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4.1走向生态文明(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陕西安康·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其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下图示意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主要分布在( )
A.河流及湖泊附近 B.近海的大陆架区域 C.沿海的陆地区域 D.北部山地丘陵区域
2.我国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目的是( )
①稳定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②推动海洋科学考察的发展
③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④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江苏省为保障生态保护红线所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完善生态环境监管硬件和软件建设 B.实施生态修复,多建立自然保护区
C.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减轻环境压力 D.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资源的开发
【答案】1.B 2.D 3.A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主要分布在陆地东侧的海洋中,该处为近海大陆架区域,B对;东部近海的陆地区域、北部山地丘陵区域、京杭大运河沿线湖泊均分布较少,ACD错。故选B。
2.生态红线的是指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③④正确,稳定粮食生产以及推动海洋考查不是红线设立的目的,①②错,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③④,D对,ABC错。故选D。
3.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完善生态环境监管硬件和软件建设,以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A对;多建立自然保护区,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合理做法,B错;放缓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C错;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资源的开发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D错。故选A。
【点睛】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生态保护红线具有系统完整性、强制约束性、协同增效性、动态平衡性、操作可达性等特征。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
(2015·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4.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
A.2500米以上地带 B.1900—2500米地带 C.1300—1900米地带 D.1300米以下地带
5.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答案】4.D 5.B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及读图能力。根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定义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大,代表人口与耕地关系越缓和。读图可知,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说明该地带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项正确;海拔1300—1900米地带2000与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基本一致,说明该地带人地关系状况变化不大,C项错误;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比2000年更大,说明该地带人地关系趋于缓和,A、B项错误。故选D。
5.本题考查人地关系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读图可知,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比2000年更大,说明该地带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D项错误;该地区以山区为主,能开垦的耕地较少,A项错误;该地区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的原因是该地区地处乌蒙山区,经济落后,人口迁出,导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项正确。故选B。
【点睛】人口迁出区的有利影响: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
(2022·云南曲靖·校考二模)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发电效率与气温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步推广的因素有( )
A.技术难度大 B.投资成本高 C.碳排放量大 D.劳动力不足
7.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
A.增加了发电成本 B.不利于作物生长 C.降低了发电效率 D.高效利用水资源
8.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A.夏天清晨 B.冬天清晨 C.夏天正午 D.冬天正午
【答案】6.B 7.D 8.B
【解析】6.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气候,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光伏发电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西北地区由于资金力量较弱,因此会制约光伏电站进一步扩大规模,B正确;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技术成熟,西北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技术难度并不大,A错误;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碳排放量大是火力发电的特点,与光伏电站扩大规模并无关系,C错误;光伏电站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并不高,D错误。故选B。
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光伏电板可以遮挡太阳光照,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干旱地区土地保湿,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错误,D正确;发电效率受自然条件影响,与该模式无关,C错误;“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并没有增加发电成本,A错误。故选D。
8.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气候较强。从材料可知气温越高,光伏面板发电效率降得越多。理论上,温度每升高1℃,发电效率就会下降约0.4%到0.5%,因此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夏季比冬季的效率低,清晨和正午相比,正午的效率更低,综合分析可得冬季清晨的发电效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产生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发电机产生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能,通过升压变压站升压后输送至电网, 通过电网输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用电端。在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污染,而且太阳能是可持续能源,所以太阳能发电是清洁能源。
(2021上·浙江宁波·高三统考阶段练习)2021年8月以来,全国许多省区陆续出台限电、有序用电政策。个别省区工业用电实行停六开一,要求制造业产能下降2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9.本次限电政策实施的背景最可能是( )
A.实现减排目标 B.煤炭价格下跌 C.风电供应不足 D.消费市场饱和
10.制造业减轻限电影响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劳动力供应 B.研究节能新技术 C.制造业全部转型 D.增加能源供应
【答案】9.A 10.B
【解析】9.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拉闸限电可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进而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A选项正确。煤炭价格下跌,降低了我国发电的成本,会促使电力部门有更多资源发电,不会导致电力资源紧缺的现象, B选项错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风电所占比例较少,本次拉闸限电受风力影响较小,排除C选项。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地停产的工厂较多,世界市场相对广阔,不存在市场饱和的局面,D选项错误。故选A。
