟、坚固的特点。通过句子比较,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把事物写具体的。同时结合“创举”一词,通过板书画图、补充资料等方法,体会石匠李春的匠心独运,从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凸显本节课的人文主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关注文本的人文内涵,又要注意归纳和领悟文本的读写方法。这篇课文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抄写课文第3自然段。
3.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学法迁移。
4.感受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及其作用,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我们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前后鼻音的字和翘舌音的字比较多,教学时要注意正音。“爪”是个多音字,要根据释义和组词辨别字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插图,联系已经学过的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本课可重点指导“县、匠、史”几个字的书写。
2.阅读理解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比如:“创举”“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与体会,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表达方法,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积累运用
本课词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很熟悉的,可以自行识记练写的,如“不但、而且、各自”等;还有一类是需要教师稍加引导的,如“石匠、创举”等,这类词语需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运用重点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走进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扫清了字词的障碍,先来复习下词语。
赵州桥 石匠 设计 创举 冲击 节省 不但 而且
2.我们还了解了赵州桥的基本信息,出PPT。
3.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荡舟洨河,领略赵州桥独特的美。
设计策略:
识字、理解字意仍是中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教学“匠”时,实现从“一个字”教学走向“一组词”的教学。随后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赵州桥为什么这么有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炼关键词语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厘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问题探究,品读感悟
(一)整体感知,直奔主题。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怎样评价赵州桥的?
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到最后一段内容。齐读课文
2.自由读文提示:哪儿体现赵州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设计策略:
统编教材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赵州桥》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体会深厚的传统文化”,凭借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整体感知,通过浏览课文,感受石桥的古老,让赵州桥的名气在学生心里烙上了印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导课、自读、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强调古代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是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瑰宝。对课文有个整体的认识,让学生感觉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文意兼得,突出文本的人文色彩。
(二)图文结合,品读桥之雄伟
1.请同学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赵州桥的样子
我们知道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个中心句来写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你能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呢?
2.生交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师出课件:这个句子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桥长50多米,有9m多宽。我们现在的教室长8米,有6个教室长;比我们教室宽3米,想一想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
3.指导朗读:你们看赵州桥长50多米,有9m多宽。
①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来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这句话介绍的是赵州桥使用的建筑材料。你们看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②想一想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那时候没有起重机,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钢筋水泥,人们就在这37m宽的河面上建造了这样一座全部用石头砌成的桥,多了不起呀!这么雄伟的桥呀!
③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感受赵州桥雄伟。
4.出片:赵州桥这么雄伟,但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两句话介绍的是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①赵州桥设计的一个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有什么作用呢?
②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看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还可以从小桥洞流出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创举呢?
5.讲解创举和创造,并练习使用:学生可以查字典理解。
①创举就是指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那他和创造有什么不同呢?
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做出新东西,这样一比较我们就知道创造是一个动词,创举是一个名词,弄清楚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那能不能用好这两个词呢?
②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吧!学生填写。
6.再默读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这种被称为创举的设计有什么优点呢?(出片)同学们,李春的这种设计有什么优点呢?是的,这种设计啊,有两个优点,一是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二是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你们看作者用这组关联词就把设计的两个优点写的非常的清楚。
②你能用“既...又...”练习说一句话吗?
7.补充资料体会赵州桥的设计
①在1400年的漫长岁月中,雄伟的赵州桥会经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咱一起来看补充资料。
在漫长的岁月中,赵州桥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至今仍然屹立在洨河上,这真是一座雄伟坚固的桥呀!第二自然段围绕着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个中心句来写的,从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以及设计特点来突出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
②再来读一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设计策略:
“要素”要成为教与学的重点,成为教学行为的着力点。这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课上引导学生研读“雄伟、坚固”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从桥的长度、宽度、结构等方面体会其雄伟、坚固的特点。通过句子比较,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把事物写具体的。同时结合“创举”一词,通过板书画图、补充资料等方法,体会石匠李春的匠心独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凸显本节课的人文主题。
(三)想象朗读,品读桥之美观。
1.领悟美观: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美观,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的就是赵州桥的美观。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你们看这个句子,在这个句子当中坚固概括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而美观介绍的是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这个句子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像这样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过渡句。过渡句像桥梁一样连着前面和后面的内容。
2.体会作者怎样围绕一句话把第三自然的写具体。
①你们觉得赵州桥什么地方美观呢?是呀,当然是桥栏板上雕刻的那些精美的图案。
②围绕着美观作者都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呢?作者介绍了三种龙的姿态,分别是相互缠绕的龙回首遥望的龙还有双龙戏珠。
③在赵州桥的栏板上不是只有这三种图案的呢?当然不,还有许多许多的图案。
④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在赵州桥的栏板上还会有哪些姿态的龙呢?请同学们练习说一说,在说的时候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
3.作者先总写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然后分别写了三种龙的图案,最后又总写所有的龙都像活了一样,作者就是这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认真地读一读吧!
4.夸一夸赵州桥。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你们知道吗?赵州桥建立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那是一个战争频发,百姓穷苦的年代,在那样一个年代,要建造这样一座举世无双的石拱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此时此刻,面对着雄伟坚固,奇巧精美的赵州桥,你想说些什么呢?你想不想夸夸他?快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夸夸赵州桥吧!
设计策略: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课文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刻得非常细腻。描写栏板上雕刻的图案,生动活泼。采用抓住重点词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读出体会。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进一步丰富学生夸赞的语言,感受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语言训练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民族自豪感自会油然而生,人文主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学们站起身来,一起大声的自豪的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吧!
2.当导游介绍赵州桥:著名的赵州桥这么雄伟,这么坚固,这么美观,同学们,你愿不愿意当一个小导游向身边的人介绍一下赵州桥呢?请你试着说一说,说的时候用上世界文明,雄伟,创举,美观这四个词语好开始大声地说吧!
设计策略:
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为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提供了便利。教学中依照课后习题,创设适切学生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赵州桥的特点。基于课文的语言材料,设计指向运用的语言活动,更好地将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巧妙融合,落实语言运用,指向本节课的语文要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 文字运用,这种学习是“综合性”、“实践性”的。统编教材就是围绕这一方向编写,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体现学以致用,统编教材在这个方面的有效落实,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创设富有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触摸有情有味有声有色的文本语言,自由地徜徉于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
作业设计
必做: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作业,抄写第三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跟家长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