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运动和力受力分析培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运动和力受力分析培优(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19 08: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运动和力受力分析培优(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从立柱上下滑。已知猴子沿立柱滑下时受到摩擦力为f,则猴子下滑时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为(  )
A.Mg B.Mg+f C.Mg﹣f D.Mg+mg+f
2.如图所示,A、B为质量均为m的两条形磁铁,置于台秤的托盘上,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力作用。当平衡时B对A的弹力为F1,台秤的示数为F2,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1=mg,F2=2mg B.F1>mg,F2=2mg
C.F1>mg,F2=mg D.F1>mg,F2>2mg
3.如图(a)所示,电磁铁A、薄铁片B和支架组成的装置悬挂于弹簧秤C的下端。当电磁铁A通电后,铁片B被突然吸引到如图(b)所示的位置时,弹簧秤C的示数将(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4.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在原处不动 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5.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水平力F向左拉动B,使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绳水平,张力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T=F
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D.若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
6.如图所示,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N的力F作用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不可能大于7N D.大小可能等于7N
7.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长板之间以v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力F1和F2的大小方向不变,能使木块m以3v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那么木块向上的推力应是(  )
A.F1+F2 B.mg C.2mg D.3mg
8.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A,当这整个装置一起沿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3个力 B.物体A受到4个力
C.物体B受到4个力 D.物体B受到5个力
9.如图所示,某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当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线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
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M+m)g B.(M+2m)g C.Mg+f D.Mg+2f
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5N,2N B.3N,0N C.0N,2N D.5N,8N
13.如图,两相同材料的木块A和B被水平力F通过挡板C压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力的施力物体与挡板间无摩擦,则(  )
A.物体A对B没有摩擦力 B.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物体A对B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15.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12N,水平向左 B.12N,水平向右 C.5N,水平向左 D.5N,水平向右
(多选)16.如图所示,用一个大小为15牛顿、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物体A时,物体能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是5牛顿。若要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作用在物体上的沿斜面方向的力的大小可能是(  )
A.20牛顿 B.15牛顿 C.10牛顿 D.5牛顿
17.一人用 100N 的水平力推着一个重 150N 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如图所示,若另一人再加给木箱 50N 竖直向下的力,那么(  )
A.木箱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木箱重变为 200N D.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多选)18.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的力F水平向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块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 2N
B.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0
C.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2N
19.图中,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图丙的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到A点后下落(如图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力F到小球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一直做加速运动
B.小球在A点处于静止状态
C.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D.小球离开弹簧前,做的是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20.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先后放入一固定的内壁光滑且绝缘的竖直平底圆管内,甲球静止在圆管底部,乙球恰好能在甲球正上方某个位置(两球未接触)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B.乙球受到甲球的排斥力与乙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乙球只受重力作用
D.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大于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
2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手后以速度v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不变
B.木块在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先沿着斜面向下,后沿着斜面向上
C.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
D.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2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4N和8N B.4N和4N C.4N和0N D.8N和8N
23.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保持静止状态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
二、填空题
24.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a),物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那么物块B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N,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图b),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为   N。
25.如图所示,三个物体叠放着,当作用在B物体上的水平力F=2N时,三个物体均静止,则物体A与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C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6.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1=F2=5N牛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滑动。则此时物体B作于用A的摩擦力为    牛,B作用于C的摩擦力为    牛,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    牛。
27.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N,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N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内侧之间的摩擦力为    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N。
28.(1)一包新的A4复印纸的包装上标有“60g/m2”字样,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这种质地及厚度的纸的质量为60g,去掉外包装。把这包新的复印纸(共200张)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是   Pa(A4纸的尺寸规格为:210mm×297mm,g取10N/kg)。
(2)如图,小明进火车站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皮带是由右边转轴处的电动机带动的,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先在传送带上向左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3倍。
①行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右”或“没有”),行李随传送带
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②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选填“滚动”、“滑动”或“静”),皮带上
P点受摩擦力的方向   。
29.如图是电动窗帘的结构简图,它通过一台直流电动机来带动两片窗帘沿轨道来回运动。左边窗帘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连在绳子上的D点、并随着绳子在AD之间来回运动;右边窗帘的一端固定在B点,另一端连在绳子上的C点、并随着绳子在BC之间来回运动,且AD=BC=2m.这样通过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就可实现窗帘的开与合。
(1)如果窗帘打开一次历时4s,那么窗帘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2)在将窗帘打开的时候,E点的绳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三、解答题
30.如图所示,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B,书重均为5N,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将书A固定不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抽出,现测得一组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试求;
(1)若将书分成32份,力F应为多大?
