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2.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上·湖南张家界·高一统考期末)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面积,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洋环境问题中,主要由海洋运输产生的是( )
A.鲸鱼数量减少 B.沿海地区赤潮 C.海上石油泄露 D.海洋垃圾
2.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途径,下列海洋资源中分布在滨海的是( )
A.宝石 B.锰结核 C.天然气 D.墨鱼
(2023下·四川凉山·高一统考期末)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如下图),该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传统海上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的优点有( )
A.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B.改变能源资源短缺现状
C.保障风电运营的安全性 D.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效率
4.该项目施工时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
A.海水腐蚀性强,复杂的水文条件 B.夏季受副高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C.需要劳动力数量多,人工成本高 D.位于板块交界处,海底地形复杂
5.“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展生存空间,利于增加国土面积 B.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C.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D.扩大专属经济区,增加经济收入
(2023下·河南洛阳·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香港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香港山地多,平地少,海岸线曲折,多浅湾。近百年来,该地填海造陆的面积约68km ,导致海岸线不断变化,维多利亚港水域面积大幅减小,2000年后填海造陆速度减缓。图为1841~2000年香港维多利亚湾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香港填海造陆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841~1924年期间填海造陆规模较大
B.1924~2000年期间陆地面积增加较多
C.维多利亚湾南侧比北侧陆地面积增加多
D.由于风浪大,香港填海造陆难度较大
7.图示期间香港大力填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地狭人稠 B.科教先进,建设难度小
C.港湾众多,近海水浅 D.海鲜消费多,水产养殖业发达
8.香港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 )
A.缓解了人地矛盾,拓展生存空间
B.滩涂养殖面积增加,满足了水产业的发展要求
C.增加土地面积,维护了粮食安全
D.保护了海洋生态,维护环境安全
(2023下·河北保定·高一定州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深蓝1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潜式深远海养殖智能网箱,可以实现三文鱼等冷水鱼类的养殖。我国在距海岸线约130海里的黄海海域成功用网箱养殖三文鱼。下图为“深蓝1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深蓝1号”网箱养殖区位于我国的( )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10.“深蓝1号”网箱养殖有利于( )
A.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促进海洋捕捞业发展
C.加大对深海环境的科研 D.促进造船技术的提升
(2023·江西萍乡·统考二模)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周边海域海流绕涠洲岛运动。该海域分布大量石珊瑚和柳珊瑚,珊瑚生长条件苛刻,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生长在坚硬的岩石上。下图示意涠洲岛位置与石珊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涠洲岛周边海流的运动方向为( )
A.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B.冬夏季都是逆时针
C.冬季顺时针,夏季逆时针 D.冬夏季都是顺时针
12.绕岛运动的海流对珊瑚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拓展生长空间 B.塑造岩石基底
C.稀释海水养分 D.减少天敌数量
13.南湾海域珊瑚分布较少,主要是因为该处( )
A.水浅坡缓 B.水温较高
C.水质较差 D.风浪较大
(2023上·湖北孝感·高二统考期末)“海油陆采”是开发水深不足3米、距离陆地较近的极浅海油藏的有效方式。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渤海湾建设自海岸向海中延伸的道路,在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下图为胜利油田人工采油岛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 )
A.技术难度大 B.环保要求高 C.安全风险高 D.运行费用低
15.实施“海油陆采”可以( )
①拓展生产空间,保障能源安全 ②宣誓国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③破坏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态 ④避免海洋灾害,保障生产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3·辽宁抚顺·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速度迅猛,并且不断从近海往深海迈进,获得许多重大突破,这些突破的背后,离不开我国的一个重要行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海工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其中深水海工装备更能体现一个国家海工装备制造的实力。拥有自己专属的油气开发海域是一个国家走向海工装备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在我国南海海城,每年被他国盗采的油气资源有5000万吨,我国深水海工装备的投产使用,大大减少了这些现象。表为近些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的重大事件表。
