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上·全国·高二课堂例题)海外网2022年7月22日电,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正式批淮东京电力公司制定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预计将在2023年春天正式进行排放。对于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福岛各界表示担忧和反对。中国、韩国也曾以日本对周边国家说明不充分为由,明确表示反对。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环境安全问题及环境安全风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小
B.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只可能产生于本国
C.环境安全风险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
D.环境安全风险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抵抗能力有关
2.下列不属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 )
A.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国家安全
B.成为能源安全问题的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C.通过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D.成为军事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影响国家安全
3.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不包括( )
A.降低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B.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C.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D.增强人类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4.2011年之前,日本曾经大力发展核电成为该国的主要能源,其主要原因是( )
①日本科技发达,核电相关技术先进
②国内核能发电所需铀、钍等原料充足
③国内传统能源短缺,大力发展其他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④工业发达,工业生产需要大量能源
⑤核能清洁、高效、可再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5.下面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造成的可能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B.核废水将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区,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C.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D.损害海洋环境的服务功能,延缓太平洋沿岸各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答案】1.B 2.B 3.A 4.B 5.D
【解析】1.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很小,A项说法正确。能够威胁一国的国家安全的环境问题,可能产生于本国,也可能来自其他国家,还可能是全球环境问题导致的,B项说法错误。环境安全风险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也与人类及自然环境本身对环境问题损害或威胁的敏感程度及抵抗能力有关,C、D项说法正确。故选择B项。
2.环境安全问题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A、C项说法正确;环境安全问题可能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D项说法正确。能源安全属于资源安全,与环境安全关系不大,B项说法错误。故选B。
3.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主要有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A项符合题意。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B项不合题意。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C项不合题意。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伤害程度等,D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项。
4.日本科技发达,核电相关科技发达,可以大力发展核电,①正确;日本矿产资源短缺,本国核能发电所需铀、钍等是从国外进口的,②错误;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能耗大国,而日本煤、石油等能源缺乏,大力发展核电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③④正确;核能发电是通过核燃料发生核裂变的方式,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由于核燃料是有限的,所以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⑤错误。故选B。
5.核废水中含有氚、锶、铯、碘等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福岛大量废水向太平洋排放后,部分核废水将随洋流等向北太平洋其他海域许移,扩散,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B不符合题意;核废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而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C不符合题意;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海上运输、海上城市和海上机场、海上工厂、海底隧道、海底军事基地、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储藏空间、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核废水排入海洋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影响较小,D不正确,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准确的选项,故选D。
【点睛】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不仅会污染福岛附近海域,也会影响到邻国海域,甚至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量。
(2023下·高二校考课前预习)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弃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合同签订后5年内要接收这些公司15吨有毒废弃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这一合同后来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7.下列有关材料中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物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有利于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
D.转移的污染物会给几内亚比绍带来环境污染
8.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什么矛盾( )
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答案】6.A 7.D 8.C
【解析】6.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公司向几内亚比绍政府转移污染物是利用了该国比较贫穷,政府急需资金改善国内的条件,其实质是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A正确;几内亚比绍政府接受的是有毒废物,不属于资源方面的问题,B、C错误;污染物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接纳废弃物的目的地的差异,与废弃物的排放方式无关,D错误。故选A。