10.碳排放主要是对资源消耗过程中所造成的,与劳动力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工厂大力推进节能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资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B选项正确。制造业全部转型中的“全部”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增加能源供应,并不能降低制造业所产生的碳排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碳排放量, 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2009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2020年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56.8%,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80%。目前,我国煤炭消费占比超过一半,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远超其他国家,煤炭的消费主力在电热行业,而煤炭的碳排放强度远高于油气能源,导致碳排放强度高。随着能源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影响,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明显放缓、结构持续优化,碳排放渐入平台期。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重庆某有机生态农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生态农场远离主城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是郊区( )
A.人口稠密、地价便宜 B.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C.污染较少、环境优美 D.地形多样、气候宜人
12.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具体体现在( )
A.为农场各生产环节提供充足的能源
B.提供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C.使用传统方法生产,减少科技使用
D.收集废弃物,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
13.图中湿地景观的作用不包括( )
A.直接处理产生的沼液,减轻污染
B.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发展
C.减轻农场雨涝,维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
【答案】11.C 12.B 13.A
【分析】11.该生态农场远离主城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郊区污染较少、环境优美,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C项正确;郊区人口密度较小,A项错误;远离主城区,距离市场较远,B项错误;地形多样、气候宜人,对生态农业生产影响较小,不是主要考虑的条件,D项错误。故选C。
12.据图可知,该农场需要从外部输入煤电能源,说明沼气池提供的能源不充足,A项错误。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使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B项正确。科技与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关系不大,C项错误。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不利于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D项错误。故选B。
13.从图中看,沼液主要输入到绿化工程,没有直接排入湿地,故A符合题意;湿地可以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的发展;湿地蓄积雨水,调节旱涝不均的情况,且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湿地能够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021·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15.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答案】14.C 15.D
【分析】14.由题干以及图可知,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物质循环使用,C正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城市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不是发展“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A错误;对居民的生产方式改变较小,且不是主要目的和意义,B错误;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如增加绿地等,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D错误。故选C。
15.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A错误;农业与商业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有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C错误;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正确。故选D。
【点睛】有农社区的构想将农业全过程和物质循环代谢系统与社区空间融为一体、互补共生,通过减少生产、生活源头物质输入,增加社区物质循环,可以显著减少社区末端废弃物输出,降低社区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城市线性代谢的现状。
二、综合题
16.(2023·江苏·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淮河流域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相对滞后,是我国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必须立足现有基础,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经济带。淮河流域内有些地市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基地,有些地市是矿产资源富集地,有些地市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整个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
根据《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8-2035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涵盖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和湖北五省的25个省辖市和4个县(市),其中“支持区域内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创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其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下图为淮河生态经济区空间结构图和淮河流域图。
(1)简析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2)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农业发展。
(3)结合材料,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升级提几点建议。
【答案】(1)①地理区位优越:贯通平原,通江达海;②自然禀赋优良:气候过渡带、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③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大:工农业基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人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大、产业集群基础好;文化底蕴深厚。
(2)藏粮于地:①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②加快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藏粮于技:③建设区域性粮食良种繁育基地④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⑤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藏粮于民: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3)①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②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优势特色产业③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共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析】本大题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1)发展基础可以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淮河生态经济区空间结构图和淮河流域图可以看出淮河生态经济带贯通平原,通江达海;自然地理、自然禀赋方面,区域属于气候过渡带、沿河发展,水资源丰富、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目前工农业基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发展潜力大,人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大、产业集群基础好,文化底蕴深厚。
(2)结合题干要求,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具体可以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藏粮于民三方面论述。对于耕地,要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加快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方面,建设区域性粮食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对于农民群体,要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维护基层农民的切身利益。
(3)结合材料“支持区域内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创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升级可以从守成与创新两方面建议。对于传统行业,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新产业方面,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共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综合发展水平。