时间 重大事件
2017年 2月13日,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命名交付,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的最高水平,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提升到世界先进行列
2020年 9月20日,“海洋石油119”FPSO顺利投产,是迄今为止我国作业水深最深
2021年 6月25日,“深海一号”能源站正式投产,标志我国在装备技术,勘探开发能力上
2022年 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全面跨越
(1)简述深水海工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时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我国成为海工装备制造强国的原因。
(3)简述深水海工装备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
17.(2023下·福建南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发展远洋渔业是开拓海洋资源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国内远洋养殖主要是固定式海洋牧场和移动式养殖工船两种模式。海洋牧场是在远海海域利用防波减流设施围建而成的巨型养殖场。山东省莱州市的国家级海洋牧场是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实验项目,规划面积约48平方公里,力图实现养殖、风电、加工、旅游等一体化发展。
养殖工船是基于船舶平台的封闭式养殖系统。全球首艘10万吨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设置有15个养殖舱,目前以养殖暖温洄游性鱼类为主,可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不仅养殖效率更高,还可以自主规避自然灾害。图左示意海上风力发电及机桩养殖,图右示意“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路线。
(1)结合图左,说明海上风力发电机对发展养殖的作用。
(2)在图右中的虚线上用箭头标注1—8月“国信1号”养殖工船的游弋方向,并说明理由。
(3)相较于“国信1号”养殖工船,说出莱州市国家级海洋牧场的优点。
(4)从资源和环境角度,阐述拓展远洋养殖方式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2.3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2上·湖南张家界·高一统考期末)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面积,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洋环境问题中,主要由海洋运输产生的是( )
A.鲸鱼数量减少 B.沿海地区赤潮 C.海上石油泄露 D.海洋垃圾
2.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途径,下列海洋资源中分布在滨海的是( )
A.宝石 B.锰结核 C.天然气 D.墨鱼
【答案】1.C 2.D
【解析】1.鲸鱼数量减少主要是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产生的,A错误;沿海地区赤潮是生产生活污水过量排放,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产生的,B错误;海上石油泄露主要是海洋运输产生的,C正确;海洋垃圾主要是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产生的,D错误。故选C。
2.海洋中的宝石通常分布于深海中,A错;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洋盆,B错误;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海区,不属于滨海,C错误;墨鱼主要生活在近岸地区,因此分布在滨海,D正确。故选D。
【点睛】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
(2023下·四川凉山·高一统考期末)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如下图),该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传统海上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的优点有( )
A.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B.改变能源资源短缺现状
C.保障风电运营的安全性 D.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效率
4.该项目施工时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
A.海水腐蚀性强,复杂的水文条件 B.夏季受副高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C.需要劳动力数量多,人工成本高 D.位于板块交界处,海底地形复杂
5.“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扩展生存空间,利于增加国土面积 B.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C.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D.扩大专属经济区,增加经济收入
【答案】3.A 4.A 5.B