7.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转入的有毒废弃物更容易氧化污染环境,热带地区能量与物质循环更旺盛,更易扩大污染范围,并产生未知的环境污染问题,D正确,AB错;获得的经济赔偿可能在短期内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但长期来看污染物跨境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远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C错。故选D。
8.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不属于个人行为,A错误;有毒污染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短时间内依然会造成环境问题,短期经济利益和长远环境效益仅仅是针对输入国而言,不能全面反映环境问题的矛盾,B错误;发达国家将污染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减少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取得了利益,但是损失了其他地区的利益,属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正确;污染物转移不属于资源利用的问题,D错误。故选C。
【点睛】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形式形式:(1)自然途径,即污染物通过循环、循环等过程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2)人为途径,即污染物通过活动或者非法途径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产品从原料获取、制造加工、运输销售到成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整个过程中所释放的空气污染物被称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图1示意2005~2015年中美两国商品贸易概况,图2示意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显示,2005~2015年( )
A.两国贸易规模不大 B.两国贸易总额逐年减少
C.b国是隐含空气污染物的净出口国 D.a向b出口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
10.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排放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a国对b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 B.a国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b国
C.b国煤炭能耗占比远大于a国 D.a从b进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
【答案】9.D 10.B
【解析】9.图中显示,a、b两国贸易规模很大,A错;由图1可知,两国贸易总额总体呈增加趋势,B错;由图2可知,国际贸易中,a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净出口国,b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净进口国,C错;由图2可知,2005~2015年间a国对b国出口的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D正确。故选D。
10.据材料可知,a、b两国指的是中美两国,a对b出口中隐含空气污染物较高,a从b进口中隐含空气污染物较低,可推断a为中国,b为美国,由于技术水平相对美国较低,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货物的单位产值能耗大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货物,B正确。由图1可知,a国对b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但是贸易顺差大不能决定隐含空气污染物差距就大,A错误。a为中国,b为美国,根据两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可知,b国煤炭能耗占比应小于a国,C错误。b国技术水平更高,a从b进口商品多为技术密集型,因此隐含空气污染物较低,D错误。故选B。
【点睛】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
(2023下·黑龙江佳木斯·高二佳木斯一中校考期中)我国从2017年底起,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西方国家面临处理大量国内垃圾难题,积极地寻找垃圾进口替代国。完成下面小题。
11.2017年后,废塑料进口量大增的亚洲国家最可能是( )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蒙古国 D.日本
12.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我国相关工业的影响( )
A.延缓工业发展进程 B.工业原料急剧短缺
C.上游产业产出增加 D.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答案】11.B 12.C
【解析】11.结合材料“西方国家面临处理大量国内垃圾难题,积极地寻找垃圾进口替代国”可知,新加坡、日本是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会禁止垃圾的进口,AD错误;马来西亚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求需要进口垃圾,且临海,海运便捷,便于垃圾进口,B正确;蒙古国是内陆国家,无法通过海运进口大量垃圾,C错误;故选B。
12.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工业发展进程没有明显作用,反而会使得上游产业产出增加,弥补相关材料缺口,A错误,C正确;固体废弃物不是主要工业原料,B错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不是对工业的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2021·山东青岛·高三统考开学考试)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下图示意界首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14.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原料丰富 B.土地价格低 C.动力充足 D.协作条件好
15.在我国推广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可以( )
A.实现废物零排放 B.解决实产资源不足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答案】13.C 14.A 15.C
【分析】13.结合材料“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可知,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政策,C正确。故选C。
14.结合材料“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再生资源优势而形成的再重塑料产业的形成,为其提供丰富价廉的原料。A正确。土地价格低、动力充足、协作条件好等是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但不能依据材料判断是最主要的原因。BCD错误。故选A。
15.依据材料可知,“城市矿产”是指回收的废弃物,使废弃物成为再生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C正确;能实现废物的减量化,不能实现零排放,A错误;不能解决资源不足,B错误;与居民生活成本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则: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二、综合题
16.(2023上·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988年6月初,一家意大利公司将大约3800吨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本德尔州的科科港,并以每月100美元的租金堆放在附近一户农民的土地上。这些有害废物散发出恶臭,渗出脏水,经检验,发现其中有一种致癌性极高的化学物质——聚氯丁烯苯基。这些有害废物造成很多码头工人及其家属瘫痪或被灼伤,先后有19人中毒死亡。经调查核实后,尼日利亚政府疏散了被污染地的居民,逮捕了10多名涉案人员,并将此事上升为外交事件。经过交涉,意大利政府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和修复,并将这批有害废物运回意大利。但由于当时意大利的各个港口均拒绝其进港,欧洲其他国家也拒绝其入境,这批载有有害废物的船只只能长期漂泊在公海上。
(1)为什么这家意大利公司要将有害废物“千里迢迢”地运往非洲的尼日利亚呢?