(2)该书的页数。
(3)如果我们把纸与纸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和压力N的比值叫做动摩擦因数,即f=μN,且两本书任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等,则μ为多少?
实验次数 1 2 3 4 … n
将书分成的份数 2 4 8 16 … 逐页交叉
为F的大小(N) 4.5 10.5 22.5 46.5 … 190.5
答案
1.解:对立柱进行受力分析,立柱自身质量为M,则重力为Mg,而猴子在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是f,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立柱受到的摩擦力也为f,而猴子受到的摩擦力和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大小相等,只不过方向是相反的,猴子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的,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下的,则立柱受到向下的合力为Mg+f,即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也是Mg+f,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解:如图,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受到重力mg、弹力F1、物体B对物体A的引力F引,物体A受到的弹力和引力、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1=F引+mg,所以F1>mg。
物体AB放在水平的台秤盘上,台秤的示数是物体AB对水平盘的压力,水平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AB的重力2mg。
故选:B。
3.解:(1)通电前,电磁铁、铁片和支架共同处于静止(或平衡)状态,这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它们共同重力。
(2)在通电使电磁铁A产生磁力后,能把铁片B吸起,此时B受到的向上吸引力一定大于它自身的重力,即F>GB,由于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铁片B一定对于磁铁A有一个向下的吸力F′,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F′>GB,这样对于弹簧秤来讲,在支架重力、电磁铁重力不变的情况下,由于B对测力计向下的拉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导致了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增大,即示数将增大。
综上分析故选A。
4.解:由图知,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的摩擦力。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
故选:B。
5.解: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B受到木块A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f1),因为木板B相对地面向左运动,所以其还受到地面对其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设其大小为f2),在水平方向上其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三力平衡,所以F=f1+f2=T+f2,选项AC错误;
B、木块A、B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木块A受到的是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设其大小为f1),因为木块A相对地面静止,其受力平衡,所以f1=T,选项B错误;
D、若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其受到的两个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拉力仍为F,选项D正确。
故选:D。
6.解:物体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平行于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G1,摩擦力f的作用。
(1)当G1=F时,物体不受摩擦力,f=0。
(2)当G1>F时,这两个力的合力平行于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
由平衡条件,得:G1=F+f;f=G1﹣F=G1﹣7N,f大小取决于G1大小,大小可能大于、小于、等于7N。
(3)当G1<F时,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下,f+G1=F,f=F﹣G1=7N﹣G1小于7N。
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7.解:木块的受到的重力为:G=mg,
在竖直方向,当木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匀速下滑时,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G=mg,方向为:竖直向上;
当木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时,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向上的推力与物体向下的重力、向下摩擦力的合力是平衡力,
F=G+f′
由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可知:
匀速向上和匀速向下运动时,两个对物体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所以f=f′,
则F=G+f=2G=2mg。
故选:C。
8.解:因为这整个装置一起沿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一定是受平衡力的作用;
则物体A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即受到2个力的作用;故AB选项错误;
物体B也处于平衡状态,但物体B除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外,还受物体A对它产生的压力,同时物体B在斜面上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还受斜面对它产生的摩擦力,即共受到4个力的作用,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C。
9.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物体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因为物体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等于重力;
当F减小时,物体所受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故摩擦力小于重力,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下滑;故C正确。
故选:C。
10.解:乙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甲图中,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甲图中,AB整体受力平衡,整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
乙图中AB整体受力平衡,整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
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11.解: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受力满足平衡关系,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F=G+2f=Mg+2f;
故选:D。
12.解: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5N,A受到的摩擦力是5N;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5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N;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N﹣3N=2N;
综上所述,物体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5N、2N,故A正确。
故选:A。
13.解:因为当前状态是静止状态,所以所有物体受到的力都是平衡的;