【解析】3.由材料信息可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与传统海上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可以将风力发电的地基利用起来发展渔业,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A正确;海上风电底座“鱼礁化”不能改变能源资源短缺现状,B错误;与保障风电运营的安全性、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效率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4.该项目需要在海洋环境中施工,海水腐蚀性强,复杂的水文条件,对施工影响较大,A正确;夏季受副高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对施工影响小,B错误;风电设备较大,一般需要机械搬运,对劳动力需求不多,C错误;位于板块交界处,海底地形复杂是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施工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5.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B正确,C错误;“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不能扩展生存空间,也不能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AD错误。故选B。
【点睛】海上风电与养殖的融合主要有结构融合和空间融合两种思路。结构融合是将风电的基础结构作为养殖网箱的框架,属于深度融合。而空间融合则是在海上风电场的空白区域布置养殖设施,实现空间充分利用。
(2023下·河南洛阳·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香港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香港山地多,平地少,海岸线曲折,多浅湾。近百年来,该地填海造陆的面积约68km ,导致海岸线不断变化,维多利亚港水域面积大幅减小,2000年后填海造陆速度减缓。图为1841~2000年香港维多利亚湾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香港填海造陆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841~1924年期间填海造陆规模较大
B.1924~2000年期间陆地面积增加较多
C.维多利亚湾南侧比北侧陆地面积增加多
D.由于风浪大,香港填海造陆难度较大
7.图示期间香港大力填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地狭人稠 B.科教先进,建设难度小
C.港湾众多,近海水浅 D.海鲜消费多,水产养殖业发达
8.香港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 )
A.缓解了人地矛盾,拓展生存空间
B.滩涂养殖面积增加,满足了水产业的发展要求
C.增加土地面积,维护了粮食安全
D.保护了海洋生态,维护环境安全
【答案】6.B 7.A 8.A
【解析】6.两条不同时期海岸线之间的距离越长,填海造陆的规模越大,由图可知,1841——1924年期间填海造陆的规模小于1924——2000年,A错误,B正确。2000年的海岸线距离1841年的海岸线,北侧大于南侧,说明维多利亚湾北侧陆地面积增加多于南侧,C错误。维多利亚湾较为封闭,且香港山地较多,风力受阻挡,导致湾内风浪较小,D错误。故选B。
7.图示期间,正值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香港经济发达,用地需求大,且地狭人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故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满足其用地需求,A正确。科教先进可以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能使建设难度减小,B错误。港湾众多,近海水浅是填海造陆的基础条件,最终导致香港实施填海造陆的主导因素是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C错误。填海造陆后,维多利亚湾的水域面积缩小,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D错误。故选A。
8.填海造陆缓解了香港土地资源不足的状况,缓解了人地矛盾,拓展了生存空间,A正确。香港填海造陆后的新增土地主要用作建设用地,滩涂面积不会大量增加,也不会用来发展单位面积产值的粮食生产,B、C错误。填海造陆后,维多利亚湾水域面积缩小,自净能力减弱,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破坏环境安全,D错误。故选A。
【点睛】填海造陆的条件:
(1)丰富的沙源、浅海区域、流速慢,风浪小;
(2)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需求量增加。
(2023下·河北保定·高一定州市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深蓝1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潜式深远海养殖智能网箱,可以实现三文鱼等冷水鱼类的养殖。我国在距海岸线约130海里的黄海海域成功用网箱养殖三文鱼。下图为“深蓝1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深蓝1号”网箱养殖区位于我国的( )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10.“深蓝1号”网箱养殖有利于( )
A.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促进海洋捕捞业发展
C.加大对深海环境的科研 D.促进造船技术的提升
【答案】9.D 10.A
【解析】9.我国是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最宽不超过12海里,A错误;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的一面海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B错误;毗连区是指毗连领海之外的一带海域,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也就是从领海再向外拓宽12海里,C错误;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00海里,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片海域,材料中我国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在距海岸线约130海里的黄海海域,属于专属经济区,D正确。故选D。
10.我国在专属经济区进行深远海养殖有利于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A正确;深远海养殖没有加大对深海环境的科研,C错误;深远海养殖可以促进深海养殖技术提升,但不能提升捕捞业以及造船技术,BD错误。故选A。
