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上·全国·高二课堂例题)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辆装载有可致癌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阿什兰发生脱轨,导致化学品泄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易)下列事件属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是( )
①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
③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灾④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易)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有( )
①成因与形式的单一性②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③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④影响波及全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中)下列不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 )
A.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和人员伤亡 B.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C.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D.引发区域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
4.(中)此次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 )
A.水土流失严重 B.内河航运停摆 C.湖泊利用价值降低 D.经济发展停滞
5.(中)此次事件会引起全球性问题,其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 )
A.农产品流通 B.大气环流 C.水循环 D.地壳物质循环
【答案】1.A 2.B 3.D 4.C 5.B
【解析】1.突发环境事件指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都具有突发性,属于突发环境事件,①②正确。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灾不属于环境污染事件,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③错误。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仅升高0.4—0.8℃,全球变暖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④错误。A项正确。故选A。
2.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成因与形式的多样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等特点,①错误、②③正确。突发环境事件一般发生在局地或区域,强度和规模有限或能够得到及时应对,不会波及全球,④错误。B项正确。故选B。
3.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会在短期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和人员伤亡,A不符合题意;使区域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损害,B不符合题意;引起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使环境安全问题转化为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威胁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C不符合题意;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突然,一般不会导致区域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D符合题意。故选D。
4.美国俄亥俄州一辆装载有可致癌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阿什兰发生脱轨,导致化学品泄漏。读图可知,泄露的污染物质可能会进入湖泊,导致湖泊利用价值降低,C正确。化学品泄漏不会导致水土流失,不会影响到内河航运,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ABD错误。故选C。
5.化学品泄漏可能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到其他地区,引起全球性问题,B正确;通过农产品流通的可能性较小,通过水循环影响的范围较小,不会通过地壳物质循环传播,ACD错误。故选B。
【点睛】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2023下·高二校考课前预习)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本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本国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
A.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强 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D.环境承载力大
7.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沙特阿拉伯 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
【答案】6.B 7.D
【解析】6.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节约制造成本,B正确;我国进口大量的洋垃圾,并不是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环境承载力大,ACD错误。故选B。
7.四个选项中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进口固体废物监管较松,最可能引进洋垃圾,成为垃圾出口“接盘侠”,D正确;加拿大、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相对印度尼西亚来说经济发达,不会成为垃圾出口“接盘侠”,ABC错误。故选D。
【点睛】预防洋垃圾输入的措施:海关应发挥源头作用,完善防范制度,对进境固体废物加强“三专”管理,如设置废物通关专用通道,加强废物专用堆场管理,指定专人查验废物等;积极与国检、环保等部门“多方联动”,加强对进口废物的实质性检验、监管以及对散装废旧货物回收和生产过程的环保监督,打造多部门协作、全方位配合的进口废物管理体系。
(2023下·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中)“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20世纪80年代,“洋垃圾”开始进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工业发展一种难得的“资源捷径”。2022年10月21日,我国已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当时进口洋垃圾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缓解能源供应不足
C.减少本土资源消耗 D.提高垃圾处理水平
9.目前我国禁止洋垃圾进口是因为( )
A.难以分类 B.环境污染 C.来源减少 D.利润下降
【答案】8.A 9.B
【解析】8.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洋垃圾”开始进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工业发展一种难得的“资源捷径”,有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A正确;缓解能源供应不足,减少本土资源消耗,提高垃圾处理水平,不是主要目的,BCD错误。故选A。
9.现在禁止洋垃圾进口,由于垃圾数量太多,提取后的废物难以处理,造成环境污染,B正确;利润下降和难以分类的情况在过去也存在,因此不是主要原因,AD错误;由于时代发展,各国的垃圾增加,垃圾的来源也增加,C错误。故选B。
【点睛】洋垃圾中的电子垃圾和废塑料垃圾等是不可降解的,尤其电子垃圾包含1000多种不同成分,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存在潜在的、长期性的影响。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某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大量硫、磷、汞等有毒物质排入莱茵河。火灾事件发生后,莱茵河国际委员会通过了的“莱茵河行动计划”,从河流整体生态系统出发进行莱茵河治理。下图示意莱茵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河流有可能发生类似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是( )
A.珠江、澜沧江 B.多瑙河、尼罗河
C.恒河、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伏尔加河
11.莱茵河沿岸国家经常集会反思此次污染事件,此举在环境管理中体现的环境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答案】10.B 11.D
【解析】10.莱茵河属于国际性河流,流经多个国家,会导致污染物跨境转移。有可能发生类似1986年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河流一定是国际性河流,珠江、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只流经一个国家,澜沧江、多瑙河、尼罗河、亚马孙河是国际性河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莱茵河沿岸国家经常集会反思此次污染事件,主要是向公众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的方针、政策、法令等等,体现的环境管理手段是宣传教育手段,D正确;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强制性的措施,A错误;行政干预是环境保护部门经常大量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研究制订环境政策、组织制订和检查环境计划,B错误;技术手段是推广和采用无污染工艺和少污染工艺;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等,C错误。故选D。
【点睛】环境管理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基本职能。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和控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2022下·山东聊城·高二统考期末)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而来,现以处理电子拉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烟尘。下图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A.海陆交通便利 B.闲置土地较多 C.工业原料紧缺 D.环境标准较低
13.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12.D 13.C
【解析】12.依据材料信息,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故该地闲置土地不多、海陆交通不便,AB错误;加纳处理电子垃圾的技术水平低,主要是以焚烧的方式,从中获取的工业原料有限,C错误;加纳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接收了大量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D正确。故本题选D。
13.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受其影响,当地焚烧垃圾烟尘应向东北方向扩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电子垃圾的危害:电子废弃物被填埋,其中的重金属渗入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将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的居民及其它的生物造成损伤;如果进行焚烧,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2018下·湖南娄底·高一双峰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被取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15.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权利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