17.(2022上·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最后的极端贫困往往与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有喀斯特式、高山峡谷式等多种贫困。位于滇桂黔石漠化区的广西大化县七百弄有仪态万千的高峰丛深洼地、岩溶洞穴、地下暗河,海拔800米以上的石峰9000多座,各种形状的洼地2566个。然而让外来旅行者赞叹不已的美景背后却是当地人的艰难求生,七百弄乡曾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目前已实现脱贫摘帽。现已被成功“抢注”生效的“七百弄”商标多件,涉及特色食品生产、旅游服务等类别,“七百弄鸡”还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材料二:下图为七百弄乡地理位置及景观示意图。
(1)描述七百弄地貌的特点。
(2)分析七百弄的贫困和喀斯特地貌的关系。
(3)简析七百弄实现脱贫摘帽的做法。
【答案】(1)奇峰林立、崎岖不平、地形起伏大
(2)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生产和生活用水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严重;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3)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宣传,创立品牌;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支农、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力度。
【分析】本题以七百弄乡地理位置及景观为背景情境,考查地质地貌特征,以及地表形态对聚落和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广西大化县七百弄有仪态万千的高峰丛深洼地、岩溶洞穴、地下暗河,海拔800米以上的石峰9000多座,各种形状的洼地2566个”可知,七百弄喀斯特地貌广布,奇峰林立、崎岖不平、地形起伏大。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农耕;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容易下渗,地表水缺乏,生产和生活用水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严重;喀斯特地貌,峰林丛立,地形崎岖,多地下暗河和溶洞等,交通线路修建困难,交通线路稀少,交通不便。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奇峰秀石幽洞,美景众多,但因交通不便,影响资源开发,因此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由材料“现已被成功“抢注”生效的“七百弄”商标多件,涉及特色食品生产、旅游服务等类别,“七百弄鸡”还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可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宣传,创立品牌;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支农、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力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4.1走向生态文明(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上·陕西安康·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创新,其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下图示意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主要分布在( )
A.河流及湖泊附近 B.近海的大陆架区域 C.沿海的陆地区域 D.北部山地丘陵区域
2.我国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主要目的是( )
①稳定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②推动海洋科学考察的发展
③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④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江苏省为保障生态保护红线所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完善生态环境监管硬件和软件建设 B.实施生态修复,多建立自然保护区
C.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减轻环境压力 D.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对资源的开发
(2015·四川成都·统考二模)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4.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明显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
A.2500米以上地带 B.1900—2500米地带 C.1300—1900米地带 D.1300米以下地带
5.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2022·云南曲靖·校考二模)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发电效率与气温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步推广的因素有( )
A.技术难度大 B.投资成本高 C.碳排放量大 D.劳动力不足
7.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
A.增加了发电成本 B.不利于作物生长 C.降低了发电效率 D.高效利用水资源
8.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A.夏天清晨 B.冬天清晨 C.夏天正午 D.冬天正午
(2021上·浙江宁波·高三统考阶段练习)2021年8月以来,全国许多省区陆续出台限电、有序用电政策。个别省区工业用电实行停六开一,要求制造业产能下降2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
9.本次限电政策实施的背景最可能是( )
A.实现减排目标 B.煤炭价格下跌 C.风电供应不足 D.消费市场饱和
10.制造业减轻限电影响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劳动力供应 B.研究节能新技术 C.制造业全部转型 D.增加能源供应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重庆某有机生态农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生态农场远离主城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是郊区( )
A.人口稠密、地价便宜 B.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C.污染较少、环境优美 D.地形多样、气候宜人
12.沼气池在该农场实现有机生态的目标中作用重大,具体体现在( )
A.为农场各生产环节提供充足的能源
B.提供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C.使用传统方法生产,减少科技使用
D.收集废弃物,增加废弃物处理成本
13.图中湿地景观的作用不包括( )
A.直接处理产生的沼液,减轻污染
B.提供灌溉水源,促进农场发展
C.减轻农场雨涝,维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农场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
(2021·山东济宁·统考一模)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15.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二、综合题
16.(2023·江苏·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淮河流域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相对滞后,是我国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必须立足现有基础,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经济带。淮河流域内有些地市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基地,有些地市是矿产资源富集地,有些地市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整个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
根据《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8-2035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涵盖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和湖北五省的25个省辖市和4个县(市),其中“支持区域内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创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其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下图为淮河生态经济区空间结构图和淮河流域图。
(1)简析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2)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内农业发展。
(3)结合材料,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升级提几点建议。
17.(2022上·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最后的极端贫困往往与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有喀斯特式、高山峡谷式等多种贫困。位于滇桂黔石漠化区的广西大化县七百弄有仪态万千的高峰丛深洼地、岩溶洞穴、地下暗河,海拔800米以上的石峰9000多座,各种形状的洼地2566个。然而让外来旅行者赞叹不已的美景背后却是当地人的艰难求生,七百弄乡曾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目前已实现脱贫摘帽。现已被成功“抢注”生效的“七百弄”商标多件,涉及特色食品生产、旅游服务等类别,“七百弄鸡”还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材料二:下图为七百弄乡地理位置及景观示意图。
(1)描述七百弄地貌的特点。
(2)分析七百弄的贫困和喀斯特地貌的关系。
(3)简析七百弄实现脱贫摘帽的做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