(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对移出国和移入国来说,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意大利本国对于污染物排放管理严格,而尼日利亚是欠发达的国家,相关管理较为疏松,将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可以规避因为制造过多有害废物而面临的处罚。
(2)污染物跨境转移减少了移出国的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但这种行为可能使污染移入国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
【分析】本题以意大利公司要将有害废物“千里迢迢”地运往非洲的尼日利亚为材料,涉及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领域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治理成本和公众参与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意大利本国对于污染物排放管理严格,而尼日利亚是欠发达的国家,相关管理较为疏松,将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可以规避因为制造过多有害废物而面临的处罚。
(2)输出国:减少了输出国的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接受国:使污染接受国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
17.(2023下·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
中方的应对措施:
11.22外交部向俄方知会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6外交部长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污染状况及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11.29--12.16向俄方无偿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及大量活性炭
12.7--12.9国家领导人表明中方对此次污染事故负责任的态度
12.16--12.21中国在黑龙江抚远修筑控制坝,成功拦截污染带外移
俄方的应对措施:
11.22俄塔社等媒体关注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3俄自然资源部成立专门小组
11.25哈巴罗夫斯克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1.26俄驻华大使对污染事故造成的影响表示关注
12.5俄方在阿穆尔河及其三角洲地区实行禁渔令,并限制鱼类产品流通
(1)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招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
【答案】(1)中国外交部知会俄方→俄方媒体关注,成立应急组织,可能受影响区域进入紧急状态→中方向俄通报污染状况和应对措施→俄驻华大使关注→中国向俄提供仪器和物资→俄方在污染河段禁渔→中方领导人表态,筑坝拦截污染团
(2)及时向俄方通报情况和动态,引起俄方关注,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损失;向俄方无偿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和活性炭,有利于俄方监测和净化水质;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领导人表态,减轻俄方民众的担心和敌对情绪;筑坝拦截污染带外移,减轻水污染的危害程度。
【分析】本题以松花江水污染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跨国环境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本题要求回答中俄双方的互动过程,按照图中的时间线索逐一进行回答即可。11月13日中方化工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流入松花江,11月22日,中方向俄方知会该事故,同一天,俄方媒体表示关注;11月23日俄方成立专门小组应对此事故,25日俄方宣布受影响区域进入紧急状态,26日,俄方驻华大使表示关注,同一天,中方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状况,以及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接下来,从11月29日至12月16日,中方履行承诺,向俄方无偿提供水质监测仪即活性炭,用于对水污染的治理,期间,俄方宣布受影响地区实行禁渔令,并限制鱼类产品流通,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2月7日至9日,中方国家领导人表明中方担负的责任,避免引起俄方的误判,此后,中方继续致力于水污染治理,在12月16日至21日期间,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拦截污染带外移。经过两国通力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环境危机。
(2)我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向俄方通报情况,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不断的与俄方进行沟通,并由国家领导人出面表态中方负责任的态度,保持沟通,避免俄方误判。我国果断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带外移,并对俄方提供水质监测仪器、活性炭等具体的帮助,有助于俄方对水质的动态监测;有效地避免了两国间可能引发的环境冲突,降低了国际争端风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测试:3.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4上·全国·高二课堂例题)海外网2022年7月22日电,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正式批淮东京电力公司制定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预计将在2023年春天正式进行排放。对于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福岛各界表示担忧和反对。中国、韩国也曾以日本对周边国家说明不充分为由,明确表示反对。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环境安全问题及环境安全风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小
B.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只可能产生于本国
C.环境安全风险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
D.环境安全风险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抵抗能力有关
2.下列不属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的是( )
A.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国家安全
B.成为能源安全问题的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
C.通过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D.成为军事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影响国家安全
3.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不包括( )
A.降低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
B.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