【点睛】专属经济区,又称经济海域,是指国际公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因领海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
(2023·江西萍乡·统考二模)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周边海域海流绕涠洲岛运动。该海域分布大量石珊瑚和柳珊瑚,珊瑚生长条件苛刻,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生长在坚硬的岩石上。下图示意涠洲岛位置与石珊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涠洲岛周边海流的运动方向为( )
A.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B.冬夏季都是逆时针
C.冬季顺时针,夏季逆时针 D.冬夏季都是顺时针
12.绕岛运动的海流对珊瑚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拓展生长空间 B.塑造岩石基底
C.稀释海水养分 D.减少天敌数量
13.南湾海域珊瑚分布较少,主要是因为该处( )
A.水浅坡缓 B.水温较高
C.水质较差 D.风浪较大
【答案】11.C 12.B 13.C
【解析】11.据材料“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据材料“珊瑚生长条件苛刻,对水环境要求较高,生长在坚硬的岩石上”可知,绕岛运动的海流不断侵蚀海岸,塑造岩石基底,为珊瑚生长提供生存空间,B正确;绕岛运动的海流不能拓展珊瑚的生长空间 ,A错误;增加了海水的搅动,可以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增加表层海水养分,C错误; 与减少天敌数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13.据材料“珊瑚生长条件苛刻,对水环境要求较高”可知,南湾海域为人类活动密集,水体污染严重,水质较差,不利于珊瑚生长,C正确;水浅坡缓、水温较高利于珊瑚生长,AB错误;南湾海域受地形影响,风浪较小,D错误。故选C。
【点睛】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一种由造礁珊瑚遗骸、造礁动物骨骼、珊瑚礁生物群落和它周围环境组合而成的生态系统。它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不仅保护海岸线,又能维持海底生物多样性。
(2023上·湖北孝感·高二统考期末)“海油陆采”是开发水深不足3米、距离陆地较近的极浅海油藏的有效方式。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渤海湾建设自海岸向海中延伸的道路,在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下图为胜利油田人工采油岛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 )
A.技术难度大 B.环保要求高 C.安全风险高 D.运行费用低
15.实施“海油陆采”可以( )
①拓展生产空间,保障能源安全 ②宣誓国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③破坏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态 ④避免海洋灾害,保障生产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4.D 15.A
【解析】14.由题目知,“海油陆采”是针对极浅海油田建设人工岛和与陆地相连的道路,实现了海上油田的陆地开采模式,相比海上钻井平台极大优化了建设和开采难度,A选项错误;相比海上钻井平台,“海油陆采”更好控制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泄露和扩散,落地原油可及时回收,其环保要求相对较低,B错误;海上钻进平台其生产空间有限,面对更恶劣的海况。“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模式,其安全风险相对较低,C错误;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生产环境更好,设施运行维护方便,运行费用较低,D正确。故选D项。
15.“海油陆采”实现了海洋石油的陆地开采模式,可以有效减轻海洋狂风、巨浪、海水腐蚀设备等危害,保障生产安全,而并不能完全避免海洋灾害,④错误,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项。
【点睛】海油陆采目前主要有围海造陆、陆上钻水平井以及“海公路+人工岛+水平或大位移定井”等三种开发浅海油田的海油陆采模式。
二、综合题
16.(2023·辽宁抚顺·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速度迅猛,并且不断从近海往深海迈进,获得许多重大突破,这些突破的背后,离不开我国的一个重要行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海工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其中深水海工装备更能体现一个国家海工装备制造的实力。拥有自己专属的油气开发海域是一个国家走向海工装备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在我国南海海城,每年被他国盗采的油气资源有5000万吨,我国深水海工装备的投产使用,大大减少了这些现象。表为近些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的重大事件表。
时间 重大事件
2017年 2月13日,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命名交付,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的最高水平,将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提升到世界先进行列
2020年 9月20日,“海洋石油119”FPSO顺利投产,是迄今为止我国作业水深最深
2021年 6月25日,“深海一号”能源站正式投产,标志我国在装备技术,勘探开发能力上
2022年 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全面跨越
(1)简述深水海工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时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我国成为海工装备制造强国的原因。
(3)简述深水海工装备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
【答案】(1)深海中是黑暗,低温﹑缺氧、压力大的恶劣环境,海水盐分含量大,海水对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海而以上部分还有可能受到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