A、如果A和B之间没有摩擦力的话,由于受重力,A和挡板就会往下掉,就不会处于静止状态了,故A错误;
BC、A处于静止状态,目前A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①挡板对A的摩擦力,挡板是静止的,挡板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则A对挡板的摩擦力等于挡板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挡板对A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②A的重力,方向向下;③B对A的摩擦力;
木块A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由于A的重力、挡板对A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下的,所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是向上的,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B的静摩擦力是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B错误;
D、据上述分析C是正确的,故D错误。
故选:C。
14.解:AB、对整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平衡,若地面对M有摩擦力,则整体不能平衡,故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错误。
CD、对m受力分析,m受到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左的弹力,根据平衡知,M对m的摩擦力向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5.解:当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受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二力的方向相反,因为拉力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故选:C。
16.解: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物体受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f,平行于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G1。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平行于斜面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即:F﹣Ff﹣G1=0,G1=F﹣Ff=15﹣5=10牛顿。
在这里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即最大静摩擦力Ffmax=5牛顿。因为最大静摩擦力Ffmax小于重力的分力G1,要想使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拉力必须平行于斜面向上。
(1)当拉力较大时,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下,当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拉力最大,设最大拉力为F1,由平衡条件得:G1+Ffmax﹣F1=0,F1=G1+Ffmax=15牛顿。
(2)当拉力较小时,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当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拉力最小,设最小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得:F2+Ffmax﹣G1=0,F2=G1﹣Ffmax=10﹣5=5牛顿。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拉力的范围是5牛顿≤F≤15牛顿。
2O牛顿不在拉力范围内,故A错误。15牛顿,10牛顿,5牛顿都在拉力范围内,故BCD都正确。
故选:BCD。
17.解:(1)开始木箱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等于推力,f=F=100N,
木箱与地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另一个人给木箱一个50N竖直向下的压力后,
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变大,大于推力,木箱受力不平衡,不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木箱在水平方向受:推力、摩擦力作用;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压力、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因此,木箱共受5个力的作用。
故选:D。
18.解:A、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砝码相对木块静止,水平方向没有运动趋势,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0,故A错误;
BC、用2N的力F水平向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块均保持静止,木块静止,受拉力F和长木板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木块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也是2N,它们是相互作用力,对长木板受木块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是2N,由于长木板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即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2N,水平向左;木块和桌面没有接触,是没有摩擦力,故B正确,C错误。
D、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静止,拉力与长木板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等于拉力,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故D正确。
故选:BD。
19.解:由题意知,乙图小球受到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
当将小球压至丙图时,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时,弹力等于重力,速度最大,再向上运动,弹力小于重力,做减速运动;
小球离开弹簧向上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速度为零;
A、小球先加速后减速,A错误;
B、小球到达A点速度为零,但此时受力不平衡,所以不是静止状态,B错误;
C、在乙图位置时,速度最大,C错误;
D、小球从开始上升到乙图位置,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到乙图位置,弹力等于重力,合力为零;
从乙图位置到离开弹簧,弹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所以小球先加速后减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0.解:因为乙球能在甲球正上方某个位置(两球未接触)保持静止,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乙球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即:重力和甲球对乙球产生的排斥力是一对平衡力,且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又因甲球和乙球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小球带同种电荷。
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和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大小相等。
由此分析可知:只有B正确。
故选:B。
21.解:AB、木块冲上粗糙斜面的过程中,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当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B正确;