【答案】14.A 15.A
【分析】14.几内亚比绍接受有毒物质转移伴随着经济赔偿,表面看似乎公平,其实这是发达国家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强大迫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交往中必须接受的霸王条款,是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A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污染转移与资源短缺以及不合理利用、肆意排放等关系不大。故选A。
15.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与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以及发展的观念关系不大。故选A。
【点睛】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是持续性原则。另外,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人类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参与。
二、综合题
16.(2023上·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图所示的规律性。
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
【答案】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并随着污染水平上升而开始快速提高,但污染超过自然环境容量后,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缓,而后期随着污染水平下降,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上升,呈现负相关性。
【分析】本题以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曲线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
【详解】由材料中的示意图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存在关系。其中GDP增长曲线与环境污染水平增长线有两个交点为重要转折点,在前期污染水平低于污染转折点之前,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快速提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但污染超过自然环境容量后,GDP曲线斜率变小,说明经济发展开始减缓,超过污染转折点之后,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而下降,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
17.(2021下·天津滨海新·高二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污染物跨境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的行为。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种途径。图1为欧洲降水pH值分布图,图2为日本核电站分布图;图3为全球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主要路径图。
(1)图1中A国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却是欧洲重酸雨区,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
(2)今年4月,日本宣布欲于2年后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海洋,引起舆论哗然。据图2说出日本核电站分布的特点。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将首先向哪里(方向)扩散?
(3)请列举发展核能的利与弊各一条。
(4)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其他国家排放的酸性气体随盛行西风扩散至A国上空,遇水汽形成酸雨。
(2)分布特点:沿海分布;靠近工业区。扩散方向:东北
(3)利:发电成本低;污染小。弊:技术要求高;核废料处理难度大。
(4)加剧环境污染;增加污染物处理成本。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环境污染类型及其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核能的利弊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影响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
【详解】(1)图1中A国位于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该地区盛行西风,其他国家排放的酸性气体随盛行西风扩散至A国上空,遇水汽形成酸雨,因此是欧洲重酸雨区。
(2)据图2可知,日本核电站多沿海分布,原因是需要海水作为冷却水源。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后,将被北太平洋暖流携带向东北方向扩散。
(3)发展核能的有利条件是发电成本低;在安全运营的前提下,污染小。不利方面是发展核能的技术要求高;核废料处理难度大,一旦泄露污染严重。
(4)电子垃圾丢弃在环境中造成重金属污染;难以降解的物料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会造成接受国环境污染加剧;增加污染物处理成本。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3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上·全国·高二课堂例题)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2月3日,美国俄亥俄州一辆装载有可致癌化学品的列车在俄亥俄州阿什兰发生脱轨,导致化学品泄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易)下列事件属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是( )
①火灾引起的大气污染②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漏
③爆炸引起的森林火灾④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易)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有( )
①成因与形式的单一性②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③发生的随机性和瞬时性④影响波及全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中)下列不属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 )
A.导致重大健康损害和人员伤亡 B.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C.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D.引发区域人口大量向国外移民
4.(中)此次化学品泄漏可能导致( )
A.水土流失严重 B.内河航运停摆 C.湖泊利用价值降低 D.经济发展停滞
5.(中)此次事件会引起全球性问题,其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 )
A.农产品流通 B.大气环流 C.水循环 D.地壳物质循环
(2023下·高二校考课前预习)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本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本国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
A.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强 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D.环境承载力大
7.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沙特阿拉伯 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
(2023下·河南信阳·高二统考期中)“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20世纪80年代,“洋垃圾”开始进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工业发展一种难得的“资源捷径”。2022年10月21日,我国已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当时进口洋垃圾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缓解能源供应不足
C.减少本土资源消耗 D.提高垃圾处理水平
9.目前我国禁止洋垃圾进口是因为( )
A.难以分类 B.环境污染 C.来源减少 D.利润下降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某化学公司的仓库发生火灾,大量硫、磷、汞等有毒物质排入莱茵河。火灾事件发生后,莱茵河国际委员会通过了的“莱茵河行动计划”,从河流整体生态系统出发进行莱茵河治理。下图示意莱茵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河流有可能发生类似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的是( )
A.珠江、澜沧江 B.多瑙河、尼罗河
C.恒河、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伏尔加河
11.莱茵河沿岸国家经常集会反思此次污染事件,此举在环境管理中体现的环境管理手段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2022下·山东聊城·高二统考期末)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而来,现以处理电子拉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烟尘。下图为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阿格博格布洛西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
A.海陆交通便利 B.闲置土地较多 C.工业原料紧缺 D.环境标准较低
13.7月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2018下·湖南娄底·高一双峰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被取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15.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权利的观念 D.发展的观念
二、综合题
16.(2023上·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图所示的规律性。
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
17.(2021下·天津滨海新·高二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污染物跨境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的行为。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种途径。图1为欧洲降水pH值分布图,图2为日本核电站分布图;图3为全球电子垃圾跨境转移主要路径图。
(1)图1中A国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却是欧洲重酸雨区,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
(2)今年4月,日本宣布欲于2年后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排入海洋,引起舆论哗然。据图2说出日本核电站分布的特点。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将首先向哪里(方向)扩散?
(3)请列举发展核能的利与弊各一条。
(4)从环境、经济角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产生的不利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