(2)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完整,产业基础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海工装备制造业;我国海岸线漫长,有自己的大型油气开发海域,利于发展海工装备的核心技术。
(3)有利于增加我国能源的勘探量和开采量﹔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分析】本题以近些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的重大事件表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工矿开采的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海洋权益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1)本题需要结合海面之上的恶劣天气以及海面之下深海恶劣环境进行分析。深海中环境恶劣,体现为黑暗,低温、缺氧、水压大、海水盐度大的问题,钻井设备深入深海,对相关的机械设备的腐蚀性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钻井在海面上,海面上海浪起伏大,且天气现象多变,需要克服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
(2)海工装备制造需要有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以及相关机械设备制作基础,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完整,产业基础好;海工装备制造不同于一般的机械制造,需要满足特殊的工作环境,因此产品科技含量很高,我国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海工装备制造业;海工装备制造主要为了开发沿海的海洋资源,我国我国海岸线漫长,有自己的大型油气开发海域,利于发展海工装备的核心技术。
(3)海工装备是开采海洋石油资源和勘探相关资源的重要设备,发展深水海工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增加我国能源的勘探量和开采量;海工装备能使我们更便利的开发海洋资源,探索远海的各类资源,有利于保障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有利于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17.(2023下·福建南平·高二统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发展远洋渔业是开拓海洋资源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国内远洋养殖主要是固定式海洋牧场和移动式养殖工船两种模式。海洋牧场是在远海海域利用防波减流设施围建而成的巨型养殖场。山东省莱州市的国家级海洋牧场是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实验项目,规划面积约48平方公里,力图实现养殖、风电、加工、旅游等一体化发展。
养殖工船是基于船舶平台的封闭式养殖系统。全球首艘10万吨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设置有15个养殖舱,目前以养殖暖温洄游性鱼类为主,可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不仅养殖效率更高,还可以自主规避自然灾害。图左示意海上风力发电及机桩养殖,图右示意“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路线。
(1)结合图左,说明海上风力发电机对发展养殖的作用。
(2)在图右中的虚线上用箭头标注1—8月“国信1号”养殖工船的游弋方向,并说明理由。
(3)相较于“国信1号”养殖工船,说出莱州市国家级海洋牧场的优点。
(4)从资源和环境角度,阐述拓展远洋养殖方式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
【答案】(1)风力发电机桩可以作为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增加养殖的数量和种类;风力发电机桩可以用来固定养殖箱,增加养殖箱在水中的稳定性;可以利用风力发电机桩对潮流的阻挡作用,迎潮流方向形成上升流,带来饵料成为鱼类觅食区,背面形成静水区,方便鱼类休憩。
(2)
“国信1号”养殖工船以养殖暖温洄游性鱼类为主,1-8月气温回暖,鱼类向高纬度洄游,故船向北游弋。
(3)养殖面积更大,鱼类更多;可实现养殖、风电、加工、旅游等一体化发展,综合效益更好。
(4)远洋养殖方式可更好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增加鱼类获取种类和数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拓展养殖空间,改变传统过于依赖近海渔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加强国家环境安全。
【分析】本题以远洋养殖为材料,涉及海洋资源开发、国家粮食安全、渔业生产方式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风力发电机桩上附生着贝类、藻类,可以作为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增加养殖的数量和种类;风力发电机桩可以用来固定养殖箱,防止养殖箱在风力、潮流的作用下被冲走,增加养殖箱在水中的稳定性;风力发电机桩两侧鱼类活动的不同,是利用风力发电机桩对潮流的阻挡作用,迎潮流方向形成上升流,将海下深处的饵料带上水面供鱼类觅食,背面风浪较小,形成静水区,方便鱼类休憩。
(2)“国信1号”养殖工船以养殖暖温洄游性鱼类为主,随着海洋温度的变化南北洄游适应环境,1-8月气温回暖,北方海域温度上升,鱼类向高纬度洄游,养殖工船模拟鱼的洄游方向,故船向北游弋。如图:
(3)海洋牧场和养殖工船相比,养殖面积更大,可以养殖的鱼类更多,收获更多;养殖的同时,利用海洋牧场的空间,进行多种经营,可实现养殖、风电、加工、旅游等一体化发展,综合效益更好。
(4)从资源角度,我国海域广大,远洋养殖方式可更好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进行鱼类的养殖,增加鱼类获取种类和数量,增加食物数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从环境角度,我国传统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近岸滩涂,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远洋养殖可以拓展养殖空间,改变传统过于依赖近海渔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