C、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以v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当速度的减小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木块在A点静止时,其受到向下的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这个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平衡,因此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此时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22.解: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拉力为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而此时墙面给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也是4N,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理,图乙中,当用两个4N的力同时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时,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其示数也应为4N,其效果与甲图相同。
故选:B。
23.解:当小丽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小丽的速度为零,如果此时小丽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丽要保持这种静止状态。
故选:A。
24.解: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N;
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所以A和B之间是没有摩擦力的;
不论是叠放还是平放,我们都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叠放和平放时对水平面的压力是相等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是一定的,所以摩擦力相等,而这两次物体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两种情况下的推力都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相等,所以推力也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10,0,10。
25.解:对A由受力分析得,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B对A的支持力,因处于静止,故A不受B的摩擦力,物体A与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0N;
对B、C整体受力分析得,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及C对B的摩擦力,因物体处于静止,故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
同理,对A、B、C整体受力分析得,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及地面对C的摩擦力,因物体处于静止,故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
故答案为:0;2;2。
26.解:由图知,物体A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5N的拉力,因为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受平衡力,A受到B的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摩擦力作用;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A对B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也为5N摩擦力作用;
由于B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零,即B对C的摩擦力大小也为零;
对整体分析,整体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C与地面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趋势,受到的摩擦力为0N。
故答案为:5;0;0。
27.解:先把4块砖看作一个整体:4块砖的总重力为4×50N=200N;两边的压力F相同,两边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根据平衡力知识,向下的重力200N与两边的摩擦力之和相等;故两边的砖块A和D各受到100N的摩擦力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上;
对于A砖和上述分析可知,A砖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上,A砖还受到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为50N;由于A砖受平衡力作用,因此A砖还受到B砖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因此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对B砖和上述分析可知,B砖受到A砖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50N,B砖还受到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也为50N,根据受力平衡可知,B砖与C砖间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即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
故答案为:100;0。
28.解:(1)1张纸的质量:
m0=60g/m2×0.21m×0.297m=3.7422g,
200张纸的质量
m=200m0=200×3.7422g=748.44g=0.74844kg,
200张纸的重力:
G=mg=0.74844kg×10N/kg=7.4844N,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力:
F=G=7.4844N,
对水平面的压强:
p===120Pa。
(2)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先在传送带上向左滑动,故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是向右;
当行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行李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故行李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即摩擦力为0;
(3)皮带和转轮之间是静摩擦,P点的摩擦力方向与左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传送带上的p点相对于从动轮向下运动,从动轮阻碍它向下运动,故传送带上的p点所受静摩擦力向上。
故答案为:(1)120;(2)右;0;(3)静;竖直向上。
29.解:(1)打开窗帘时,绳子上的各点均移动2m,
窗帘运动的平均速度:v===0.5m/s;
(3)打开窗帘时,A、D点向左运动;B、C点向左运动,所以与主动轮接触处,受力方向为顺时针,且沿着E点的切线方向,即向上。
故答案为:(1)0.5;(2)向上。
30.解:(1)对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将书分成四份时,力F比前一次增加6N,将书分成8份时,力F比前一次增加12N,由此可知,每这样分一次,增加的力是上次增加力的2倍,
故将书分成32份,力F应比前一次增加48N,
故F=46.5N+48N=94.5N,即将书分成32份,力F应为94.5N;
(2)将书分成64份时,比分成32份时力F应增大96N,
故94.5N+96N=190.5N,可知书的总页数应为64×2=128页;
(3)以将书分成2份为例(表中数据1),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抽出时,拉力F=4.5N,
以B书为研究对象,此时两本书的接触面有3个,则B书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有3个,
且f1=μN1=μ×G,
f2=μN2=μG,
f3=μN3=μ×G,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1+f2+f3=F,
即μ×G+μG+μ×G=3μG=F,
所以,本书任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
答:(1)若将书分成32份,力F应为94.5N;
(2)该书的页数为128页;
(3)本书任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3。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24题 第25题 第26题
第28题 第29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