C.避免在高环境安全风险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
D.增强人类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
4.2011年之前,日本曾经大力发展核电成为该国的主要能源,其主要原因是( )
①日本科技发达,核电相关技术先进
②国内核能发电所需铀、钍等原料充足
③国内传统能源短缺,大力发展其他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④工业发达,工业生产需要大量能源
⑤核能清洁、高效、可再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5.下面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造成的可能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B.核废水将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区,引发跨境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C.导致公众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情绪,可能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
D.损害海洋环境的服务功能,延缓太平洋沿岸各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2023下·高二校考课前预习)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弃物处理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合同签订后5年内要接收这些公司15吨有毒废弃物,从而获得6亿美元现钞。这一合同后来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 )
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资源短缺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任意排放废弃物
7.下列有关材料中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B.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物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C.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有利于促进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
D.转移的污染物会给几内亚比绍带来环境污染
8.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什么矛盾( )
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产品从原料获取、制造加工、运输销售到成为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整个过程中所释放的空气污染物被称为“隐含空气污染物”。图1示意2005~2015年中美两国商品贸易概况,图2示意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显示,2005~2015年( )
A.两国贸易规模不大 B.两国贸易总额逐年减少
C.b国是隐含空气污染物的净出口国 D.a向b出口隐含空气污染物整体呈下降趋势
10.两国贸易隐含空气污染物排放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a国对b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 B.a国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b国
C.b国煤炭能耗占比远大于a国 D.a从b进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
(2023下·黑龙江佳木斯·高二佳木斯一中校考期中)我国从2017年底起,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西方国家面临处理大量国内垃圾难题,积极地寻找垃圾进口替代国。完成下面小题。
11.2017年后,废塑料进口量大增的亚洲国家最可能是( )
A.新加坡 B.马来西亚 C.蒙古国 D.日本
12.禁止进口固体废弃物对我国相关工业的影响( )
A.延缓工业发展进程 B.工业原料急剧短缺
C.上游产业产出增加 D.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2021·山东青岛·高三统考开学考试)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下图示意界首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促使界首成为我国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14.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塑料彩条布、尼龙绳、尼龙网企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原料丰富 B.土地价格低 C.动力充足 D.协作条件好
15.在我国推广建设“城市矿产”基地,可以( )
A.实现废物零排放 B.解决实产资源不足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二、综合题
16.(2023上·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988年6月初,一家意大利公司将大约3800吨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本德尔州的科科港,并以每月100美元的租金堆放在附近一户农民的土地上。这些有害废物散发出恶臭,渗出脏水,经检验,发现其中有一种致癌性极高的化学物质——聚氯丁烯苯基。这些有害废物造成很多码头工人及其家属瘫痪或被灼伤,先后有19人中毒死亡。经调查核实后,尼日利亚政府疏散了被污染地的居民,逮捕了10多名涉案人员,并将此事上升为外交事件。经过交涉,意大利政府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和修复,并将这批有害废物运回意大利。但由于当时意大利的各个港口均拒绝其进港,欧洲其他国家也拒绝其入境,这批载有有害废物的船只只能长期漂泊在公海上。
(1)为什么这家意大利公司要将有害废物“千里迢迢”地运往非洲的尼日利亚呢?
(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对移出国和移入国来说,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
17.(2023下·全国·高二随堂练习)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
中方的应对措施:
11.22外交部向俄方知会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6外交部长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污染状况及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11.29--12.16向俄方无偿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及大量活性炭
12.7--12.9国家领导人表明中方对此次污染事故负责任的态度
12.16--12.21中国在黑龙江抚远修筑控制坝,成功拦截污染带外移
俄方的应对措施:
11.22俄塔社等媒体关注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3俄自然资源部成立专门小组
11.25哈巴罗夫斯克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1.26俄驻华大使对污染事故造成的影响表示关注
12.5俄方在阿穆尔河及其三角洲地区实行禁渔令,并限制鱼类产品流通
(1)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招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